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家具家居 > 西充信意家具

西充信意家具

发布时间:2021-12-01 22:12:25

① 刘邦封赏了纪信后人没有

应该没有,但他死后封赏不少
纪信,字成(?—公元前204),巴郡阆中县扶龙村(今西充县紫岩乡纪公庙村)人。先从刘邦起兵,为部曲长。他是“楚汉之争”时保护刘邦有功的著名将领。
秦末,农民阶级推翻秦王朝以后,刘邦、项羽等农民领袖,取得胜利后逐渐蜕变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他们之间展开了争夺农民胜利果实的战争,这就是“楚汉之争”。
公元前206年十月(秦历以十月为首,接着是十一月、十二月,端月、二月到九月岁终),沛公刘邦率军至灞上,秦王子宴出降,刘邦进入咸阳后,采纳了樊哙、张良的意见,封闭了秦朝的府库,把军队撤到灞上。十一月,他与诸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秦朝的严荆苛法一律废除。赢得了民心,提高了声誉。同时,他还接受部下的建议,派兵扼守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十二月,项羽率大兵40万攻破函谷关,引兵至戏,屯兵鸿门(戏和鸿门均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准备杀死邦。当时刘邦只有10万兵,军事力量上处于劣势,为了避免与项羽交锋,听取了张良的意见,去鸿门向项羽谢罪,言和求好。在向项羽说明虽然有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但在入关破秦后未敢轻动,立即封府库,废苛法和约法三章等情后,项羽转怒为喜,设宴相待。席间项庄舞剑,欲杀刘邦。此时,张良令攀哙入席,保护刘邦。刘邦乘项羽与樊哙谈话之机,离席入厕。张良叱樊哙出,自己出随出,劝刘邦速回灞上。在这紧急关头,纪信和樊哙、陈平、靳强力保刘邦从间道飞快逃出,返回灞上,脱离了险境,使刘邦转危为安。端月(即正月),项羽在戏这个地主召集会议,大搞分封,自立为西楚霸王,把刘邦封为汉王,划给遥远闭塞的巴、蜀、汉中为封地。
公元前205年三月,刘邦在基本平定三秦以后,趁项羽都城彭城空虚之时,引各路诸侯兵56万人攻取彭城。项羽立即率大军进行反攻,大败汉军。公元前204年夏四月,项羽派兵围攻荥阳城,月余,城内粮缺,朝不保夕,将士也筋疲力竭,刘邦十分着急。五月,将军纪信见情况十分危急,便对汉王说:“事急矣,臣请诳楚,王可以间出。”在得到刘邦同意后,由陈平写了降书,派人送交项羽,说汉王今夜便出东门投降。到了半夜,城内两三千女妇女从东门鱼贯而出,络绎不绝,楚兵都拥至东门看热闹。刘邦便乘机在张良、陈平、樊哙、夏侯婴等数十骑的保护下从西门逃出,逃往成皋。待东门上几千妇女走完,天已经亮了。这时装妆成汉王模样的纪信,端坐在一乘龙车上,黄幄左 ,前遮后拥,楚兵以为是汉王出降,欢喜若狂,高呼万岁。项羽出营审视,见车上端坐者不是刘邦,便问:“你是何人,敢冒充汉王?”纪信答道:“我乃大汉将军纪信。”项羽又问:“汉王在哪里?”纪信说:“早已离开荥阳了!”项羽气极,下令将军齐集火炬,烧毁龙车。纪信所坐的龙车和全身被烈火烧着时,还大骂项羽弑义帝,杀忠臣,绝无好下场,必被汉王所擒。纪信被烧死后,埋葬在荥阳城西孝义堡。
公元前202年刘邦统一全国建立政权后,便于第二年将纪信家乡从阆中县分出,建立“安汉县”。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改安汉县为“南充县。”621年(唐武德四年)又将纪信家乡从南充县分出,新置西充县。故纪信为今西充县人。由于纪信为保刘安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后人立庙以祀。且历代王朝都有追封:宋封“忠(礻右)安汉公”,元封“辅德显忠康济王”,明封“忠烈侯”。《纪信替死》的英勇事迹也被搬上了文艺舞台。南充还被誉为“忠义之邦”。唐尚书右丞卢藏用曾作过《吊纪信文》。宋代果州南充郡郡守邵博在《纪将军庙碑记》中说:“汉高帝之兴,有天命哉。方因困于荥阳,其势甚危,一时谋臣多亡去者,独将军死焉,呜呼!古固有死,贵成天下事也,若将军之死......。”宋果州太守杨济有感纪信诳楚成汉,书刻“忠义之邦”4字于南充城西金泉山。明监察御史卢雍于1518年(正德十三年)秋九月过灵泉寺(今岳池县秦溪乡八角井),作《忠义之邦赞》镌刻于驿道旁边石壁上。赞文曰:“顺庆名忠义之邦,重纪信之节也。监察御史东吴卢雍为之赞。道经灵泉,僧摩崖请题。按察司佥事刘成德曰盍书是赞,从之。巴人旧封,安汉故地,屹为巨邦,号称忠义。维昔纪信,委质高祖,荥阳围困,乃请诳楚。脱王之厄,甘焚其身,岂不爱身,义重君臣。炎汉开基,信功维元,当时不录,帝亦少恩。大节精忠,皎如日月,邦有若人,允矣豪杰。忠义之理,人心同具,百世而下,孰不歆慕。贤士辈出,民俗淳美,将军之风,使人兴起。我秉宪节,同爰咨询,爰作赞词,以示邦人。”明西充知县马腾云竖“汉将军纪信故里”碑于今西充县木角乡黄桷垭。清西育县令李棠在《题纪将军庙》云:“汉业艰难百战秋,焚身原不为封侯,敢于诳楚乘黄,遂使捐躯重泰丘。隆准单骑从此脱,重瞳双眼笑谁酬?天今荒草空祠宇,一片忠魂万古留。”西充紫岩乡的“扶龙沟”、“走马岭”、“歇马桥”、“望乡台”等纪信遗址和纪公庙,至今尚存。“将军神宇”为西充八景之一。

② 吴三桂是如何引清兵入关的

崇祯帝眼看李自成的大军攻入北京城,在煤山一棵槐树上吊自杀。统治中国二百七十六年的明王朝,宣告灭亡。

大顺起义军攻破北京,大将刘宗敏首先率领队伍进城,接着,大顺王李自成头戴笠帽,身穿青布衣,跨着骏马,缓缓地进了紫禁城。北京的百姓像过节一样,张灯结彩欢迎起义军。

大顺政权一面出榜安民,叫大家安居乐业;一面严惩明王朝的皇亲国戚、贪官污吏。李自成派刘宗敏和李过,勒令那些权贵交出平时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赃款,充当起义军的军饷,拒绝交付的处重刑。少数民愤大的皇亲国戚被起义军抓起来杀头。

有个大官僚吴襄,也被刘宗敏抄了家产,并且逮捕起来追赃。有人告诉李自成说,吴襄的儿子吴三桂是明朝的山海关总兵,手下还有几十万大军。如果把吴三桂招降了,岂不是解除了大顺政权一个威胁。

李自成觉得这个主意很有道理,就叫吴襄给他儿子写信,劝说他向起义军投降。吴三桂原来是明朝派到关外抗清的,驻扎在宁远一带防守。起义军逼近北京的时候,崇祯帝接连下命令要吴三桂带兵进关,对付起义军。吴三桂赶到山海关,北京已被起义军攻破。过了几天,吴三桂收到吴襄的劝降信,倒犹豫起来。北京还有他的家属财产,也舍不得丢掉。既然李自成来招降,不如到北京去看看情况。

吴三桂带兵到了滦州,离北京越来越近,就遇到一些从北京逃出来的人。吴三桂找来一问,开始,听说他父亲吴襄被抓,家产被抄,已经恨得咬牙切齿;接着,又听说他最宠爱的歌姬陈圆圆也被起义军抓走,更是怒气冲天,立刻下令退回山海关,并且要将士们一律换上白盔白甲,说是要给死去的崇祯帝报仇。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拒绝投降,决定亲自带二十多万大军,进攻山海关。吴三桂本来就害怕农民军,听到这消息,吓得灵魂出窍。他也顾不了什么民族气节,写了一封信,派人飞马出关,请求清朝帮助他镇压起义军。清朝辅政的亲王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求救信,觉得机会来到,立场回信同意。接着,他亲自带着十几万清兵,日夜不停地向山海关进兵。

清军到了山海关山下,吴三桂已经迫不及待地带着五百个亲兵出关迎接多尔衮。他见了多尔衮,卑躬屈膝地哀求多尔衮帮他报仇。多尔衮自然顺水推舟地答应。吴三桂把多尔衮请进关里,大摆酒宴,杀了白马乌牛,祭拜天地,订立了同盟。

李自成大军从南面开到山海关边。二十多万起义军,依山靠海,摆开一字阵,一眼望不到边。多尔衮从城头望见起义军阵容整齐,料想不容易对付,就让吴三桂打先锋,叫清军埋伏起来,自己和几名清将远远躲在后面的山头观战。

战斗开始了,李自成骑着马登上西山指挥作战。吴三桂带兵一出城,起义军的左右两翼合围包抄,把吴三桂和他的队伍团团围住。明兵东窜西突,冲不出重围;起义军个个血战,喊杀声震天动地。正在双方激烈战斗的时候,不料海边一阵狂风,把地面上的尘沙刮起,一霎时,天昏地黑,对面见不到人。多尔衮看准时机,命令埋伏在阵后的几万清兵一起出动,向起义军突然袭击。起义军毫无防备,也弄不清是哪儿来的敌人,心里一慌张,阵势也就乱了。直到风定下来,天色转晴,才看清楚对手是留着辫子的清兵。

李自成在西山上发现清兵已经进关,想稳住阵脚,指挥抵抗,已经来不及了,只好传令后撤。多尔衮和吴三桂的队伍里外夹击,起义军遭到惨重失败。李自成带领将士边战边退。吴三桂仗着清兵人多势众,在后面紧紧追赶。

李自成回北京后,在皇宫大殿里举行即位典礼,接受官员的朝见。第二天一清早就率领起义军,离开北京,向西安撤退。李自成离开北京的第三天,多尔衮带领清兵,耀武扬威地开进北京城。公元1644年十月,多尔衮把顺治帝从沈阳接到北京,把北京作为清朝国都。从那时候起,清王朝就开始在中国建立了它的统治。

第二年,清朝分兵两路攻打西安。一路由阿济格和吴三桂、尚可喜率领,一路由多铎和孔有德率领。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在潼关抗击清军,经过激烈战斗,终于被迫放弃西安,向襄阳转移。过了几个月,农民军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遭到当地地主武装袭击,李自成战败牺牲,年仅39岁。李自成牺牲后,清军就把进攻锋芒指向张献忠。1645年12月,清下诏招抚张献忠,张献忠毫不妥协,断然拒绝。1646年(顺治三年)清朝派肃亲王豪格和吴三桂率军由陕南入四川,进攻大西军。张献忠处境虽然困难,仍于同年7月率军10万退出成都,北上抗击清军。11月,驻军川北西充凤凰坡,由于叛徒刘进忠的出卖,清军发动突然袭击,张献忠兵败不幸牺牲。明末农民大起义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斗争最复杂的一次农民起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 河南人为什么把纪信请进城隍庙

郑州城隍庙,在郑州市商城路北,职工路(原名:城隍庙街)北端。建于明代初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修,是河南省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落之一。数百年来,虽屡遭兵燹、火灾及人为破坏,后经多次营建修葺,基本上保留了历史原貌,因此弥足珍贵。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日,城隍庙里都举办庙会活动。城隍庙内供奉的城隍爷(城隍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县长),一般多由历史上的忠良贤达来担任,而河南郑州城隍庙内供奉的便是汉刘邦麾下大将纪信。话说当年楚汉争霸,项羽派兵攻打汉军,汉军城内缺粮,将士也精疲力竭,刘邦十分着急。五月的时候,将军纪信见情况十分危急,便对汉王说:“现在情况紧急,臣有办法,可保汉王你逃走。”在得到刘邦同意后,由陈平写了降书,派人送交项羽,说汉王今夜便出东门投降。到了半夜,城内的妇女都相拥而出。刘邦便乘机在他的功将们的保护下从西门逃出,逃往另一个城市。那些妇女走完了,天已经亮了。这时装成汉王模样的纪信,卧在一乘龙车上,但一直用衣袖遮住自己的模样,楚兵以为是汉王出降,欣喜若狂,高呼万岁。项羽出营审视,见车上坐着的人不是刘邦,便问:“你是何人,敢冒充汉王?”纪信答道:“我乃大汉将军纪信。”项羽又问:“汉王在哪里?”纪信说:“早已离开这里了!”项羽见纪信忠心可嘉,有意招降,但纪信拒绝。最终被项羽用火烧死了纪信。

后来刘邦统一全国,建立汉朝,便于第二年将纪信家乡从阆中县分出,汉高祖御赐“安汉”,属充国县。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改安汉县为“南充县。”621年(唐武德四年)又将纪信家乡从南充县分出,新置西充县。故纪信为今四川西充县人。

由于纪信为保刘安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后人立庙以祀。历代王朝都有追封:隋唐以后官方屡有封敕和祭祀,宋封“忠?安汉公”,元封“辅德显忠康济王”,明封“忠烈侯”。故郑州城隍庙原名城隍灵佑侯庙。

④ 谁知汉朝刘邦手下大将纪信的历史吗

江苏徐州汉王人!
汉王拔剑泉向西二里三华山下有村纪庄,相传西汉名将纪信就生在这个村住。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身为秦朝县令的纪信,也脱下官服参加起义。后来,楚汉相争,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形势紧急。眼看城门将破,纪信求见刘邦说:“我的脸型很像大王,请你脱下衣服给我穿上,我冒充大王向敌人投降,你带领人马乘机冲出去。”刘邦依计而行,果然冲出重围,纪信则被楚兵捉住活活烧死。刘邦战胜项羽后,建都长安,在庆功会上想起了纪信的功劳,就对满朝文武大臣说:“纪信功高德重,没有他献计献策,怎能有我刘邦的今天?我封他为督城隍,把他的家乡改名为我先前的封号——汉王,把他的骨灰送家乡安葬,并建庙塑像,永远享受香火。”后来刘邦就下令全国各县城建城隍庙。故后人称纪信庙为“城隍庙”,纪信塑像为“城隍老爷”。
当地老人说,每年正月十六,徐州有城隍庙会,全城百姓都来赶庙会,祀拜城隍,主持祭拜的老和尚要请纪庄人来烧第一柱香,然后大小官员,各地群众才能烧香祭拜。而纪庄无纪姓是因为当年刘邦报恩为所有纪姓人家封官加爵爵位,迁到别处去了。据汉王镇一位退休老师介绍,汉王山上还有纪信墓,通往墓地的道路有两条,当地人称为“大马道”、“二马道”大马道走的是达官贵人,二马道走的是商贩走卒。

⑤ 明星鼻涕纸卖三万,这种病态追星还有多少

斯嘉丽在某节目中拍卖掉了她沾满鼻涕的卫生纸。经过83次激烈的竞标,鼻涕纸最终以5300美元约合人民币37000元的价格售出。然而,斯佳丽宣布拍卖所得将全部捐给美国救济食品机构。

2015年,黎明,刘亦菲,余少群等明星和剧组一起在四川省西充县的一个村子里拍摄电影夜孔雀时,住在当地的一家乡村酒店。据四川新闻网报道,剧组离开后,明星们下榻的乡村酒店房间在微信公众号上清晰地标上了19800元、18800元和8800元的价格。微信号还包括原始房间,并强调所有家具、日用品和床单都不会改变。

⑥ 我的信用卡逾期了后来还了,银行的说48小时后可以继续使用.这种情况可以用吗

既然银行都说了。
那就可以用呗。
反正一般情况下,逾期严重的话,
是要等消掉才行的。
学《西安科梵征信服`物有限公司》里的颗程了解如何提额 怔信修复 袋款 痒卡这些的。
==
。。。
~~~
诗的大概意思是指:到了梓潼没有寻见司马相如,
于是便向南边继续前行,想在南方(成都方向)
有卖酒的地方去问问
(因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后曾在成都当垆卖酒)。
一直走到巴国的西方(指现在四川省西充县),
想在西充寻觅谯秀(字元彦,四川西充人,
三国时期著名学者)
,但在巴西看见的却是满眼的荒芜。

⑦ 吴三桂为何甘当灭自己的祖国急先锋,灭自己几十万同胞毫不心软

故事是这样的、

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立了政权,国号大顺。接着,李自成率领一百万起义将士,渡过黄河,分两路进攻北京。两路大军势如破竹,到了这年三月,就在北京城下会师。城外驻守的明军最精锐的三大营全部投降。

起义军猛攻北京城。第二天晚上,崇祯帝登上煤山(在皇宫的后面,今北京景山)上往四周一望,只见火光映天,知道形势危急,跑回宫里,拼命敲钟,想召集官员们来保护他。等了好久,连个人影儿都没有。这时候,他才知道末日到来,又回到煤山,在寿皇亭边一棵槐树下上吊自杀。统治中国二百七十七年的明王朝,宣告灭亡。

大顺起义军攻破北京,大将刘宗敏首先率领队伍进城,接着,大顺王李自成头戴笠帽,身穿青布衣,跨着骏马,缓缓地进了紫禁城。北京的百姓像过节一样,张灯结彩欢迎起义军。

大顺政权一面出榜安民,叫大家安居乐业;一面严惩明王朝的皇亲国戚、贪官污吏。李自成派刘宗敏和李过,勒令那些权贵交出平时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赃款,充当起义军的军饷,拒绝交付的处重刑。少数民愤大的皇亲国戚被起义军抓起来杀头。

有个大官僚吴襄,也被刘宗敏抄了家产,并且逮捕起来追赃。有人告诉李自成说,吴襄的儿子吴三挂是明朝的山海关总兵,手下还有几十万大军。如果把吴三桂招降了,岂不是解除了大顺政权一个威胁。

李自成觉得这个主意很有道理,就叫吴襄给他儿子写信,劝说他向起义军投降。

吴三桂原来是明朝派到关外抗清的,驻扎在宁远一带防守。起义军逼近北京的时候,崇祯帝接连下命令要吴三桂带兵进关,对付起义军。吴三桂赶到山海关,北京已被起义军攻破。过了几天,吴三桂收到吴襄的劝降信,倒犹豫起来。向起义军投降吧,当然是他不愿意的;要不投降吧,起义军勇猛善战,兵力强大,自己不是他们的对手。再说,北京还有他的家属财产,也舍不得丢掉。既然李自成来招降,不如到北京去看看情况再说。

吴三桂带兵到了滦州,离北京越来越近,就遇到一些从北京逃出来的人。吴三桂找来一问,开始,听说他父亲吴襄被抓,家产被抄,已经恨得咬牙切齿;接着,又听说他最宠爱的歌姬陈圆圆也被起义军抓走,更是怒气冲天,立刻下令退回山海关,并且要将士们一律换上白盔白甲,说是要给死去的崇祯帝报仇。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拒绝投降,决定亲自带二十多万大军,进攻山海关。吴三桂本来就害怕农民军,听到这消息,吓得灵魂出窍。他也顾不了什么民族气节,写了一封信,派人飞马出关,请求清朝帮助他镇压起义军。

清朝辅政的亲王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求救信,觉得机会来到,立刻回信同意。接着,他亲自带着十几万清兵,日夜不停地向山海关进兵。

清军到了山海关下,吴三桂已经迫不及待地带着五百个亲兵出关迎接多尔衮。他见了多尔衮,卑躬屈膝地哀求多尔衮帮他报仇。多尔衮自然顺水推舟地答应。吴三桂把多尔衮请进关里,大摆酒宴,杀了白马乌牛,祭拜天地,订立了同盟。

李自成大军从南面开到山海关边。二十多万起义军,依山靠海,摆开浩浩荡荡的一字阵,一眼望不到边。老奸巨猾的多尔衮从城头望见起义军阵容坚强,料想不容易对付,就让吴三桂打先锋,叫清军埋伏起来,自己和几名清将远远躲在后面的山头观战。

战斗开始了,李自成骑着马登上西出指挥作战。吴三桂带兵一出城,起义军的左右两翼合围包抄,把吴三桂和他的队伍团团围住。明兵东窜西突,冲不出重围;起义军个个血战,喊杀声震天动地。

正在双方激烈战斗的时候,不料海边一阵狂风,把地面上的尘沙刮起,一霎时,天昏地黑,对面见不到人。多尔衮看准时机,命令埋伏在阵后的几万清兵一起出动,向起义军突然袭击。起义军毫无防备,也弄不清是哪儿来的敌人,心里一慌张,阵势也就乱了。直到风定下来,天色转晴,才看清楚对手是留着辫子的清兵。

李自成在西山上发现清兵已经进关,想稳住阵脚,指挥抵抗,已经来不及了,只好传令后撤。多尔衮和吴三桂的队伍里外夹击,起义军遭到惨重失败。

李自成带领将士边战边退。吴三桂仗着清兵的势,在后面紧紧追赶。起义军回到北京,兵力已经大大削弱。

李自成回北京后,在皇宫大殿里举行即位典礼,接受官员的朝见。第二天一清早就率领起义军,离开北京,向西安撤退。

李自成离开北京的第三天,多尔衮带领清兵,耀武扬威地开进北京城。公元1644年十月,多尔衮把顺治帝从沈阳接到北京,把北京作为清朝国都。打那时候起,清王朝就开始在中国建立了它的统治。

第二年,清朝分兵两路攻打西安。一路由阿济格和吴三桂、尚可喜率领,一路由多铎(音ó)和孔有德率领。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在潼关抗击清军,经过激烈战斗,终于被迫放弃西安,向襄阳转移。过了几个月,农民军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遭到当地地主武装袭击,李自成战败牺牲。

李自成退出北京后,张献忠在四川称帝,国号大西,继续抗击清军。到公元1647年,清军进四川,张献忠在川北西充的凤凰山的一场战斗中,中箭死去。这样明朝末年的两支主要起义军都失败了。

⑧ 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求翻译

一、译文

穿着盔甲,拿着长枪,不顾惜生命,做士卒的表率;该赏的一定执行,该处罚的一定言而有信。

二、原文

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

三、出处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曹彰传

(8)西充信意家具扩展阅读

一、创作背景

《三国志》全书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

二、作品赏析

《三国志》主要善于叙事,文笔也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也倍加赞赏,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竟毁弃了自己本来的著作。

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寿的《三国志》可以同《史记》、《汉书》等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还一直流传到今天。

三、作者简介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人。西晋史学家。

他少好学,就有志于史学事业,对于《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师事同郡学者谯周(蜀国天文学家),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

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280年,西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阅读全文

与西充信意家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boost电路原理 浏览:225
飞涂外墙防水胶怎么样 浏览:8
如何查询百邦维修进度 浏览:742
广东gf防水材料多少钱一公斤 浏览:348
胶州仿古家具市场在哪里 浏览:249
汽车水泵保修期限 浏览:101
赣州市哪里回收旧家电 浏览:293
深圳市邸高家居 浏览:539
房屋漏水物业如何维修 浏览:54
前锋热水器泸州维修点 浏览:768
电动车维修技巧免费视频教程全集 浏览:449
电影里的智能家居 浏览:277
塔吊维修怎么写 浏览:373
成都家居用品公司 浏览:927
多久压电路 浏览:328
济南历城区家电维修地址 浏览:429
买华为平板如何注意买到翻新机 浏览:162
switch如何验证是不是翻新 浏览:275
济南lg空调售后维修电话 浏览:286
小米虹口维修点 浏览: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