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乔家大院是怎么由来的
乔家大院的由来
清乾隆年间,乔全美买下了十字口东北角的几处宅地,起建楼房。宅院特点是墙壁厚,窗户小,坚实牢固,为里五外三院,这就是乔家大院最早的院落,也就是老院。后来乔致庸当家后,为光大门庭,继续大兴土木。
光绪中晚期,地方治安不稳,乔家的景仪、景俨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危,花费了不少周折和银两,买下了当时街巷的占用权。
乔家取得占用权后,将小巷建成西北院和西南院的侧院;东修建了大门;西建了祠堂;北又扩建成两个外跨院,新建两个芜廊大门。跨院间有栅栏通过,并以拱形大门顶为过桥,把南北院互相连接起来,形成城堡式的建筑群。
民国初年,乔家因人口增多,住房显得不足,因而又购买地皮,向西扩张延伸。民国十年后,乔映霞、乔映奎又在紧靠西南院建起新院。
与此同时,西北院也由乔映霞设计改建,把和老院相通的外院之敞廊堵塞,连同原来的灶房,改建为客厅。分家后,乔健打算建内花园,正待兴建时,“七七事变”爆发,日军侵华,工程停止。
『贰』 慈禧西逃途中,借了乔家十万两,赏赐时,为何乔家只要4个字呢
说起我国历史上最富有的家族,恐怕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起乔家。在我国,有四个商帮最为出名,分别是粤商、浙商、徽商和晋商。而在近代历史上,晋商无疑是最富有、最繁荣的,晋商中又以乔家为领头羊。现在,乔家虽然不复当年的辉煌,但是乔家大院依旧是保留了下来,似乎在向世人炫耀这个商业家族曾经的繁荣。
其实,在慈禧伸手的时候,乔家也在考虑这件事。十万两对于巨富乔家来说,也算得上一笔巨款了,商人最重要的就是利益,他们也得考虑这件事的回报问题。对此,乔家结合了处境,便让慈禧在回归京城以后,除了归还钱财以外,还要送乔家一块牌匾,这块牌匾正是福种琅嬛。原来,乔家打算借这次机会再次打响自家的名声。现在,这块牌匾依旧高挂于乔家大院之中,显示着乔家往日的荣光。
『叁』 核桃木家具优缺点有哪些
核桃木家具就是采用核桃木制成的实木家具,市场价格相对来说比较高,是一种比较高档的家具,核桃木的材质强度比较高,所以制成的家具比较精美,而且质量很好,家具的效果也比较大气。但是核桃木并不是很多地方都有,所以目前也不是太多,价格比一般的家具都要贵,那么核桃木家具究竟有哪些优缺点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核桃木家具的优点
核桃木家具外观大气。核桃木家具一般用料大,外观厚实宽大,形体庄重大气,但也不乏精雕细作。外表经髹漆、上光后,不仅外观漂亮,而且很显档次。所以清代时期,核桃木常用于皇家宫廷家具中。
核桃木家具其木材硬度高,所以使用年限长,抗压力高。核桃木木质优良,核桃木家具木材的轻重适度、软硬适中、木质纤维匀称中细、强度可以满足家具的榫卯受力状况,变异性较小。
核桃木家具花纹美丽。核桃木的纹理与花梨木非常相似,民间多称核桃木家具为“假花梨木家具”。核桃木家具耐磨、耐腐。核桃木材质坚硬,有很好的韧性,耐磨损,具有一定的耐弯曲、耐腐蚀性等,而且很适宜雕刻,在核桃木的家具上雕刻的图案清晰自然,十分美观。
核桃木家具的缺点
核桃木,生长周期长,成材时间在五十年乃至上百年,国产核桃木根本无法满足国内家具生产需要。
价格高,由于其木材资源短缺,应用于实木家具很少,主要是贴边使用核桃木比较多,市场上假的核桃木家具较多,不易区别。
核桃木的心材非常小,边材比例大,不少核桃木家具的料子都是无法避免有些边材,核桃木边材颜色不是纯白色,为奶白色,心材为巧克力色,所以不好辨认。
日常保养清洁
不定期的用干净的软布顺着核桃木家具的纹理温和擦拭。在平常打扫过程中不要让清洁用具碰到核桃木家具,还有,切勿用坚硬的金属制品或其他利器碰撞家具,以免家具表面划伤痕迹和挂丝等。
核桃木家具最大的优点就是它优秀的材质和高档的外观,核桃木家具比较庄重,给人很上档次的感觉,而且使用寿命比较长,不容易损坏,如果雕刻上合适的花纹,十分的精美。但是核桃木的木材产量很有限,所以如果不是特别的具有鉴别能力,很容易买到假冒的产品,所以建议购买之前一定要辨认清楚,家具的养护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定要注意日常的保养。
『肆』 《乔家的儿女》中,作爹乔祖望瘫痪,这样的结局大快人心吗
最后还落得这样的结局,非常让人心疼。单看乔祖望的状态就知道他当时的痛苦,而现在乔家只剩曲阿英和乔四美争房产。曲阿英本以为他们领了证有了乔祖望给她的房产证就万事大吉了。却不知道乔祖望在答应领证的时候留了一手,他给曲阿英的是假凭证。而真正的证明在乔一成手里。不得不说,乔祖望终于做了一件对的事,乔家老宅最后才没被外人占了去。
虽然乔祖望自私了一辈子,但临终的时候,在他心里其实最放不下的还是自己的那些儿女。他知道保姆惦记他的房产和钱,所以只能坐在轮椅上的他没有同意保姆换家具的要求,只说换一张床就可以了,至于桌椅没必要,反正他也不能坐那吃饭了。最让人破防的一瞬间,是齐唯民受乔一成所托去给他送钱的时候,虽然乔祖望嘴上说还是齐唯民靠谱,孝顺,但他心里知道那是乔一成给他的。
『伍』 慈禧出逃时向乔家借十万,赏赐时为何乔家只要了4个字呢
这笔买卖不仅不亏,而且赚大了。为什么慈禧太后落难中借给她10万两银子的乔家,最后只要了4个字的赏赐,是慈禧太小气,不肯还钱吗?但是乔家太胆小,不敢要钱呢?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原因乔家具有非常具有长远眼光,懂得及时抄底,长期投资的道理。
太后落难,西狩太原
千年一遇贾继英,慷慨借钱
但有一个当时乔家大德丰票号的业务员,名叫贾继英。初生牛犊不怕虎,审时度势,竟然一口气答应了下来,借朝廷十万两白银。后当时的内阁大学士桂香十分高兴,立即给在山西祁县的乔家大德通掌柜高钰写了一封信,明确表示慈禧和光绪
『陆』 乔家大院民俗专题导游词
乔家大院位于国家历史名城山西省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乔家大院原名“在中堂”,是清朝闻名海内外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地。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后又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多次增修,时间虽跨越近两个世纪,却保持了建筑风格的统一,处处是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和彩绘,形成了一座有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建筑艺术宝库,被专家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1986年祁县人民政府利用这所古老的宅院成立了祁县民俗博物馆,并于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乔家大院以其精美的建筑、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但吸引了计以千万的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而且倍受国内众多影视剧组的关注,先后在大院拍摄过40多部电影、电视剧。2006年,随着一部展现中国晋商历史的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成功上演,使大院真正形成一股晋商文化旅游热潮,慕名前来的游客在休闲的同时领略着博大精深的晋商文化和“乔家”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如今,乘着《乔》剧热播带来的效应,我们紧抓发展机遇,大力传播中华文化。2007年1月份,在大院举办的青年歌唱家谭晶维也纳演唱会专辑首发式上,谭晶和众多艺术家们一起,为建设和谐文化共同唱响和谐之声,不但传播了优秀的中华文化,更为我馆构建了一个文化平台。为了打造乔家大院旅游品牌,我馆趁着2007年新春来临之际,特邀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阿邱、朱迅、周德江在乔家大院专场录制了“过年七天乐,游戏也快乐”的特别节目,展示了本地浓郁的风土人情,同时开发了大院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
『柒』 乔家大院的剧集评价
具有启示作用
《乔家大院》通过剧情故事塑造的银屏人物,将乔家的商德、晋商的商经娓娓道来,在人物剧情的烘托中,将晋商的经营之道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比如晋商的经营诀窍,晋商的经营艺术,就是通过剧中人乔致庸、孙茂才、马荀几位的口中讲出;比如商号的任何人都不得任用私人,私自拆借银子给店号造成损失的,违反店规喝花酒、捧戏子的,都要受到惩罚,轻则问罪,重则开除出号;比如激发号内所有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号内伙计增加分红身股,奖罚分明,事业留人等等,这些都对现代的经营管理有所启示。(孙丽萍评)
《乔家大院》以历史题材反映现实精神,通过主人公乔致庸跌宕起伏的从商经历和人生历程,深刻而又生动地展示了晋商文化中以诚实守信为本,以见利忘义为耻,重信重义,百折不回的精神品质,通过艺术表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唤醒人们心底的荣辱观,满足了人们追求高尚文化氛围的需求。(网易评) 《乔家大院》让观众感触到了晋商的辉煌和悲壮,让人们明白晋商成功的关键在于儒商精神,而儒商精神根本在于“仁义礼智信”,这也是现代商业社会所缺失的。(《民主与法制时报》评)
地域色彩浓郁
《乔家大院》这部戏好看,在于它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表现了山西独特的民情风俗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剧中不时出现的由胡胡和二股弦演奏的晋剧音乐旋律,把观众一下子就吸引到充满晋中乡土味的氛围里。建筑精巧、错落有致的深宅大院显示着晋中富商的气派。家具摆设、窗户剪纸、中堂条幅,以及衣服鞋帽、梳妆服饰等等,无不具有大户人家的风范。至于婚丧嫁娶、喜庆节日,更是晋中民俗的集中展示。还有那些在祁县城里、包头地面所出现的,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色彩的乔家大大小小的商号、票号、钱庄、当铺、粮店、油坊,以及驼队、轿车等等,都成为晋商写在历史文化上的印记和符号。(文艺评论家韩玉峰评) 全剧有三处硬伤
《乔家大院》有三处硬伤。第一,该剧剧本的低智商严重影响了人物的魅力。有观众在看的过程中却发现该剧的故事漏洞百出,比如乔致庸的对手派人监视乔家,居然就在乔家大门口安插了一个弹棉花的,每天在门口道听途说两句,然后回家汇报给主子,说“得到了确凿消息”,对手就信了,因此中计,这种弱智的对手居然成了乔致庸的心腹大患,实在让人不得不低估乔致庸。第二,由于胡玫是女导演,该剧中的武打部分实在是太粗糙了,而且群众演员的笑场经常能在剧中看到,剧中有一个对打的场景,两人的武器不断地轻碰,两个兵居然都带着微笑。第三,该剧的背景音乐大部分时候和故事严重脱节,而且剧中很多配乐片段给人莫名其妙的感觉。(《北京娱乐信报》评)
演员表演夸张、失控
《乔家大院》是想描述一个人、一个家族的历史,作为这部戏的核心人物,陈建斌在剧中不仅有扮嫩的嫌疑,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陈建斌的表演有些夸张、失控。陈建斌虽克服了读书人儒雅、迂腐、端着架子的毛病,却落入了恣意妄为的另一个极端。比如,既然接受了嫂子娶陆小姐以解乔家之困的建议,却还像一头斗兽一样发疯般反复踢被子、踹东西;再比如动辄粗声大嗓耍“威风”等等。虽然观众没要求陈建斌将乔致庸塑造成一个谋略满心、呼风唤雨、行若大吕的极品男人,但他放得太过,有时候更像一个“毛头”,与历史上晋商的含蓄内敛反差太大。(《齐鲁晚报》评)
『捌』 乔家大院与常家庄园有什么不同特色
乔家大院它位于祁县的乔家堡村。“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这是黑漆门扇上一幅鲜亮的铜对联。乔家大院的建筑装饰到处浸透着治家之道。乔家大院并非想象中的那种普通的院子,它实际上是一座城堡。乔家大院的大门像一个城门,门上悬挂着的灯笼还是拍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时留下的。乔家大院其实是在一个方形的城堡内,中间有一条巷道,巷道的一头是大门,对准大门的另一头是祠堂。巷道的左右各有3个大门,共有6个院落,每个院落中又是两三进的小院,院子左右两侧还有侧院,房屋共计313间,这样一个复杂的平面,组成了一个富有变化的建筑空间。
与乔家大院对应的渠家大院,位于祁县县城东大街路北,是清末民初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晋商翘楚渠源浈的宅院。大院占地5217平方米,内分8个大院,中套19个四合式院落,共有房屋240间。大院外观为城堡式,墙头有垛口式女墙。宽敞高大的阶进式大门洞,上面高耸着一座玲珑精致的眺阁,显得巍峨壮观。
乔家大院位于祁县乔家堡村正中。这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整个大院占地8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分六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了望探口,既安全牢固,又显得威严气派。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确实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专家学者恰如其分地赞美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难怪有人参观后感慨地说:“皇家有故宫,民宅着乔家。”
进入乔家院大门是一条长80米笔直的石铺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坡。西尽头处是乔家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上有走道相通,用于巡更护院。纵观全院,从外面看,威严高大,整齐端庄;进院里看,富丽堂皇,井然有序,显示了我国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格调。整个大院,布局严谨,建筑考究,规范而有变化,不但有整体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各有特色,即使是房顶上的 140余个烟囱也都各有特异。全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堆金立粉,完全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以后有两次扩建,一次增修。第一次扩建约在清同治年间,由乔致庸主持,第二次扩建为光绪中、晚期,由乔景仪、乔最俨经手;最后一次增修是在民国十年后,由乔映霞、乔映奎分别完成。从始建到最后建成现在的格局,中间经过近两个世纪。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后来的扩建和增修都能按原先的构思进行,使整个大院风格一致,浑然一体。
乔家大院依照传统的叫法,北面三个大院,从东往西依次叫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南面三个大院依次为东南院、西南院、新院。南北六个大院的称谓,表现了乔家大院中各个院落的建筑顺序。
清乾隆年间,现乔家大院坐落的地方,一部分正好是乔家堡村的大街与小巷交叉的十字口。乔全美和他的两个兄长分家后,买下了十字口东北角的几处宅地,起建楼房。主楼为硬山顶砖瓦房,砖木结构,有窗棂而无门户,在室内筑楼梯上楼。特点是墙壁厚,窗户小,坚实牢固,为里五外三院。主楼的东面是原先的宅院,也进行了翻修,作为偏院。还把偏院中的二进门改建为书塾,这是乔家大院最早的院落,也就是老院。传说偏院外原来有个五道祠,祠前有两株槐树,长的奇离古怪,人们称为“神树”。乔家取得这块地皮的使用权后,原打算移庙不移树。后来乔全美在夜间做了一梦,梦见金甲神告他说:“树移活,祠移富,若要两相宜,祠树一齐移。往东四五步,便是树活处。如果移祠不移树,树死人不富……。”没有多久,此树便奄奄一息。乔全美恐怕得罪了神灵,便照梦中指示的地方,把树移了过去,树真的复活了,而且枝叶繁茂如初。这好象是“真神显灵”,真有其神,于是又在侧院前修了个五道祠,直至今天依然存在。同时主院与侧院间有一大型砖雕土地祠,雕有石山及口衔灵芝的鹿等。土地祠额有四个砖雕狮子和一柄如意,隐喻“四时如意”。祠壁上还有梧桐和松树,六对鹿双双合在一起,喻意“六合通顺”。
乔致庸当家后,为光大门庭,继续大兴土木。他在老院西侧隔小巷置买了一大片宅基地,又盖了一座楼房院,也是里五外三,形成两楼对峙,主楼为悬山顶露明柱结构。通天棂门,门楼的卡口是南极星骑鹿和百子图木雕。上有阳台走廊。上得走廊,前沿有砖雕扶栏,正中为葡萄百子图,往东是奎龙和喜鹊儿登海;西面为鹭丝戏莲花和麻雀戏菊花,最上面为木雕,刻有奎龙博古图。站在阳台上可观全院。由于两楼院隔小巷并列,且南北楼翘起,故叫做“双元宝”式。
明楼竣工后,乔致庸又在与两楼隔街相望的地方建筑了两个横五竖五的四合斗院,使四座院落正好位于街巷交叉的四角,奠定了后来连成一体的格局。
光绪中晚期,地方治安不稳,乔家的景仪、景俨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危,费了不少周折,花了很多银两,买下了当时街巷的占用权。乔家取得占用权后,把巷口堵了,小巷建成西北院和西南院的侧院;东面堵了街口,修建了大门;西面建了祠堂;北面两楼院外又扩建成两个外跨院,新建两个芜廊大门。跨院间有栅栏通过,并以拱形大门顶为过桥,把南北院互相连接起来,形成城堡式的建筑群。
民国初年,乔家人口增多,住房显得不足,因而又购买地皮,向西扩张延伸。民国十年后,乔映霞、乔映奎又在紧靠西南院建起新院,格局和东南院相似。但窗户全部刻上大格玻璃,西洋式装饰,朱光效果也很好,显然在式样上有了改观。就是院内迎门掩壁雕刻也十分细致。与此同时,西北院也由乔映霞设计改建,把和老院相通的外院之敞廊堵塞,连同原来的灶房,改建为客厅。还在客厅旁建了浴室,修了“洋茅厕”,增添了异国风情。山西榆次常家,以财取天下之抱负,逐利四海之气概,制茗于武夷山,扎庄于恰克图,拓开万里茶路,经销蒙俄北欧,绵延二百余年,遂成富甲海内之晋商巨贾,中国对俄贸易之第一世家。常家事业长盛不衰之原委,就在于该族深谋远虑,居富思危、课子苦读、家学渊源,代代恪守“学而优则贾”的家训,源源将优秀的文化人才输送到商界,经商集团保证了持久精英,纵横捭阖,将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完美地体现在经济意识与经营活动中,实现了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合一,遂咸清代驰名中外之儒商望族。
常氏在商儒互长,商业日益兴起之际的明末清初,开始了在车辋故里的宅第修建。九世常万?^、常万达兄弟的事业如日中天,宅第建筑也随之进入了鼎盛时期,万圮由南向北,建成一条街,俗称西街;万达在村北购置土地,建起一条新街,俗称后街。遂有常家两条街之称。经之后近二百年的完善,这两条街,深宅大院百余处房屋四千余间,楼房五十余幢,占地六十万平方米。院内楼厅台阁,雕梁画栋,精致恢宏,蔚为壮观。另有七处园林,名花古木,高阁低亭,曲廊斋坊,水溪池潭,在千里堡墙八道堡门的环围下,实现了主人可燕居、可耕读、可修身、可遐想、可观赏、可浏览、可悦心、可咏叹等”八可”追求的理想精神庄园。现已修复的四万平米宅第,八万平米园林,虽只占原规模的四分之一,但基本上保持了庄园风格,再现了昔日风采。
常家庄园位于榆次西南东阳镇车辋村,距榆次17.5公里。车辋由四个小自然村组成,四寨中心建一大寺,与四寨相距各半华里,形成一个车辐状,故名“车辋”。
车辋常氏始祖常仲林于明代弘治初年,由太谷惠安迁此为人牧羊,到清康熙、乾隆年间,七世祖常进全开始经商,八世祖常威率九世万已、万达,从事商业活动,赢利颇丰,逐渐使常氏成为晋中望族,晋商中的一支劲旅,开始大规模地营造住宅大院。常万已在车辆村建“南祠堂”,立“世荣堂”,以村西南为轴心,向东、南发展;常万达在村北建“北祠堂”,立“世和堂”,由东向西毗连修建,成一条新街,俗称“后街”。从清康熙年间到光绪末年,经过二百余年的修筑,常氏在车辋整整建起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街两侧深宅大院,鳞次栉比,楼台亭阁,相映成辉,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共占地一百余亩,楼房40余幢,房屋1500余间,使原先四个自然村连成了一片。有谚曰:“乔家一个院,常家二条街。”常氏宅院的建设规模当时称为三晋民居建筑之首。
常氏以儒商文化独树一帜,既有进土、举人、秀才,又不乏书画名家,所以在宅第建筑上亦有自己非凡的独创之处,是晋中曹家、乔家、渠家等晋商宅院望尘莫及的。
从布局上看,主体建筑以雄浑方正的北式庭院为主体
首先是每所方正院落的里院正中都建有一座木结构的牌楼,飞檐斗拱小巧玲珑。牌楼两侧各有砖雕花墙,婉如镶嵌宝石的扎带,使方正雄浑的北方庭院增添了画龙点睛般的南国园林秀色。这牌楼花墙将正院隔为里五外五,里五外四,里五外三多种形式,具有独特风格。
其次是院落之间与院落之后,大多建有花园、菜园,有小门与正院相通。进园之后,有甬道贯通,曲折迂回其间点缀回廊、亭榭、小桥流水,或草石农舍,或奇花异葩,匠心独具,犹似南方园林。
第三是在每个院落中触目可见的砖雕、木雕、石雕和木构件上的彩绘艺术,别具风采。砖雕艺术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房脊的吻、兽和雕花护脊,造形优美,线条娴熟,刀法细腻,均为清代砖雕精品;二是照壁、花墙砖雕,既有传统的“百寿图”、“吉祥图”以及佛道故事,又有花卉鸟兽和干、鲜果品等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砖雕艺术;三是每排厢房“硬山墙”上端的“墀头”或花,或鸟,或兽,或字,两两成对,却很少雷同,造型又各具特色。四是现存的部分砖雕护栏,在贵和堂的楼层护栏上,全部由砖雕砌成,图案由福、寿、喜、禄、祯、祥团花和八卦炉、悬壶、文房四宝等组成,栏柱、栏板浑然一体,犹如天然而成,丝毫不见砌缝,无论雕刻艺术,还是垒砌艺术,堪称清代建筑中的上乘工艺。另一部分在养和堂,保存完好,但雕技艺术不及前者。
常家大院的石雕艺术有护栏、门兽、护墙等,大多用细砂石雕成,刻有各种图案。砂石的粗犷,雕工的细腻,相映得彰,别具一格。
常家大院的木雕,主要是宅第中的窗户木雕、门框、屏风、家具和隔扇木雕等,图案千变万化,造型手法各异,木质多种多样,恰似木雕展览,使游人眼花缘乱。可惜木质不易保存,破坏十分严重。常家大院是儒商建筑的代表,室内布置十分讲究,处处反映出书香门第的稳重古朴、匀称适宜。室内的琴棋书画、文房四宝、奇花异卉、山水盆景,有别于其他晋商宅院。作为儒商宅院,有其独到之处,让人耳目一新。
历经 300余年的沧桑变化,常家大院的破坏程度是很大的。鉴于开发晋中商业文化旅游的需要、政府正拟逐步恢复古建筑原貌,按照儒商的特色进行室内的陈列市置,为晋商文化旅游增添一颗别具特色的璀璨明珠
『玖』 《乔家的儿女》中,乔祖望鼓动街坊领居一起集资,这种行为违法吗
这种行为并不违法,从法律上来说,这属于居民的个人行为,周边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选择,可以同意参加,也可以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