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出家人住处的问题
如今确有许多佛教的道场称为庙的,庙却不是佛教的产物。庙的 意思,说文解字的解释“尊祖先貌也。”也就是说尊敬祖先的状貌。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有庙,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何时称和尚住的叫庙都不可考了,但是估计是和尚赶巧被请如庙暂住几日,或者和尚经常去庙里作道场,以后就把和尚住的都叫庙了。
寺也不是佛教原有的东西。
寺原来是驻守帝王的服务人员的住所,什么时候住了和尚呢?据明镇澄《 清凉山志》记载:“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初自西域以白马驮经而来,舍于鸿胪寺遂取寺为 名,创置白马寺,此僧寺之始也。”那以后和尚就住到寺里了。
庵原来是个女人的名字,她把自己的茅屋奉献出来居住比丘尼,后来就发展称现在尼姑驻地称庵了。
观是道士常用的一个占星术语,慢慢大家习惯把他驻地称观了。
⑵ uu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真武寺院有多少出家居住
摘要 真武庙创建于元末明初(公元1357--1368)年间,明嘉靖、万历、清康熙、乾隆、咸丰、道光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建或重修。真武庙总面积约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殿、楼、阁、亭、台、坡阶、栈道、廊舍、牌坊等共三十四处之多。所有建筑皆依山势而上下,殿坡栈道均随地形而低高。其势突兀,高下悬绝。东望虎岗,西瞰龙门,南临汾水,北枕紫金。
⑶ 出家人(尼姑)的日常生活规律
清晨两点,寺里的“夜巡”(相当于更夫)敲三下木板,把厨房的人们叫醒做饭。三点,再敲四下叫醒全寺的僧人们,然后,僧众们就起来洗漱穿衣,并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好队准备上殿。 除了厨房人员以外,全寺僧众都要聚集到大殿里上早课。每人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方丈站在殿门左边,僧值站在殿门右边。前面佛像前站着“维那”,由他敲响大磬,率领僧众们颂经。站在他后面的是当值悦众,手持引磬;三个当值僧,手持木鱼、钟鼓、铛子等物,这一队人组成了月兆唱诵是的小乐队。大殿中央,分成两排站着数百僧人。一般说来,职位越高的僧人就能越靠近佛像。禅堂住僧们则亦在念佛堂众僧前面。在最后一排近门处,站着的是临时在寺院挂单的云水僧人们。如果没有值僧允许,任何人都不可离开大殿。 多数寺院里,早课通常念诵的程序是:《楞严咒》《大悲咒》《小几咒》《心经》《赞佛偈》等。早课的第一段就是诵《楞严咒》。传说佛陀的弟子阿难被魔女蛊惑,佛陀诵念这道咒语,救出了阿难。所以,念这道咒可以有效的保护自己不受性欲的诱惑。接着,诵《大悲咒》和《小几咒》,诵念他们是为了祈求四元及僧众平静无难。之后在诵《心经》,这是早课的中心内容。第三段,首先诵《赞佛偈》,之后众僧排队绕佛像行走,并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数百甚至上千遍。然后回到原来的位置跪下念三菩萨名及发愿文、三皈依文等,最后念《韦陀赞》,顶礼佛祖,早课结束。 僧众们听到远处打竹板的声音,那就是即将吃早饭的讯号。这时,在大殿里,掌管香烛的僧人将一大碗粥供奉在佛像前面,大约6点钟,木鱼梆声敲响,和尚们就去斋堂吃“早粥”,这是僧人们一天里的第一餐。 在斋堂里,和在大殿里一样,众僧按照职位高低,坐在东西向的狭长桌子后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座位。职位越高,座位就越靠近后面中央。方丈坐的位置在一尊低佛像的后面。这是行堂(斋堂管理者)早已替僧人们盛好了早粥。在吃之前,僧人们先要念《供养偈》,然后服侍长老的侍者从佛像前的碗里取出7粒米,放在庭院中一个廊柱的小木板上,并弹指向恶鬼施舍食物。 早粥时,僧人们不仅要素净,还要集中思想做“五观”,也就是五种思想。这五观是:一观食,观想思量食物的来之不易;二观身,思量自己的德操,如何补不足;三观心,即观想如何防止贪心而不犯过失;四是正视良药,即把吃饭视作吃药一样,是为了滋养身体;五是成道业,把吃饭看成修行,吃饭是为了成就道业。吃完饭,念《结斋偈》,僧值布置一天的工作,然后排队离开斋堂,各回住处。 禅僧回到禅堂,脱去袈裟,换上便袍和便鞋,然后参加“跑香”。当维纳高喝“快”时,众僧便开始疾走,这就叫“跑香”。他们跑成几个向右绕的圆圈。距中央佛坛最近的是清僧(普通僧人),外面一圈的是文职僧人,最外面的是班首和维纳。离得最远的是“散香”,他手里举着竹棒边跑边敲打地面。之后僧众们落座,两眼注视不远于第三排不近于第二排的砖上,脊柱保持平直,控制着呼吸。为保持肃静,绝对禁止讲话,如果有人出声,班首和维纳就会用香板打他,但不能用香板尖端打人,也不能打脸。坐禅一柱香的时间后,8点左右,第二次跑香开始。 11点,在众僧坐禅和第二次跑香后,他们前往斋堂吃午饭。午饭通常是将各种蔬菜和豆腐煮在一起的“罗汉粥”。吃完午饭回禅堂,清洁洗漱后开始行香。这行香坐禅期间,共有三次茶送到他们座位上。茶和禅很久以来就有密切的联系,不过现在寺院里送给僧众的茶仅仅是热开水而已。 晚课在日暮后举行,仪式和早课大致相同,只是所诵的经文有区别。晚课共有三堂功课:一堂念诵《阿弥陀经》和佛名,以此祈求自己往生西方净土;一堂礼拜88佛和念诵《大忏悔文》,88佛是指婆娑世界的53尊佛和现在的35尊佛,向他们忏悔可以灭罪;一堂是放蒙山施食,念《破地狱真言》和《心经》。 晚上9点,僧众们去回禅房休息。
⑷ 出家人不住寺庙,住自己家里如法吗
问:弟子家楼下住着一位比丘尼,出家多年,在家与子女居住,日常帮助一些居士解答修行。现有法师告诉她,此等做法严重犯戒,必须回到寺院,背诵早晚课,重新受戒,或者受方便戒、沙弥戒。这位比丘尼感到十分苦恼,请求老法师开示。
答:这个问题,佛法说,第一次跟我说的是章嘉大师,五十七年前,他老人家告诉我,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也就是真修。如果在寺院里面真修有妨碍,回家去真修行,你做出好榜样,你将来真的往生了。像我们香港何东的老太太,她那个道场叫什么东莲觉苑,我一下想不起来了,就在香港这个地方。何东老太太念佛往生,他们全家都是基督教徒,她老人家一个人念佛,儿女很孝顺,不反对,家里也供佛堂。她念佛是坐着往生的,预知时至,表演给家里人看。家里人看到这个样子,统统学佛了,度了一家人,好像当时新闻界都做出报导。她把她的房子捐出来,做为佛教的道场,东莲觉苑,现在还在。所以真干才行。如果真正能把三个根落实,那你真的是佛经里面所讲的善男子、善女人,你真做到了。有这三个根,你再去受三皈、受五戒,就很如法了。
现在有很多寺院道场,它不是念佛法门,你念佛他们不赞成,他不欢喜,他要请你走。我这一生当中学经教学坏了,当年李老师告诉我过,他说你学讲经,讲得不好还可以,如果讲得好,你的一生走投无路,哪个寺庙都不欢迎。所以诸位同学也晓得,我曾经在居士家中住过十七年,我们韩馆长,没地方去。寺庙里要什么?要做经忏佛事,如果我也去赶经忏做法会,那每个庙都欢迎;你去讲经,人家讨厌你,不要你,所以讲经不容易。你们如果要发心学讲经,你就想到将来走投无路,吃尽苦头。到一个地方去讲经,住一个月,挺喜欢,大家把你当贵宾看待,三个月就讨厌了,半年一定把你赶走。所以我到今年八十二岁,无家可归,到处流浪,非常不容易。这个道场是居士道场,不是寺庙。所以你就晓得,现在是什么样的社会,我们真正干,那自己干,自己好好修行,如理如法。什么都得放下,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放下,这个日子才能过。如果还要名、还要利,还要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这日子就过不下去了。所以这是现实环境,你不能够不知道。知道之后在家里修行一样,也很好,你家里面的小孩供养你,当你的护法,一心念佛求往生。(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一0三2008/10/10)
(按语:净空法师的遭遇是走投无路,而问中的比丘尼的情况应该不是这样,两者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⑸ 出家男女僧人能否同在一个寺庙居住的有关宗教规教规定
摘要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
⑹ 有寺院要请出家师父居住吗
这样的寺院太多了,因为现在出家的僧人越来越少,只是您没有刻意去寻找呢,东北极多;福建沿海一带也不少,可以往那些地方去寻找的。
⑺ 寺庙可以随便居住吗
我的回答是,不建议大家在寺庙里居住。那么其中到底有何缘由,接下来,我就专门以这个题目写一篇文章讲解,希望可以帮上大家。 2.不建议大家居住寺庙原因(一):寺庙、道观、堂口,包括教堂等地,皆是人神集中交流的地方,除了人自身之外,除了肉眼看到的塑像法身之外,还有很多灵体存在于同一空间之内。这些灵体中有鬼、有怪、有妖、有精等等,统称为虚空灵体。尤其是每天过了13点之后,即下午1点之后,阳气开始逐渐减弱,虚空灵体即会一一出现,所以在过了下午1点以后,清晨5点之前,是不建议大家去庙里朝拜的,更何况在寺庙居住呢。如无特殊情况,这个时间段均应远离寺庙为佳。尤其是每天的子时和丑时,这两个时辰,四个小时,都属非人活动频繁的时间,均应避免一切与灵异有关的事物、场所、地点等等。 3.不建议大家居住寺庙原因(二):只有出家人,方可在寺庙居住。寺庙收留的也皆是“无家”之人。既然是红尘在家人,离不开家,又何必再寺庙居住呢。冒然的在寺庙居住,甚至包括在寺庙里随便乱动一些摆设、法器以及随便吐痰、解手方便等皆有可能触犯灵体,所以大家在庙里朝拜的时候,一定要严格的遵守寺庙里的规矩才是。先天是灵异体质的朋友,去寺庙的时候就更需要注意了,千万不要随便打开自己与灵界沟通的大门,对自己不了解和未知的事物,一定要慎重才是。同时三房中人及未满13虚岁之人,即新婚夫妇、月科父母、孝子孝女等四类人,去庙里朝拜的时候均应注意,原则是皆不可久留。 4.不建议大家居住寺庙原因(三):以上两点说的不建议大家居住寺庙的原因之中,不包括在寺庙参加法事、短期出家等情况,希望大家不要混淆。这第三点同样是到了要离开寺庙的时间,就一定要离开,不可久留。细心的朋友可以观察一下,正规的寺庙,一进山门,即是天王殿,内供弥勒尊佛和四大天王,而后则是大雄宝殿,两殿必在同一中心线上,而在弥勒佛正后面,供养的则是护法韦驮天尊,坐镇寺庙中心线开端,护持道场及监管寺内一些活动,尤其是在庙里居住的出家人和在家人,均在护法韦驮菩萨的监管之下。故在寺庙里不要有一丝一毫的恶念,不然招惹来的“佛吓人”会比“鬼吓人”更可怕。 5.萨满佛学科普常识:天王殿内弥勒佛的身后是韦驮菩萨,韦驮菩萨背对庙门,正视大雄宝殿之中的佛祖释迦牟尼佛,而佛祖的背后,多数则是供养的南海滴水观音,普度众生。而在寺庙斋堂厨房中,还供养着咱们庙里的灶王爷,即监斋菩萨。寺庙的厨房和寮房同样不可随便进入,以免冲撞出家人,和尚、尼姑、道士、道姑在萨满仙门中均有特殊的气场和含义,一旦冲撞,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煞气的冲撞。 6.祝福所有以往、现在、未来去庙里朝拜祈福的朋友们,均能心想事成,美愿成真,吉祥如意。愿以此文功德,庄严我佛净土。书罢到此,本文完毕,皆是个人浅见,大家合理取舍,有缘下篇文章再见。
⑻ 出家,现居住寺庙,可以申请低保吗
你供养出家人吗?
⑼ 出家人是否可以在民宅长期居住
佛山深远佛说佛光普度人离尘土。。。。。佛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只有精神遗留!
人需既有内修修为以显出自身的光,才能衔接上。
修佛得法,修法成佛。以法修;法是培育本命成长的元素,也是成佛成道的基本元素。
法!唯一的道路。
万象源于法!
宗教的意义是提倡向上向善;宗教的意义不应拘于形式上,而是真正的理解它的精神与教义,并实践与生活中。这就是所谓的宗教生活化,而非生活宗教化。
以自然磁场的相互吸引力;积极利世的精神、互惠互利、利人利己的心态等等,自然的会有好的因果或善缘。
⑽ 出家师父居住在城市中,有自己的私房,轿车,我们还要供养吗
出家需要舍弃一切个人的钱财,包括房子、车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