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家居建材O2O电商怎么做
明确自己的装饰公司定位,或者做设计师推广广告,一款好的工具尤为重要。酷家乐能快速提升签单率,你可以试一下。设计师师不仅要做好设计,更要掌握签单技巧。
Ⅱ 家居行业怎么做O2O
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家居电商O2O模式可能有以下四种:
一是天猫与日日顺合作的“线上销售+线下物流配送安装服务“模式。这是线上线下业务模式互补,所以除了在利润分配上要求合理外,其他条件都不成问题。这一模式的优点是简单通畅,缺点是因为缺少体验环节而限制销售。但是随着电商的发展,不需要体验的商品会越来越多,不在乎体验的顾客也会越来越多,所以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齐家网的商场加盟网络团购模式。这种模式是线下商场向网络团购业务模式靠拢,实现”线上召集,线下商场体验销服务“的网络团购。一旦此模式成熟,我们将会看到齐家网通过该模式的发展迅速形成规模。
三是美乐乐独立发展的O2O模式。这是美乐乐从家具品牌向渠道品牌进化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
四是居然在线的传统商场电商化模式。品牌传统家居商场因为前面所谈的几个条件都不可能满足,所以不可能与线上合作而成为线上的附属。
Ⅲ O2O这种模式能在家居建材行业行的通么
o2o动静怪大99%的投资已经打了水票了,对待这个要慎重。
Ⅳ 家居建材行业O2O领军企业有哪些万创电商如何
万创电商是江西家居建材行业O2O领军企业,是广东林海投资集团旗下企业。
Ⅳ 家装O2O平台优缺点PK 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互联网装修可以看成是家装O2O的2.0,从平台模式延伸到用户模式的“一站式产品”,这其中可以从宏观和微观几方面分析。
1、“互联网+”的改造。家装行业产值规模大,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高,用户体验差等天然属性使其本身就具备被互联网改造的基因,只是等待一个时机。互联网思维的盛行及互联网工具的成熟,就像是星星之火,点燃了互联网装修的燎原之势。克强总理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第一次提及鼓励O2O线上线下互动消费,更是推波助澜。
2、用户需求的使然。家装行业很不规范,家装产品极其复杂,信息缺失,透明度差,猫腻陷阱多,用户消费体验差,出现用户吐槽喊坑爹,夫妻为此闹离婚,你说愁人不愁人;加上一二线城市生活节奏快,使得一站式的简单、透明、所见即所得的高性价比装修产品呼之欲出。
3、行业发展的推动。家装O2O前期是中介模式,平台连接了业主和施工队、设计师、主材家具供应商等,让家装链条上的各种分散资源可以高度集中,不同平台的模式、运营及财力等差异,使得对这些资源的整合力不一样,让一站式的装修产品有了资源的保障。
谁在“捧杀”互联网装修
互联网装修火了后,各种非议纷至沓来,媒体也有质疑声,这和爱空间“炒作式”开场有很大关系。但喊声最大的则是传统装修公司,就在年初,央广经济之声《新闻晚高峰·天下公司》聚焦互联网装修大战时,采访某装修公司老板对此的看法,对方直言“那是骗人的”!
也难怪传统装修不爽,让装修行业透明了,没了增漏项,没了猫腻陷阱,没了高额的装修成本,他们还怎么活儿?而互联网装修们真正的竞争对手是传统装修,是那些还在叫卖“90平米家装28800元全包,还送万元家电”的装修公司们,“他们一天不除,家装行业就永无宁日”。
当然也有较大的品牌装修公司,通过高客单价赚取更多毛利,维持较大的运营和营销成本,他们也不希望硬装微利化。互联网装修玩法不一样,通过供应链管控和口碑营销,将装修公司过多花费在供应链、运营和营销上的成本让利给消费者。
实创装饰董事长孙威认为互联网装修引发了家装行业价格战,“搅乱了整个市场,甚至有些企业跟风推出类似的低价套餐,整个行业似乎回到十年前推崇低价快装的年代,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其实,推出低价套餐基本都是传统装修公司,或者打着互联网装修旗号的传统装修公司。
环境险恶,所以,互联网装修们要团结,别起内讧,别想着踩着同行往上爬,先把市场做起来,先把产品做好!别再出现用户在社区上声嘶力竭的声讨——“我是花钱请你们来给我装修,不是花钱来体验如何当福尔摩斯”!
最近看到有住起诉爱空间产品抄袭,微博上还专门做了话题,阅读量不少,这是有专门团队运作,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如此借势传播对行业发展来说没啥好处。传统装修们恨不得你们互掐,掐死更好,省得老子生闷气!
进入的四种类型
目前市场上打着互联网装修的旗号很多,但真正的没几个,大多数是挂羊头卖狗肉,自建电商平台体系为主,根据进入方式和发展策略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家装O2O的产品延伸。这是家装O2O的根据资源优势,对产品的重新细分和规划。最具代表性的是深耕家居建材行业7年的我要装修网兄弟品牌——“性价比最高的互联网装修”蘑菇装修,依托7000多家供应商资源和2年“工长联盟”装修产品积累,快速跑了起来。
二是凭借互联网思维的直接杀入。资源储备及装修经验欠缺,供应链管控和施工监理没有太多积累,而是依靠对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快速杀入进来。如极客美家和爱空间,前者让用户一件一件选,看似参与感十足,其实过于繁琐;后者的“20天完工”成了营销手段,真像雷军说的“延迟1天赔1万”岂不倾家荡产。
三是行业大佬的进入。这个无需解释,在家装相关产业中是某一领域的大佬,进入互联网装修有一定优势。如海尔家居有住网、搜房网家装,万科也推出了精装套餐。
四是电商平台的“进攻性”保护。电商巨头的进入,既是分一杯羹,凑凑热闹,也是对平台的保护。2010年淘宝网就上线了家装频道,2011年与合作方在线下建立了“爱蜂潮”产品体验馆,不涉及装修,而此次推出了“极致装修30天”的极有家,轻模式的切入考验服务质量的管控能力。另外天猫也有品牌企业进驻,将会出标准,单平米报价要有零增项等承诺。
此外,也有小的传统装修公司出了“极致套餐”,打着互联网装修的旗号,不算太好,也不太坏,就看后期发展了。
发展的挑战与瓶颈
目前,互联网装修们基本都还在样板市场跑数据,有的也在谋划全国市场,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
第一,产业链优质资源的争夺。毕竟“互联网装修”是家装O2O的一种形式,还有平台模式对产业链上的各项资源的争夺。如各种的抢工长平台、设计师平台、家居建材团购平台抢夺优质资源,使得互联网装修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高质资源的低成本整合烦恼。而如果先天已经占有某些资源的互联网装修则会发展更为顺利。
第二,全国布局的供应链管控和施工监理难题破解。产品容易复制,但供应链管控和施工监理的复制相对要难,再怎么标准化,还是得让人去做,施工、监理人员的“职业化”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
在施工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有产业工人,可以标准化管理,但前期运营成本高;另外是和劳务公司合作雇佣工人施工,有的直接和工长合作,相对管理成本高,边际成本会随着接单量的增加而增大。
第三,传统装修“半进化”的搅局。这里不担心到底进化到啥程度,因为还没到没饭吃的绝境,日子过得还算舒坦,没必要牺牲眼前利益。担心的是披着互联网装修的外衣,扰乱市场,搞得乌烟瘴气,坏了行业口碑,其他真正的李逵遇尴尬。记得第一次保健品浪潮的衰退就是锅里苍蝇太多,把市场搅烂了。
第四,硬装入口后的盈利模式挑战。现在大家都在靠硬装争夺流量入口,导致硬装利润微薄,甚至为了更快启动市场,可能都不赚钱。这对想要扩张的互联网装修来说必须得依靠资本的助推,要跑得快,从A轮到D轮可能就两年时间。但后续的盈利说是依靠家具、软装及智能家居寻求利润突破,但都是计划;更要命的是,这块市场会面临来自天猫、京东、国美甚至像小米、海尔等跨界竞争者,更为惨烈,需要提前规划各自的盈利模式。
运营的趋势与策略
再结合发展趋势,谈谈运营的一些策略,尽量跟大家分享干货,只说有用的,执行好的话会降低未来的隐性成本。
3D云设计化抢夺设计主导权。互联网装修以后与家具、软装及智能家居的连接增加客单值有个前提是设计一体化,才能增强产品的整体销售力。这就得打通硬装设计(包含主材搭配)、软装设计,甚至还要主导家具的设计,才可能实现后续的盈利模式。而这些不同设计平台的整合要靠3D云设计实现,对用户虚拟体验也更真实。这牵扯了技术开发和设计资源整合两大工作,就看企业各自的战略眼光如何了!
产品标准化快速复制。这是互联网装修产品的主要特征,这也是家装行业一直没有诞生龙头企业的原因。不管是599、699还是666,只要用户报面积就能快速算出家装预算,这是标准化的魅力,省事,省心,还省钱。但还得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平衡好,通过大数据分析将用户需求最大化地归类,然后再标准化。如电视背景墙,可以针对地中海、田园等不同风格制作至少5套可选方案。
营销口碑化降低成本。这是降低营销成本最核心的一点儿,如果没有口碑化的传播,都不能称其为互联网装修产品。前提是产品要好,还得善于利于粉丝和社区进行内容传播。
供应链及监理本地化管控质量。互联网装修也有极强的本地化属性,首先是每个地方由于民俗,及人们的审美差异,会在设计、家具和软装有些差异需求;其次要建立建材的本地化供应链,有些主材辅料的全国品牌在当地市场用户不一定认可,得根据用户喜好和价格重新筛选;最后监理验收,虽然通过APP、微信等社交工具能及时查看,但对用户来说,项目经理登门拜访,总会让人舒坦。有人说互联网装修要轻运营,这是胡扯,还得适度重,这是产品属性决定的。
管控移动化解决数据通路。这是O2O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更何况像互联网装修这样的供应链管控、施工管理等沟通、对接、协调工作繁琐又复杂的行业,各种智能软件的移动化应用很关键。在发展期,就要提前考虑这块的布局。否则,有可能出现下面这一幕。
2014年10月,当饿了么平台日均订单已从接受大众点评投资时的10余万单增长到了100多万单。而此时,他们的技术团队跟不上发展,导致后台系统几乎每隔几天就会面临一次宕机。市场招商人员频频抱怨:“你看我辛辛苦苦跑了两个礼拜,结果公司后台系统连续两次宕机,现在所有老板都不理我了。”还有数据平台迟迟刷不出数据持续被各业务部门吐槽。这些都是要预防的。
工人职业化改变行业生态。谁能让装修工人职业化,谁就能改变整个行业的生态。说白了,主材辅料是在资源范围内可控的,设计的所见即所得也不难实现,唯有装修工人是最难改变的,这是社会全面发展才能解决的难题。
而“让工人有尊严地工作”势必会对产业链产生巨大冲击,将会改写行业规则,效率和标准化也将提高。那到底是自养工人?还是建立工长合作制?这里不做定论,即使合作制也会让工人有更高收益!
预计1-2年,家装O2O的风口就要来了。未来,家装O2O领域会诞生一家类京东的公司,那一定来自“互联网装修”,但路得一步步走,就看谁能借助资本的力量跑得更快,让用户体验更佳,让链条上人都有更好的收益!
Ⅵ 有哪些家居建材的o2o
从家居建材行业在电商发展上来看,这个O2O模式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倍感困难。卓道咨询的吴善龙老师曾总结家居建材行业电商发展处在线上下不来,线下上不去。
Ⅶ 五一劳动节家居建材商城o2o营销活动策划方案怎么写
14
Ⅷ 家居o2o模式有哪些
多数消费者对团购的概念并不陌生,但对o2o模式却了解不多。其实o2o模式在团购网站兴起时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家居o2o,就是家居行业的o2o(OnlineToOffline),通俗的讲就是线上与线下通过网络平台相结合。目前国内家居电商的模式还在发展阶段,作为家居电商模式主导的家居o2o仍在快速发展中。那么接下来小编就为您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家居o2o存在的多种模式。
o2o模式利用网络传播快速广泛且成本低,同时交易便捷。目前家居o20模式众多,可分为两大类:
一、中介模式 :成为业主与家具建材经销商、业主与 装修公司 、业主与设计师、业主与工长等中间平台,平台要做的就是抓取用户量来提高溢价能力。
家居o2o的中介模式有四种类型:
1、家具建材团购网站,由于业主规模聚集,能集体溢价,降低清包 装修 业主的采购成本。
2、装修公司推荐模式,通过免费设计、装修图库等吸引用户,再导流给装修公司。
3、设计资讯类网站,设计师上传案例,用户浏览后,感觉不错可直接与设计师对接。
4.工长中介平台,比如新浪工长俱乐部、星皖工长俱乐部,聚集及包装一批专业工长,减少用户的装修经济成本。
二、用户模式 :也可以理解为互联网模式,因为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就是用户思维,用户导向,将用户的个性化问题标准化解决。
家居o2o的中介模式有四种类型:
1.爆款,将一个产品做到极致,成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2.标准包模式,可以解决用户选择难监控难的问题,但各城市与装修公司加盟合作,实际操作模式又回到了传统装修模式。
3.用户一站式DIY模式,通过对整个流程、链条角色的充分拆解,尽可能地将每个环节都数字化了,最后会承担工程的验收工作。
4.标准化的定制模式,没有经销商,从采购、生产到客户服务都是由自己把控,相当于厂家剔除了经销商环节,直接对接消费者。
由于家具建材大多是需要现场体验,而非一种固定的模式,通过实际测量、沟通需求后能才能与客户达成一致,这使得家装电商以o2o模式为导向。家居o2o存在各种各样的模式,而不同模式的选择可能对企业来说只是当前阶段人力物力财力和视野所能及的相对选择。归根结底,家居o2o还是需要回归到真正解决用户痛点、苦练内功,对传统行业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这才是家居o2o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因素。希望小编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Ⅸ 家装o2o大潮袭来,新闻媒体怎么看京东产业园龙居网
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O2O的概念非常广泛,既可涉及到线上,又可涉及到线下,可以通称为O2O。主流商业管理课程均对O2O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有所介绍及关注。2013年O2O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开始了本地化及移动设备的整合和完善,于是O2O商业模式横空出世,成为O2O模式的本地化分支。居网家居品牌合作厂家浩泽集团、木易阻燃、来保利水管、河北佳昌门业、浙江涌金门业、广东千盛陶瓷等多家企业董事长都表示愿意和龙居网成为永久战略合作伙伴!他们作为传统的家居建材生产企业知道家居行业,遇到了发展瓶颈,传统的经营模式必将被互联网+创新的模式所取代!企业要发展唯一出路只有拥抱互联网,借助龙居网这样专业的创新家装平台以及龙居网全国线下装修联盟以及体验馆,打开全新的产品流通渠道,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龙居网创建于2014年5月,是一群和刘强东一样执着追梦的宿迁人共同创办的家装O2O平台!短短10个月时间,龙居网全国城市分站开通150个城市分站,线下体验馆50多家!让业内人士震惊的是一群草根几个月时间将龙居网覆盖全国每个省市!惊人的发展速度让龙居网瞬间成长为家装行业巨无霸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