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人知道富豪榜榜首富豪发家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吗
《观澜湖2006胡润百富榜》
(2006年10月11日)
张茵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首富,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白手起家者,财富270亿元。
曾连续两年蝉联中国首富的黄光裕,今年以个人财富200亿元位居第二名。朱孟依以个人财富165亿元排名第三。
上榜富豪首次达到500位,最低门槛8亿元。前10位都拥有百亿身价。
10月11日,《观澜湖2006胡润百富榜》在上海揭晓,相关内容刊登在《胡润百富》杂志上。
49岁的张茵拥有财富270亿元,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首富,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白手起家者。
黄光裕以200亿元排名第二,他的财富一年内增加55亿元,其中45亿元来自于把非上市资产转成上市资产,股价的上升让他赚了另10亿元。2005年至今,黄光裕套现60亿元。
朱孟依以165亿元排名第三,最近一年其上市公司股价增长了383%,在我们日前发布的《2006最有投资价值民营上市公司》榜里排名第三。朱孟依于今年六月捐赠10亿元用于慈善事业。
张茵的玖龙纸业总市值达到375亿元,而她拥有72%的股份。玖龙纸业在IPO时获得500多倍的超额认购。张茵出生在黑龙江,她通过废纸回收再生产问鼎首富,而这其中的绝大部分,八年前只是在 东莞偏僻乡镇里的一台造纸机器。“纸”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四大发明之一,最传统的行业造就最富有的女性,是对今年百富榜最佳的注释。此前,张茵非常低调,胡润百富的专访是她所接受的第一次公开采访。
在上榜的500位富豪中,共有35位女性,占上榜总人数的7%。它反映出了中国女性非凡的商业才能。紧跟在首富张茵后面的女富豪有:嘉鑫控股吕慧、陈宁宁母女,财富65亿元;富华集团陈丽华,财富60亿元;晨讯科技集团杨文瑛家族,财富41亿元;阳光媒体投资杨澜,财富40亿元。香江集团翟美卿及SOHO中国张欣等都有杰出的表现。
近100年来,中国女性所扮演的角色有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男女平等”的观念确立后,女性在中国社会中扮演了更为积极的角色,但直到改革开放后,女性才进入商业社会。胡润说:“女企业家更常见了。”
首富张茵平衡之道严侃 苏薇事业上的丰收,爱情上的美满,子女教育上的成功,这一切都来源于张茵的平衡之道,因为平衡而幸福、自信、美丽。
平衡,稳定,专注。
这是《胡润百富》杂志记者对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4个小时的专访中,这位中国女首富重复最多的词语。
她自言,目前很少负责公司的具体事务,只是主导一些关乎发展的宏观策略,而这一切其实就是目标与执行之间的平衡,公司与社会之间的平衡,事业与家庭之间的平衡。
香港创业
尽管1990年起就和丈夫已前往美国共同创办中南控股,但张茵却依旧乡音无改,言语中浓浓的东北口音也让人觉得分外亲切。这似乎也意味着张茵尽管在美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她的未来却植根在中国。
张茵祖籍山东,出生在东北,完成学业后,在工厂做过工业会计,并在深圳信托下属的一个合资企业里担任财务工作,直到在一家香港贸易公司做包装纸的业务。
1985年,张茵放弃了在内地所取得的成就,只身携带3万元前往香港创业。回忆起那段岁月,张茵说道:“香港从事废纸回收的虽然是些文化程度较低的人,但特别讲信义,与我特别投缘,再加上我坚持废纸的品质,恰好赶上香港经济蓬勃时期,因此6年内我就完成了资本部分积累。”
但香港到底只是一个小小的岛屿,原料有限,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张茵和丈夫毅然将事业的重心迁往世界最大的原材料市场—美国。刚到美国,张茵就为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尽快成为美国的造纸原料大王。
由于有了香港的行业经验,诚信的准则,充足的资本,银行的支持和明确而专一的目标,1990年起,张茵的造纸原料公司中南控股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造纸原料出口商,并蝉联至今。目前中南控股已是全球最大的纸原料出口商,年出口超过500万吨,并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业务遍及美国、欧洲、亚洲等,在美国各行各业的出口货柜数量排名中位列第一。
由于如今世界造纸原料市场已进入了一个价格透明,低利润竞争的时代,因此张茵在形容中南控股时频繁的使用“稳定”、“扎实”等字眼,稳定的合作伙伴,稳定的管理层,扎实的原材料网络成为如今中南控股最核心的竞争力。
张茵果断地抓住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造纸原料市场的空白,但她事业的高峰却是在1995年后。她告诉《胡润百富》杂志:“美国丰富的纸原料市场奠定了我事业未来发展的基础。同时,我也从国际原料市场看到了中国造纸市场的未来,并于1995年在东莞投建了玖龙纸业。”
虽然是一位女性,但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张茵却具有连男性都难以企及的魄力和眼光。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绝大部分中国的造纸厂还只是处于5万吨左右的年产规模,所用机器也是国产机,但张茵在东莞投产的第一台机器就是20万吨的年产规模,而且从一开始进入造纸行业,张茵就为她世界第一的包装纸厂商的目标设定了详细的规划,在东莞和江苏太仓的征地足以年产900万吨包装纸。
她说:“我们在太仓有几千亩土地,在2000年前后这么大规模的拿地是绝无仅有的。超前的眼光、大量的预投资使得我们很快就成为了行业的领导者。”此后几年,由于中国对箱板纸的需求不断增长(图1),张茵不断投资大型造纸机(注1),目前玖龙纸业成为了世界第八、中国第一的包装纸生产商。
由于张茵在玖龙纸业成立之初就以国际化的规模、国际化的效益为目标,因此在经过玖龙人十年的努力,只用了短短7个月时间,玖龙纸业就于今年3月3日在香港成功上市,并最终获得了578倍的超额认购,募集资金38亿港元。
由于玖龙的表现令到投资者认同,在上市后短短的不到半年的时间,成为“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环球指数、标准指数的成份股,并加入香港恒生综合指数。谈及今年3月的IPO,张茵至今仍感到十分兴奋。
她说:“行业的成长性;以中南为基础庞大、稳定的原材料供应;玖龙管理层前瞻性的发展眼光、专一性的经营理念;超前的环保理念;完善的管理和配套服务以及规模效益是玖龙上市时获得投资者认可的重要原因。”
惊人效益
就在《胡润百富》杂志采访张茵的前一天,我们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参观了玖龙纸业在东莞的工厂,并对其自动化设备、环保以及配套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占地几万平方米的造纸厂房只有几十位工作人员;所有的环保设备均进口自欧洲;自建的热电厂不仅能满足于自身生产的需要,在市场缺电时还有多余电量上网,双方得益,待新纸机投产后可以平衡自用电量;自建的码头和络绎不绝的数百辆自有卡车忙碌的穿梭在厂区中,而这些或许就是玖龙纸业上市时获得投资者追捧最直接的原因。
成功的上市带给玖龙纸业的是机遇,更是挑战。上市前,玖龙纸业只是张茵的私人公司,发展所需各项资金只能靠自身的累积利润和银行贷款。而上市之后,给玖龙奠定了国际的资本舞台,使玖龙继续抓住更多的机遇。
张茵说:“没上市前,市场有些需求虽然存在,但不能完全满足抓住市场需求的机遇,上市后,玖龙将更好地抓住未来发展的机遇。我们最近刚刚获得3.5亿美元的银团贷款,产能将进一步扩大至明年的535万吨,08年的715万吨,届时资本开支将达到总共70亿元。”而在张茵看来挑战就是当市场低增长时,如何建立企业的成本优势,虽然中南控股是玖龙纸业的大后方,但张茵绝不会区别对待玖龙和其他的客户,因为透明、公正的价格是中南的立业之本。所以她更为关注如何在研发和控制成本方面有所创新。
由于工作的习惯,《胡润百富》在采访过程中称呼玖龙纸业为民营企业,张茵更正这个说法。她说:“玖龙纸业是一家完全来源于香港和美国的外资企业。”当然,我们之所以这么称呼玖龙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将玖龙和国内的一些民营造纸公司做些比较,但在张茵看来,玖龙有自己的专业眼光和专业团队,会专心走自己的路。而与国内的民营造纸企业之间与其说是互相竞争,不如说是和气生财。”
张茵专注也是我们所不多见的,她非常确定地说:“玖龙纸业将不会进入新闻纸领域。”但她现在所经营的包装纸客户却是相当多元化的,她说:“玖龙的客户都是全球性的,最大客户只占其销售总量的3%,40%的客户都是国外企业和直接出口部分,包括许多财富500强企业都是我们的客户。”
正是由于张茵及其专业化团队的超前、专注与魄力,玖龙纸业已成为一家市值300多亿港币的国际化上市公司。
出身清贫
虽然创造了惊人的企业效益,但张茵同样十分看重社会效益。谈起环保时,她不假思索地说道:“没有环保,就没有造纸。”在公益事业方面,张茵也有其独到的看法:“企业必须要在公司与社会之间取得平衡。我们每年会从贫困地区招募数百个孩子供他们念大学,并在学成后留在玖龙工作。这样既帮了社会,也帮了企业。此外,我不仅是自己做善事,也鼓励员工多做公益事业,只有这样才是和谐的,才能更好的带动整个社会的善心。”
采访中,张茵真诚、直率、开朗,她不仅聊了她的企业,也谈了她对人生和家庭的体会。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军人家庭的张茵,尽管幼时家境清贫,还有七个弟弟、妹妹要照顾。
但回忆起那段岁月,她却感到份外甜蜜,她说:“那时虽然只能逢年过节吃上肉,衣服也是修修补补,但正因为物质上的稀少才让我觉得拥有的可贵。父母也总是鼓励我们独立自主的去面对人生、解决问题,这也为我现在的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张茵自己也许并不知晓,在不知不觉中,她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白手起家的女富豪,紧随其后的西班牙女富豪罗撒丽亚?麦拉,她以从事睡衣和内衣的制造而起家。
因此,张茵对于女性创业的建议便格外具有价值。她说:“女性创业者在创业之前首先就要明确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要勉强;其次要有宽广的心胸和敢于冲破压力;然后要有健康的体魄,取得身心平衡。此外,家庭与事业间的平衡也是女性获得事业成功的关键:你的另一半必须与你共同对事业有着同样的专注与热爱,一切以事业为重,相互理解,这样才会有家庭幸福的生活。”
与所有的其他母亲一样,子女的成功也许对张茵来说比事业的成功更有意义。她的儿子目前正在攻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是最令她感到自豪的事情。由于张茵从小的灌输,她的儿子对造纸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假期时还会到工厂实习。张茵从小就给儿子树立目标、培养其独立性和责任感,因为在她看来,这是为了将来发展百年基业所必备的素质。
事业上的丰收,爱情上的美满,子女教育上的成功,这一切都来源于张茵的平衡之道,因为平衡而幸福、自信、美丽。
② 古代皇帝的龙椅龙床是怎样放的
古代皇家讲究风水,一般来说龙椅坐南朝北,就是背对着南方,面向北方。
我国的宅舍习惯为“坐北朝南”。我国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太阳多从东偏南升起,从西边落下。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住宅的门、窗朝南,可使更多斜射的太阳光线进入室内,从而提高室内温度。
而在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太阳从门、窗射入的光线相对就少,从而能保持室内有一定的凉意。
再就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东亚季风区,宅舍朝南,盛夏季节可避开下午最热时的直射阳光,隆冬季节又可避开西北寒风,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但在古时候皇帝早朝时,却是坐南朝北。是为了和天下的房屋相反,有让天下人都面向他,朝拜他的意思。到后面引申为“坐南朝北”是身份尊贵地位崇高的意思。
所以,龙椅的位置是坐南朝北的。
③ 明朝人是不是平时坐凳子,在正式场合跪坐啊
不对!明朝时平时和正式场合都是坐凳子!
凳子,原来北方胡人使用,五胡乱华时传入中国,并逐步被汉人所接受,同时传入的还有床等物品
宋以前,文官上朝是有凳子可坐的(两晋以前是坐跪于堂上,可能是这种文化的遗留),皇帝觉得这样不好,于是假装生气,当大臣们都离坐跪地时,命人撤去了凳子,当大臣们起身后发现没有凳子,只好站着议事。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最晚到宋代,正式场合也是坐凳子的(上朝议事应该算最正式的场合了)。
其实你可以看到,皇帝上朝时是坐在龙椅上的,龙椅,就是一种凳子。
④ 故宫的龙椅究竟是什么做的,传世500多年,为何依旧金光闪闪
在故宫博物院位于太和殿正中央的是一副看起来金光闪闪,十分具有气势的髹金雕龙木椅,俗称“金銮殿龙椅”。这座金銮殿龙椅能够一直摆放到现在也是一种幸运了。不是因为他自身的原因,在1915年12月的时候,袁世凯宣布自称为皇帝,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袁世凯称帝之后,将太和殿许多陈设都被拆掉了。
平常的装饰品拆掉了影响不大,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袁世凯连正中央的龙椅也拆掉了,而且是选用一种椅被极高,所坐的椅面则较矮的西式大椅。画面想想就很滑稽,一个西方的椅子,放在充满了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金銮殿中,着实显得有些怪异。
带了现代,故宫一开始的管理还不是那么的严格,所以很多游客进了太和殿大厅,看到了龙椅甚至会好奇的爬上去坐。后来为了保护文物,三大殿已经不让进去了,游客只能在门口拍照留念。如果是想要去一睹龙椅风采的,还是能够看到的。
⑤ 宫廷名匠是全实木家具吗
欧式法式家具
⑥ 有谁知道陈丽华的发迹史
陈丽华幼年因家境贫寒,读到高中便被迫辍学。生计所迫陈丽华做起了家具修理生意,由于她颇具生意头脑、待人热诚讲信用,很快她成立了自己的家具厂。1981年初,陈丽华从北京来到香港,通过社会关系的帮助,从事房地产投资。但不到一年,她又回到北京寻觅商机。
1982年,陈丽华移居香港。她起家的第一桶金以“货物"的名义低价占有了文革中没收的文物。也是在香港崛起的。她在比华利买了12幢别墅后高价卖出,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
经过近20年的打拼,富华集团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猛,陈丽华利用手中积累的财富,开始了多元化的投资实战,以房地产业为主,兼及高级会所、高档公寓、物业管理、酒店管理,并介入旅游、商贸、网络信息、航空服务领域,锋头强劲。
据陈丽华女士向记者透露,富华集团在京的固定资产已超过50亿元,已建成使用、已开工和准备开工的项目总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
(6)宫廷名匠家具价格扩展阅读:
陈丽华热心于公益事业:
2012年北京紫檀文化基金会成立,陈丽华女士作为发起人启动了援助贫困山区图书馆建设的“檀香书屋”计划。
这些优质毛毯将带着陈丽华女士和全家的深情关爱,帮助当地受灾民众温暖过冬。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出席捐赠仪式。
香港富华国际集团向甘肃舟曲灾区捐赠物品仪式在北京中国紫檀博物馆举行。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富华国际集团主席陈丽华女士向舟曲灾区捐赠1万条毛毯,用于帮助受灾群众温暖过冬。受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委托,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出席捐赠仪式并致辞。
他说,陈丽华女士致富思源,热心公益事业,她的义举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体现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回报社会、感恩奉献的崇高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骨肉同胞情。
据悉,多年来,陈丽华女士积极参政议政,热心公益事业,资助体育、教育、卫生、公安及赈灾的款项近5000万元人民币。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她第一时间通过全国政协向灾区捐赠200万人民币,随后又通过各种渠道向灾区捐赠了价值近千万元的棉被毛毯。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她又率先捐款捐物250万元。陈丽华表示,“乐善好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希望通过这些善举能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来。
⑦ 尤月林的其他信息
2011年1月15日,中国紫名都装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山东济南召开第三届达人峰会,这就是业界轰动一时的“泉城论剑”,来自全国1000多名精英参加了此峰会。
“泉城论剑“的主角是尤月林,他讲述了中国四大论剑事件,第一是:庄子论剑,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喜好舞剑而误国事,国力衰退,太子悝忧心请庄子出面说服赵文王,庄子说:天下有三把剑,一把是天子剑,一把是诸侯剑,一把是百姓剑。庄子论剑讲述了一个道理,什么人用什么剑,用什么剑将会得到什么结果。尤月林说: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作为企业老板要知道什么样的人用于剑锋,什么样的人用于剑脊,什么样的人用于剑刃,什么样的人用于剑从,什么样的人用于剑格,什么样的人用于剑茎,什么样的人用于剑首,知人用人。庄子论剑,一把剑拯救了一个末落的国家。第二是:华山论剑,故事发生在宋朝时期,国家内忧外患,江湖群雄纷争。故事讲述一个弱智青年郭靖的成长历程。尤月林说:华山论剑背后讲述的道理是做人、做事、修心,人的七情六欲在剑理上如何分配决定人成功与否。华山论剑,英雄们实际上比试的是在七情六欲上的修炼。现代商战,我们如何处理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六欲:色、声、香、味、触、法,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华山论剑,一把剑圆了一个弱智青年梦想,成为天下第一。
第三是:西湖论剑,故事发生在2000年9月10日,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借金庸之名邀约中国四大互联网掌门人做客杭州西湖。西湖论剑是马云事业上的转折点,假借西湖论剑,扬马云的感召力,吸人眼球。马云是事件的策划者,也是事件的收益者,继后,第二届西湖论剑,第三届西湖论剑,直到2010年9月份第六届西湖论剑会议召开,无疑,马云已经成为了互联网红人。西湖论剑,一把剑让原本一个英语教师荣登互联网霸主宝座。
第四是:泉城论剑。尤月林说:十年磨一剑,此次论剑将揭秘紫名都人为什么会成为将来装饰行业的霸主,在商场上,别人拿菜刀搏斗,而紫名都人佩的是凤凰剑。
根据剑的理论,尤月林对应装饰企业结构模型,把市场部(剑锋)、工程部(剑脊)、行政部(剑刃)、设计部(剑从)、售后部(剑格)、人事部(剑茎)、总经理(剑首)在剑上找到不同的部位,对应他们的作用和功能,在现代很多装饰企业当中,老板自己的定位非常模糊,角色始终在变,有时充当剑锋的角色,有时充当剑脊的角色,有时充当剑从角色,有时充当剑茎角色,俨然,一把剑就是一个人,团队的力量已消远。
商界江湖,流传阴阳剑。泉城论剑,尤月林重点介绍了江湖阴剑,又称:黑道三剑,豆腐剑、铁泥剑、水冰剑。豆腐剑是用“嚣张”作为剑锋,“自我”作为剑脊,“自私”作为剑刃,“计较”作为剑从,“呆滞”作为剑格,“愚昧”作为剑茎,“世故”作为剑首;铁泥剑是用“刻薄”作为剑锋,“固执”作为剑脊,“粗心”作为剑刃,“算计”作为剑从,“保守”作为剑格,“鲁莽”作为剑茎,“势利”作为剑首;水冰剑是用“欺骗”作为剑锋,“虚伪”作为剑脊,“狡猾”作为剑刃,“毒辣”作为剑从,“专横”作为剑从,“借口”作为剑茎,“无赖”作为剑首。与黑道三剑相对应的是白道三剑,称之为阳剑,分为:翡翠剑、玉品剑、玛瑙剑。翡翠剑是用“关爱”作为剑锋,“仗义”作为剑脊,“尊重”作为剑刃,“帮助”作为剑从,“承诺”作为剑格,“理解”作为剑茎,“无私”作为剑首;玉品剑是用“激情”作为剑锋,“坚持”作为剑脊,“细心”作为剑刃,“勤奋”作为剑从,“谦虚”作为剑格,“承担”作为剑茎,“感恩”作为剑首;玛瑙剑是用“简单”作为剑锋,“执着”作为剑脊,“奉献”作为剑刃,“知足”作为剑从,“兼爱”作为剑格,“包容”作为剑茎,“善良”作为剑首。泉城论剑,最终论的是“墨家“思想,尤月林认为,商场行为必需先“兼相爱”,后才能“交相利”。欲想获取财富,先抛弃财富。真是这般道理。 2011年7月15日,尤月林受邀参加中华儒商大讲堂第九期演讲,在谈到幸福企业时,尤月林表示:创造幸福企业首先要确定一个思想,那就是“企业是一个工具”的思想,而不是自己的孩子,很多企业老板把自己的企业当成了自己孩子在养,费尽心思,倾注所有的爱,结果呢?尤月林继续说:企业是消费者的工具,是员工的工具,是老板的工具,消费者、员工、老板三者是通过企业平台获取自己需要的结果。
消费者找到一个满意的企业是一种幸福,员工找到一个满意的企业是一种幸福,老板得到一个满意的企业是一种幸福。幸福企业的创造是一个“标准”的创造,创造幸福企业首先确定幸福标准,根据标准再创造实现幸福标准的流程,制定体系,生产幸福模块,最后批量出售幸福。企业是生产幸福的,生产幸福的企业才是幸福企业。 尤月林是紫名都企业的灵魂人物。1998年3月,尤月林夜游北京红螺寺,法师擦肩而过,回眸,曾似相识,意留之小叙前缘。红罗湖畔,法师讲述红螺仙女的故事,一切命中注定,紫名都在此复活,追溯至明朝永乐年间。
公元1402年,安徽籍布衣农民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举兵攻陷南京,夺取皇位。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为巩固统治地位,计划从金陵迁都北京,并征召全国各地工匠前往北京建造紫禁城。江苏吴县工匠蒯祥作为明成祖的随从人员,先期北上,参加皇宫建筑设计。
蒯祥受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影响,故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宫殿。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三垣,周围环绕着28宿,其中紫微垣(北极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微正中”之紫,意为皇宫也是人间的“正中”。又意为“天下中正”。
由于蒯祥的设计水平高人一等,被任命为皇宫重大工程的设计师和建造师。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作为宫廷正门的承天门(即今之天安门)。这项工程在蒯祥运筹下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竣工,建成之后,受到文武百官称赞,永乐皇帝龙颜大悦,称他为“蒯鲁班”。
蒯祥生有三子二女,小女名叫蒯玥儿,花容似水,窈窕如烟,朱棣赐婚许配给太子朱高炽,成为后妃。公元1425年5月,做了10多月的皇帝仁宗朱高炽病逝,后宫多数嫔妃殉葬,因蒯祥对朝廷有功,蒯妃特恩免殉,废为庶民。蒯玥儿从皇宫搬到城东蒯侍郎胡同,认识安徽名匠蔡信的小儿蔡申卿,后成婚,生一女蔡茜,成人后嫁于当朝士大夫尤胃年之子。
公元1644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赶走李自成,皇太极之子顺治皇帝接受多尔衮安排从盛京迁都北京,找来蒯祥第五代传人蒯应酋组织修缮紫禁城。清朝400年,蒯祥和蔡信后裔一直是皇家御用建筑装修队伍,才子纪晓岚取名为“紫名都”,意曰:专为“紫”禁城这样有“名”的“都”城建造和装修的团队。1659年,顺治游红螺寺拜佛,为寺内神奇的建筑和意境所吸引,顺治夜宿红螺寺梦见已故宠妃董鄂妃翩翩起舞,遂皈依佛门。
民国1929年7月,蒋介石在北京饭店会见张学良、阎锡山等人。为建都南京蒋中正曾向张学良问起蒯祥和蔡信传人的下落。据谣传,历经旧中国战乱,蒯祥和蔡信的后代安居于北京怀柔长城脚下。 1+1=3概念
2008年紫名都启动加盟模式,几年内迅速在行业崛起,成为霸主,尤月林因此在行业内被称之为家装连锁模式教父。1+1=3的概念意为男人+女人=三口之家,孩子就是价值,是无限希望或是未来的资本。在加盟模式里面,紫名都是主体,一家企业与之合作加入就会得到一份附加值,将会产生无限能量。尤月林更贴切地把紫名都品牌比作纯种藏獒,各地小公司与之合作就会产下小藏獒。加盟又叫基因复制、藏獒配偶理论。
水库理论
千条溪水汇于河,百条河流汇于湖。尤月林认为,一家公司资源非常少,如溪水一样,如果众多公司资源向一处流淌,将会汇成河成于湖,形成一片海。
2009年3月,尤月林游北京官厅水库风景区,在游船上,他思考,如果每人贡献一桶水,2800人供水将汇于一池,人人可以自由自在地游泳了。
保险行业盈利模式如此,紫名都加盟模式运用水库理论让每家加盟后的企业都上了一份保险。加盟一滴水,拥有一片湖。
企业民族化
企业是个体也是一体。一种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凝聚众多人和众多企业,企业部落、企业民族就形成了。企业容易倒下,但是民族不容易消亡。尤月林认为:企业发展不能满足于个体,企业基业长青必须繁衍复制,十人为一庄,百人为一村,千人为一部落,万人为一族。古代民族的形成是源于一个姓氏繁衍昌盛下来的。企业要想形成气候,成为集团王国,以一种传承的精神生生不息,那就必须整合各个单元个体成为联合体,统一思想,统一文化,统一力量,向同一个目标和梦想迈进。
企业变成民族,后代就是我们事业的继承人。
仙俗理论
“仙”字结构,左边是“人”字,右边是“山”字,人向山上走为“仙”;“俗”字结构,左边是“人”字,右边是“谷”字,人向山谷走为“俗”。
当今很多企业发展步入一个误区,多数领导人认为,企业壮大了,一步上一个台阶,到最后离消费者越来越远。企业越大越容易死掉,企业越大员工越容易没有激情,很多老板缅怀创业初级阶段,那时非常充实。尤月林把传统企业发展定格为“上山路线”,把紫名都加盟连锁发展模式定格为“下山路线”。土匪上山,佛祖下山,紫名都连锁事业,下山普度中小企业。“下山路线”又叫“亲民路线”、“下乡路线”。 中国有2800多个城市。尤月林认为:将来2800个城市都有一家紫名都,全国将有2800家紫名都,每家每年出1万元广告费,合计就是2800万,可以常年在中央电视台上广告了。单一个体公司永远不可能长期在央视上面做广告。再算账,2800家紫名都集中团购一种产品将比一家公司采购划算。举例子,一个马桶制造成本300元,出厂价500元,商家零售1000元,返点给装饰公司和设计师200元。利润分配:
厂家赚取200元;
商家赚取300元;
装饰公司和设计师赚取200元;
倘若一次性购买2800个马桶,从厂家直接进货,最低价格可谈到350元,同样产品原来卖给客户的是1000元,集中团购只需350元就能购买到,差额650元。利润分配:
厂家赚取140000元;
商家赚取0元;
紫名都公司赚取1820000元,每家紫名都分赚650元;
2800×1=2800>1概念是:
2800个城市加盟一个紫名都,2800家紫名都大于一个不加盟的单个企业。 紫名都品牌短时间在行业迅速崛起成为奇迹,因为奇迹的背后一直是尤月林在创造。搜狐记者在采访时问:紫名都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尤月林指着自己的脑袋笑着说:着这里,需要打开看看吗?尤月林接着说:说实话,还不是谈成功的时候,我们数量还是做的太少,发展速度还是有点慢,我理想中每月发展50家连锁,每年550家紫名都公司在中国各地开张营业,这样一来很快就占领中国市场了,在做整合和市场控制就非常简单了。
记者问:占领了中国市场之后紫名都下一步将如何发展?
尤月林:中国企业必须走向国际。我们已经在启动国际市场了,先做基础,第一战略目标锁定东盟十国,那里好起步,中国文化在那些国家非常有市场,我过去考察过,那些国家的人民非常欢迎中国人。
记者问:紫名都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会有什么新的战略举措?
尤月林:紫名都自从同香港财富集团控股集团合作后开始实施多元产业整合和实现多元产业化模式的输出系统研发,在不久的将来,同一个市场将有紫名都旗下多种品牌渗透,比如紫名都集团推出的娢鲨卫浴、西妃橱柜、孟加啦木门、申山五金、爱妮侬油漆、全巢家私、伏尔加瓷砖、舒童地板等,还有紫名都代表的古典家具,未来紫名都主要是以产品为主,集团企业将实行4+1模块战略格局,第一,服务模块,第二,管理模块,第三,产品模块,第四,营销模块,第五,培训模块。四个模块围绕着一个产品模块转。
记者问:听说紫名都未来几年也要打算上市,是真的吗?
尤月林:企业上市是每个老板的梦想,我的梦想也是上市。只是,我不会过早地把企业推到证券市场上,因为很多人不知道上市是怎么回事,以为已上市就能捞钱了,其实不然,企业上市就如同青菜摆在菜市场上卖一样,有多少人买还是要看你的东西有没有“味道”,对别人有没有好处。所以,我觉得企业上市之前必须完成盈利模式的脱变,至少要设计三个以上的盈利模式发展基点,可供上市后细微转型,实现盈利模式持续增长势态。
记者问:紫名都打算在什么时间上市?
尤月林:未来五年。不过,我们将会以产品的形式去上市。
记者问:在上市之前的几年里,你打算做些什么?
尤月林:做好工作,让喜欢紫名都的人都能受益。
2009年12月10日,尤月林接受搜房网记者采访,记者问:紫名都要在行业做到第一,已经做到了,下一步发展计划是什么?
尤月林:下一步紫名都目标是要在行业做到唯一。
记者问:那你将如何是紫名都做到唯一呢?
尤月林:第一和唯一的差别在于第一是拼速度,唯一是拼特点。紫名都第一阶段战略目标已经实现,全国战略布点任务初步完成。说的形象简单点,紫名都“管道工程”施工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下一步工作主要是建立系统模式可复制工厂及相关产业链的建设任务,紫名都未来将生产最纯的产品供应给每个加盟商,让他们轻松受益。
记者问:发展过程中有紫名都的加盟商抱怨过吗?
尤月林:有,这是事实存在的。任何一个企业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有相对不完善的地方,如然完美企业,下一步就是死亡,企业必须要不断地创造遗憾,然后不断地自我突破,这就是发展。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利波特,紫名都同样也是,一百个紫名都人有一百个不一样的紫名都,因为地域差异,不可能做到每个地方紫名都都是一样的,但是有一点不会改变,那就是凡是紫名都企业都在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创造幸福企业。
记者问:紫名都最终发展目标是什么?
尤月林:让喜欢紫名都的人离不开它。成为民族品牌的荣耀,让所有紫名都人继续繁衍世世代代的紫名都人。
⑧ 故宫正殿里的龙椅为什么坐不得
紫禁城,这个有着六百零八年历史的皇宫,见证了明清两代的历史更迭,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我们的前人用心血浇筑成的,但是也是这样的一座历史文物,却流传着许多的灵异故事。
大家知道比较多的就是宫女现身闹鬼的事,但是故宫正殿里的龙椅为什么坐不得。
1959年的时候,故宫博物院专家在一张光绪二十六年的旧照片上,看到以前太和殿的陈设情况,就根据照片上的龙椅式样,四处寻找,终于在一处存放旧家具的库房中,发现了这座明代龙椅。因为龙椅长期被看作普通家具,随便弃置,弄得残缺不全,后来根据有关资料,请名匠高手修复,方得以恢复往日的容貌。
⑨ 北京故宫的龙椅是真的么真正的龙椅还存在么
真正的不知道何去了,目前的是明代的龙椅。1915年,袁世凯窃国称帝,太和殿里的许多陈设被拆掉,龙椅也随之不知去向,可惜的是袁世凯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就一命呜呼了。但是袁世凯的这把西式座椅却直到1947年才撤去。为了保持宫廷原貌,决定重新安放龙椅。
1959年,故宫博物院专家朱家晋在一张光绪二十六年的旧照片上,看到以前太和殿的陈设情况,就根据照片上的龙椅式样,四处寻找,终于在一处存放旧家具的库房中,发现了这座明代龙椅。因为龙椅长期被看作普通家具,随便弃置,弄得残缺不全,后来根据有关资料,请名匠高手修复,方得以恢复往日的容貌。
龙椅的象征意义及地位与中世纪欧洲各国君主的王座等同,一般摆放于正式场合,用于接见本国大臣、面见外国特使,处理一国大事。龙椅隐含了“第一把交椅”的意思,“坐龙椅”就是指当皇帝。龙椅的设计考究,上雕刻有威武龙腾,饰以金漆,以显示皇帝的尊贵和高尚的地位。
龙椅是指古时候皇帝所坐的扶手上刻有龙的图案的椅子,龙椅一般放在古时候大臣上早朝的朝堂上的台阶上。龙椅一般由木头制成,再在扶手上刻上龙型图案,最后再漆上一层黄颜色的漆以表示皇家的威严。其象征意义及地位与中世纪欧洲各国君主的王座等同,一般摆放于正式场合,用于接见本国大臣、面见外国特使,处理一国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