⑴ 季羡林《怀念母亲》的背景资料,很急!!!
《怀念母亲》一文是季老的回忆录《留德十年》中的一篇。《留德十年》从1934年,青年季羡林大学毕业期待赴德留学终于成行写起,一直写到1946年归国返乡为止。数十篇文章,洋洋十数万言,写尽了十一年羁旅生涯中的跌宕起伏。《留德十年》中的文章,每一篇自成一体,各自独立;连在一起则以时间为序,整体呈现了先生十多年的经历。在这些文章中,《怀念母亲》显得有些特别,它没有像其他的文章那样以写事或写人为中心,而是在叙述文字中夹杂了相当比例的日记、文章片段,头绪比较多。它的主要内容,对母亲(生身母亲、祖国母亲)的怀念是年轻的季羡林欧洲十一年中不间断的情感。写羁旅生活中对生母、故国的深切怀念,既没有像其他文章那样以叙事或写人为中心,也没有恣意抒情,这在季老是有原因的。
季老在《留德十年》的《楔子》中说,“我特别强调‘实事求是’四字,因为写自传不是搞文学创作,让自己的幻想纵横驰骋。我写自传,只写事实。”为了遵从这样一个写作原则,写《怀念母亲》时,季老为了“避免用今天的情感篡改当时的感情”,几次引用当年的日记和文章片断,来“保存自己当时的感情”。这样一种组织语言材料的方式,是服从于整本书作为回忆录的性质的。
读作者的其他作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文本。季老的散文《赋得永久的悔》,回忆幼时的生活和表达对母亲早逝而自己无从迎养的愧疚、悔恨,对解读《怀念母亲》很有帮助。此外,《怀念母亲》中有两段文字摘自季老写于1936年的《寻梦》。《留德十年》附录中有《寻梦》全文,不但有助于解读《怀念母亲》,而且此文写得情深意切,读后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怀念母亲》一文初读平淡无奇,甚至感觉跳跃性比较大。读过一些相关的作品,了解了写作背景,慢慢走近作者的心灵,再回头去读,渐渐读出了味道。季老学贯中西,文通古今,对如何写散文有自己的独有看法。他曾说,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真”就是真实,“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现在,为了自传 “只写事实”,他在写此文时尽力取“真”而去“情”,使文章读来显得平淡了。可是文章“平”和“淡”的背后,隐藏了更深的“情”。季老一生埋首躬耕于古文字这片坚硬的土地,开掘出一部部丰厚的典籍,他偶尔到散文这片田里散散步,便留下不少性灵文字。季老一生宁静淡泊,从他的散文中,我们却又读出了一个善感而多情的季羡林。他曾为一茎古藤被砍断而暗自垂泪(《幽径悲剧》),他曾为身边小动物病亡而“内心颤抖”(《老猫》),他曾为异国他乡偶然相识的少年魂牵梦萦(《塔什干的一个男孩子》)……母亲早逝使少小离家的他今生无法膝前尽孝,这成为他“永久的悔”;去国离乡时亲老、妻少、子幼,本以为两年即可回国,却因为战乱被阻留异国他乡——对生身母亲、对祖国母亲的怀念怎不是他异国十一年中内心深处炽烈的情感?也许,这时候正可以用上那句话:平平淡淡才是真。
学习季老的《怀念母亲》这篇文章,是很有意义的。如何更好地把握这篇文章的特点当然很重要。这篇文章入选教材之后,有多处改动。并不是编者自认为有多高明,原文在《留德十年》中,与前后各篇文章之间有联系,把它选出来作为独立的一篇文章要小学生学习,有必要尽量减少这种联系带来的阅读障碍,此其一;其二,为了便于小学生理解、接受,修改后的文章头绪也简化了些。但是,即使作了改动,这篇文章相对全册教材中的其他课文来说,还是比较特别。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到季老欧洲十一年中对两位母亲的怀念始终不断,季老在散文中想把这种情感经历表达出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那么,怎么把握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呢?季老就这篇文章说的几句话是不是对我们有启发:同一篇文章,写两个母亲,比较有意思,也比较容易接受。小学生要懂得热爱祖国,懂得对自己的父母尽孝心。
再一次写下这几句话,我仿佛又回到了拜访季老的那个下午。我回想着在病房中安然静坐的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忍不住打开了电脑中存放的照片。老人身穿白色的家居服,静静坐于桌前。桌上,是他常用的水杯、刚摘下的眼镜和我们带去的教材。他右手轻轻抬起,面带微笑,正在说着什么。老人的大半个身子、桌上的书、眼镜、水杯都淋浴在阳光中,看上去是那么温馨。
⑵ 猫的养法,习性
我养过很多次了,告诉你一些经验吧
好像你这只猫还很小,到了陌生的地方一开始是会不停的叫,可能是比较害怕,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刚开始最好是关在厕所里面,让它在厕所里大小便。因为猫的习性就是喜欢在便便过的地方便便,而狗就正好相反。没事的时候多抱抱,这样以后它会比较亲近你一点。我家养猫都是喂的市场上卖的卤鸡肝鸭肝之类的,切碎了拌饭。你也可以买猫粮来喂。吃鱼的话会长得比较好。猫长大了之后要注意,家里有些易碎的东西不要放在容易掉下来的地方,猫喜欢到处跳,所以容易把它弄到地上打碎。沙发要是是皮的就得注意了,说不定它会去抓,你可以买个给猫磨爪子的玩具。要是是母猫最好乘早给它做节育手术,要不以后叫春的时候你就受不了了。猫和你闹着玩的时候,要是它抱住你的手不放了你千万不要使劲拉,这样你就完了,你越使劲它越抓得紧。这时候最好就是把它的爪子搬开就是了。家里的卫生纸最好是装在盒子里,要不就成它的玩具了。猫一个人的时候只要家里的东西放好就行,一般猫是不会有事的。除非它在窗台上玩不小心。。。
猫很可爱的,就我个人而言,喜欢抱着猫睡觉,我家的猫还会抓苍蝇,和我捉迷藏。很有趣的。它也会吃点零食,比如瓜子,饼干什么的。还有一点,猫是要吃草的,可以调节它的肠胃,不过只需要一点。有种很嫩叶很薄的草,我家的猫特别喜欢。
差不多就写这些吧,完全按照我的经验写出来的,采不采纳看你自己吧
⑶ 养猫,应注意什么
许多人觉得,把猫咪养在家中是十分安全的,确实如此,天气热可以有空调给猫咪降温,天凉可以给它盖个毯子,家里还有各种猫粮给猫咪吃,可以说是各方面都能照顾周到,但是,生活充满了未知,猫咪在家中也并不安逸,还有许多潜在的危险会对猫咪的健康造成损害,或者是我们一些不良的行为对猫咪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平时要引起重视并加以防范。
我们要注意家中的电线的威胁,要确保家中没有任何暴露的电线,连接电器的电线在主人外出和临睡时最好断掉电源。如需要单独将小狗留在家中时,应该关在没有电线的房间内,防止小狗无聊时误啃电线。
还有就是要注意家中的绳和线,小猫小狗特别容易受绳和线吸引,并误以为是玩具,如果不慎吞下轻则会阻塞肠道,重则有可能导致窒息。平时它们在玩弄窗帘绳和百叶窗也有被缠着的可能,弄不好有受伤或者被勒死的危险。所以最好清理家中的绳和线,缝纫针线必须存放于贮物柜或抽屉内。窗帘绳必须打结或缩短长度,避免宠物能够随意扯拉。
家里的阳台和窗户,城市大多是高层建筑,窗户对宠物来说有潜在危险。除了窗户外,阳台设计大部分只考虑人的安全,许多缝隙都有造成宠物堕楼的危险。所以一定要加高阳台和窗户的围栏,对过宽的缝隙应以铁丝网围封。对无法围封的窗户和阳台前,尽量避免放置椅子或木箱等攀爬物。外出时,一定要记住关闭窗户和阳台门。在门防盗网上加装细铁丝沙网,在玻璃窗上加装沙网,如果阳台允许封闭,请封闭,封闭后的窗子也采用细铁丝沙网,如果阳台不允许封闭,请在阳台栏杆上也加装细铁丝网。
家中猫咪的喂食也要注意
在喂食方面我们要特别注意,不要给小猫喂牛奶。8周大的小猫就可以独立生活了,他完全可以自己吃猫粮的。最好不要给小猫喝牛奶,猫奶和牛奶的成分是不一样的,有的猫体内没有可以消化牛奶的消化酶,吃牛奶会引起腹泻的。建议只给他吃幼猫的猫粮。
注重对猫咪性格和习惯的培养,是非常有利于猫咪的成长的。希望猫咪家长们都远离这些养猫禁区,让猫咪生活更幸福。
⑷ 老猫到处乱拉屎尿是什么原因
猫的焦虑可以引致他的行为古怪,如在室内大小便,嚼毛衣,乱咬乱抓,甚至引起在修饰梳洗时的极度紧张。造成猫猫压抑的原因很多,通常是因为疾病,疼痛或恐惧;或者是因为家居生活的某些改变,如添加了一个婴孩或是新来了一个宠物,这些都会使他受到影响,引起压抑;失去了主人的猫,情况更糟。
再就是家里有什么变化引起猫猫的注意了,你应该尽量消除它的不安,多陪陪它,还要把它的沙盒清理好,猫猫嫌自己的沙盒不干净时也会去其它地方尿尿
另外要把它乱尿的地方清理干净,不要让它闻出自己尿液的味道,不然它下次还会去那里尿尿的
要好好待你的猫猫喔,它们真的是又可爱又脆弱的小生命运。
经常有网友反映猫咪的到处乱排泄问题,其实大部分猫咪是没有这方面的顾虑的,因为猫本来就是很爱清洁的动物,它们的天性会指导其在固定的地方进行排泄。但为什么有些猫会出现反常现象呢?依我所见,不外是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健康问题,当猫患有膀胱炎或肠胃不适、便秘等疾病时,就有可能出现随地便溺的情况;其次,猫的厕所没有经常清理,猫对猫砂的质地或气味不满时,也会出现到厕所以外便溺的现象;还有,把猫厕所放置在多人出入和嘈杂的地方,猫儿曾经在厕所排泄时或附近曾被滋扰或遭到惊吓,厕所的位置太近饲料盆等原因也会导致猫随地便溺;另外,由于主人长期不在家、受到主人责骂、家里新添宠物或有了初生婴儿等问题,都会导致猫儿忧虑而随地便溺。
为此,我们只要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具体猫的行为,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行了。但要记住,责罚收效不大同时会令问题恶化,尤其是过于严厉或事后才处罚。比如在对猫儿严厉处罚后再将它放在厕所中,会使猫对厕所产生坏的条件反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拍打或体罚猫儿,比如如将猫儿的鼻子按向其便溺的地上都会产生更坏的效果。
当猫不乖的时候要大声地斥责 为了让人和猫都能舒适生活,有必要让猫遵守各个家庭的纪律。为此,要好好地教导猫,对其进行必须的最低限度的教育,如果掌握了以下四条,那么训练猫的工作一定能顺利进行。
首先,第一条,就是立刻当场批评。当它做了不该做的事时,在这时就该马上“不行”,“喂”大声地斥责。当然猫并不是听了主人的话而停止行动,只中因为听到巨大的声音受了惊吓而停止了行动。如果反复地这么做,猫就会慢慢感到这么做的话要被大声斥责,因此就再也不做了。
当猫做了不该做的事后,把它带到犯罪现场进行说教是完全没有用的。猫是健康的动物,即使因为刚才的事而被斥责,它也不会明白自己为何被斥责。 当它表现很好时,充分表场也很重要。
第二条是耐心地教育。并不是说今天批评明就可以允许,而是应该在何时都以同一态度耐心的批评。如果人自己中途放弃的话,那么这之前的辛劳就白费了。“反正马上就会原谅我的。”这样一来,猫就会得意忘形。
第三条是绝对不能实行体罚。如果随便地打猫它就会对主人产生恐惧感,进则产生卑屈的性格。因为猫的身体要比人小得多,所以被打的话很有可能会受伤。
第四条是当它表现很好时要大大地表扬。虽然猫不能明白主人的话,但是它非常清楚斥责的声音和表扬的声音的不同。当猫被表扬时它的心情也会变好,这样一来教育的效果就逐渐高了。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当场而不是事后表扬很重要。
⑸ 猫咪为什么会在床上拉尿
在猫吧、在猫群里经常有猫奴因为猫咪尿床而烦恼,平常乖巧听话的猫咪执着的要在床上尿尿,洗了一条又一条的床单后,猫咪依然不改,怎么办呢,什么原因呢?
没有绝育
如果猫咪没有做绝育的话,猫咪在发情后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四处标记、散发自己的气味,通常这种行为是可以通过做绝育来解决的。
绝育后一段时间内乱尿
有些猫做完绝育后在一段时间内也是乱尿的,尽量早些给猫咪做绝育,降低风险,如果绝育完了,有的猫有发情时的记忆,也会乱尿,作为猫奴的我们要有耐心慢慢的引导持续一段时间就不会乱尿了。
环境改变
猫咪对环境变化是非常敏感的,例如家居位置移动、食盆位置改变、家里陌生人等这些都会让猫咪感到紧张、害怕,可能会发生猫咪一些行为改变。如果这时猫咪尿床,它可能不是故意的,只是想把气味留在床上,让自己感觉安全而已。这时候需要给猫咪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健康问题
如果猫咪出现尿床的话,首先要做的是排除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尤其是泌尿感染,如果猫咪身体不舒服可能会改变其行为,这时候需要找兽医做个检查排查下。
受其它猫影响
猫咪是独居动物,领地意识和占有欲比较强,在野外小猫长大后自己会离开寻找自己的领土,它们可以接受与其它猫共享一个领土,但会采用一种分时的方法来避免彼此相遇,所以它们就会用尿液和粪便标记领土,这是猫与猫之间间接沟通的方式,如果家里猫比较多的话,猫咪之间是可以互相影响的,如果猫奴们处理不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它们就会焦虑,也会影响它们的行为。
对于家里有多只猫的猫奴,多给猫咪准备一套私有物品(食盆、水盆、猫砂盆、玩具、猫窝)。
卫生太差或者不喜欢
猫咪是很干净的动物,如果长时间不清理猫砂盆,它们也会寻找新的排泄地点(可能是你的床上),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猫奴要勤快点,每天清洁一次猫砂盆,每个月清洗下猫砂盆。
位置不合适
猫咪是一种很容易受到惊吓的动物,尤其是在上厕所的时候也很容易被影响,如果你把猫砂盆放在人流大或者噪音很大的位置,它可能不喜欢在那里尿了,所以我们找个安静相对隐蔽的位置放置猫砂盆。
不喜欢现在的猫砂
如果你最近刚换了新品牌的猫砂,有的猫比较敏感对于新猫砂并不认可,那我们就像换粮似得慢慢的换上新的猫砂,有的猫砂会有各种香味可能猫咪并不喜欢。
猫砂盆大小不合适
大胖猫用迷你小盆,或者小猫或者老猫用一个高缘的大的猫砂盆都是不合适的,对于猫砂盆的大小,一般建议是猫咪体长的1.5倍(不包括尾巴)。
猫咪小心思,为了引起猫奴的注意
有的猫咪很聪明,害怕被猫奴冷落,为了提高自己被重视度,可能会尿你床上,如果你家里有了一只这样的猫,那你就尽量满足它一下了,多陪陪它,加强一下你和猫咪的感情。
纯粹捣蛋
有的猫就比较顽皮,感觉家里的沙发,家里的床好软好舒服,就尿上了,对于这样捣蛋的猫咪我们需要有耐心的不断的去引导它,帮它纠正这个坏毛病。
如果在平常生活中,你发现么猫咪上床有尿的欲望一定第一时间制止它,你可以大声呵斥,也可以直接把它抓下来,一定要严重警告它、批评它,要让它知道尿床上的后果,纠正猫咪尿床,一定要坚持一段时间训练,培养猫咪一种好习惯,纠正一些猫咪不好的习惯。
⑹ 小学六年级第六课《怀念母亲》的资料
教学目标
1. 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积累语言。
A案
课件:季羡林相关资料
谈话导入
1.了解作者。谁知道一般“国宝”是指什么?(大熊猫)但是在北京大学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被人称为“国宝”,他是谁呢?
课件出示季羡林生平及主要经历。
2.呈现季羡林作品《永久的悔》片段:
(1)课件出示:“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2)学生默读,交流感受。
(3)出示课题。
季老的许多文章里都谈到了母亲,也都表达了这样的情感。(出示课题《怀念母亲》板书)读,读出“怀念”的情感。
(4)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怀念母亲》。
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对学生讲清自学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2.自学反馈:读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说说读懂了什么。
如,题目的双重含义。
以下这些语言也可在初读时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初步理解: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品读课文
(一)抓课文主线。
母亲去逝后,季老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直到许多年后,母亲还常常出现在梦中;留学德国,故国母亲的一草一木也常会浮上心头。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这个意思的几句话读一读。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非常地思念“母亲”?(两个“频来入梦”)
2.朗读句子。质疑。(如,“频来入梦”什么意思?对于“频来入梦”的初步理解应该联系上下文,如文中的日记中的时间可以反映经常怀念母亲,文章的最后一节中的“没有断过”、“一直”“十一年”等。)
(二)品读思母之情。
1.自己的生母“频来入梦”,季老却说“不知道是为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
课件出示资料1: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课件出示资料2: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 ’”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 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 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1)学生浏览以上资料谈体会。
(2)联系“11月18日”的日记谈理解。
指读或师范读。
说说感受,谈谈作者思母的原因。
教师相机引读: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到了德国,来到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三)品读思国之情。
母亲给了我多少的爱,给了我多少的温暖,远在异国他乡,孤寂时时涌上心头,母亲怎不频来入梦呢?此时此刻,季老怀念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母,还有那——(祖国母亲)
1. 动情地读一读季老的几段日记。
2. 说说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
3. 读读最让你感动的一则日记,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谈谈体会,或是质疑。
(2) 常人觉得凄凉,可能是因为什么事?
(3)季老感到凄凉是因为什么事?再次细读下文,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
设计想象说话:
如,因为季老 ,所以觉得有点凄凉。
(4)既然这思念是“凄凉”的, 季为什么又说这凄凉是“甜蜜”的呢?
学生交流。
设计想象说话:
如,他想到 ,仿佛觉得 ,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
(5)朗读其他相关内容。
从交流中,我们体会到了游子那诚挚的爱国心,请同学们深情朗读,再次走进老人的心田。读:
——11月16日……
(读中评议,评议后再读)
这种思念是多么深切啊,他在异国他乡想到故国的一切,读:
——11月20日……
时间愈久,思国的神经愈发敏锐,即便是一丝丝轻轻的惊动,也能勾起游子对故国的无限眷恋,读:
——11月28日……
(四)抒发情感
这样的思绪可以在日记中找到许多许多,这样的情怀在心中很浓很浓。母亲成了游子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让我们纵情读一读(课件出示《寻梦》的开头与结尾)。
1.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2. 读着读着,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生母怎样的面影?你又见到了祖国母亲怎样的面影?
3. 这是何等的魂系梦萦啊!你从这“开头”“结尾”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4. 从文中找出描写这种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好吗?
拓展升华
1.赏读季老的其它作品中怀念“母亲”的有关语句:
“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惊心动魄的世界大战,持续了6年,现在终于闭幕了。在我惊魂甫定之余,我顿时想到了祖国,想到了家庭。我离开祖国已经10年了,我内心深处感到了祖国对我这个海外游子的召唤。离开时,我头也没有敢回,登上美国的吉普。我在心里套一首旧诗想成了一首诗:
留学德国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旧邦,
无端越境入瑞士,
客树回望成故乡。
2.小结:是母亲养育了作者,作者也与母亲的命运息息相连。这样一个时刻将母亲装在心中的让人起敬的学者、作家,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内,取得了崇高的地位,为祖国母亲赢得了巨大的荣誉。祖国母亲怎么能不称之为“宝”呢?
( 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张祖庆)
B案
教学准备
季羡林生平简介和他的相关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描述心中的母亲,引入新课
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我们曾无数次呼唤着母亲,无数次沐浴着母亲的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喊一声——母亲。
你脑海中浮现怎样的形象?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练说: 的母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都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一份独特的爱。著名学者季羡林的文章里,对母亲也有着独特的解释。
初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母亲
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课文句子读通顺。
2.交流哪些字词比较难读或者难懂,引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环境理解。
3.选择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语句再读一读,请部分同学进行交流。
4.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有两个母亲,对这两个母亲有着同样的敬意和爱慕。)
哪些自然段给了你这样的认识?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生身母亲”
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对生母的怀念。
1.谈感受。质疑。
2.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1)理解“寝不安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是不是仅仅因为母亲的逝世?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1)联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愿望”(随母亲于地下)“终天之恨”。
交流自己的理解。
(2)真正让作者遗憾和痛恨的是什么?(无法尽孝,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3)补充资料,谈感受
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3.再读整段话。
朗读文中的佳句,回想母亲
1.摘抄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爱。
第二课时
回顾“亲生母亲”,感受敬慕
1.听写词语:真挚 寝不安席 思潮起伏
2.用上面的词语,说说我对生身母亲的爱。
研读“祖国母亲”,感受怀念
作者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24岁那年,作者离开祖国,来到了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离,并不能割断心中的怀念,相反,这怀念又增添了分量。
1.自由朗读文章,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心中的怀念。
2.说说在作者的怀念中,又增添了什么?(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3.再读课文,思考: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时刻伴随着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2)你知道“频来入梦”的原因吗?(作者旅居在外,对生身母亲、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与日俱增,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两位母亲不断出现在作者的梦中。)
(3)感情朗读。
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甜蜜”和“凄凉”是不是有矛盾?你怎么理解?(因为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回忆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仿佛就在身边,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少了一些凄凉、孤独。)
(2)感情朗读
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怎么样的?(关爱孩子、思念孩子)
(2)作者为什么要写房东太太的事情?
(3)感情朗读。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①理解“怅望灰天”的意思。
②在作者脑海里,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
③在泪光里,作者模糊地看到了什么?
④感情朗读。
呼应文章首尾,适度拓展
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两位母亲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伟大,地位是如此重要。因为——
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和第1自然段。
这样的体验,我们能理解吗?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过?请大家互相交流。
摘录文中佳句,感念深情
摘录文中描写对祖国母亲魂系梦系的句子,读一读。
(浙江省绍兴市昌安实验学校 吴淼峰 )
《怀念母亲》“索隐”
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立霞
案头摆放了几本季老的散文集,其中一本的封面上,慈眉善目的季老坐在桌前微笑着。
这微笑总是让我想起几天前的拜访。那个下午,季老也是这样坐在桌前,几缕斜阳洒在老人的肩头、桌上,老人轻轻打着手势娓娓而谈。其实,我们并不忍心问过多需要动脑筋的问题,老人毕竟已届耄耋之年,而且正在医院修养。而难得的是,老人听力甚佳,思路清晰,说着话常有笑意漾在眉梢嘴角,谈话兴致也很好。
我们的谈话内容离不开教材与教学,也谈到了季老新近入选教材的文章。季老的《怀念母亲》一文被选入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翻阅着教材,季老说教材编写者对入选文章进行修改是必要的。就《怀念母亲》,他只说了几句话,同一篇文章,写两个母亲,比较有意思,也比较容易接受。小学生要懂得热爱祖国,懂得对自己的父母尽孝心。
《怀念母亲》一文是季老的回忆录《留德十年》中的一篇。《留德十年》从1934年,青年季羡林大学毕业期待赴德留学终于成行写起,一直写到1946年归国返乡为止。数十篇文章,洋洋十数万言,写尽了十一年羁旅生涯中的跌宕起伏。《留德十年》中的文章,每一篇自成一体,各自独立;连在一起则以时间为序,整体呈现了先生十多年的经历。在这些文章中,《怀念母亲》显得有些特别,它没有像其他的文章那样以写事或写人为中心,而是在叙述文字中夹杂了相当比例的日记、文章片段,头绪比较多。它的主要内容,对母亲(生身母亲、祖国母亲)的怀念是年轻的季羡林欧洲十一年中不间断的情感。写羁旅生活中对生母、故国的深切怀念,既没有像其他文章那样以叙事或写人为中心,也没有恣意抒情,这在季老是有原因的。
季老在《留德十年》的《楔子》中说,“我特别强调‘实事求是’四字,因为写自传不是搞文学创作,让自己的幻想纵横驰骋。我写自传,只写事实。”为了遵从这样一个写作原则,写《怀念母亲》时,季老为了“避免用今天的情感篡改当时的感情”,几次引用当年的日记和文章片断,来“保存自己当时的感情”。这样一种组织语言材料的方式,是服从于整本书作为回忆录的性质的。
读作者的其他作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文本。季老的散文《赋得永久的悔》,回忆幼时的生活和表达对母亲早逝而自己无从迎养的愧疚、悔恨,对解读《怀念母亲》很有帮助。此外,《怀念母亲》中有两段文字摘自季老写于1936年的《寻梦》。《留德十年》附录中有《寻梦》全文,不但有助于解读《怀念母亲》,而且此文写得情深意切,读后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怀念母亲》一文初读平淡无奇,甚至感觉跳跃性比较大。读过一些相关的作品,了解了写作背景,慢慢走近作者的心灵,再回头去读,渐渐读出了味道。季老学贯中西,文通古今,对如何写散文有自己的独有看法。他曾说,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真”就是真实,“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现在,为了自传“只写事实”,他在写此文时尽力取“真”而去“情”,使文章读来显得平淡了。可是文章“平”和“淡”的背后,隐藏了更深的“情”。季老一生埋首躬耕于古文字这片坚硬的土地,开掘出一部部丰厚的典籍,他偶尔到散文这片田里散散步,便留下不少性灵文字。季老一生宁静淡泊,从他的散文中,我们却又读出了一个善感而多情的季羡林。他曾为一茎古藤被砍断而暗自垂泪(《幽径悲剧》),他曾为身边小动物病亡而“内心颤抖”(《老猫》),他曾为异国他乡偶然相识的少年魂牵梦萦(《塔什干的一个男孩子》)……母亲早逝使少小离家的他今生无法膝前尽孝,这成为他“永久的悔”;去国离乡时亲老、妻少、子幼,本以为两年即可回国,却因为战乱被阻留异国他乡——对生身母亲、对祖国母亲的怀念怎不是他异国十一年中内心深处炽烈的情感?也许,这时候正可以用上那句话:平平淡淡才是真。
学习季老的《怀念母亲》这篇文章,是很有意义的。如何更好地把握这篇文章的特点当然很重要。这篇文章入选教材之后,有多处改动。并不是编者自认为有多高明,原文在《留德十年》中,与前后各篇文章之间有联系,把它选出来作为独立的一篇文章要小学生学习,有必要尽量减少这种联系带来的阅读障碍,此其一;其二,为了便于小学生理解、接受,修改后的文章头绪也简化了些。但是,即使作了改动,这篇文章相对全册教材中的其他课文来说,还是比较特别。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到季老欧洲十一年中对两位母亲的怀念始终不断,季老在散文中想把这种情感经历表达出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那么,怎么把握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呢?季老就这篇文章说的几句话是不是对我们有启发:同一篇文章,写两个母亲,比较有意思,也比较容易接受。小学生要懂得热爱祖国,懂得对自己的父母尽孝心。
再一次写下这几句话,我仿佛又回到了拜访季老的那个下午。我回想着在病房中安然静坐的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忍不住打开了电脑中存放的照片。老人身穿白色的家居服,静静坐于桌前。桌上,是他常用的水杯、刚摘下的眼镜和我们带去的教材。他右手轻轻抬起,面带微笑,正在说着什么。老人的大半个身子、桌上的书、眼镜、水杯都淋浴在阳光中,看上去是那么温馨
⑺ 谁知道[猫粮]怎么样选择猫粮
怎么样选择猫粮市面上现在宠物食品繁多,品牌也多,进口的国产的都有。在市场上给你的猫咪选择食品时,你会怎么选呢对于猫粮的选择?对于猫粮的选择,作为主人的你,有以下这么几点需要注意。1、保证粮食质量最好到宠物医院购买,以保证产品质量,或者超市也能接受吧.千万不要到菜市场去买,那里的猫粮的确便宜,但是,原料都是植物,猫咪吃时间长了会得心脏病,或更严重的疾病。猫咪是食肉动物,原料里必须是肉和必要的营养素添加。2、口味的挑选市面上有很多品牌的猫/狗粮都有口味之分,比如“牛肉味”,“鸡肉味”等等。宠物食品标签上标注其含有“牛肉”或“鸡肉”时,但是里面有多少牛肉或鸡肉的成分?专业的宠物食品中的成分列表是按重量递减从大到小排列的 。例如,如果鸡肉在标签列表中排第一位,说明该宠物食品中鸡肉是主要成分,含量高于其他成分。所以,购买时一定要注意成分表中的成份配比,如果某一种猫/狗粮上面写着“鸡肉味”,可背后的成分配比中,鸡肉并没有在第一位,那就证明这款猫/狗粮并非鸡肉含量高。宠物偏爱某一种口味是正常现象,但主人最好也要定期更换口味或者混合口味给宠物食用。这样可以避免挑食。还有就是不会因为这款口味的粮食断货时,你手忙脚乱了。3、选择罐头搭配猫粮一起喂养猫咪是食肉兽,只单一的吃小饼干豆豆,我总觉得象是虐待它们了似的(个人看法啊,只供参考)。所以,我愿意用罐头拌干粮给猫咪吃,觉得这样营养丰富,口味也好。日常给它一些磨牙的干粮,吃罐头对猫咪的牙齿就不会造成伤害。而且,事实证明,罐头中确实含有猫咪需要的蛋白质。猫的身体与我们不同,它馋嘴是因为,它每日的蛋白质需要量是人类的5倍以上,所以,它爱吃肉,只是维持它正常生命代谢的本能反映。所以,别怕猫咪馋,因为它馋证明它健康,吃的好,长的壮。谁不希望自己家的猫咪健康结实呢。4、猫粮换品牌要慎重选择好了适合自己猫咪的猫粮就不要再换品牌。即使非要换,也要渐渐的换掉。采用与旧食物掺在一起的方式,逐日加大新食物的分量,来达到换食的目的。总这样折腾来,折腾去的,容易引起猫咪胃肠不适。不要给自己和猫咪找麻烦,认准了一个就好好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