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智能家居国内外研究现状
智能家居在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韩国这些电子产品先进的国家应用内都比较普遍,并且非常受欢迎。容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却非常快,生产厂家非常多,产品也是各种各样。遍布智能家居生产的各个环节,但是像海尔这样的龙头企业却比较少。在外观和产品质量上,总体与国外还有差距,但有些产品,比如家庭智能终端,中国的几个厂家的产品已经做得很好了,不但美观漂亮,而且功能很多,与国外的品牌比非常有竞争力。智能家居是未来居家生活的前进方向,虽然现在普及比较少,多是有钱人的专属,不过现在已经慢慢有廉价的产品出现,进入普通百姓家,比如家庭的情景灯光系统,这个比较实用,价格也不是太高,目前也比较容易让老百姓接受~
『贰』 中国家具为什么总在效仿国外设计 背后真相值得反思
在家居的设计上,中国和国外差距可以说绕地球整整一周!懂得制造创新的是国外人,苦逼抄袭的是中国人。
『叁』 国外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现状如何
1984年,世界上第一栋智能建筑于美国诞生,随后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也先后提出了关于智能家居的相关方案。那么在智能家居迅速发展的当下,其市场发展现状又如何呢?现在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西班牙:充满艺术气息的家居生活
在艺术氛围浓厚的西班牙,连智能家居也充满着艺术的气息。而且目前西班牙智能家居产品已经达到了在室内自然光充足的时候,日光灯会自动熄灭;当室内日照过强时,系统又会自动打开遮阳篷;屋顶的天气感应器能够随时得到气候、温度的数据,在下雨的时候它会自动关闭草地洒水喷头、关闭水池;而地板上不均匀分布着的黑孔是自动除尘器,只需要轻松遥控,它们就会在瞬间清除地板上的所有灰尘、垃圾??
二、日本:室内外全智能
日本是一个智能化高度发达的国家,除了电器自动联网外,还体现在生活的各个细节。通过生物技术实现的自动识别门禁系统;有清洗、消毒烘干等功能的自动马桶。
三、美国:人性化智能家居
美国智能家居市场更多的是以舒适、娱乐、健康、环保、安全为主,而不是功能上的自动化,他们更多的是对一种家的感觉的描述,所以Smart Home称呼比Home Automation更加人性化。
而目前国外智能家居市场存在地域上的差距外,在其产品的销售模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就以美国为例,在美国智能家居就像普通商品一样,并没有所谓的智能家居产品类别划分之说,都是直接按照建材、卫浴、厨房等类别进行划分。
同时,在国外智能家居的价格也是比较便宜的,跟国内动辄上千售价的智能家居相比,国外智能家居的价格算是非常亲民了,一般的家庭都能够承受智能家居的价格。而且不难发现,目前智能家居技术和产业标准几乎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如事关智能家居技术发展的组织KNX协会、Zigbee联盟、HomePlug联盟、Z-wave联盟等等,其核心成员多是国外大公司,行业标准和协议多由他们参与制定,国内智能家居企业扮演的多是“参与者”的角色,难有国际话语权。
所以,未来在智能家居市场上,国内企业想要在市场上立足就必须不断完善内部市场以及行业标准,防止市场上不良竞争的出现,培育行业优秀人才。
『肆』 国外儿童家具发展史及现状~~~~~~~~急用
国外家具发展主要分六个阶段,即奴隶社会古代家具,封建社会的中世纪家具和文艺复兴及期后的近代家具。
一、 古代家具
古埃及家具,(公元前3100~前311年),尼罗河流域文化孕育的特色家具,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的埃及,家具的榫接技术和雕刻加工工艺已相当熟练。古埃及家具特征:由直线组成,直线占优势;用色鲜明、富有象征性;凳和椅是家具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为数众多的柜于用作储藏衣被、亚麻织物。古埃及家具对英国摄政时期和维多利亚时期及法国帝国时期影响显著。古希腊家具,(公元前650~前30年),当时人们生活节俭,家具简单朴素,比例优美,装饰简朴,出现旋木技术,优美的曲线成为当时的时尚。但已有丰富的织物装饰,其中著名的“克利奈”椅,是最早的形式,有曲面靠背,前后腿呈“八”字形弯曲,凳子是普通的,长方形三腿桌是典型的,床长而直,通常较高,且需要脚凳。
古罗马家具,(公元前753~公元365年),古罗马家具设计是希腊式样的变体,家具厚重,装饰复杂、精细,采用镶嵌与雕刻,旋车盘腿脚、动物足、狮身人面及带有翅膀的鹰头狮身的怪兽,桌于作为陈列或用餐,腿脚有小的支撑,椅背为凹面板;在家具中结合了建筑特征,采用了建筑处理手法,三腿桌和基座很普遍,使用珍贵的织物和垫层,体现奢华的罗马帝国风范。
二、中世纪家具
拜占庭家具(公元328-1005),继承古罗马风格,掺和波斯细部装饰,以局部以雕刻和镶嵌最多见,整体造型摹仿罗马建筑的拱形形式。
仿罗马家具(公元10世纪-13世纪):对罗马式家具的复古。 哥特式家具(公元12-16世纪)摹仿哥特式建筑的风格,尖顶、尖拱,平面空间都被有规律的划成矩形。
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具有冲破中世纪装饰的封建性和闭锁性而重视人性的文化特征。这个时期文化艺术的中心从宫殿移向民众,具有使古典样式再生和充实的意义。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16世纪时进入繁盛时期,又在欧洲各国逐步形成各自独特的样式。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多不露结构部件,而强调表面雕饰,多运用细密描绘的手法,具有丰裕华丽的效果;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室内和家具木雕饰技艺精湛为其主要的装饰手法;英国的文艺复兴样式可见哥特式的特征,室内工艺占据了主要位置。文艺复兴初期的家具:家具的主要特征是造型厚重庄严,线条粗犷,体现“人性”作为家具风格。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最主要的特征:
1、雕饰图案:主要表现在扭索(麻花纹)、蛋形、短矛、串珠线脚及叶饰、花饰等。
2、装饰题材:宗教、历史、寓言故事。家具主要用材:胡桃木、椴木、橡木、紫檀木等。
3、镶嵌用材:早期是骨、象牙和色泽不一的木料,盛行期发展到用抛光的大理石、玛瑙、玳瑁和金银等珍贵材料镶嵌成有阿拉伯风格的花饰。特点:对称形。
4、蒙面料:采用染有鲜艳色彩的皮革。
三、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时期的家具文化发源于17世纪20年代的意大利绘画、雕塑和建筑、家具,以后该种风格传遍了整个欧洲,一些著名的艺术大师也参与其中。
巴洛克风格占主导地位的家具样式包括古典叶纹装饰、山楣、垂花幔纹、面具、狮爪式器足、包嵌的银片嵌花纹饰以及精工雕铸的人像装饰。使用各种奢侈昂贵的材料,包括半宝石拼嵌、细木镶嵌、用天鹅绒作为家具的蒙面。造型厚重,富有雕塑感,经常采用弧曲或呈球茎状的线条。
巴洛克时期,家具的特点:
1、雕饰图案:不规则的珍珠壳、美人鱼、半人鱼、海神、海马、花环、涡卷纹等;除了精致的雕刻外,金箔贴面、描金添彩涂漆及薄木拼花装饰亦很盛行。
2、家具样式:常常运用人体雕像作为桌面的支撑腿,或桌面下的横托装饰。
3、镶嵌用材:使用各种奢侈昂贵的材料,包括半宝石拼嵌、细木镶嵌。
4、蒙面料:采用天鹅绒。
四、洛可可时期
洛可可风格出现于18世纪初的法国,从18世纪30年代开始风行欧洲,这种风格是对巴洛克经典风格过分规范和沉重的一种反潮流,并成为不少现代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之一。洛可可风格大量运用玲珑起伏及不对称的形式,特别是C形和S形涡卷纹的复杂精巧结合。主要包括贝壳式形状、写实性花朵和叶簇和中国式纹样。主题性形象包括戏剧人物和田园人物,以及四季风光和四季的拟人化形象。偏爱明亮色彩、轻巧的木材和涂金效果。
洛可可时期,家具的特点:
1、雕饰图案:有狮子、羊、花叶边饰、叶蔓与矛形图案等;是以白色为基调,在白色基调上镂以优美的曲线雕刻,通过金色涂饰或彩绘贴金,最后再以高级硝基来显示美丽纹理的本色涂饰。
2、家具样式:柔美、回旋的曲折线条和精良、纤巧的造型设计。
五、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在18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出于对洛可可风格轻快和感伤特性的一种反抗,也有对古代罗马城考古挖掘的再现,体现出人们对古代希腊罗马艺术的兴趣。这一风格运用曲线曲面,追求动态变化,到了18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风格变得更加单纯和朴素庄重。
这个时期的家具雕饰图案包括缠索纹、卵箭式线脚、花束、奇相图案和花束垂环。造型简单质朴,包括希腊古尊、三角祭坛、古瓶形式,在使用装饰时又很节制,表现形象以神话题材为主。颜色搭配沉暗、素淡,惟一例外的是采用伊特鲁里亚风格的红、黑、白搭配方法。新古典家具:削瘦、直线结构,比如法国凡尔赛宫中的家具就体现这一风格。
『伍』 现代中式风格国外研究现状
你好
求世界普遍性为中心,那么,21世纪新人文精神新古典主义所提倡的,则是尊重众者,尊重区别,提倡多元文化互补,特别是东西方文化互补。新古典主义的回归,它体现在家具文化上有一个很明显的对应,那就是中式新古典家具的复,中式新古典家具将那些中国固有的文化基因与现代诠释相结合,面向当代多元文化的世界,创造出了新的概念体系、话语体系、审美体系和工艺体系。 中式新古典主义文化价值发现 中式新古典主义源于前古典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碰撞。 中式新古典主有一个核心概念:设计风格移植了明清古典家具遗风,装饰元素继承了新古典风格以及后现代风貌,保留了传统中国中庸文化的人文气质,结合现代科技工艺,打造具有纯正中式家居血统的当代家居品牌。 新古典家具,继承了中国明清时期最鼎盛家居艺术精神,开启了后现代简约主义、经济实用主义的美学之风。糅合中式盛唐的贵族格调,秉持中国一直保留的中庸文化之人文精神,保留精致高雅气质,摈弃不必要的奢华铺张,以一种充满和谐与优美、庄严与秩序的经典生活方式,缔造出了现代人期盼已久的至简至易至尊的生活。 中式新古典更多继承了明清时期的家具风格,对于它的发展渊源我们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自然质朴,大多席地而坐,充分利用大自然本有的元素,把家具的工具尽量不往外拓延,而是指向人本身,把人体作为精神栖息居住的场所,最好的家具是人本身,这种很玄学的东方文化核心精神我们暂且不表。 由历史记载发现,从席地而座的古代矮形家具时期衍变出了高型家具,增加了家具原有的尺度,并且出现了方登和圆凳等新兴家具。从家具变化的总体趋势看,新式高足家具迅速发展是从唐朝至五代时期,以“桌、椅、凳”为代表的“高足高座”家具逐渐取代了以“席地起居”为特点的“矮足矮座”家具。 到了20世纪中叶,后现代解构运动支解成了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家具风格也打上时代特色,共性取代了个性,把极简主义等同了平均主义的对称,家具风格追求整体划一。 历史行进到21世纪,中式新古典将西方制造工艺引入,结合中国文化,注入东方灵性,打造了最纯正的中式新古典家居奉献给世界。它继承了明清最鼎盛时期的家具设计元素,以精美的唐草(蔓草)图案为外观背景,令古老的中式新古典贵族气质在现代文化精英家庭里散发崭新的优雅魅力。因此,中式新古典是家具文化的一次大胆复兴,是历史上早期家具的一次生命延续。 品位中式新古典家具的每个细节,感觉就像在欣赏明清时期的古玩、或一帧精美的山水画。其深沉隽永的人文气质、华贵典雅的装饰风格,以及考究细腻的多工序做工、恰到益处的现代比例、严格对称的空间序列、精确的尺寸,无一不为我们构建出一份真正的贵族生活空间,传递出中式新古典生活最本质的人文意韵。 中式新古典的经济价值分析 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是道,道家主张任其自然。讲究乘物而游心。为了塑造这样的完美人格,其工具生产的经济价值是以能否达到心的自由为归旨的,而中式新古典家具,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经济思想。中式新古典主义家具设计流畅线条的设计风格正是体现了这种审美自由。 中式新古典主义家具在材料上使用同身体比较亲近和谐的木质建成,取之于自然,它与后现代过于细密的破碎以及在此基础上过于繁杂的组合有所不同,在取材上破碎的成分较弱,因此它是追求绿色环境 保护的,正如西医是通过切割病灶来达到祛除疾病,而中医则是通过与大自然和谐一致来实现祛病的一样。由于中式新古典主义的经济思想对天然世界的尊重,所以最具成本意识,它追求精致化。在流程上,它尊重上游产业,尊重自主创新,它能使各个环节的生产者都能获得利益优化,正因为此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利益。 中式新古典主义非常注重精益思想,追求高端经济价值。它的产品定位是,使用者大多为35岁到65岁的年富力强的社会中流砥柱,他们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好的继承,另一方面他们又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其成员表现在具
满意请采纳
『陆』 跪求折叠家具发展史与折叠家具国内外研究状况
家具一词,它们词意包括很广,但通常一般指由木匠所制造的“桌椅板凳”之类。古人是席地而坐,室内以床为主,地面铺席;再后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础上又延生出榻等。到商、周、秦、汉、魏各时期,没有太多变化,有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直到汉代,胡床进入中原地带,到南北朝时期,高型坐具陆续出现,垂足而坐开始流行。憩居形式到了唐代仍然是两种形式并行,高的桌、椅、凳等已被不少人所使用,但席地而坐仍然是很多人的日常习惯。
真正开始垂足高坐从宋代,各种配合高坐的家具也应运而生。元、明、清各代,对家具的生产、设计要求精益求精,尤其是明清两代,成为传统家具的全盛时期。
中国历代家具的特质,在于它不仅仅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出在其特定环境里形成的不同的艺术风格。在现存的位数众多的明清家具中,比较集中的体现出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沉重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就使家具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并珍视的文化遗产之一。
宋代以前的生活方式起居习惯都与后来差别很大,所以我们今天几乎无法见到宋以前的家具实物。宋以后的千年当中,人们习惯于垂足高坐,并产生大量既美观又实用的家具,明清家具是家具的黄金时代,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明及清代前期家具制造业空前繁荣,大致上可归于两个原因,一是城市乡镇的商品经济普遍发达起来,社会时尚的追求也从另一个侧面刺激了家具的供需数量;另一个原因可能与海运的开放有关,硬质木材大量涌入,使工匠们有发挥的空间,竟相制造出在坚固程度和美观实用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的家具。
人类脱离洞穴生活后,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部落纷争、城邦混战的徘徊时期。中国在商代进入青铜文明时期,从现有的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到当时高超的铸造技术和不凡的审美趣味。在先民的日常生活当中,祭祀活动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寄托于上天的佑护。礼器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器物,其中也有一部分器物可视为早期的家具,起到置物、储存等作用。比如“俎”,就是一种专门用来屠宰牲畜的案子,并把宰杀完的祭品放在上面;再如“禁”,是商周时期放酒器的台子,造型浑厚,纹饰多为恐怖的饕餮纹。
此外,商代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髹漆技术,并被运用到床、案类家具的装饰上。从出土的一些漆器残片上,可以看到丰富的纹饰,在红地黑花之外,还镶嵌象牙、松石等,其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走向崩溃,整个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到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大有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也相应地得到改善,与前代相比,家具的制造水平有很大提高。尤其在木材加工方面,出现了象鲁班这样的技术高超的工匠,不仅促进了家具的发展,而且在木构建筑上也发挥了他们的才能。由于冶金技术的进步,炼铁技术的改进给木材加工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革,出现了丰富的加工器械和工具,如铁制的锯、斧、钻、凿、铲、刨等等,为家具的制造带来了便利条件。相传锯子就是由鲁班发明的,工艺的改进也促进了家具的改进。
当时主要的家具品种是几、案等。其中木制品大部分都以漆髹饰,一则为了美观,显示家具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二则是对木材起保护作用。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是坐、跪于地上,所以几、案都比较低。
床的出现,使人类的生活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木材埋于地下,受潮受压,容易腐败;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受到水、火的损害,所以我们很难见到那时的实物。在河南信阳出土的彩绘大床,是极其难得的物证,可以看出楚国的家具制造情况,亦可依此推断它的前身。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使用屏风的记载,它起到分割空间、美化环境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其制作和髹饰都已相当精美。
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规模庞大的阿房宫是秦始皇大兴土木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当时的辉煌都随着战火和天灾付之一炬,豪华的陈设和恢宏的殿堂都无处找寻了,我们只能借助于史料记载和文学作品来想象当时的境况。
汉代仍然是席地而坐,室内生活以床、榻为中心,床的功能不仅供睡眠,用餐、交谈等活动也都在床上进行,大量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都体现了这样的场景。床与榻略有不同,床高于榻,比榻宽些。设置于床上的帐幔也有重要作用,夏日避蚊虫、冬日御风寒,同时起到美化的作用,也是显示身份、财富的标志。
几在汉代是等级制度的象征,皇帝用玉几,公侯用木几或竹几,几置于床前,在生活、起居中起着重要作用。案的作用相当大,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用案作为饮食用桌,也用来放置竹简、伏案写作。
随着对西域各国的频繁交流,打破了各国间相对隔绝的状态。胡床就在此时传入我国,这是一种形如马扎的坐具,以后被发展成可折叠马扎、交椅等,更为重要的是为后来人们的“垂足而坐”奠定了基础。
从魏晋六朝至宋元时期,前后千年有余。中国社会此期间出现过激烈变动,魏晋南北朝连年战乱,李唐王朝太平盛事,宋代市井生活日益繁荣,元帝国疆域辽阔,史无前例。这些剧烈的变动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对雄伟壮丽的东方帝国赞颂有加,东方文明的光芒与欧洲中世纪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生活以及中国人在生活中所使用的家具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席地而坐”是魏晋以前中国人固有的习惯,从东汉时期开始,随着东西各民族的交流,新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垂足而坐”的形式更方便、更舒适,为中国人所接受,这种坐姿的传入与佛教的传入有直接关系,尤其到魏晋南北朝以后,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俗生活形态开始了。
尽管汉末至六朝这一段时间政治混乱、战争频仍,但其间的精神生活却很自由很开放,艺术创造充满热情。在战乱中疲于奔命的人们对佛教所描绘的来世充满幻想,而超脱凡俗的高士放浪形骸,隐居山野,陶渊明、竹林七贤,就出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佛教的日益盛兴,促进了大规模地建设庙宇、石窟,其中的陈设、用具也都受到外来影响,出现了墩、椅、凳等高型家具。
遗憾的是我们无法见到当时家具的实物,参考资料只能借助于同时期的壁画、石刻、文字记载或其他工艺品的仿制品。从唐代的绘画中可以看到椅、凳、双人胡床、墩等家具,但这些家具仅限于上层社会或者僧侣所使用。这与承袭前代席地而坐的习惯有关,或许是当时的人们把床、榻都理解为高的地面。在装饰方面,浮雕配件或绘画图案,都与佛教有很大关系。
隋朝只维持了37年,在家具方面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真正的繁荣时期是在唐代。唐代初期就出现了蓬勃进取的精神风貌,长时间的战乱和流离失所在江山统一后,人们的生活热情得以爆发。“贞观之治”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和文化上的空前繁荣。唐代的家具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显现出它的浑厚、丰满、宽大、稳重之特点,体重和气势都比较博大,但在工艺技术和品种上都缺少变化。豪门贵族们所使用的家具比较丰富,尤其在装饰上更加华丽,唐画中多有写实体现。这一时期的家具出现复杂的雕花,并以大漆彩绘,画以花卉图案。
从唐代敦煌壁画上除了可以看到鼓墩、莲花座、藤编墩等,还可以见到形制较为简单的板足案、曲足案、翘头案等。文人士大夫们多追求素雅洁净,所以这一时期的立屏、围屏多素面无饰。床榻类无多变化,因袭上代形制,以箱式床、架屏床、平台床、独立榻为主。
晚唐至五代,士大夫和名门望族们以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为时尚,许多重大宴请社交活动都由绘画高手加以记录,这给我们研究、考察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了极为可靠的形象资料。五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画面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五代时期家具的使用状况,其中有直背靠背椅、条案、屏风、床、榻、墩等等。完整简洁的形式也向我们预示了明式家具前期形态,为中国历史家具的最完美阶段打下了基础。
从10世纪中晚期开始,宋王朝展开了它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的画卷。
宋时高座家具已相当普遍,高案、高桌、高几也相应出现,垂足而坐已成为固定的姿势,中国历史上的起居生活变革由坐姿而定。城镇世俗生活的繁荣使高档宅院、园林大量兴建,打造家具以布置房间成为必然,这给家具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宋代以及稍后的辽、金历时300余年,家具发展经历了一个高潮时期,高档家具系统已建立并完善起来,家具品种愈加丰富,式样愈加美观。比如桌类就可分为方桌、条桌、琴桌、饭桌、酒桌以及折叠桌,按用途愈分愈细。宋代的椅子已经相当完善,后腿直接升上,搭脑出头收拢,整块的靠背板支撑人体向后依靠的力量。圈椅形制完善,有圆靠背,以适应人体曲线。胡床改进后形成交椅。几类发展出高几、矮几、固定几、直腿几、卷曲腿几等各种形式。宋代家具在总体风格上呈现出挺拔、秀丽的特点,装饰上承袭五代风格,趋于朴素、雅致,不作大面积的雕镂装饰,只取局部点缀以求其画龙点睛的效果。
相对而言,元代立国时间也比较短,统治者采用的政策是汉制,所以,不仅在政治、经济体制上沿袭宋、辽、金各代,家具方面亦禀承宋制,工艺技术和造型设计上都没有大的改变。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抽屉桌,抽屉作为储物之匣方便开取,是一大发明,它更大程度地加大了家具的使用效果。而这一新事物的出现也许更多地归功于民族交流和文化交融。
从魏晋六朝至宋辽金元这千余年间,中国王朝不断更替,其中发生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民族融合,社会取向一直沿着封建儒家的统治路线运行。当西方正在黑暗的中世纪苦苦摸索,力图走向新的启蒙之时,中国的封建王朝又在不断更替,元代也即将结素,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更世俗,更多样化的新时代。
『柒』 跪求关于家具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急用,希望专业人士帮帮忙,字数越多越详细越好!!在此谢
你这个问题范围太大了,恐怕要自己去网上搜索资料。
或者去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家具杂志。
我以前也到学校的校园网查阅过电子版家具资料的。
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很多这方面资料的,可以去图书馆阅览室查阅。
『捌』 国内外创意家具设计历史及发展趋势
我不知道你是要什么历史? 有历史的 家具设计 还叫创意? 你要创意回家具 那就是之前没有人答设计过的。 那这样的东西怎么会有历史 除非是设计公司有历史。你要是写论文 我建议你改下题目:国内外家居设计历史及创意家具发展趋势。
『玖』 国外的智能家居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智能家居的产品还是要看国产的。参加过国外几个智能家居展,70%以上都是中国的厂商。
『拾』 为什么国外家居行业好
中国家具市场发展复历史相对制较短,而且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更加看重产量和销量,整体市场快速求利的氛围,成为高端消费群体转向国外家具产品的重要原因。
国外品牌注重产品优秀的设计和上乘的质量,成为打动消费者的关键之处。
国外很多高端的家具品牌并没有成套产品 设计部门,而是与设计事务所或知名设计师合作,保证了一流的设计。在生产过程中,在材料运用、五金件使用、细节打磨方面,都非常细致,确保了质量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