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传统实木家具最常见的结构
:红木(紫檀、黄花梨、酸枝木、花梨木、鸡翅木)、玫瑰木、柚木、胡桃楸木(也称核桃楸、胡桃木、核桃木)、柞木、水曲柳、黄菠萝、榆木、枫木、桦木、榉木、樟木、松木(东北松、新西兰松、阿根廷松、巴西松、俄罗斯松)、杨木、杉木等。
中文名
实木家具木材
外文名
furniture wood
木材
实木家具木材
快速
导航
玫瑰木柚木胡桃楸木柞木水曲柳黄菠萝榆木枫木桦木榉木樟木松木杨木杉木特注
红木
紫檀
产于亚热带地区,如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我国云南、两广等地有少量出产。木材有光泽,具有香气,久露空气后变紫红褐色,纹理交错,结构致密、耐腐、耐久性强、材质硬重细腻。
黄花梨
为我国特有珍稀树种。木材有光泽,具辛辣滋味;纹理斜而交错,结构细而匀,耐腐。耐久性强、材质硬重、强度高。
酸枝木
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为东南亚国家。木材材色不均匀,心材橙色,浅红褐色至黑褐色,深色条文明显。木材有光泽,具酸味或酸香味,纹理斜而交错,密度高、含油腻,坚硬耐磨。
花梨木
分布于全球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东南亚及南美、非洲。我国海南、云南及两广地区已有引种栽培。材色较均匀,由浅黄至暗红褐色,可见深色条纹,有光泽,具轻微或显著轻香气,纹理交错、结构细而匀(南美、非洲略粗)耐磨、耐久强、硬重、强度高,通常浮于水。东南亚产的花梨木中是泰国最优,缅甸次之。
鸡翅木
分布于全球亚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东南亚和南美,因为有类似“鸡翅”的纹理而得名。纹理交错、不清晰,颜色突兀,木材本无香气,生长年轮不明显。
综上所述
“红木”家具的特点为:
优点:
1)颜色较深,多体现出古香古色的风格,用于传统家具。
2)木质较重,给人感觉质量不错。
3)一般木材本身都有自身所散发出的香味,尤其是檀木。
4)材质较硬,强度高,耐磨,耐久性好。
缺点:
1)因为产量较少,所以很难有优质树种,质量参差不齐。
2)纹路与年轮不清晰,视觉效果不够清新。
3)材质较重,不容易搬运。
② 卯榫结构的家具中的榫卯结构
龙凤榫加穿带
将不够宽的薄板加宽时,就用到了“龙凤榫加穿带”。将薄板的一段刨出断面为半个银锭形的长榫,再将其相邻的薄板开出下大上小的槽口,用推插的方法将两板拼合,可不使其从横的方向拉开。拼合粘牢之后,在其上开一个上小下大的槽口(带口),里面穿嵌的是一个一面是梯形长榫的木条(穿带),穿带的梯形长榫一面稍宽一面稍窄,为了使其穿紧,长榫都是从宽的一边推向窄的一边。穿带两边出头,留做榫子。
攒边打槽装板
(一)中的“龙凤榫加穿带”拼成的板可用“攒边打槽装板”的方法装入攒边的木框。
其具体做法:木框四根,两根长而出榫的叫“大边”,两根短而凿眼的叫“抹头”。在木框的里口打好槽,以便容纳木板的边簧(在拼板的四周刨出的榫舌)穿带出头部分则插入大边上的卯眼内。这样即可以用“攒边打槽装板”的方法把木板装入木框。
楔钉榫
两种不同的楔钉榫
抱肩榫
抱肩榫是有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时使用的榫卯。
具体做法:以有束腰的方桌为例,腿足在束腰的部位以下,切出45度斜肩,并凿三角形榫眼,以便与牙条的45度斜肩及三角形的榫舌拍合。斜肩上还留做上小下大、断面为半个银锭形的“挂销”,与开在牙条背面的槽口挂套。
霸王枨
桌子上常常用到这种方法。
霸王枨的上端托着桌面的穿带,用销钉固定,下端交代在腿足中部靠上的地位。枨子下端的榫头向上勾,并且做成半个银锭形。腿足上的榫眼下大上小而且向下扣。榫头从榫眼下部口大处插入,向上一推,便勾挂住
了。空隙垫塞木楔,使之固定。
用来连接弧形弯材,例如:圈椅的扶手。
基本做法:两片榫头交搭,同时榫头上的小舌入槽,使其不能上下移动。然后在搭口中部剔凿方孔,将一枚断面为方形,一边稍粗,一边稍细的楔钉插贯穿过去,使其也不能左右移动即可。
夹头榫
案形家具中最常见的榫卯结构。
如图可见,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与牙头;顶端出榫,与桌案案面的卯眼结合,结构稳固,桌案和腿足角度不易变动,又可将桌面的重量分担到腿足上来。
插肩榫
除夹头榫之外,插肩榫也是案形家具的一种榫卯结构。
其结构和夹头榫的结构相似,也是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顶端出榫,与桌案案面的卯眼结合,不同的是在插肩榫中,腿足的上端外侧被削出斜肩,牙条与腿足相交处剔出槽口。当腿足与牙条相结合时,槽口便与斜肩正好契合。当腿足承受桌案压力的同时,牙条便和斜肩咬合的更紧。这样,桌案的结构便愈发牢固起来。
走马销
罗汉床围子与围子之间或围子与床身之间常用到走马销。
是“栽销”的一种,指用一块独立的木块做成榫头栽到构件上去,来代替构件本身做成的榫头。一般按在可装卸的两个构件之间。独立的木块做成的榫头形状是下大上小,榫眼的开口是半边大,半边小。榫头由大的一端插入,推向小的一边,就可扣紧。
③ 古代有很多设计逆天的家具,你具体有哪些了解
中国是一个崇尚传统的国家。中国古代设计经过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家具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尤其是明清时期,家具设计艺术以其简单的线条、简单的质感和简单精美的木雕装饰让人流连忘返。21世纪被称为全球化的新世纪,文化趋同,文化危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民族文化艺术仍然是当代设计不可或缺的智慧源泉。
明家具装饰艺术,装饰部分是明末清初中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家具造型简约,装饰风格清新自然,与家具结构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明代家具善于利用木架的各个部分进行艺术加工,从而强化家具主体的效果。在镶嵌工艺上,明式家具多以镶嵌木和大理石装饰。嵌入注重锦上添花,不喧宾夺主。嵌入明式家具也用金属饰物装饰。这些金属饰品包括合页、脸叶脚、纽扣标签和戒指等。形式优雅,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不同的金属饰品应用于不同的家具,并与家具有机结合。金属与木材的美相结合,让普通家具表面大放异彩。
④ 古代的床的结构
榫卯结构。被圈起来的部分的名称是:床柱。这叫六柱“架子床”。
榫卯结构组合的家具比用铁钉连接的家具更加结实耐用。这种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之间向各个方向的扭动。而铁钉连接就做不到。比如,用铁钉将两根木枨做T字型组合,竖枨与横枨很容易被扭曲而改变角度,而用榫卯结合,就不会被扭曲。
其次,金属容易锈蚀或氧化,而真正的红木家具,可以使用几百年或上千年。许多明式家具距今几百年了,虽显沧桑,但木质坚硬如初。如果用铁钉组合这样的家具,很可能木质完好,但由于连接的金属锈蚀、疲劳、老化等,而使家具散架。
(4)古家具结构扩展阅读:
榫卯结构的实木家具的优点。中国是古代的世界中心,许多的工艺技术都遥遥领先与世界水平,即使是到了现在也是依然让人为之叹服。榫卯结构就是这些工艺技巧中最为亮丽的一点。
榫卯结构是一种在两个木制结构上凹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与凹进的部分相互咬合,起到连接稳固的作用。
古代中国是世界中心,诸多技艺均领先世界水平,即使到现代也依然让人叹为观止。榫卯结构就是其中最为华丽的一点。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
⑤ 古代的榫卯结构的原理是什么
榫卯结构,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⑥ 古代家具榫卯为什么现代工业没有进行大规模应用
因为木材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出现收缩的现象,一旦出现问题会对生产造成影响,而且维修成本也非常高。榫卯结构在古代建筑中非常常见,它的结构非常美观,不用一颗钉子就能够将我们房屋的架构连接起来,还非常的牢固,但是现代工业却几乎不使用这种榫卯结构,因为木材容易收缩,而现代工业对于尺寸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榫卯结构不能够满足现代工业的需求,自然也就没有进行大规模应用,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榫卯结构没有在现代工业大规模应用的原因。
一、榫卯结构的生产成本高,后期维护的费用也高,不适合现代工业使用。榫卯结构虽然非常结实,但是它的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都非常的高,现代工业如果使用这一结构就意味着需要非常高的成本和维护成本,这一点不符合工业生产的观点,所以现代工业会使用金属材料较多,金属材料成本较低,而且方便生产,所以金属才是现代工业使用的主要材料。
你对榫卯结构还有哪些理解?欢迎来评论区与我交流。
⑦ 知识小科普,古人是如何制造家具的
但用如此现代化设施的今天,我们想拥有一套家具,非常的简单,甚至有大把各式各样的家具任我们挑选。只要我们遇到满意的价钱,合适的基本都会买下,但是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在古代人们是怎么样制造家具的呢?古代没有现在大型的机械化设备。那他们是怎么制造出那种非常精美而且价值非常高的家具呢?
最后就是交付使用,交付使用之前通常会刷一些油漆,不要认为古代还没有油漆的,古代也是有油漆的。刷油漆等干燥之后正式交付使用。
⑧ 榫卯结构,为什么被评为“古典家具的灵魂”
我们国家在家具行业和建筑领域有一种独特的结构,它叫榫卯结构。很多人都说榫卯结构是我们国家的灵魂,的确,榫卯结构代表着我们国家古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现代化机器造出来的家具所能比拟的。
我们买家具肯定是要用住的,尤其是古典家具,很多人都希望古典家具能够使用很长时间,这个时候孙某结构的特性就表现出来了。如果您钉子来加固这些古典家具很有可能在十几年之后,钉子氧化就会脱落,这些家具他的牢固程度就会减小,通过榫卯结构连接的古典家具,你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即使他已经几十年了,它的坚固程度依然不减当初。很多的古典家具,他并不是一次成型的,因为根本没有那么大的木头。即使有那么大的木头打造出来,这一副家具也是机器的浪费,很多古典家具都是先生产各个零件最后拼装而成。拼装的过程中就必须使到榫卯结构。
⑨ 中国古代家具在不同朝代有什么区别
唐、宋、元、明、清五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家具发展的全盛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家具逐渐流行起来。此时的家具不再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而是附加了美学符号。与汉代以前坐在地上相比,人们有了更多的家具选择。
明代家具广义上的重点在于“风格”一词,无论造于明前还是明后,无论用料贵重还是用料一般,只要具有明代家具的风格,就称为“明代家具”。狭义上,指清初材料美观、造型美观的家具。明代家具的十六品包括:简洁、简练、朴实、凝重、雄伟、圆润、深沉、浓郁、富丽、美观、强、柔美、空灵、细腻、高雅、清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