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库房消防规范要求
【法律分析】
1.建筑物或者场所是否依法通过消防验收合格或者进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抽查合格;依法进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但没有进行备案抽查的建筑物或者场所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2.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是否制定;
3.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员工是否经过岗前消防安全培训;
4.消防设施、器材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并完好有效;
5.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6.室内装修材料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7.外墙门窗上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十九条 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应当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第二十二条 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的设置,应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应当设置在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位置,并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已经设置的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不再符合前款规定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单位限期解决,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十三条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必须执行消防安全规定。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储存可燃物资仓库的管理,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贰』 如何做好仓库的消防工作
1.禁止明火(火源)存在;
2.安全用电,防止超负荷、短路、绝缘老化等;
3.对易燃易爆物品严格加强管理。
4.按规定配置维护消防设备设施(消火栓、灭火器、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安全通道等);
5.库房外要有消防车通道和有效的防范措施;
6.加强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素质,有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
7.根据仓库的实际情况作以补充完善要求。
仅供参考
『叁』 仓库管理如何做好消防安全仓库防火工作需要注意什么
1、禁止明火(火源)存在;
2、安全用电,防止超负荷、短路、绝缘老化等;
3、对易燃易爆物品严格加强管理
4、按规定配置维护消防设备设施(消火栓、灭火器、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安全通道等);
5、库房外要有消防车通道和有效的防范措施;
6、加强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素质,有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
7、根据仓库的实际情况作以补充完善要求。
仓库防火要注意:
1、库区的每个库房应当在库房外单独安装开关箱,保管人员离库时,必须拉闸断电。
2、库房内不准使用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等电热器具和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
3、仓库应当设置醒目的防火标志。进入甲、乙类物品库区的人员,必须登记,并交出携带的火种。
4、库区以及周围五十米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3)家具库房防火扩展阅读:
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规定:
第七条 仓库防火负责人负有下列职责:
一、组织学习贯彻消防法规,完成上级部署的消防工作;
二、组织制定电源、火源、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和值班巡逻等制度,落实逐级防火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
三、组织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
四、组织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险隐患;
五、领导专职、义务消防队组织和专职、兼职消防人员,制定灭火应急方案,组织扑救火灾;
六、定期总结消防安全工作,实施奖惩。
第八条 国家储备库、专业仓库应当配备专职消防干部;其他仓库可以根据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消防人员。
第九条 国家储备库、专业仓库和火灾危险性大、距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仓库,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
第十条 各类仓库都应当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开展自防自救工作。
『肆』 在存放东西的大仓库中,该如何注意消防安全问题
仓库是一个集中储存和放置物资的场所和建筑物,因为仓库被赋予的功能,也决定了他是一个各种物资高度集中的地方,所以,如果发生火情,那带来的经济损失就是很严重的了。
江苏扬州的木料厂的仓库在半夜时候发生火情,因为材料本身属于易燃物,所以火势汹涌蔓延,云南昆明的一家结构简易的仓库起火,仓库内的堆放物有木板和钢材,大火带来是直接的财产物资的损失。
所以,提高仓储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是物流公司必须重视的事情,针对上岗的工作人员要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后才可以正式进入工作岗位。
『伍』 家具仓库需要设置消防栓吗
家具仓库需要设置消防栓。
仓库应设置室外消火栓;占地面积大于300平方米仓库应设室内消火栓。
高架、高层仓库、占地面积大于1500平方米和建筑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丙类仓库、占地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棉毛丝麻和化纤及其制品仓库、建筑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地下仓库应设自动灭火系统。
占地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棉毛丝麻和化纤及其制品仓库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丙类仓库应设置疏散照明。
储存管理
1、露天物品分类、分堆、分组、分垛存放,留出防火间距。
2、甲乙桶装物品不应露天存放。
3、库存物品应分类、分垛存储,垛距不小于1米,垛墙距不小于0.5米,每垛占地面积不大于100平方米。
4、甲乙类物品、化学性质不相容物品、灭火方法不同物品应分间、分库储存。
5、仓库醒目位置标注储存物品名称、理化性质、灭火方法。
6、自燃和遇水(潮)燃烧物品,有温度、湿度检测与控制设施。
7、仓库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甲乙类仓库严禁设置办公室和体息室,其他仓库的办公室和休息室应采取防火分隔。
8、物品入库前,专人检查消除火种和隐患。
『陆』 仓库防火最重要的防止哪些火灾,如何
(1)提高仓库职工防火警惕性,要求每个职工都必须了解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程,遵守消防安全条例,熟悉消防措施,建立健全消防组织,配备必要消防设施用具,并定期检查,妥善保管,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定期组织消防用具的使用训练和消防演习。
(2)库区要严格管理火种火源,在醒目的地方设立“严禁烟火”的标志,库区内要禁止吸烟、用火、不准带入火柴、打火机等火种,严禁防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如果需明火作业时(如电焊、气焊切割等)必须经过仓库保卫人员批准,并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作业,作业完毕后,应检查现场,彻底消灭明火残迹,防止死灰复燃。用火炉取暖时,必须经仓库消防负责人批准,并要有专人负责。在火炉附近不准放易燃易爆物资,烟筒距可燃墙壁、屋顶、屋檐应有一定的距离,如需穿过可燃墙、窗时,必须在其周围用不燃材料隔开。
(3)严格管理电源,仓库库房内一般不宜安装电器设备,照明开关、保险装置应设在库外。引进库房内的电线必须装置在金属或硬质塑料套管内。危险品库要装防爆灯具。库房内不准使用碘钨灯、日光灯、电炉子、电烙铁、电钟、交流收音机和电视机等电器设备,不准用可燃材料做灯罩,不应当使用超过和六十瓦以上的灯泡。灯头与物品要保持安全距离。对电器设备和线路要经常检查,每年至少应当进行两次绝缘遥测,注意维护检修,防止因电器短路打火花而发生火灾。下班离开前要全面检查一遍。锁闭门窗,切断电源,熄灭灯火。
(4)危险品、爆炸品要单独保存,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严禁震动、磨擦、撞击和倒置,所有工具必须是不发生火星的铜、木制品工具、禁止使用铁器工具和一切可能发生电火花的电气工具。危险品库房要特别注意通风。
(5)根据仓库的布局和储存物资的性质,在便于随手取拿的适当地点,设置固定的消防用具,平时不准动用,要定期检查,保持质量良好,灭水器要按时换药,仓库区还要设置消防栓及水管、砂箱、砂袋、水桶、钩斧、水缸等,消防器具均漆成红色。
(6)经常注意仓库周围环境,附近工厂烟筒距离。
『柒』 大家都了解下 家具防火阻燃要求
不同产品要求不一样,说几个常见的吧;
一、家用软垫家具
1、燃烧性能
A、英国标准等,家饰品(火)(安全)规章1988(1989,1993修订)
BS 5852 part 1:1979(R2006) 《软垫家具吸烟材料易燃性评估》
BS 5852 part 2:1982(R2006) 《软垫家具明火易燃性评估》
BS EN 1021-1:2006 《家具-软垫家具易燃性评估 第一部分 香烟点燃源》
BS EN 1021-2:2006 《家具-软垫家具易燃性评估 第二部分 等价火柴点燃源》
ISO 8191-1:1987 《家具-软垫家具易燃性评估 第一部分 香烟点燃源》
ISO 8191-2:1988 《家具-软垫家具易燃性评估 第二部分等价火柴点燃源》
BS 5852:2006 《有软垫装饰的座椅类产品闷烧及火焰燃烧测试方法》
B、澳洲标准等
AS/NZS 4088.1:1996 《软垫家具燃烧行为规章 第一部分 家用家具软垫材料闷烧点燃》
AS/NZS 3744.1:1998 《家具-软垫家具易燃性评估 第一部分 香烟点燃源》
AS/NZS 3744.2:1998 《家具-软垫家具易燃性评估 第二部分等价火柴点燃源》
TB 117 :2000 《用在软垫家具上弹性材料的阻燃测试要求,方法,仪器》
TB 116:1980 《带有软垫家具的阻燃测试要求, 方法及其设备》
UFAC Method:1990 《软垫家具协会方法》
二、非家用软垫家具
1、燃烧性能
BS EN 7176:2007 《有软垫的非家用座椅类产品的阻燃测试规范》
TB 133:1991 《公共场所座椅家具的燃烧测试程序》
三、床垫
1 燃烧性能
BS 7177:1996(R2006) 《床垫、沙发和床托的阻燃测试规范》
BS EN 597-1:1995 《家具-床垫及软垫床托易燃性评估 第一部分 香烟点燃源》
BS EN 597-2:1995 《家具-床垫及软垫床托易燃性评估 第二部分等价火柴点燃源》
BS 6807:2006 《床垫,长沙发椅,床托明火易燃性评估测试方法》
16CFR1632: 1972(2004Amend)《床垫,床垫衬垫香烟闷烧测试标准 (1-1-05)》
2 、热量释放
TB 603:2004 《床垫明火阻燃测试要求和测试程序》
16CFR1633:2006 《床垫的(明火)阻燃测试要求及测试程序》
四、床上用品
1、燃烧性能
BS 7175:1989(R1994) 《床罩及枕头的香烟和火焰的测试方法》
ISO 12952-1:1998 《纺织品-床上用品燃烧行为 第一部分 香烟常规测试方法》
ISO 12952-2:1998 《床上用品燃烧行为 第二部分 香烟详细测试方法》
ISO 12952-3:1998 《床上用品燃烧行为 第三部分 小火焰常规测试方法》
ISO 12952-4:1998 《床上用品燃烧行为 第四部分 小火焰详细测试方法》
五、纺织品及其制品
1、燃烧性能
BS 5867-2:1980 《窗帘和帷帐用纺织品的阻燃规范》
BS 7837:1996(R2002) 《帐篷及相似结构物品用纺织品的阻燃测试规范》
BS 5576:1998(R2005) 《野营帐篷,遮阳篷,拖车篷,大篷车篷防火安全规范》
ISO 6941:2003 《纺织品-燃烧行为-垂直火焰传播测试》
BS EN 1103:2005 《纺织品-燃烧行为-垂直火焰传播测试》
NFPA 701:2004 《织物和薄膜的火焰传播标准测试方法》
CPAI-84:1995 《野营帐篷材料阻燃测试》
GB/T 14645:1993 《纺织织物 燃烧性能 45o方向 损毁面积和接焰次数测定》
FZ/T 01028:1993 《纺织织物 燃烧性能测定 水平法》
六、其它
A、阻燃织物
1、燃烧性能 GB/T 17591:2006 《阻燃织物》
B、固体材料
1、产烟性能 ASTM E 662-06 《固体材料产烟的比光密度试验方法》
BSS 7238:1997《固体材料燃烧情况下产烟密度试验方法》
BSS 7239:1988 《材料燃烧情况下产毒性试验方法》
满意请采纳
『捌』 如何预防家具商场火灾及防范
家具商场的火灾防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消防组织,制订消防制度,抓好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每个人的消防责任
2、加强消防安全检查,特别要针对用火用电方面开展检查,商场的电气设施和使用明火要作为重点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加大投入,完善商场的消防设施,并经常检查, 保持完好有效
4、加强对商场员工的消防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防火灭火能力,这很重要,一定要做的,还可以通过灭火演习来巩固
5、经常分析和总结,查找漏洞,请消防部门专业人员来指导,这都有帮助的
『玖』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工厂仓库管理工作,确保库存物品安全。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工厂范围内所有仓库的管理。所属各部门可依据本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规定。
3管理规定
3.1所有仓库,应设专(兼)职仓库保管员,负责库房的日常管理。
3.2所有物料,无论是新购入、领后收回,必须履行验收入库登记手续。
3.3库房应通风,照明良好,门窗完好,不漏雨。
3.4库房应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无关人员不得随意出入。库管人员离开时必须随时锁门。
3.5库房内禁止吸烟,动用明火必须经生产部安全管理者批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6库房应配置灭火器材,消防器材应当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周围不准堆放物品和杂物。库管人员应会熟练使用。
3.7库房内敷设的配电线路,需穿金属管或用非燃硬塑料管保护。应当在库房外单独安装开关箱,保管人员离库时,必须拉闸断电;禁止使用不合规格的保险装置。
3.8库房内不准人员住宿、休息,不准使用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等电热器具和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
3.9物料的存放
3.9.1物品应分类存放,置放有序。应保持一定的通道(垛与垛间距不小于1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0.5米,垛与梁、柱间距不小于0.3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2米)。
3.9.2库管员应根据物料说明书的要求,采取适当的保存措施,确保物料存储环境(如温度、湿度等)符合规定。
3.9.3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化学危险品应单独设库,确无条件时,也必须隔离单独存放,并做好专门的标识,在醒目处标明储存物品的名称、性质和应急处置方法。
3.9.4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化学危险品的包装容器应当牢固、密封,发现破损、残缺,变形和物品变质、分解等情况时,应当及时进行安全处理,严防跑、冒、滴、漏。
3.10要严格控制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用品和化工用品的发放,需要领用时必须经有关领导同意。
3.11库房人员应定期检查库存物资状况,仓库管理单位(部门)应定期组织盘点。
3.12仓库管理单位(部门)应把库房作为日常安全巡逻、例行安全检查的重点,及时发现、处置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