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宫廷家具大观的基本信息
书 名: 故宫博复物院藏明清宫廷家具大制观(全二册)
作 者:胡德生
出 版 社:紫禁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1
I S B N:9787800475825
印刷时间:2006-12-1
版 次:1
页 数:723
开 本:大16开
纸 张:铜版纸
包 装:平装
2. 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宫廷家具大观的目录
序言
第一章明清宫廷抄家具的来源
一明代宫廷家具的来源
二清代宫廷家具的来源
第二章明清宫廷家具的风格特点
一明代宫廷家具的风格特点
二清代宫廷家具的风格特点
第三章明清宫廷家具的种类
一床榻类
二椅凳类
三桌案类
四柜橱箱匣类
五屏风类
六台架类
第四章明清宫廷家具的造型与结构
一造型设计
二榫卯结构
第五章明清宫廷家具的装饰手法
一结构部件装饰
二线脚装饰
三雕刻装饰
四漆装饰
五镶嵌装饰
六金属饰件装饰
第六章明清宫廷家具的装饰纹样
一龙凤纹纹饰
二树石花卉纹纹饰
三几何纹纹饰
四博古纹纹饰
五神话故事图纹饰
六吉祥图案纺饰
第七章明清宫廷家具的用材
一木材
二石材
三漆材
第八章明清宫廷家具的绝品
一纪年款家具
二特制家具
三家具之最
第九章明清宫廷家具的陈设与使用
一明清宫廷家具的陈设
二明清宫廷家具的使用
图片总目
参考书目
后记
3. 故宫里的家具主要是什么材质打造的,有什么特色
故宫里的家具一般由楠木、黄花梨等名贵木质做成,它们的制作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人文价值。
当然,这些家具除了基本的制作材料外,还会镶嵌铜、玉、珐琅、象牙等,来达到更加新奇的色彩。
大到皇帝每天做的龙椅,小到一个个皇帝、妃子、后宫宫女用的洗脸盆家,无不显示出雍容华贵的气息。
这些家具,为帝王们所喜爱。时到今日,它们依然构成了故宫最美丽的一道风景,吸引着每一位去故宫游玩的人们。
4. 明清家具的种类 明清家具的怎么分辩 还想要一些图片。
问题太多了,只能回答家具的种类。sorry啦!
1紫檀 帝王之木——紫檀
紫檀最早是在印版度热带权森林和岛屿上发现的。分布于亚洲热带,印度、印尼、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非洲、南美洲等都生长紫檀。我国南部亦有栽培。
紫檀质地坚硬,色泽从深黑到红工,变幻多样,纹理细密。紫檀奇重,比重几乎是水的两倍。紫檀有许多种类,金星紫檀、鸡血紫檀、牛毛紫檀、花梨紫檀、黑檀木、红檀木等等。黑檀木其木质呈黑色,且密度高,含油脂,生长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赤道两旁,斜坡峻硝石头上。生长速度缓慢,5年才一年轮,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硬度为木材之首,系称“帝王之木”,非一般木材所能比。印尼国家将涫游
5. 清朝时皇宫里可以躺着睡觉也可以坐这下棋的木质床叫什么
罗汉床
中国古代家具中卧具形式有四种,即榻、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
架子床、拔步床只作为卧具,供睡眠之用;榻和罗汉床的主要功用反而不是睡卧,而是待客。
6. 明代和清代的家具各自有什么特点
清朝的家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特点,与明代有一些区分。清朝的家具,在康熙时代发生了显著的风格变化,之前与明朝家具风格接近,之后有了自己的特点,在康熙至乾隆年间的百年里,形成了自己的浓郁的家具风格,制作水平也在此期间达到了顶峰。在康熙时代之前,基本上保存着明朝的家具的一些特点,康熙时代才开始转变风格。这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证据。
清朝家具的装饰,也比明朝显得更加的华丽,在豪华奢侈的程度上,超过了明朝。清朝家具一般使用镶嵌、雕刻和彩绘等手法,极尽奢侈华贵,色彩极其之鲜艳。而明朝的家具,总体上风格为简朴大方,色彩上并不是非常的鲜艳。可以说,明朝家具讲究一种“清水出芙蓉”的淡雅别致,而清朝家具显得浓妆艳抹。
7. 明清家具历史背景
明代前期,从事手工业的艺人较前代有所增多,技艺亦高前代一筹。明代沈德符《蔽帚斋余谈》说:“玩好之物,以古为贵,惟本朝则不然。永乐之剔红,宣德之铜,成化之窑,其价遂以古敌”。明王世贞《觚不觚录》介绍说:“画当重宋,而三十年来忽重元人,乃至倪元镇以逮明沈周,价骤增十倍。窑器当重哥、汝,而十五年来忽重富德,以至永乐、成化,价亦骤增十倍。大抵吴中滥觞,而徽人导之,俱可怪也。今吾吴中陆子冈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朱碧山之治银,赵良璧之治锡,马勋治扇,周柱治商嵌及歙嵌,吕爱山治金,王小溪治玛瑙,皆比常价再倍。而其人至有与缙绅坐者。近闻此好流入宫掖,其势尚未已也”
明张岱《陶庵梦忆》中也有类似记载:“吴中技绝,陆子冈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周柱之治镶嵌,赵良璧之治锡,朱碧山之治金银,马勋、荷叶李之治扇,张寄修之治琴,范昆白之治三弦子,俱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鬻鬻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勾勒数刀,价以两计”。
明代周晖的《金陵琐事》卷三介绍说“徐守素,蒋彻,李信修补古铜器如神。邹英学于蒋彻,亦次之。李昭、李赞、蒋诚制扇极精工。刘敬之,小木高手”。这些资料说明一个问题,即明代江南地区手工艺技术较前代大大提高了。
家具艺术也和其他艺术一样,在明代初期至中期也有很大的发展。尽管匠师们没有在器物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流传至今的大批家具珍品记录了他们的勤劳智慧和光辉业绩。他们为弘扬祖国优秀文化艺术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是理所当然的艺术家。
8. 明式家具中的椅凳类就有9种,你知道吗
明至清前期的家具按照功能加以区分,可以分成椅凳、桌案、床榻和柜架四类,再将其他小批量的家具整合成一类,总共有五大类。今天就先讲一讲椅凳类。
椅凳类包括凳、椅、宝座这三小类。
凳:
1.杌凳
“杌”的本义指的是没有枝叶的树,因此杌凳指的便是无靠背坐具。杌凳一般分为无束腰与有束腰两种,其他的杌凳(比如圆杌凳)传世太少,可以忽略不计。
无束腰杌凳中,多是在直腿直枨的基本样式上,进行一些小的改动,比如增加矮老;将直枨改成罗锅枨;在腿足下端安装枨子,名叫管脚枨。
有束腰杌凳多为直腿内翻马蹄,在两腿之间安置直枨或罗锅枨。除了直腿之外,也会有三弯腿或鼓腿。有时还会让腿足落在木架上,木架上还有小足,这种称为“托泥”。
2.坐墩:
在明至清前期的坐墩上,大多保留着藤墩和木腔鼓的痕迹。但是到清中期和晚期,在绣墩上往往难于再找到木腔鼓的痕迹了。
3.交杌:
交杌是东汉时期由西域传至中土,在此后的千百年来流传甚广。在之后,交杌出现了一些衍生品,比如交椅等。
4.长凳:
明清之际,长凳的样式相当之多。最普遍的便是小条凳,以前农村里经常可以看见。图中所示的是桌型结构的二人凳。
椅:
1.靠背椅
只有靠背,没有扶手的椅子便称为靠背椅。靠背椅中还有一种面窄而背高的椅子专称为“灯挂椅”。
2.扶手椅
有靠背又有扶手的椅子,除了圈椅与交椅这两种特例,其余的都称为扶手椅。扶手椅又可以细分为三类:玫瑰椅(文椅)、官帽椅、南官帽椅。
3.圈椅
圈椅圆婉柔和,极为美观,算得上是椅中贵族。图中所示的金丝楠皇宫椅椅,就是清朝宫廷在圈椅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后形成的精品。
4.交椅
交杌有了靠背之后,便叫做交椅。交椅有直后背和圆后背两种样式。直后背的靠背类似灯挂椅,圆后背的靠背类似圈椅。
宝座:
宝座是供帝王专用的坐具。宝座多是清式家具,明式家具太少,这里只能找到清式的宝座。宝座多有脚踏
9. 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宫廷家具大观的作者简介
胡德生,男,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专专家委员,北京市文保文属物鉴定中心专家,中国文物学会培训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教授,中国红木家具网、中国红木家具杂志特邀艺术顾问。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历史系中国史专业,同年10月被分配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家具的保管与研究,主要研究中国古典家具。自1984年起,先后发表古典家具专业论文和文章30余篇,出版多部专著,并受香港、台湾、山西、山东、天津、北京等地区的大学及文化团体邀请举办古典家具专题讲座。主编《国家馆藏文物定级图典》之《明清家具卷》,并在此过程中,制定了《高档木材分类细表》,澄清了多年来社会上对明清家具材质的模糊认识。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器物上的体现,最丰富的载体首推家具。在全国率先将古代家具的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发表了《传统家具与传统观念》一文,将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