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家具家居 > 古典家具画册

古典家具画册

发布时间:2022-04-14 14:40:59

① 民用家具摄影拍摄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② 如何欣赏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古代家具欣赏

中国古代家具源流概说——明清家具

明代家具

宋元以后,中国社会仍然延续着千年以来的封建统治制度,由于元末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加上长期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明王朝吸取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深知“居安虑危,处治恩乱”的治国策略(《洪武实录》),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促进生产的措施,经过几十年的恢复,使国家走上了全面发展的道路,至明中叶,举国上下出现了空前繁华的景象。而明代家具这一时期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地域艺术文化中心及流派,尚古求真、豪放挺拔成为新的时代审美标准,中国古典家具也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这里就其形成的原因重点提出几项:

明末清初 黄花梨攒靠背活屉四出头官帽椅

一、手工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生活领域方方面面的进步,使得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二、郑和下西洋时,随船满载的中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缂丝、金银等各类商品,以货物贸易的形式换回各国特产,如象牙、香料、宝石等,由于归航时所载货物较轻,怕帆船倾斜,需要用生物体来增加船的重量,于是大批优质的木材便利用这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中国,而这批木材被港口附近一些木匠发现并制造成家具,这些木材木质坚硬、细腻、纹理好,做出家具结实耐用,且极具凝重感。这就是后来我们提到的硬木。三、经济社会的改变促使文化意识形态的改变。


清早期 黄花梨透棂书格

清代家具较多的注重陈设效果,整体造型厚重,体形庞大,色彩强烈,并常常采用各种工艺手法,强调形体的装饰美。多种材料的镶嵌,精细繁缛的雕刻,突出地表现了传统家具的工艺美,但娴熟的传统技艺,迎合了当时夸张的审美趣味,到清代晚期时,更加一发而不可收。过度的堆砌和人为的雕琢,使得许多家具显得特别繁琐;财力不济而造成的粗制滥造,更使家具走向了物质功能要求的反面。最后,将创新精神局限于外在形式感的清式家具画上个华而不实的句号。

清早期 紫檀有束腰方回纹马蹄足三屏风扶手椅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性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清代家具进一步出现西化倾向,各种西方家具成了市民追求的新异物品。到这一时期,清代家具也就完全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

延伸阅读:[明清家具部件术语] 椅子的鹅脖

③ 中式古典家具鉴赏

这个中式古典家具就是指带着浓重中式风格的家具,主要是仿明清时期因为这个时间制作出来的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顶峰时期,现在的家具很多都是继承了明清的家具工艺制作。今天小编就是带大家来欣赏一些中式的古典家具喜欢这个风格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哦。

中式古典家具鉴赏


中式古典家具一:这是一把红木的椅子,用的是传统的硬木材料,用榫接的工艺搭配明清的样式制作而成。虽然用的是明清椅子的经典设计元素但是搭配的却是现代的木质材料显得复古又不陈旧,只需要搭配一个简单的沙发垫就可以在客厅进行使用。也可以给这种古典的椅子增加了更多的适用空间,非常美观搭配中式的装修风格经典大气。


中式古典家具二:整套的中式家具采用的深棕色让空间更加沉稳,同样采用的是明清时候的家具设计,比起上一款红木椅这款家具采用的木材更贴近年代所以有一种马上进入古代的感受。家具搭配合理协调只需要简单的摆设几个瓷器就能让空间马上丰富起来,除了书柜上的射灯和家具不够协调但也是多亏了这个射灯能让家具更加有质感。


中式古典家具三:比起前两个家具这个室内的中式家具就更具有现代感,将中式的屏风和隔断搭配现代风格的桌椅倒也雅致。由于色调的一致性和材质上运用的合理让空间比全是中式家具更有看点。石头浮雕的电视背景墙以及颜色协调的是地板大理石的桌面清新淡雅。


中式古典家具四:同样是采用红木的家具,屏风沙发椅甚至灯具的装饰十分的耐看。墙上细致的装饰框也同样的夺人眼球相信喜欢中式风格的朋友一定会对这张图片上的家具吸引。金色的沙发垫和中式沙发椅搭配协调美观,加上地上的华贵的地毯给人一种低调奢华的感受。都采用古典家具倒也不失家的味道。


虽然上面说的都是中式家具但是中式风格的魅力就在于随是同一种风格但却有不同味道,好了今天的中式古典家具就说到这里了是不是很多朋友还意犹未尽想多了解一些呢,那就多关注我们吧。

④ 找人合伙创业,古典家具方面 建筑设计方面 风水方面

身高1.80米,体重近200斤的黑脸大汉王新元,在中国服装界内堪称是一个举足轻重、不容忽视的“重量级”人物。 对自己的名字,王新元有一番很狂妄的诠释———开创时装新纪元,新者为时,元者为尚;而且,他竟还斗胆放言:中国服装会因新元而改变走向! 王新元不仅不讷于言,而且甚敏于行。狂言的背后,是因为有其十足的才气作为支撑。他原是军人出身,曾狂热地追随过巴顿将军的影子,他喜欢电影中巴顿望着滚滚坦克威严驶过时吼过的那句话:“咳,我真喜欢他妈的战争!” 10多年前,王新元从香港学成归来,他和香港的一位知名时装设计师一道,合伙办起了新元时装有限公司,其个人股份占了40%。王新元带有点自嘲地回忆说,为了筹钱,自己变卖了几乎所有值钱的东西,最后竟卖掉了一个新买的四合院,险些倾家荡产。无家可归的他,脸皮也被无情地贴上了大街。 但没过多久,王新元主打的有点娇媚俗艳的香港风情女装显出了几分落伍。王新元便瞄准了刚刚崛起的写字楼,要为那里的白领丽人作职业女装。 遥想当年的鼎力创业,王新元有几丝欣慰,又略带有几分哀伤,和他一同走过来的女模特有的出国,有的改行,有的嫁人,也有的早逝,同一个战壕的同盟者都已淡出了服装圈,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只有他一人还在这里顽强坚守。 王新元对自己说:挺住!你的名字永远不是弱者。 当职业女装铺天盖地在内地张扬起来,自己的阵地越来越小时,王新元甩一甩脑袋,挥一挥衣袖,潇洒地走开了,他将目光转向高级女装。为了游说国内各大服装公司做高级女装,王新元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1997年9月,中国第一家高级成衣公司———杉杉“法涵诗”时装正式宣告成立了。 作为“法涵诗”的执行董事和总设计师,王新元掌握了一连串的经营谋略之道,从人员聘任、面料选择、产品设计,到专卖店开张、促销,乃至于画册的拍摄,形象代表的选定,等等,事无巨细,他都事必躬亲。就像阿里巴巴在瞬然间掌握了“芝麻开门”的神机妙语,熟谙了服装的玄机之后,王新元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那些已在国际上屡屡得奖的中国名模,令“法涵诗”的时装光彩倍增;而那个出自于王新元之手,主打北京上海的“法涵诗”店面设计,其新颖独到简洁的创意更令人叫绝。店面以白色作为主基调,同时配以银灰加钴蓝的标识,再加上华贵的意大利石地板,这些都为“法涵诗”各种以提花、印花、镂花为主的高档面料营造了一个刻意展现的空间。 几乎每年,他都要不辞辛劳地周游列“省”,每次出动,至少要有200套以上的服装作为强大后盾。几年之后,“法涵诗”已在中国遍地开花。 3年之后,王新元同杉杉“法涵诗”的合约期告满,他辞别旧主呆在家中休整。这3年,自己毕竟是尽了力的。但仿佛还缺少点什么,还留下点遗憾。他觉得,自己始终像是在嫁接在这个品牌的表面上,而不是附着生活在其体内,和它相濡以沫,同呼吸共命运。自己的很多意志还是没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施展。 说是在家“赋闲”,王新元其实有点像待价而沽。这一次,声名在外的王新元变得非常气定神闲。他不骄不躁,不温不火,编画册,作时装发布,还连带设计了300多款服装,状态出奇的好。 没过多久,愿意“上钩”的人慕名姗姗而来。他们就是中国最大的精纺面料集团———山东“如意”的老总们。以正宗西服和精纺面料著称于世的意大利品牌“路嘉纳”,两年前,与山东著名的毛纺集团“如意”联姻,共同孕育出了“路嘉纳”男装。男装火了以后,女装却始终难产。能操持其女装的合适人选必须具有这样的综合实力———既了解中国的成衣市场,具有过人的设计才能,同时又能有果决的大将风度,统领全局;而老总们权衡再三后认定,这个人,当然是非王新元莫属。 中意两国的混血儿———“路易丝漫”终于有了个强健的雏形。“路易”两字各取自“路嘉纳”与“如意”的前两个字谐音,而“丝漫”则为微笑(smile)的英文发音。王新元终于再度“浮出海面”。 王新元把上海一座宁静小洋楼作为公司的地址,它是三十年代的欧式建筑,又被绿草簇拥着,真是幽雅风情万种。他用旧货市场廉价购得的古旧中式家具装饰现代化的场景,土洋结合,品位独具。他的新品牌———“路易丝漫”的商标就得益于一幅古典名画,他将它神不知鬼不觉地巧妙移植到自己的设计里,“偷”得天衣无缝。 复出之后,王新元向世人捧出的是一场精心烹制的文化大餐———“天一夜宴”。这次的时装表演,地点选在了宁波古色古香的藏书楼天一阁,“景”人合一,王新元表现的那种中国风情浓厚的设计,正合时下的口味。 从来,中国的面料与设计都是相互脱节的,设计师和面料厂家总是在抱怨,都说对方不够国际水平,在拖自己的后腿。而此次,王新元硬是异想天开,想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面料制造出能享誉世界的高级品牌。在“如意”,他倾注了自己各种无形和有形的资产,他本人就是股东,这一点较以往的设计师与企业家的合作方式有本质的不同。 今年阳春三月,山东“如意”的忙碌厂房,王新元引来了中国时装界最牛的摄影和化妆大腕儿———潘杰与毛戈平。他们在车间内实地选景、拍摄,让身裹面料的艳丽模特或伫立凝神,或穿梭期间,忙活了大半天。捧着《“如意”春夏季面料新产品》画册,人们不由得深深地震撼了:原来,面料是有生命的! 在3月底的2000年北京国际纺织品博览会上,王新元又让人们眼前忽地一亮。他以中国的古老染坊作为舞台主线,再配上雕梁画栋、影壁及庭院,让原始的男模和艳丽的女模围裹着面料同台竞艺,共同演示中国面料的源远流长,以及新潮时尚。 王新元的“外功”可谓了得。近年来他的每次时装发布,几乎都场面巨大,耗费惊人,但又精彩之至,在服装界干脆赢得了个“做秀大师”的诨号,毁誉参半。提起这一切,王新元波澜不惊:谁说服装设计师的职责范围仅在做服装设计?他(她)应该是个通才全才。 今年5月26日。长城居庸关。由王新元统率的一场时装大戏正式鸣锣开台了。他将东西侧挺立的长城作为演出的大背景,舞台依势向长城延伸,浩浩荡荡,不绝如缕;沿途旌旗飘扬,刀剑耸立,恍然不知何年何月的士兵披盔操戈,雄踞一方。在或前卫或古典的音乐伴奏下,在烽火台明明灭灭灯火的掩映中,来自欧洲和国内的百余名模特,一起装点长城,倾情表演。 长城如果有灵性,也会发出动人微笑的,因为,还是头一次,有这么多美丽的天使簇拥在它的身边,使它除了铮铮铁胆,又多增了几分惺惺柔肠。 王新元力争在市场上求得一份属于自己的不菲的占有率,他还想筑起中华民族服装心理的长城。中国即将“入世”,很快便会面对各种“舶来品”的大肆冲击。我们该如何迎接这种艰巨的挑战? 歌舞升平中,王新元依稀看见,长城边关的烽火又熊熊燃起。 然而,王新元并不是天性好斗,和自己伟岸的外观及倔强的个性相左,王新元的性格中有时又凸现出了另一层面———非常地柔弱纤细,富于女性化。他用的打火机、钢笔、手机等等物件全是玲珑小巧的那种。 在穿着上,王新元这个大老爷们也是丝毫不想苟且的。在行头的置办上,他可谓是一掷千金,大到外观西装,小到内里衬衣,从发胶到男用香水,王新元真正是将自己“武装到了牙齿”。范思哲这类世界顶尖级名牌永远是他穿着的首选。他已将自己从表到里,从外到内深深地融化到了时装之中。他还说,要想真正的搞好服装设计,就必须时刻观察女性的最新动向,故此,王新元非常“好色”,他常常夹杂在美女丛中留连忘返,他的朋友中有当今中国著名的模特,影视明星,节目主持人……身边几乎云集了各类有代表性的时尚女人。不仅如此,他还在公司中专门“豢养”了两个年轻貌美的模特,她们不光用来拍片试衣,而且更是作为设计人员们创作灵感的“源泉”。他允许她们在公司内毫无顾忌地走动、说笑,呈现出平时最自然最妩媚最动人的一面;而当这些呆板的“衣服架子”活动起来时,一种有冲击力的时尚便也悄悄地流动起来。于是,沉滞的设计师们马上就抓到了一种鲜活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创作也随之变得勃勃有生机。 在王新元看来,女人即美;而时装表达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时装,也便成了他生死不渝的“情人”。 从心仪到心动,从神交到灵感的奔突泉涌,到随之而来的线条色彩款式理念的整体把握,王新元享受的是服装设计创造的整个过程。这也就不难理解,王新元会在那本精心炮制的长城秀(show,展示)画册中说出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给我一个好女人吧,我会还给你整个世界!

⑤ 福建莆田 与时俱进 拓展市场 做大做强莆田宝玉石首饰产业

莆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阮军

莆田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莆田陆域面积4200平方千米,人口302万人,是闽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美称。作为全国著名的侨乡,莆田有海外侨胞60多万,在外乡亲人才济济,有3000多位教授以上高级职称的人才遍布全国,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莆田旅游资源丰富,其中湄州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朝圣妈祖的胜地。建市以来,莆田荣获全国“田径之乡”、“篮球城市”、“戏曲之乡”、“绘画之乡”、“摄影之乡”“木雕之城”“中国古典家具之都”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等称号。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莆田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莆田珠宝玉石行业发展的现状

莆田珠宝玉石首饰加工行业历史悠久,技艺精深,品种繁多,门类齐全,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是莆田工艺美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几年,莆田的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其产业地位突出,区域特色显著,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涌现,已使全国同行业刮目相看。

福建省省长黄小晶在莆田市委书记袁锦贵、市长张国胜的陪同下参观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总体规划模型图

(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行业聚集效应突出

莆田是全国著名的珠宝玉石首饰加工基地,其中以金银饰品和玉器加工在全国最负盛名。一是金银珠宝方面。莆田拥有全国近80%的珠宝商,在荔城区北高埕头黄金市场有黄金、铂金、模具、玉器加工企业300多家,从业人员1.5万人,产品涉及项链、戒指、民间传统饰品等,年交易量达40多亿元,已成为福建省知名的黄金首饰市场;东峤上塘的银饰市场有银饰、宝石、模具、玉器等加工企业700多家,从业人员2.5万人,是一个集首饰设计、开发、生产、批发为一体的多元化、多功能的银饰市场,年交易量达30多亿元;埭头后温的水晶宝石加工基地现有水晶宝石加工技术人员5000多人,上规模企业50多家,年产水晶宝石10吨左右,已成为广州水晶市场和梧州宝石市场的后方加工基地。二是玉器加工方面。莆田虽不产玉,但玉器加工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时期。从20世纪末开始,莆田一些艺人开始把雕刻艺术用于玉石加工,创作出的玉器产品构思巧妙,匠心独具。培育了一大批玉雕工艺师,有许多产品被评为中国“天工奖”优秀作品。90年代中期,许多艺人纷纷前往广东四会发展,使这一产业不断扩大,形成了四会玉器莆田一条街。年产值达6亿多元,产销量占当地同行业的60%左右。据统计,莆田现有珠宝玉石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12万多人,资产26亿元,其中有国家级工艺大师3人,省级工艺大师50多人,工艺师200多人,工艺技术业务骨干5000多人。企业数量、产品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产品销往东南亚、日本、新加坡、港澳、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各大中城市和旅游景区。

福建省省长黄小晶在有关领导陪同下参观艺博会玉雕展区

(二)区域经济特色明显,龙头企业形成规模

长期以来,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在推动莆田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2006年莆田珠宝玉石首饰行业产值9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20%,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莆田珠宝玉石行业不仅为地方经济作出贡献,还解决了众多的下岗工人、待业青年和社会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创业和生活出路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稳定社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支撑,为此,莆田珠宝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例如莆田华昌珠宝公司是由原来走街闯巷的打金手艺人创办并发展到今天的福建省首饰行业龙头企业及全国行业重点企业,拥有素金厂、特种首饰厂、玉镶金挂件厂和镶嵌厂四家工厂,员工400多人。莆田金威珠宝公司、金嘉利珠宝公司也是由推销黄金模具发展成为集开发、生产、加工、批发、零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专业珠宝首饰企业。这些珠宝企业的成功发展是莆田珠宝行业从小变大,从粗放型加工转向集约化管理、专业化生产的缩影。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对珠宝行业的扶植和支持。早在20世纪90年代市委、市政府就发现莆田珠宝行业的发展优势,召集全国走南闯北的莆籍“打金人”座谈,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创办企业,走现代珠宝企业的发展之路。二是莆田珠宝人的创业精神。改革开放以来,莆田的珠宝玉石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许多人摆脱传统的家庭式作坊工场观念,大胆开拓创新,吸引民间资本,集聚技术力量,先后走上创办企业之路,促进莆田珠宝玉石行业的快速发展,珠宝品种扩大为黄金、铂金、猫眼、锆石、银饰、玉器摆件、挂件、手镯等,形成了设计、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的珠宝玉石产业链。三是坚持“以质取胜”的战略方针。莆田珠宝企业十分重视产品品质基础。许多珠宝企业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加工生产流水线;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立有严谨的检测机构和完善的计量体系,使珠宝产品始终得广大客户的青睐。四是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莆田珠宝企业善于汲取华夏文化的优秀内涵,借鉴欧美及日韩的先进理念,突破常规设计手法,打造优质饰品。近年开发的千足金镶嵌首饰、玉嵌金等产品,均为创新产品,属国内首创,其创新填补了首饰行业的一项空白,性能和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五是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许多珠宝企业在全国各地都有直销店、加盟店及代理商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建立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将服务置于品牌建设的突出地位,建立有一整套完善的服务制度,全面提升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水平。

福建省副省长王美香在有关领导陪同下参观艺博会玉雕展区

莆田市市长张国胜在2007年首届莆田珠宝玉石展销会开幕式上讲话

(三)注重人才培养,形成特色产业文化

莆田珠宝玉石行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工艺人带子女和拜师带徒的传统。一般而言,名艺人都会把自己子女和徒弟带在身边学艺,通过言传身教,将技艺直接传给他们,使传统的工艺后继有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名师傅开始建立工作室,并开展以师带徒的培训活动,实行多渠道培养青年学徒,为珠宝玉石行业储备了大量的人才。近年来,许多公司采取企业内部培训与外部招聘相结合的办法广纳贤良,建立严格的培训制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对内定期开展各项技能培训,对外选送优秀员工参加相关培训、深造和交流。通过不断引进生产、研发、设计、管理、市场营销及国际化拓展等方面人才,为名牌战略实施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此外,莆田政府在珠宝玉石行业人才培养方面,也发挥了许多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工艺美术协会、金银珠宝商会、玉器商会,通过加强与湄州湾职业学院、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选择一部分有真才实学且专业对口的学生,推荐到珠宝玉石企业工作,为企业输入新的技术力量;鼓励技术人员大胆创新,重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对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推动莆田珠宝玉石的发展和繁荣;行业协会长期实行全员文化和技术培训制度,以及技术资格培训认定工作。

莆田市委书记袁锦贵和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史洪岳参观2007年首届莆田珠宝玉石展销会

莆田珠宝玉石行业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逐步建立和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产业文化。自唐宋开始,莆田的珠宝玉石就与历史文化相融合,尤其受“文献名邦”和“妈祖文化”的影响,历史上久负盛名,大量产品流入世界各地,对宣传交流地方文化艺术起到积极作用。莆田珠宝玉石产业还通过出国办展参赛、产品出口、邀请外商参观、新闻媒体传播、召开学术讲座、专刊画册等活动进行宣扬,现在莆田珠宝玉石产业文化已成为社会共识,并列入市政府重点扶持的行业项目。

二、行业相关背景

(一)悠久的行业历史

莆田珠宝玉石首饰加工行业历史源远流长,它源于雕刻业。早在唐朝莆田的雕刻业就相当发达,唐代莆田的雕刻作品“平泉醒酒名”远近闻名;宋朝建东岩寺时的塔座浮雕37只石狮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成为莆田雕刻艺术的经典;元朝莆田雕刻艺人俞良甫翻刻的佛经和文学作品,为世人所传颂。从元朝起,莆田的雕刻从建筑文学发展到摆设工艺欣赏品,许多雕刻艺人,师带徒从,开设作坊,从事工艺加工行业,随着时代变迁,逐渐形成莆田传统的木雕、石雕、铜雕、牙雕、漆器等相关工艺行业,金银珠宝玉石加工正是由此衍生而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莆田的珠宝玉石首饰行业一度陷入低谷,即便如此,莆田的艺人仍秉承传统,推陈出新,继续推动着珠宝玉石首饰加工技术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莆田珠宝玉石首饰行业适应国内外市场和旅游业发展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效益,增加花色品种,保证产品质量,扩大产业规模,终于迎来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的春天。这一切应归功于“界外”的“打金人”!“打金人”的历史是改革开放后莆田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发展的缩影,也是一部莆田“界外人”可歌可泣的奋斗史。他们走南闯北,走街串巷,不断吸收异地不同文化,技术工艺精益求精,加工风格丰富多彩,许多能工巧匠,技艺可谓鬼斧神工。这些人子继父业、世代相传,成为现代莆田珠宝石玉石首饰行业的开创人。

(二)广阔的市场前景

莆田是妈祖的故乡,国家旅游度假区湄州岛是四海共仰的妈祖文化发源地,对台湾同胞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是闽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的桥梁和纽带,每年来莆朝圣妈祖的国内外香客游人达百万人次。此外,莆田还有海外侨胞60多万人,每年回来探亲者不计其数。随着经济好转,社会安定,莆田的旅游产业必将不断壮大,这为发展珠宝玉石行业提供内在的市场空间。

自古以来莆田人以勤劳吃苦而著称,正是这一特征,决定了他们勇于在商海中拼搏。现在约有15万的莆田人在全国各地从事珠宝玉石生意,全国每个镇都有莆田人经营珠宝玉石生意,“ 凡有井水处,皆有莆田人”,遍布全国各地的珠宝玉石销售网络,为莆田珠宝玉石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外部市场环境。

(三)优秀的莆商精神

莆田,独操乡音于一方,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未被融化,反而在人多地少、资源相对贫瘠的狭小地域中顽强地繁衍发展。莆田人民凭借自己勤劳智慧和特别能吃苦的品格,形成了两个闻名遐迩的群体,一个是“家贫子读书”的莆仕群体,另一个就是“无兴不成镇”的莆商群体。目前遍布全球的六七十万莆田籍华侨华人中,主要成分是华商。莆田籍港澳同胞基本上都是商人。而在全国范围从事商业活动的,则多达数十万人,其中举家经商的不下10万户。凡有人的地方,就有莆商的足迹。莆商能以精明著称于世,蕴藏其中的莆商精神是个关键因素。

莆田市五套领导班子和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福建省宝玉石协会领导为2007年首届莆田珠宝玉石展销会开幕剪彩

那么,什么是莆商精神?在首届世界莆商大会上,莆田市委袁书记把它概括为三句话:勇闯天下、志在四方;吃苦耐劳、自强不息;恋祖爱乡、报效桑梓。这种提炼式的概括,恰如其分,名符其实。正是因为有了一批敢拼的企业家,我市在外的民营经济才十分发达。如今,外地人到莆田,除了感叹生活节奏快,大小老板多之外,还常为莆田人的拼搏精神所感染。可以说,今天莆田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发展和莆商精神是分不开的。

三、政府部门的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

针对莆田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的发展现状,并结合莆田地区的相关背景,莆田市委、市政府就发展珠宝玉石首饰产业,建设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提出具体规划和配套政策。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重点培育工艺美术产业。充分利用莆田市能工巧匠多、资源丰富及品牌优势,加快建设工艺美术城,高起点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引导全市现有分散的工艺美术企业或家庭作坊统筹集中以及工艺行业在外资本和技术的回归,把莆田宝玉石首饰行业做大、做强、做精。

(二)发展规划

为扶持、培育、壮大莆田传统工艺行业,发挥莆田传统宝玉石首饰生产加工经销的优势,吸引宝玉石首饰行业在外资本和技术的回归,给全国各地的宝玉石首饰企业家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发展平台,莆田市委、市政府在福厦高速公路莆田出口处的黄金地段建设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工艺品市场——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以展销的形式,把玉雕、金银珠宝首饰等行业集聚起来,展现莆田传统工艺。并通过提供环境保障,引导资源整合,力求做大做强,最终形成一个立足莆田、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大型工艺品市场和旅游观光、休闲购物中心。

工艺美术城一期规划占地面积460亩,总投资6.248亿元。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由展示中心、展销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组成。其中展示中心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展销区建筑面积30.7万平方米,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整个设计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格调优雅。预计整体工程将在2007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拥有商业旺铺20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家企业入驻,其中玉雕区和金银珠宝区分别拥有商铺300多间。展示中心工程已于2006年8月25日竣工,2006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展示中心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参观人数达14万多人次,交易额近亿元,在社会上、工艺美术界引起强烈的反响。第二届艺博会将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于2007年10月27日至31日在工艺城展示中心隆重举行。届时除大型的金银珠宝玉器和工艺美术精品展出外,相关活动还有“中国银饰之乡”授牌仪式、珠宝玉器和工艺美术交流与发展高峰论坛、艺术精品鉴定及拍卖等活动。在此,我们热忱欢迎中宝协、各珠宝基地的领导和珠宝玉石界的朋友来莆田参观指导。

莆田市委书记袁锦贵、市长张国胜和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史洪岳、福建省宝玉石协会秘书长王乃珠一起参加莆田珠宝界座谈会

(三)政府配套政策

为更好地建设珠宝玉石首饰产业基地,莆田市提出将宝玉石首饰行业列入工艺美术产业加以重点扶持并制定出相关的配套政策:一是培育扶持工艺美术行业。市政府制定了莆政综[2002]24号《关于加快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从资金、税费等方面对工艺美术行业给予优惠倾斜。同时,还把工艺美术基地建设列入莆田市“十一五”规划。二是全面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加快产业集聚、整合和升级,培育与珠宝玉石行业相关的产业集群和优势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竞争力。三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系统设计、研发、制造成套能力,提高珠宝玉石行业的技术含量。四是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建立莆田珠宝玉石首饰信息中心,着重从生产过程、企业管理、流通领域等方面提高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五是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将珠宝玉石行业的重点产品,有市场潜力的产品,特别是具有核心竞争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列入创名牌重点实施规划,实施“名牌培育工程”,鼓励企业创品牌,争名牌,多出名牌产品。六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和培育珠宝玉石行业协会,推动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企业的集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形成有利于产业升级和符合国际惯例的行业协会群体,同时积极吸引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前来落户。

莆田工艺美术城实景图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虽然莆田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和全国一流的珠宝玉石首饰基地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诸如,企业规模偏小;知名品牌较少;人才技术不足等等。这些问题随着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将很快得以解决。

最后,希望中宝协和全国各珠宝基地给莆田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欢迎中宝协和各珠宝基地的领导到莆田工艺美术城参观指导。

莆田工艺美术城鸟瞰图

⑥ 莆田古典家具画册设计哪家专业呢

莆田鑫尚广告品牌策划 专业制作古典家具画册,高质量的摄影技术,丰富的设计方案,快速的制作质量,QQ:493950724

⑦ 冯超然的书法 值钱吗

[1]在旧日上海嵩山路90号,住着一位名画家——“嵩山草堂”主人冯超然。他名迥,号涤舸,又字慎得。冯氏系江苏常州人,出生于清光绪八年,即1882年,是一位全能的国画家。他不论人物、仕女、山水、花鸟、昆虫、走兽,件件皆能,且达到骨力神韵兼备的境地。著名书画家叶恭绰曾在冯涤舸画册前的题词中写有“超然之画,神明规矩,精力弥满,而秀骨天成,所谓此中自有吾在……”以此来赞扬冯氏能创立自己的画风与个性。这样一位全能的国画家,在中国古今画坛上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冯老秉性淡泊,不受名利约束,一生从未开过个人画展,从不标榜自己。他在60岁壬午年画的一幅岁朝图中,有“荣枯何足计,闻达亦非求”之句,足以表达他为人的坦荡胸襟。“蒿山草堂”每逢春秋佳日,宾至如归,谈艺论道,竟无虚日。大画家吴昌硕,长冯超然38岁,两人结为忘年之交。“嵩山草堂”当年高悬两幅屏条:“园天出水”与“方舟艺华”,均出自吴的亲笔。在冯超然门下,培养出陆俨少、郑慕康、汤义方等著名画家,连昆曲大师俞振飞也是冯的弟子,经常到师门求教。评弹名家杨振雄也常往作客,杨在唱腔中吸收到不少昆腔神韵,这与他们同在“嵩山草堂”聚首切磋琢磨,实有着直接关系。 1922年冯老在41岁时方得一子,起名让先,1951年冯氏父子两人在中国照相馆合照一影,冯老亲笔题七绝一首:“大树婆娑小树青,须眉毕照不辞形,皎然而立衰翁后,恰好今年合百龄。”并加注“辛卯岁余年七十,让儿正三十也,合照百龄,藉留纪念,慎翁戏题。” 鉴于国内古玩艺术品市场鉴定领域的现状,公司联合了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著名鉴定专家,运用国内外最先进的鉴定仪器和技术,集专家的经验,科学的物理及化学成分分析等方式为藏品进行鉴定服务和市场评估。公司拥有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销售经营团队,进行多方位展览、宣传活动,立足于上海市场,促成高效古董艺术品交流平台。公司以“依法经营、信誉至上”为原则,以雄厚的人才优势,严谨的审鉴态度、高精的拍品质量、庞大的客户网络,受到社会各界藏家的普遍认同。香港盛得国际精英们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同时坚定不移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一个国际化的古董交流交易服务平台。 &&&&&&&&&&&&&&&&&&&&&&&&&&&&&&&&&&&&&&&&&&&&&&&&&&&&&&&&&&&&&&&&&&&&&&&&&&&&&&&&&&&&&&&&&&&&&gudongguwan_0080 香港藏品拍卖资格征集范围: 翡翠玉器:(唐、宋、元、明、清、近现代玉器、高古玉、和田玉、新玉) 瓷器鉴定:(唐、宋、元、明、清、近现代瓷器、官窑瓷器、高古瓷、釉陶瓷) 名家字画:(历代名家书画、水粉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书法、油画) 明清家具:(明清家具,红木家具,黄花梨木家具、古典家具、硬木家具) 古玩杂项:(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碑帖善本) 精品陶瓷:各代窑口及各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玉器翡翠类: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字画书法类: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杂项清玩类: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明清家具类: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最好。

⑧ 莆仙文化的文化举例

海洋妈祖文化
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褒称。妈祖姓林名默。生于宋建隆年间且莆田妈祖是人,也是一位普通的渔家姑娘。据史料较多的宋代记载,林默出生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一个美丽的岛屿——湄洲岛。林姓是福建望族之一。闽林始祖林禄,在晋永嘉元年(307)以黄门侍郎琅琊王司马睿渡江镇建业(今南京市)。妈祖的高祖林圉,五代时仕闽。曾祖林保吉,仕后周,显德元年(954)任统军兵马使,鉴于天下纷乱,弃官归隐。祖父名孚,官福建总管。妈祖的父亲名林愿(一说名惟悫),宋初官都巡检,母亲王氏,生一男(名洪毅)六女。妈祖为家中之小女。
妈祖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生前,父母已有五女,切盼再生一男,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赐麟儿,然终胎又是一女婴,父母大失所望。在她即要降生之傍晚,邻里乡亲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映得岛屿上之岩石红光四射,父母察觉此婴必非等闲之女,遂关怀备至,疼爱有加。因其出生至弥月间均不啼哭,故取名林默。
林默幼时聪明颖悟,胜于姐妹,八岁入塾师读书,勤学强记且过目成诵。她年小志弘,不满封建婚姻,立志不嫁。自小钻研医道,妙手回春,教人防疫消灾。她性情和顺、热情,排难解纷,行善济世,均乐事为。传说林默二十八岁时,一次在海上搭救遇险船只不幸被桅杆击中头部,落水身亡,后人缘以“人行善事,死后为神”,视她升天为神,专门到海上抢险助人去了。此后妈祖经常显灵,乡亲亦时常见她于山岩水洞之旁,或盘坐彩云雾霭之间,或朱衣飞翔海上,常示梦显圣,救人急难,嗣后,乡里之人便在湄峰建起祠庙,虔诚敬奉,后人前来朝觐祭祀者络绎不绝。
妈祖一生奔波海上,救急扶危,济险拯溺,护国庇民,福佑群生,航海人敬之若神。死后,她仍以行善济世为已任,救逢凶遇难于众,人们最终将妈祖奉为名副其实的“海上女神”。关于妈祖文化,历史上许多著名学者都曾涉猎这个领域,现代专家学者也进行认真的研究,1987年,莆田举行妈祖千年祭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着重从妈祖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进行研讨。
从妈祖文化的内涵来说,妈祖短暂的一生虽未留下什么著作,也谈不上有什么思想体系,但她的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妈祖牺牲之后,人们就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为一位慈悲博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其目的仍是为了化育子孙后代和弘扬民族精神。“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这是宋代状元黄公度的诗句;“但见舢舻来复去,密俾造化不言功”──这是宋代学者陈宓的诗句;“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这是元代诗人张翥的诗句;“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这是明成祖永乐皇帝的题诗。以上这些诗名既是对妈祖精神的高度概括,而又说明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很重视发挥妈祖的教化功能,希望使这一民间信仰成为促进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的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妈祖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从妈祖文化的外延来说,则是指妈祖信仰持续一千年来形成许多值得我们深入研讨和借鉴的相关学术文化课题。
在中外关系史上,妈祖信仰与我国古代许多和平外交活动有密切关联,诸如宋代的出使高丽,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历访亚非40多国,明、清两朝持续近500年的对古琉球中山国的册封等等,都是借助妈祖为精神支柱而战胜海上的千灾万劫,圆满地完成了和平外交的任务。外交使节们为报答妈祖神功,写下了大量颂圣文章,而这些原始资料对澄清一些历史遗留的争议很有作用。即如郑和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详细记录七下西洋的过程,对史书记载的讹误和不足起到了订正和补充的作用。清康熙二十二年中国册使汪楫所著《使琉球杂录》详述在妈祖庇佑下,封船如“凌空而行”,飞速通过钓鱼屿、黄尾屿、赤屿而进入琉球国境的姑米山、马齿山海域,使迎接天使的大夫郑永安惊叹如“突入其境”。由此记载可证,钓鱼岛列岛自古就是跟台湾连结在一起的中国领土。
在反侵略战争史上,有关古籍曾记载中国水师将领依恃妈祖庇护多次把殖民主义者驱逐出澎湖海域的史实。澎湖妈祖庙迄今尤存一块“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的石碣,这是明万历三十二年(1640年)荷兰殖民者企图强占澎湖,沈有容从厦门率船队抵达澎湖,令其无条件撤离后的刻石纪功。明天启四年(1624年),中国水师复在澎湖克敌制胜,迫使侵略军首领牛文来律在妈祖庙签字投降。至于妈祖助潮让郑成功的舰队顺利进入台湾鹿耳门港的传说,则在台湾已家喻户晓。
在海上交通贸易及沿海港口开发的历史上,更与妈祖信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从东北至华南,许多著名的港口城市的开发史几乎都跟妈祖庙息息相关。“先有娘娘庙,后有天津卫。”这句谚语是对天津港口起源的形象化说明。宋代华亭(即上海)、杭州、泉州、广州四大市舶司均与妈祖庙建在一起。还有营口、烟台、青岛、连云港等都是以妈祖庙的兴建为标志,使荒凉的渔村变为繁荣的港口城市。香港北佛堂摩崖石刻和《九龙彭蒲罔村林氏族谱》关于妈祖信仰自南宋传入的记载,则成为香港历史文献记载的第一笔。澳门地名的葡萄牙语称作MACAU,就是粤语“妈阁”的音译。台湾同胞把早期的分灵妈祖称为“开台妈祖”,这更充分说明妈祖渡台和宝岛开发是直接关联的。
在科学技术史上,妈祖庙也有其独特的地位。古代一种航海习俗:在新船下水出航时,必须同时制作一只模型供奉在妈祖庙内,这样妈祖就会时刻关心此船的安全。所以许多妈祖庙内便留下了大量的古代船模。山东长岛庙岛与妈祖庙的古船模多达350多只,包括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邓世昌”供奉的“致远号”军舰模型。这些船模成为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历史的重要资料。现存一批妈祖庙古建筑,如福建泉州、山东、江西景德镇、广东澄海、贵州镇远和宁波庆安会馆等天后宫,从庙宇结构造型到各类雕刻构件,都是极为珍贵的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品。此外,各地妈祖庙还保存一些特殊的科技文物。如莆田涵江天后宫存有一幅明代星图,是研究我国古代利用星图定向航海的难得实物资料。天津天后宫所存的灭火“水机”,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机械消防器材之一。
妈祖文化的外延仅直接记载妈祖信仰的历史文献资料最保守的估计超过一百万字。它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宗教、民俗、华侨、移民等领域的许多课题,内容相当丰富,史料价值很高。
妈祖民间信仰的学术价值在本世纪70年代起就引起学者的注意,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客肇祖先后发表了多篇关于《天后》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反响。台湾学者李献璋自60年代起,经过20年的研究,终于写成了《妈祖信仰研究》一书,成为妈祖研究第一部学术性较高的专著。
妈祖故里的学者自80年代起,掀起了妈祖研究热潮,先后举办了五次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厦门、宁德等地方也举办过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妈祖文化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先后出版了《海内外学人论妈祖》、《妈祖研究论文集》、《妈祖研究资料汇编》、《妈祖文献资料汇编》、《妈祖信仰与祖庙》、《湄洲妈祖》等;在澳门出版了《澳门妈祖论文集》;在台湾出版了《妈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还有《两岸学者论妈祖》、《妈祖信仰》(李露露)、《天后妈祖》(曾昭璇)、《江海女神妈祖》(吴金枣)等对妈祖文化进行深刻的研究。也有《妈祖》、《林默娘》、《妈祖传奇故事》、《妈祖的传说》、《中华与妈祖文化》、《湄洲妈祖千年祭》、《妈祖祭拜宴会》等一大批文献资料、学术专著、文学作品、大型画册等。莆田还举办《妈祖信仰源流展》
从神的角度讲,妈祖已是千岁高龄。千余年沧海桑田,中国变了,世界变了,人类文明进步了,科学技术发达了,然而,作为一种信仰——对妈祖的崇拜及其研究,却没有因时代的推进而泯没。今天,我们对妈祖文化的形成及其信仰作一番讨论,不说没有必要。
莆田工艺美术
莆田是全国荣获工艺美术国家级区域品牌最多的城市。 继2003年我市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木雕之城”称号后,2006年我市仙游县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称号,2007年我市被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称号,2008年我市秀屿上塘又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银饰之乡称号”。今年8月份,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礼仪用品工业协会的专家考评组通过了对我市礼仪用品产业的考评。“中国政务商务礼品产业基地”是我市工艺美术行业获得的第五块“国字号”品牌。
木雕工艺
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以“精微透雕”著称,是福建乃至全国木雕工艺的发源地之一。2008年,莆田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联合授予“中国木雕之城”的荣誉称号。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莆田木雕为闽中经济、文化、习俗、艺术所熏陶,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繁富、刀法活泼、刻工精细的独特风格,成为莆仙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古典家具
莆田的古典家具,将久负盛名的木雕工艺与传统家具巧妙融合,做工讲究,造型优美,意蕴丰富,具有一定的文化、审美价值。2006年,莆田仙游县还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的荣誉称号。
金银珠宝
莆田金银珠宝行业历史悠久,技艺精深,品种繁多,门类齐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被誉为“中国银饰之乡”、“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
李耕国画
李耕(公元1885-1964年),原名李实坚,字砚农,仙游县人,号一琴道人、大帽山人。李耕人物、山水、写意、工笔无不精能,其艺术成就不仅在国内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都享有盛名,徐悲鸿评赞“有奇拙者,首推李耕君,挥毫恣肆,可追踪瘿瓢,其才则中原所无”。李耕一生致力于中国人物画创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还创立了“李耕画派”,后辈师法者甚众。
莆田四大名果
荔枝
“荔城无处不荔枝”——这是郭沫若对莆田的第一感觉。自唐代起,莆田就开始栽培荔枝。莆田荔枝以品种多、果粒大、果色艳红、果肉乳白色、汁多、清沁爽口、香气浓郁,质量优而名扬海内外,主要品种有“陈紫”、“宋家香”、“状元红”等。
龙眼
莆田龙眼栽培历史悠久,始于隋唐,宋明尤盛。由于莆田地处我国龙眼栽培适宜区的北缘,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日夜温差大,所以莆田龙眼风味较其他产地香甜,并培育了许多优良品种。全市现有品种80多个,为全国最多。
枇杷
莆田枇杷色泽鲜艳,果个特大,肉软汁多,甜酸适度,味美爽口,品种达100多种,主要有“解放钟”、“长红3号 ”、“莆选1号”、“早钟6号”、“白梨”等,单果重为全国最大(解放钟最大单果重172克,为世界之冠),主产区常太镇号称“中国枇杷第一乡”。
文旦柚
莆田文旦柚,又名蜜柚,以仙游度尾的出名。1984年11月,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在福建视察时,品尝之后为它命名“度尾无籽蜜柚”。文旦柚每年秋季成熟,果实无籽,果味酸、香、甜,食之爽口,嚼之无渣,富含维生素C,曾被清朝列为贡品。
莆仙戏曲
莆仙戏是福建的古老剧种之一,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据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它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八十多个。解放后,莆仙戏经过整理、改编、演出的优秀传统剧目有二百多个,其中,《琴挑》、《三打王英》、《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秋风辞》、《新亭泪》、《晋宫寒月》、《叶李娘》、《状元与乞丐》、《江上行》等优秀剧目誉满全国剧坛。剧种的著名剧作家有陈仁鉴和柯如宽、江幼宋等,著名演员有黄文狄、林栋志、朱石凤、黄宝珍、王少媛、黄艳艳、黄建英等。
莆田十音八乐
十音与八乐是流行于莆田市境内的传统民间音乐,是器乐、声乐和表演的综合艺术。十音又称十番。古时十音演奏多用琵琶、三弦、笙、笛子、老胡、二胡、文枕琴、拍扳、云锣等十种乐器,所以叫十音。近代十音的演奏、乐器、曲调都有较大的改革。现在十音使用的乐器有:笛子二把、四胡一把、尺胡三把、老胡一把、八角琴一把、小三弦一把、云锣一架(由七个不同音色的小云锣组成)。莆田的十音分为“文十音”和“武十音”两种。八乐是在十音的基础上加上打击乐组成,并以伴唱为主的艺术形式,伴唱者多为妇女或儿童。其打击乐器主要有: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等五种,同时由八人组成管弦乐伴奏,其中两人吹笛子、两人拉尺胡,四胡、老胡、三弦、八角琴各由一人执掌,有的还要加上唢呐,使音响效果更佳。八乐与十音不同的是它是以伴唱为主,锣鼓点渗透到唱腔之中,有时突出文乐,有时突出武乐,有时文,有时武,热闹异常,别有风味。八乐与十音表现形式既可坐奏又可行奏。
莆田赋
莆阳,闽海之雄邑也。远系扬州,早属百越;陈始立县,宋初设军①。方圆不过百里,置郡不过千年,而人物奇伟、文教彰明,世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郡人习勤勉、性坚韧、轻远游。所涉行业,素多翘楚。复称无兴不成镇②、国之犹太人。斯土何异,竟毓之盛?造化何缘,独钟此间?
其地偏狭,然镇要冲。依福州而接泉厦,枕戴云而眺台海。汉晋以降,南渡日频③。胼手胝足,不问衣冠草莽;筚路蓝缕,同启深山密林。围海造地,斩蒲作田。筑堤障潮,修陂治水。变斥卤为膏腴,易沮洳为肥美。更兼晒盐制糖,辟港开埠,昔日蛮荒,竟成富庶。至若民稠地窄,士族遗风,于斯激荡。向学遑论贵贱,教子唯有读书。比屋业儒,家弦户诵。闺阁画眉,常出善吟女史;市井钉铰,不乏工咏骚人。遂科甲相望,簪缨蝉联。礼乐诗书之盛,八闽独冠;魁人韵士之多,天下鲜俪。
及其沃土深启,民智日开,莆之山川愈丽,风物愈奇。朝则东山晓旭,暮则西岩晚眺;晴则九华叠翠,阴则壶山致雨。春观木兰初涨,夏游西湖镜荷;秋赏白塘明月,冬访谷城梅雪。学禅当谒南山松柏,朝圣且闻湄屿潮音。烟藏石室幽,水激钟潭响。麦斜崖峭以居云,古囊峰叠以列巘。鲤湖瀑奇,游九仙而叹霞客;永兴岩秀,妆玉女而驻张公。有山珍海味、名果佳粉,满川稻浪、遍野蔗云。红映千家知荔熟,翠浮十里觉舟轻。人道江南虽好,亦复如之。
然产奇景异,难抵士贤。其豪英俊彦,灿若星辰。履波默娘救难,投水钱女酬陂④。采苹耽梅,还明珠以自惜;徐寅擅赋,逆昏主而东归⑤。林蕴忠烈,颈岂顽奴砥石;文龙节义,身宁累臣衅鼓⑥。名重庆历,书列四家,千年君谟有几?庐隐夹漈,志入三通,百代渔仲无双⑦。贵居庙堂,俊卿平生忧国;贫处草野,绍叔一己研天⑧。艾轩理深,道比程朱;后村词豪,调近辛陆⑨。毁家纾难,林先生之懿德;劾奸谢勋,江御史之洁行⑩。浩浩乎!地生雄杰添正气,天遣贤哲寄斯文。
比事千载,逝者可追。今逢治世,更续鸿篇。承名邦之厚俗,焕重教之淳风。笔健文坛,似临风之嘉桂;才盛科苑,如吐蕊之兰英{11}。翰墨香追曾、李,雕艺巧步廖、郭{12}。醒地藏以雄风,少林院古;震京华以遗韵,莆仙戏雅{13}。湄洲岛丽而神灵,秀屿港深而海阔。以港兴城,以工强市。气同乳虎,势若鲲鹏。前贤有知,当欣薪火不断;后人有感,应以吾莆为豪。
噫嘻莆阳!地不嫌瘦,堪植松柏;郡不厌小,且蔚人文。其气灵秀兮,壶兰清淑;其人勇慧兮,耕山驭海;其魂雄健兮,穷通达变;其志高远兮,将以有为。而以华夏之大,地灵人杰如莆者,岂不众哉。所谓:天生地育,自强在人。如此僻隅可成邹鲁,蓬蒿可变繁都,焉赖造化之独钟耶?
转载自8月17日《光明日报》王 鸿
注释:
①陈始立县:陈光大二年(568),莆田首次立县,隶属丰州(治设今福州)。宋初设军:宋太平兴国五年(980),莆田首设州级地方建制“兴化军”,辖莆田、仙游、兴化三县,从此成为“八闽”之一。
②无兴不成镇:兴,指兴化人(莆田人)。莆田人素有“闯天下、走四方”传统,民间自古流传“无兴不成镇”的谚语。
③汉晋以降,南渡日频:据史载,汉代就有北方汉民入莆。西晋末年“永嘉之乱”造成中原大乱,士族衣冠相率南渡入闽避难,为数不少的人在今莆田一带定居。该南迁过程一直持续到宋初。
④默娘:即林默娘,宋初莆田县人。生前乐善好施,常于海上履波救难,逝后被尊为“妈祖”或“娘妈”。现被尊为“海上和平女神”。钱女:即钱四娘,宋长乐县人。宋治平年间携家资来莆创筑木兰溪陂,三载功成。然遇溪洪暴发陂溃,悲愤投水而死,时年19岁。
⑤采苹:即梅妃,姓江,唐莆田县人。曾为唐明皇爱妃,后因杨太真迁上阳东宫。明皇曾密赐珍珠一斛,不受,赋诗曰:“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徐寅:唐末莆田县人。博学多才,尤擅作赋,辞藻华美,时人号“锦绣堆”。后梁开平四年(910)再试中进士第一。因不肯改赋被梁太祖朱温削去状元名籍,拂袖东归。
⑥林蕴:唐莆田县人。贞元年间任西川节度推官。节度使刘辟谋反,蕴力谏,辟怒,命行刑者以刀磨其颈胁迫。蕴怒叱曰:“死即死,吾颈岂顽奴砥石耶?”文龙:即陈文龙,南宋莆田县人,著名抗元民族英雄,咸淳五年(1269)中状元,曾任参知政事、知兴化军。
⑦君谟:即蔡襄,字君谟,仙游县人。北宋名臣。擅书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渔仲:即郑樵,字渔仲,莆田县人。南宋著名史学家、博物学家。隐居夹漈山草堂潜心著述达三十年。其《通志》与《通典》、《文献通考》并称“三通”。
⑧俊卿:即陈俊卿,莆田县人。南宋绍兴八年(1138)中进士第二。乾道年间拜相,忧国忧民,以选贤举能为己任,人称“乾道相业”。绍叔:
即陈绍叔,号浮丘子。元末莆田县人。以个人之力坚持从事天文科学研究,曾先后以木、铜制成测天仪。
⑨艾轩:即林光朝,号艾轩,世称“南夫子”。莆田县人。南宋著名理学家,开创“红泉学派”。后村:即刘克庄,号后村居士。莆田县人。南宋著名词人、诗论家。
⑩林先生:指林兆恩,世称“三教先生”。明莆田县人。创“三教归一”学说。嘉靖年间,莆田倭害甚烈,倾尽家产赈济难民。江御史:指江春霖。清末莆田县人。曾先后8次弹劾袁世凯,又劾庆亲王奕匡卖官纳贿,时人誉“直声震天下,有清御史第一人”。
(11)嘉桂:指当代著名作家郭风,原名郭嘉桂,莆田县人。代表作有散文诗《叶笛》、《松坊溪的冬天》等。兰英:指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林兰英,女,莆田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半导体材料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12)曾:指曾鲸,莆田县人。明代著名肖像画大师。创特有“凹凸法”,人称“波臣派”。李:指李在,莆田县人。明代著名宫廷画家。工山水,兼工人物。廖:指廖熙,莆田城厢人,清末木雕名家。木雕“关公座像”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郭:指郭怀,清仙游县人。乾隆年间石雕名家,被称为“八闽雕龙始祖”。
(13)少林院:指莆田南少林寺。原名林泉院,系嵩山少林寺分寺,并称“南北少林”。莆仙戏:福建古老剧种之一,原名“兴化戏”,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⑨ 古代家具名称

1、拔步床

拔步床是一种传统的大型古床,或称“八步床”、“踏步床”,是一种功能齐全的床。床下有一木制平台,正面伸出床沿,平台四角立柱,并镶以木制围栏,使床前形成一个浅廊,中间为床的门户,两侧可放置小型家具及杂物。它造型奇特,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平台前沿长出床的前沿二 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镶以木制围栏。还有的在两边安上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回廊,回廊中间置一脚踏,两侧可以放置小桌凳、灯盏等。

阅读全文

与古典家具画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京东维修服务多久自动取消 浏览:705
全自动模板机维修视频 浏览:545
纸艺电路 浏览:969
电路布局中 浏览:868
疫情买家居 浏览:654
电路从A到B 浏览:308
机械革命上海售后维修 浏览:732
示波器怎么连接电路 浏览:65
家电清洗大概要多少钱 浏览:967
换下来的旧房子如何翻新 浏览:220
别墅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浏览:833
长安cs55维修多少钱 浏览:779
上门维修家电要具备什么资格证书 浏览:635
墙里电路 浏览:238
北京华誉家具 浏览:14
东莞图迈家具官网 浏览:826
锦州修家电上门维修 浏览:958
顾家家居年销售额 浏览:23
千万间家具 浏览:385
索爱热水器售后维修 浏览: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