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梵高瓷砖是几线品牌
梵高瓷砖是仿古瓷砖一线大牌,梵高瓷砖专冂做古典类型的瓷砖
是大品牌来的, 2012年,正式登陆中国市场的梵高1853,延续经典的意大利文化和艺术风尚,同时深入研究和关注中国家居与意大利文化的相互融合,秉承梵高的艺术精神精心打磨,无论是古典印象,亦或是田园和地中海风格,以雕刻悠闲艺术时光的设计理念在陶瓷领域自由的抒发自然浪漫的品牌魅力,把意大利托斯卡纳式的庄园生活呈现给中国消费者,将欧美中产阶级高品味庄园式生活理念引入中国百姓都市家居生活。
是不错的一款瓷砖品牌,虽说不是一线品牌,但是,威尔斯瓷砖的质量还是值得信赖,作为购买瓷砖的基础要素,消费者还是比较关注这一点的。针对消费者对威尔斯瓷砖的兴趣,需要好好了解各个系列的产品特性,不同系列的产品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
『贰』 梵高瓷砖算是瓷砖几线大牌
仿古类瓷砖一线高端大牌。他们是专门做古典类瓷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仿古类瓷砖),相比马可波罗什么样产榀都有,他们应该说是囯内蕞大的古典类瓷砖高端领导大牌。他们有部分产榀是纯欧洲进口的,很漂亮,价也不贵。梵高瓷砖大牌源自其创始人对梵高艺术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传承,并将意大利手工真谛与古典艺术的完美融合。延续经典的意大利文化和艺术风尚,同时深入研究和关注中囯家居与意大利文化的相互融合,将欧美中产阶级高品味庄园式生活理念引入中囯百姓都市家居生活。
『叁』 凡高的作品各有什么内涵能不能介绍一下他的作品
“凡高的全部作品的特点,在于极度的力量和粗犷的表现。他对事物特性之明确判断,对形式之大胆简化,面对太阳的傲慢愿望,以及对描绘和色彩的狂热,显露出他是一个强有力的人,一个男子汉,一个敢做敢为的人——有时粗野,有时单纯雅致”
<红色田园>------凡高生前唯一卖出的画
<钱与穷人>
<睡在临终床上的女人>
<吊桥>
<德伦士风光>
<农妇葛狄雅的画像>
<织布者>
<风中的女孩>
<海景>
<把犁者和种马铃薯的妇女>
<木头大拍卖>
<挖掘者>
<吃马铃薯的人们>
<教堂墓园和老教堂塔>
<乡村小屋>
<旧屋折除大拍卖>
<圣经与静物>
<有四棵树的秋景>
<柏杨路>
<百日菊>
<贝母花>
<蜀葵花>
<花与向日葵>
<巴黎>
<城郊咖啡屋>
<蒙马特的风车>
<蒙马特的田园>
<一双鞋子>
<餐厅内部>
<城墙>
<四朵向日葵>
<二朵向日葵>
<水果静物>
<玻璃杯与水瓶>
<三本小说>
<书及静物>
<自画像>
<意大利女人>
<唐基老爹>
<裸女>
<粉红色果园>
<盛开的桃花>
<白色果园>
<海上的渔船>
<干草堆>
<花圃>
<播种者>
<夜咖啡店>
<在杜芳的露天咖啡店>
<街景与黄屋>
<公园小径>
<耕地>
<画家的卧室>
<画家的椅子>
<向日葵>
<割耳自画像>
<星夜>
<绿色麦田>
<收割者>
<农夫与田>
<田野风光>
<精神病院的庭院>
<橄榄树林>
<晚空中的松树>
<橄榄园>
<光秃秃的大树>
等等
『肆』 梵高从未展出的画作1亿卖出,是否物超所值
我觉得对于梵高的话来说,之所以能够排除如此高价,也是和目前的拍卖行炒作有着一定的关系呢,因为对于梵高的作品来说,虽然说他的作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代表性,而且他也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一个历城碑式的人物,但是对于他的作品来说有很多作品其实都是被外界高估了。
他的作品来说,尤其是对于一些拍卖行是非常喜欢的,因为这类作品往往的名气都非常大,但是实质的艺术价值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高,所以说很多时候都是被高估的。
『伍』 梵高的艺术特点
梵高的艺术作品从题材、色彩、造型三方面有不同的特点,具体如下:
1、题材特点
梵高的作品中充满天然的悲悯情怀和苦难意识。梵高对农民、对田野生活、对乡村田野风光有着很高的热情,他喜爱农民的一切,尤其是向日葵、麦田、莺尾花、豌豆花等。他经常选取这些散发着泥土清香的物象作为自己的绘画题材。
2、色彩特点
梵高的画作中的色彩都是较为奔放、夸张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用光亮明快的夸张色彩进行装饰;用大色块的对比进行装饰。在装饰色彩中,大色块的并置对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用绝对的黑白色进行缓冲。
3、造型特点
梵高绘画追求的是一种狂野的造型,厚重、粗犷的笔触带来的是一种直率而又单纯的表现方式,带有一定的力量和强度,他们强调的是“神”的传递,而非“形”的表现。
(5)梵高艺术家居生活馆扩展阅读:
梵高的作品
1、《星月夜》
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油画,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在这幅画中,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
2、《梵高的麦田》
是画家梵高创作于1889年7月的一幅风景油画。现存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本幅画没有鲜明色彩的对比,取而代之的是曲线所构成的扭动形体。
3、《向日葵》
是1888年8月—1889年1月期间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所绘制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油画作品,作品分别绘制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5朵,12朵,以及15朵向日葵。梵高通过该系列作品向世人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并且展示出了他个人独特的精神世界。
『陆』 梵高的画都在收藏在哪里
梵高美术馆(Van Gogh Museum)收藏着展现梵高一生各个阶段心境的大约200幅油画和550幅素描。同时还一并展示了梵高给西奥的数百封信件以及由他的朋友和同伴挑选出来的作品。这些艺术瑰宝成为了整个美术馆珍品典藏的核心。美术馆内还展出其它著名印象派画如,莫内、高更等人的精彩作品。
地址:Paulus Potterstraat 7
其他各大博物馆艺术馆也有收藏,个人手里也有一部分
『柒』 梵高一生中卖出去几幅他自己的作品
一幅!!!
他的一生是人所经历的最为艰难困苦又成就辉煌的一生..."
37岁的凡高在绝望中开枪自杀...
到了今天,凡高已成为被人顶礼膜拜的伟大艺术家,一个异类,一个艺术史上永恒的天才和苦行僧... ----- [凡高艺术馆]
十九世纪伟大的艺术巨匠文森特·凡·高 (本站简称凡高) 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南部尊得特一个牧师家庭。他父亲叫西奥多卢·凡·高是当地牧师。母亲叫安娜·科尼莉亚,4年后,凡高的弟弟提奥出生,他是凡高一生中最大的也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与崇拜者。
小时候的凡高不爱学习,但他很有语言天赋。他会说英语,德语,法语,还会用它们写信。再加上后来学习宗教时学的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有母语荷兰语,他总共会六种语言。这说明凡高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不是个疯子!这一点必须澄清!请见《"疯子"是不可以用来形容他的》一文。
1861年凡高进入小学读书。1869年,16岁的凡高在画商文森特伯伯(与凡高同名,简称文森特伯伯的介绍下,进入巴黎古比尔公司(当时欧洲最大的画廊)的海牙分店工作。这家店是文森特伯伯一手创建的。现在的经理是年轻的特斯蒂格先生。店里出售绘画作品和名画复制品。凡高在那儿当店员。后因工作出色被转到伦敦分店工作。凡高质朴,真诚,热情的性格,使别人都很喜欢他,他的前途似乎也是一片光明,因为他的伯伯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画商之一,而他被认为是这位著名画商的理想继承人。
凡高在这段日子里通过工作,学习了大量的艺术知识,也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凡高一生都很爱读书,从他的信中就可以看出),这使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了很高的艺术鉴赏力,这也为他日后成为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打下了基础。他最喜欢的画家是米勒,伦勃朗,布雷顿等人。
1871年,父亲被调往海尔沃特。
1872年夏天,凡高回到海尔沃特看望双亲,与在外地上学的弟弟提奥见面。8月,提奥前往海牙,凡高与弟弟度过了一段愉快而难忘的日子。提奥走后,他们开始了长达一生的书信来往。这650多封凡高写给提奥的书信,是我们了解凡高的最重要的资料。(请见本站凡高书信集)
1873年,提奥开始在古比尔公司布鲁塞尔分店工作,与凡高成了同行。
1874年,凡高在伦敦向房东的女儿求婚失败,受到了第一次巨大打击。心灰意冷的他对工作失去了热情,顾客和同事都对他很有看法。终在1876年初,凡高被古比尔公司解雇。
凡高通过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求得了一份老师的工作。1876年4月,他来到英国的海边城镇拉姆斯盖特 ,在斯托克斯先生办的学校当没有薪水的见习教师。7月,学校迁往艾勒沃斯,但试用期过后凡高仍没有领到工资。他开始另谋出路。这时,他有幸结识了当地的琼斯牧师,并在牧师所办的学校任助理教师,后来做起了助理牧师,甚至凡高有了自己的第一次传教。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因为在伦敦失恋后,就已经投身了宗教,并成了一名“宗教狂热分子”。
12月,凡高回家过圣诞节。此后再没有返回英国。具体原因不详。
1877年,又是在文森特伯伯的帮助之下,凡高到多德雷赫特一家书店当店员。但因为他全身心地投入了宗教,怠慢了工作,4个月后再次失去了工作。
1877年5月,经父亲同意,他来到阿姆斯特丹,住在当时是荷兰海军司令的约翰伯伯家准备神学院的入学考试。凡高的舅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给他找来了最好的老师。但因为急于从事实际工作和痛恨晦涩的拉丁文和希腊文,他放弃了继续学习。
1878年7月,又进入布鲁塞尔传教士学校学习,但还是没有取得毕业任命书。
同年12月,他毅然前往比利时博里那日矿区从事牧师工作。那是一个如地狱一般的地方,矿工们过着非人的生活,经常有瓦斯爆炸事故。为了给矿工们最大帮助,凡高与矿工们吃住在一样的破房子里,并把自己全部的食物和物品送给他们,后因工作过于“热情”,形象过于“丑陋”,教会认为他损坏了牧师的形象,把他解雇了。但凡高的行为得到了矿工们的尊重,有些人把他看作一位圣人。
再一次被解雇后的凡高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继续义务从事传教和救助工作。这时,他打算从事艺术了!
1880年10月,在朋友的推荐下,前往布鲁塞尔边学习边创作。
1881年4月,凡高返回父母居住的埃顿。他开始了绘画的学习和创作,而他的家人和亲戚已开始对他失望(其实一直都很失望)。可是此时,凡高深埋心底的对艺术的热情才刚刚开始燃烧。
在埃顿期间,他爱上了刚刚丧夫的表姐凯(就是曾帮助过凡高的牧师舅舅的女儿 ),他和凯很谈得来,但当他提出要和她结婚时,又一次被拒绝了!凯逃回了阿姆斯特丹。痴情的凡高到凯双亲的住处找她,但凯的父亲拒绝了凡高的请求,凡高将一只手放到点燃的蜡烛上,故意让火烧自己,凯的父亲最后不得不吹灭了蜡烛......凡高还是离开了。
又一次遭到打击的凡高来到海牙,他得到了已经很有名气的画家亲戚安东·莫夫(又译成毛威)的帮助,凡高在莫夫的指点下,绘画技法进步很快。他还得到了海牙古比尔分店经理特斯蒂格的支持。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凡高曾拒绝莫夫的建议:画石膏像。不过比较合理的说法是,因为凡高与*女西恩交往,才最终与莫夫和特斯蒂格绝交。他的生活又陷入了困境。他只能*弟弟提奥每月寄来的钱维持生活,而这种*弟弟养活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凡高自杀。
1882年2月,凡高结识了*女西恩并同她同居。出于对其悲惨生活的同情,凡高决定和西恩一起过平静的生活。所有人都反对他们的结合,甚至是提奥。他们最终还是分手了。
9月中旬,与西恩分手后的凡高,离开海牙前往荷兰北部的德伦特,开始了几个月的流浪与创作。
1883年底已30岁的凡高来到父母在纽南的新家。
1885年3月26日,凡高的父亲去世。当年凡高完成了他的一幅著名作品(所谓著名是后来人的评价,当时的凡高根本无人知晓)《吃土豆的人》。这个时期的凡高受到荷兰画派,伦勃朗等画家的影响,画面深沉,厚实,有极强的乡土气息。而喜欢画农民一方面是出于对劳动者的尊敬和崇尚,也是受了他的精神导师----米勒的影响。
1885年11月,凡高到安特卫普一边创作一边学习。他开始推崇卢本斯,还接触了日本浮世绘。
1886年2月,凡高突然前往巴黎与弟弟提奥同住。提奥在当时已是小有名气的画商了,他十分推崇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在弟弟的介绍下,凡高结识了保罗·高更、埃米尔·贝尔纳、图卢兹-劳特累克、卡米尔·毕沙罗、修拉等画家。还结识了经营绘画用品的唐基。这一时期的凡高深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画面变得明亮、清新,并运用了如点彩法等的一些印象派技法。同时,他也开始了著名的自画像的创作。
1888年初,35岁的凡高厌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来到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寻找它向往的灿烂的阳光和无垠的农田。他租下了"黄房子",准备建立“画家之家”(又称“南方画室”)。他的创作真正进入了高潮。《向日葵》《夜间咖啡座-室外》《夜间咖啡座-室内》《收获景象》《海滨渔船》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但他依然只能*提奥的资助生活。
在阿尔期间,凡高认识了邮递员鲁林,善良的鲁林可能是凡高在阿尔唯一的朋友。凡高还为他们一家画了很多肖像画。
10月,高更来到阿尔与凡高同住,这是凡高梦寐以求的。他为了装饰高更的屋子,打算画一打(12幅)的向日葵,可惜没有完成。他对高更的感情很复杂。他很尊重高更,但他们因性格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分歧经常争吵。后来凡高因过度劳累,而变得时常精神失常。在一次与高更争吵后,他失去理智,企图“刺杀”高更,高更跑开后,凡高回到“黄房子”,割下了右耳的一部分献给了一个当地*女...这就是著名的“割耳事件”。高更走了,凡高想建立“画家之家”的宏伟计划就此终结。他也陷入了精神疾病的泥潭。
1889年4月,提奥结婚了。
5月,凡高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圣雷米的修道院接受精神病治疗(凡高得的应该是癫痫病,有人研究得到的结论认为:凡高得这种病有遗传因素,因为他们家族有这种病史)。
他每隔一段时间就发一次病,但平时他极为清醒(癫痫病人在不发病时就像常人一样),还创作了大量作品。这时的凡高已完全超越了印象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用心灵作画的大师!
凡高认为:绘画不能仅仅满足于模仿事物的外部形象...而应当在凭感觉与真实地描绘自然的同时,表达艺术家的主观见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可以说,用绘画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感受是此后一些画派,甚至整个现代艺术的主题。可在当时,凡高和高更等人根本不被理解,所以凡高一生只卖出过一幅油画,他近十年的艺术创作都是在提奥的资助下进行的。《星月夜》是圣雷米时期最著名的作品,也可以说是他所有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
1890年5月,凡高前往巴黎,与弟弟提奥和他的妻子,及他们刚出生一年多的儿子见面(凡高的侄子也叫文森特·凡·高,后来成为出色的工程师,荷兰阿姆斯特丹凡高美术馆就是在他的奔走下建立的。)
5月21日,凡高搬到巴黎附近的奥维尔接受加歇医生的治疗。一切都很顺利。但《麦田与乌鸦》这一著名作品被认为预示了凡高的死亡。
7月27日,星期天。在外出写生时,凡高开枪自杀!但没有打中要害,被人抬回家,他拒绝接受治疗。(也有说是子弹太深了,已无法医治。)
7月28日一早,提奥赶到奥维尔。他坐在凡高床边和他一起回忆童年的时光......
凡高说:“痛苦将永存”
7月29日黎明,凡高逝世。
7月30日,举行了葬礼。参加葬礼的只有提奥,加歇,贝尔纳,鲁西安·毕沙罗(著名画家毕沙罗之子),唐基。
自杀后,在凡高身上发现的一封信中,凡高说:“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
提奥因过于悲痛也卧床不起,在凡高去世六个月后,也去世了。
后来,他与凡高一同葬在奥维尔墓园。他们兄弟的故事将感动全世界。
此后,在提奥妻子乔安娜的努力下(她把凡高的画借出展览。其实,在凡高临死前,已经有评论家赞美凡高了),凡高的名望越来越大。
1907年凡高的母亲去世。他活到了他儿子成名的那一天-------,她还为曾扔过凡高的画而感到后悔。
提奥的妻子乔安娜整理了凡高堆积如山的油画和素描,及写给提奥的几百封信。
1914年,凡高书信集出版。凡高的一生渐渐被全世界的人所知。
1927年,乔安娜去世。
1934年,《渴望生活----凡高传》出版。到了今天,此书已销售几千万册,许多人是通过这本书才喜欢上凡高的。
1962年,在凡高侄子的努力下,荷兰政府修建了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美术馆,永久珍藏凡高的作品和书信。这也是现在收藏凡高作品最多的艺术馆。
1978年凡高的侄子去世。他生前看到了凡高美术馆的建成。
到了今天,凡高已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
他的《加歇医生像》仍保持着世界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8250万美元。
凡高37岁就死了,他的主要作品都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完成的。现存有油画800余幅,素描1000余幅,还有水彩,版画等作品。本站只选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品向大家展示。
凡高是用心灵作画的大师。他说:“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
凡高,高更,塞尚,都是后印象派的杰出画家,他们都超越了印象派绘画,是现代艺术的导师和照亮人类艺术史的永恒的明星!
注:1987年3月伦敦古画拍卖市场上凡高的《向阳葵》被日本安田火灾海上保险公司以2250万英磅的高价买下。(按近期比价 1英磅=15。8元人民币,约合人民币35550万元,即:3亿5仟5百5拾万元,另一次拍买会上《加歇医生像》以8250万元美元成交,仍保持着世界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约合人民币6、8475亿元,真可谓价值连城。)
凡高简介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 1853.3.30-1890.7.29)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他是后期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
凡·高年轻时在画店里当店员, 这算是他最早受的"艺术教育"。后来到巴黎, 和印象派画家相交, 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以此, 人们称他为"后期印象派"。但比印象派画家更彻底地学习了东方艺术中线条的表现力, 他很欣赏日本葛饰北斋的"浮世绘"。而在西方画家中, 从精神上给他更大的影响的则是伦勃郎、杜米埃和米勒。
凡·高生性善良, 同情穷人, 早年为了"抚慰世上一切不幸的人", 他曾自费到一个矿区里去当过教士, 跟矿工一样吃最差的伙食, 一起睡在地板上。矿坑爆炸时, 他曾冒死救出一个重伤的矿工。他的这种过分认真的牺牲精神引起了教会的不安, 终于把他撤了职。这样, 他才又回到绘画事业上来, 受到他的表兄以及当时荷兰一些画家短时间的指导, 并与巴黎新起的画家(包括印象派画家)建立了友谊。
凡·高全部杰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作品, 都是在他生命最后的一六年中完成的。他最初的作品, 情调常是低沉的, 可是后来, 他大量的作品即一变低沉而为响亮和明朗, 好象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 以表达他强烈的理想和希望。一位英国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 这就是太阳。"他的画面上不单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 而且不止一次地下面去描绘令人逼视的太阳本身, 并且多次描绘向日葵。为了纪念他去世的表兄莫夫, 他画了一幅阳光下《盛开的桃花》, 并题写诗句说: "只要活人还活着, 死去的人总还是活着。"
人们如果确能真诚相爱, 生命则将是永存的。这就是凡·高的愿望和信念。可是冷酷和污浊的现实终于使这个敏感而热情的艺术家患了间歇性精神错乱, 病发之时陷于狂乱, 病过之后则更加痛苦。他不愿增加别人(尤其是弟弟提奥)的负担, 于1890年7月23日自杀, 几天后身亡。享年只有37岁。几个月后, 曾经把自己全部热爱和物力献给他的提奥也死去了。人们说: 提奥是为了凡·高而生的……
『捌』 梵高生活怎么样
<梵高生活> - 大师笔下的大师 很精致的一部小书,可惜拿到的只是电子版,感觉不到书的质感与墨香。粗略看来装帧设计还算精致。 书内附置了许多幅梵高的创作。这无疑对于一个艺术爱好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梵高生活,丰子恺大师用很平实的语言,叙述了梵高生活的时代,背景, 以及梵高短暂波折的一生。 梵高,是艺术中的大师,他也算是一个幸运的人,一个完全不会处理日常生活的人,如果没有他那怜爱的父亲,弟弟,以及许多帮助包容他的人,也许他的人生路径会完全改变。正是有了这些人,他才可以不顾一切的完全投入到创作中去。他把所有的精力都变成了对画画的热情,对艺术的探索,研究。一方面对他不能自理的不解,另一方面却又折服于他对于艺术的决心,痴迷,天分。 1853年3月30日,梵高出生于一个普通的荷兰南部北布拉班特省的村庄津德尔特。他足迹欧洲大地追逐阳光,渴望在阳光下创作。短短的三十七年,给后人留下了两千多幅画作。如此高产也只有他这样的勤奋的天才能做到吧。 正如丰子恺大师所言,作品及人,梵高把自己生活的经历,喜悦,忧愁,以及悲欢离合的一生通过画画来表达。他一生穷困潦倒,一直没有得到世人的赏识。去世后不久,他的作品便得到了好多人的追崇。 他对艺术痴狂一生,是印象派艺术的开创者,他大张旗鼓的鄙视与自己意见相左的画本,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及画画技巧,我行我速的创作自己心中的作品。因从小受宗教的影响,他有一颗宽厚的心,经常把自己的钱拿给不如自己的人花,他的画作也经常表达一些宗教情怀,如晚祷.画作铲煤工,则是对底层生活艰辛的一种真实表达。各种各样的向日葵作品。也许是他太向往阳光,如向日葵般需要,渴望阳光。他的肖像代表作,唐吉老爹像,“不但描出人物的外部的形似而已,又必表出其人物的内部的感情,情绪与灵魂"。这幅画作更是表达了梵高对唐吉老爹温厚而真挚,对其多次帮助提携的感恩。 《梵高生活》通过丰子恺大师的笔触越发了解了梵高之所以成为的梵高。
『玖』 痛苦便是人生,沉浸式艺术展,梵高的精神是什么
他经了世道的不平和生活的艰辛。他深深地同情被压迫的劳动人民,强烈地希望自己能够有力量去解救他们。
在他当传教士的时候,就曾经把自己的钱财和衣物都拿出来接济穷人。他经常深入到劳动者阶层,和他们交流情感,了解他们的生活。
他和比利时波利纳日地区的矿工们一起生活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全身心地支持他们为维护自身生存的权力所进行的斗争。可是,弱肉强食、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使他的热情一次又一次地被扑灭,这就足以使他不再对生活抱有希望。
作为艺术家,他酷爱绘画。而且,他天分极高,创造力很强。他从事绘画仅仅才7年,就创作了大量高水平的作品。可是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他所代表的艺术风格还没有被世人认识和理解,作品没有销路。
在他生前,只卖出过一两幅画,以致于他的生活都不得不依靠弟弟的不断资助来维持。这些无情的现实,都极大地撞击着他本来已经脆弱的神经,使他完全被击倒了,所以他才采取了自杀的方式逃离这个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快乐和温暖的世界。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中文又称”凡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后二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其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自杀一途。
『拾』 摩都星空艺术馆和上海梵高空艺术馆哪个好玩
摘要 疫情以来好多展览被搁置,上周终于出门把心心念念的梵高艺术展看了,没想到展馆如此大,沉浸式布景如此丰富,带我们走进梵高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