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家具的宋(辽金)
宋(辽金)---成熟普及 简洁隽秀
宋代,高型家具已经普及到一般普通家庭,如高足床、高几、巾架等高型家具;同时,产生许多新品种:太师椅、抽屉厨等。宋代家具简洁工整、隽秀文雅,不论各种家具都以朴质的造型取胜,很少有繁缛的装饰,最多在局部画龙点睛:如装饰线脚,对家具脚部稍加点缀。(见顶图)但也缺乏雄伟的气概。
家具源流
桌椅:纯仿建筑木构架做法,采用洗练单纯的框架结构,为明清框架家具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并出现了以官阶命名的大师椅。
屏风:由于几乎家家户户堂必设屏风,因此着重屏风的位置的摆放。审美意义往往大于实用价值。
㈡ 中国宋代家具有什么特点
方正简洁。
宋代是抄中国家具史袭上重要的发展时期,宋代家具通常被认为是明清家具之源。宋代的书法、绘画以及文人画理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家具、陶瓷、漆器、染织多造型古雅、色彩纯净,且内敛天真、不事雕琢,以质朴取胜,给人清淡雅致之感。
宋代家具的艺术风格可概括为简洁、自然、质朴、雅趣,其较为鲜明的艺术特征是方正简洁之美。典型的宋代家具有玫瑰椅(折背样)、四出头官帽椅、圈椅、水墨山水屏风、琴桌、鼓墩及一系列方正平直的桌、几、架等。
(2)宋家具画扩展阅读:
从汉代到清代,在家具与绘画关系的纵向研究中,其中较有价值的点是在宋代。一是宋代文化灿烂,其文人家具、民间家具、宗教家具、皇室家具各具特色;二是宋代家具揭示了国人起居方式从低坐到高坐的重大转折;三是宋代文人家具简洁大方、自然朴素,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彰显了极高的美学境界;四是西方现代主义设计与宋代审美颇有暗合之处。
㈢ 宋元时期家具代表作品
宋辽金
成熟普及 简洁隽秀
宋代,高型家具已经普及到一般普通家庭,如高足床、高几、巾架等高型家具;同时,产生许多新品种:太师椅、抽屉厨等。宋代家具简洁工整、隽秀文雅,不论各种家具都以朴质的造型取胜,很少有繁缛的装饰,最多在局部画龙点睛:如装饰线脚,对家具脚部稍加点缀。但也缺乏雄伟的气概。
家具源流
桌椅:纯仿建筑木构架做法,采用洗练单纯的框架结构,为明清框架家具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并出现了以官阶命名的"大师椅"。
屏风:由于几乎家家户户堂必设屏风,因此着重屏风的位置的摆放。审美意义往往大于实用价值。
元代时期
形体粗大 雕式华美
元代是中国蒙古族建立的封建政权。由于蒙古族崇尚武力,追求豪华的享受,反映在家具造型上,是形体厚重粗大,雕饰繁缛华丽,具有雄伟、豪放、华美的艺术风格。而且风格迥异:床榻尺寸较大、坐具为马蹄足等。
釉里赭花卉宝座高24.1cm、长29.3cm、宽15.3cm,属景德镇窑,座面呈长方形;后背为三扇屏风,左右各一扇,共计五扇屏风;四足为云头转珠纹。宝座整体满饰花卉蔓草纹。釉里赭花卉纹宝座给人感觉是造型饱满,形体重厚,色彩深艳。代表着元代家具的典型风格。
家具源流
床榻:由于蒙古族人体形硕大,床榻变得比较大。
桌子:基本继承两宋的形制,但高型桌增多,并出现了抽屉桌。
罗锅枨:改桌子的直枨为罗锅枨是元朝人对中国家具舒适性和适用性的一种创造性贡献。
㈣ 宋画到底好在哪里
宋画是讲究写实与意境结合,是目前为止丹青画作最高峰,南宋之后国画一代不如一代,可以说“崖山之战再无汉”虽不全面但也有道理,至少文化传承与汉是不同的。一个失去传承并且艺术价值高的体系画作,相当于绝品自然价值很高,事实上最贵的油画也达不到大多数宋画的价格,这是古物限量的体现,油画可以临摹,但是宋画技巧都没传承,怎么临摹
㈤ 宋代会在家具上刻什么花纹
宋代会在家具上刻自然景观纹。
1、山水纹:山水纹是以山水画,或山水乡居、田园风光、庭院小景、楼台亭阁等作为题材的装修饰品纹样。
2、云纹:云纹是祥和、美好的意思,因云变化多样,所以运用在团年上也被广泛运用,有卷云纹、团云纹、如意云纹、叠云纹等。
家具用材
宋代家具虽然以使用就地取材的软木为主,但也不乏以硬木制作家具的史料记载。
据有据可查的资料可见,宋代家具使用的材料有木、竹、藤、草、石等,并以木材为主,其种类繁多,多就地取材,其中有杨木、桐木、杉木、楸木、杏木、榆木、柏木、枣木、楠木、梓木等柴木,乌木、檀香木、花梨木(麝香木)等硬木。
宋《会要辑稿》中记载,开宝6年(公元973年),两浙节度使钱惟濬进贡“金棱七宝装乌木椅子、踏床子”等物。乌木质地坚韧,在家具上对它以及其他硬木的使用说明北宋早期的家具制作工艺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北宋末、南宋初诗人陈与义词《菩萨蛮·荷花》中也有“绳床乌木几”的说法。而从上述“金棱七宝装”措辞看,当时乌木制作工艺已达到了相当水平。
在宋代,檀香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使用,例如宋杨文公《谈苑》记载:“咸平、景德中,主家造檀香倚卓一副。”这就说明在宋代的时候已经有了用檀香做的家具。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也记有:“高宗在徽宗服中,用白木御椅子。钱大主入觐,见之,曰:‘此檀香椅子耶?’张婕妤掩口笑曰:‘禁中用烟脂皂荚多,相公已有语,更敢用檀香作椅子耶?’”意思说钱大主去拜见徽宗,见到用普通木头做的椅子,以为是檀香木做的。
㈥ 中国宋代家具的本书目录
序
绪论
1 宋代家具的发展背景
1.1 宋代家具的发展源泉
1.2 宋代家具的社会背景
2 宋代家具通论
2.1 宋代家具分类法
2.2 卧具
2.2.1 床
2.2.2 榻
2.3 坐具
2.3.1 椅
2.3.1.1 靠背椅
2.3.1.2 扶手椅
2.3.1.3 玫瑰椅(折背样)
2.3.1.4 圈椅
2.3.1.5 交椅
2.3.2 凳
2.3.3 墩
2.4 承具
2.4.1 桌
2.4.2 案
2.4.3 几
2.5 庋具
2.5.1 箱盒
2.5.2 橱柜
2.6 屏具
2.7 架具
2.7.1 灯架
2.7.2 衣架
2.7.3 巾架
2.7.4 盆架
2.7.5 瓶架
2.7.6 镜架
2.7.7 乐器架
2.7.8 炉架
2.7.9 其他架
3 宋代家具个案——以画中家具为例
3.1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文人家具
3.1.1 《韩熙载夜宴图》断代研究状况
3.1.2 对比《琉璃堂人物图》等画中的家具
3.1.3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文人家具
3.1.3.1 坐具
3.1.3.2 承具
3.1.3.3 屏具
3.1.3.4架具
3.1.4 对比《清明上河图》中的家具
3.1.5 佐证高坐普及时期的宋代史料
3.1.6 宋代文人家具与审美思想
3.1.7 画中其他事物的断代
3.1.8 《韩熙载夜宴图》作者考
3.1.9 《韩熙载夜宴图》的创作意图
3.1.10 结语
3.2 《清明上河图》中的市井家具
3.2.1 《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地位
3.2.2 《清明上河图》中的市井家具
3.2.2.1 桌
3.2.2.2 凳
3.2.2.3 椅
3.2.2.4 轿
3.2.3 结语
3.3 宋代绘画中的佛教家具
3.3.1 宋代佛教绘画的背景
3.3.2 宋代绘画中的佛教家具
3.3.2.1 富丽繁复类
3.3.2.2 质朴简沽类
3.3.2.3 风格背后
3.4 《宋代帝后像》中的皇室家具
3.4.1 关于《宋代帝后像》
3.4.2 《宋代帝后像》中的皇室家具
3.4.2.1 宝座
3.4.2.2 较华丽的靠背椅
3.4.2.3 较朴素的靠背椅
3.4.2.4 椅披与足承包面
3.4.3 多元风格的认识
3.5 宣化辽墓壁画中的家具
3.5.1 宣化辽墓壁画
3.5.2 宣化辽墓壁画中的桌子
3.5.2.1 以木材制作
3.5.2.2 功能上有具体划分
3.5.2.3 桌面多采用攒边法
3.5.2.4 以框架结构为主
3.5.2.5 枨、矮老有丰富变化
3.5.2.6 画中桌子的图像意义
3.5.3 宣化辽墓壁画中的箱、盒
3.5.3.1 造型
3.5.3.2 金属饰件
3.5.3.3 表面色彩
3.5.3.4 陈设方式
3.5.3.5 壁画中箱、盒的图像意义
4 宋代家具材料
4.1 概述
4.2 软木与柴木
4.3 硬木
4.4 竹、草、藤
4.5 结语
5 宋代家具与建筑
5.1 中国传统家具与建筑的关系
5.2 关于宋代建筑
5.3 宋代家具与建筑
5.3.1 框架结构与建筑
5.3.2 收分、侧脚与建筑
5.3.3 家具束腰造型与建筑
5.3.4 椅子搭脑与建筑屋脊
5.3.5 家具栌斗形式与建筑
5.3.6 家具等级性与建筑
5.3.7 家具理性美与建筑
5.3.8 家具多样性与建筑
6 宋代家具与社会生活
6.1 宋代家具体现了起居方式的巨大转变
6.2 宋代家具是当时社会习俗的重要载体
6.3 宋代家具反映了生活与设计的密切关系
7 宋代家具与后世家具设计艺木
7.1 宋代家具——明式家具之源
7.1.1 概述
7.1.2 理念与风格
7.1.3 造型与结构
7.1.4 装饰
7.1.5 结语
7.2 宋代家具对现当代家具设计的启示
附图
1 陈设
2 卧具
3 坐具
4 承具
5 庋具
6 屏具
7 架具
参考文献
后记
㈦ 宋代著名画家有哪些
1、范宽
范宽,宋代绘画大师,又名中正,字中立,汉族,陕西华原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画山水,为山水画“北宋三大家”之一。范宽的绘画在宋时即已出名,《宣和画谱》著录当时宫廷收藏他的作达58件。流传至今的代表作品有《溪山行旅图》《临流独坐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
范宽还善画雪景,是其一大创造,被誉为“画山画骨更画魂”。所画的崇山峻岭,往往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伟壮观的气势,山麓画以丛生的密林,成功地刻画出北方关陕地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色,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
2、李成
李成,宋初画家。字咸熙。擅画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后师造化,自成一家。对北宋的山水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北宋时期被誉为“古今第一”。
李成博学多才,胸有大志,但不得施展,遂放意诗酒书画,后醉死陈州客舍。擅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并加以发展,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多作平远寒林,画法简练,笔势锋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好像卷动的云,后人称这种表现技法为“卷云皴”。
3、李唐
李唐,南宋画家。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州)人。擅长山水、人物。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李唐画的山水画对南宋画院有极大的影响,是南宋山水新画风的标志。兼工人物,初似李公麟,后衣褶变为方折劲硬,并以画牛著称。
李唐的画风为刘松年、马远、夏圭、萧照等师法,在南宋一代传流很广,对后世影响很大。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教子图》、《清溪渔隐图》、《长夏江寺》、《采薇图》.《烟寺松风图》等。
4、李公麟
李公麟,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好古博学,长于诗,精鉴别古器物。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李公麟是一个卓越的现实主义艺术的大师。
他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尚有待更细致的分析,他创造了富于概括力的真实而鲜明的艺术形象,他掌握极优美的提炼形象的能力和表现技巧。但是他之选取非现实性的题材的倾向和追求一种与士大夫的生活密切联系的细腻的趣味,都说明他的艺术中蕴藏了一个危机。
5、梁楷
梁楷,南宋人他是名满中日的大书画家,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他善画山水、佛道、鬼神,师法贾师古,而且青出于蓝。梁楷曾为画院待诏,据说当时画院中人见到梁楷的作品,没有不佩服的。可见梁楷在南宋画院时就有很高的声望了。
梁楷继承前人已取得的成就,并加以灵活运用。他深入体察所画人物的精神特征,以简练的笔墨表现出人物的音容笑貌,以简洁的笔墨准确地抓取事物的本质特征,充分地传达出了画家的感情,从而把写意画推入一个新的高度,使时人耳目一新。
㈧ 宋朝在家具的造型主要是什么框架结构
宋朝抄在家具的造型和结构方袭面,这时期出现一些突出的变化,主要是梁柱式的框架结构,此外,大量应用了装饰性的线脚,丰富了家具的造型。现藏南京博物馆的“木桌”,是北宋崇宁三年(1104)制作的,高86厘米,河北巨鹿北宋城址发现。木桌的四足使用圆材,很像建筑物的立柱,并向外作出侧脚,两足之间安支横木,在桌面和桌腿相结处安装木牙子,以加强承托力,造型古拙而稳重。
㈨ 宋代家具装饰纹样
宋代以后,中国人的起居方式完成了席地坐转向垂足坐的漫长过程,国人的生活视点由低渐高,变得开阔起来。高型家具成为主流,在使用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家具的设计。
将一种自觉地追求完美再现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具设计上,黄花梨家具最具代表性。在文人审美的指导下,黄花梨家具超越了自身的限制,而把文人精神注入其间,成为具有文人化风格的家具的代表。
中国封建社会以文人为中心转动应不存争议,文人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在家具上,则与古人生存哲学相吻合并无法分开。文人的审美决定着家具的外观,文人的志趣赋予了家具的精神。
明末时期,文人被排挤出政治圈子,无法施展抱负。在残酷的现实下,才高志大的文人们,被迫对政治失去了热情,明末著名文人徐渭“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句子,正是反映了这种才华无处施展的苦闷。这时,一大批江南地区的文人回归家乡,置地造屋,挖池堆山,为自己营造逃避现实、不问政治的休身养性之所,将自己的才学用在对艺术的追求上。文人崇尚自然、讲究文雅,对造园的要求极高,所以才出现了江南地区名园林立的景观。
园林需要大量的家具填充其间。家具的风格要与园林保持一致,不能有恶俗之作破坏园林的整体效果。这样,黄花梨木以其明显的优势进入文人的视线。它温润的黄色,不刺目、不突出,但绝不会使人忽略,符合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它的木纹如行云流水般舒畅自如,暗合了文人追求自然的心境。因此,在文人的督促与设计下,黄花梨家具被大量生产并使用。因黄花梨木的珍贵,文人与工匠在制作时需要更加珍惜小心,每一个造型都反复琢磨,每一处的装饰都细致入微,惟恐俗气之作糟蹋了美妙的木材。因此黄花梨木所制成的家具,大多线条简洁、造型文雅,做工一丝不苟,不入俗流,成为古典家具的经典之作。可以说,文人自身的情怀,以及对黄花梨木的理解一点一滴地渗透在家具中,从每一处细节中体现出来,形成了黄花梨家具的文人化倾向。
由明入清,五百年来,无论兴衰,黄花梨家具始终在向人们强调一种身份的优越,提倡一种高尚的生活。追其根源,黄花梨家具的文化内容包含着一种脱俗思想,那就是决不无原则地迎合市场,以保证文化的高贵和不可侵犯性。
黄花梨家具以其不露声色的内涵征服了研究者和收藏家。几百年前的家具至今仍保持着一种摄人魂魄的精神,仔细了解它就会感到十分亲切。凡高品位者,对黄花梨家具流露出的文人化倾向都会由衷地欣赏。(家具网)
㈩ 北宋时期描绘家具的绘画作品有哪些
宋朝的家具灵秀,很有文人气息,绘画作品指定北宋这个时间段个人知道确是不太多,只了解过以下:北宋时期的《秋庭戏婴图》里有鼓凳,绘制细腻,细节清晰;北宋《文会图》里有桌案,这两幅作品您可以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