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国外智能家居发展
国外智能家居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1984年智能大楼在美国出现,随着比尔盖茨的智能版家的建立,权未来之家智能家居概念被大家认识,国外的品牌有control 4,快思聪等品牌,先后进入国内市场,国外品牌在技术上采用的是总线形式,也是比较稳定的方式,但随着WIFI的普及,无线智能家居逐渐取代有线产品,在无线的技术领域,国内和国外处于同一起跑线,国内的技术有的要比国外的还要先进,像POLYHOME智能家居产品,就是采用了最先进的zigbee单火技术,价格和比国外的要低很多,国内的产品在慢慢的取代国外的产品了。
Ⅱ 智能家居在国内外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要最新的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未来三年,中国数字家庭市场会形成500亿以上的新增规模,并在五年内迅速达到1000亿规模。在未来五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实现2倍增长,从2012年的不足2000万个节点增长至2017年的9000多万个节点。由于智能家居市场上缺乏有品牌影响力、实力雄厚的大厂商,使得市场的进入门槛极低。在新一轮的浪潮中,依然会有大量其他行业的企业进入,这其中,最可能引起市场剧变的将会是熟悉移动互联网的企业。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智能住宅)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三章。首先介绍了中国智能家居(智能住宅)行业的概念,接着分析了中国智能家居(智能住宅)行业发展环境,然后对中国智能家居(智能住宅)行业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智能家居(智能住宅)行业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智能家居(智能住宅)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Ⅲ 智能家居国内外研究现状
智能家居在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韩国这些电子产品先进的国家应用内都比较普遍,并且非常受欢迎。容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却非常快,生产厂家非常多,产品也是各种各样。遍布智能家居生产的各个环节,但是像海尔这样的龙头企业却比较少。在外观和产品质量上,总体与国外还有差距,但有些产品,比如家庭智能终端,中国的几个厂家的产品已经做得很好了,不但美观漂亮,而且功能很多,与国外的品牌比非常有竞争力。智能家居是未来居家生活的前进方向,虽然现在普及比较少,多是有钱人的专属,不过现在已经慢慢有廉价的产品出现,进入普通百姓家,比如家庭的情景灯光系统,这个比较实用,价格也不是太高,目前也比较容易让老百姓接受~
Ⅳ 国外的智能家居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智能家居的产品还是要看国产的。参加过国外几个智能家居展,70%以上都是中国的厂商。
Ⅳ 国内外智能家居研究现状
在智能家居控制领域, 我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出的-BUS智能控制系统。JU-BUSJU-BUS智能控制系统其网络是一个完全对等(peer-to-peer)的分布式网络。接入网络的每个设备具有同等的地位。系统摒弃控制中心概念,换言之,任何一个网络节点的失效都不会使系统瘫痪,同时避免因信息量过大而形成的控制中心瓶颈问题。从网络结构角度看,独立的、分散的、单体测量与控制设备仅仅是网络的一个分布式网络节点,其内涵属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从信息交互角度看,已经从简单的状态信息组合和基于监控的处理,发展到基于内容的处理融合。485 总线十几年来的应用经验证明,系统在防雷,组网、高度自治、稳定、可靠方面有非常优良的表现。
作为采用485 总线的JU-BUS 智能控制系统,目标涵盖了灯光控制、电动窗帘控制、安全防范、AV 设备、空调、地加热及风机盘管控制。在现阶段,钜力华科技公司产品主要专注在智能灯光控制方面。就器件分类来说,JU-BUS 系统主要由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和系统元件三部分组成。常见控制模块包括有触摸屏、智能面板、温度控制面板、传感器等等;控制模块负责采集外界的信息(如环境的亮度、人体的控制输入等)发控制命令去控制执行模块。常见的执行模块包括开关继电器模块、调光模块、窗帘模块、温度调节器等等,大多安装的每个楼层的配电箱,35mm 标准的丁导轨安装。
JU-BUS 系统上的每个器件都必须到系统主机注册认证,认证包括有整个硬件,智能芯片的固件程序认证等等,保证每个JU-BUS 的产品都稳定,可靠。系统只需铺设少许的电缆就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可节省大量设计和安装的时间和精力。元件的智能化意味着通过电脑编程的各元件既可独立完成开关、控制、监控等工作,又可根据要求进行不同的组合,从而实现不增加元件的数量而使功能倍增的效果。这样与传统的安装方式相比,就可大大减少元件的数量,同时也使得一些传统的难题迎刃而解,使得控制起来变得高效、自动、省心而且大大减少了人工控制出错的可能。同时在需求改变的时候,只要经过简单的配置就可以完全的满足新的需求。比如在门口的一个面板,传统上采用的是对火线的开关,原来控制时整个房间所有灯的开关,如果更改功能需要重新的布线;而采用JU-BUS 后,面板发送的是控制开关执行器的指令,因而只要重新的编程面板,就能轻而易举的达到新的要求。
JU-BUS 的系统可以应用在包括照明、安防、HVAC(通风温度控制)、时间事件管理等家庭楼宇领域的所有分支。它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1)科学性:完全遵循计算机行业国际准,基于TCP/IP 构建管理平台,无中心分布式结构,可使系统发挥其最佳效率;同时降低了布线量和安装费用。
2)实用性:有线/无线通信相结合,开放性结构与组编址通讯使设备间其有互操作性,形成一致的自动化控制网络。
3)灵活性:485 总线对电力线传输和无线频率传输的支持使系统扩充修改简易化,只需要增加软硬件功能模块,就能够应用扩展功能(如:安防消防/门禁管理/环境监测等)。
4)绿色性:通过对灯光及电器设备的管理,可有效的节省能源,通过对空调及新风系统的管理,使您的生活环境更加健康和环保,系统采用弱电控制及红外/无线等通信技术,完全对人体无害。
技术交流2529079389qq
Ⅵ 智能家居的现状与发展
智能家居作为一个新生产业,处于一个导入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市场消费观念还未形成,但随着智能家居市场推广普及的进一步落实,培育起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智能家居市场的消费潜力必然是巨大的,产业前景光明。 正因为如此,国内优秀的智能家居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一大批国内优秀的智能家居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智能家居产业中的翘楚!智能家居至今在中国已经历了近12年的发展,从人们最初的梦想,到今天真实的走进我们的生活,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
智能家居在中国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开创期、徘徊期、融合演变期。 萌芽期/智能小区期(1994年-1999年)这是智能家居在中国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整个行业还处在一个概念熟悉、产品认知的阶段,这时没有出现专业的智能家居生产厂商,只有深圳有一两家从事美国X-10智能家居代理销售的公司从事进口零售业务,产品多销售给居住国内的欧美用户。 开创期(2000年-2005年)国内先后成立了五十多家智能家居研发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天津、北京、杭州、厦门等地。智能家居的市场营销、技术培训体系逐渐完善起来,此阶段,国外智能家居产品基本没有进入国内市场。 徘徊期(2006-2010年)2005年以后,由于上一阶段智能家居企业的野蛮成长和恶性竞争,给智能家居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包括过分夸大智能家居的功能而实际上无法达到这个效果、厂商只顾发展代理商却忽略了对代理商的培训和扶持导致代理商经营困难、产品不稳定导致用户高投诉率。行业用户、媒体开始质疑智能家居的实际效果,由原来的鼓吹变得谨慎,市场销售也几年出来增长减缓甚至部分区域出现了销售额下降的现象。2005年-2007年,大约有20多家智能家居生产企业退出了这一市场,各地代理商结业转行的也不在少数。许多坚持下来的智能家居企业,在这几年也经历了缩减规模的痛苦。正在这一时期,国外的智能家居品牌却暗中布局进入了中国市场,而活跃在市场上的国外主要智能家居品牌都是这一时期进入中国市场的,如罗格朗、霍尼韦尔、施耐德、Control4等。国内部分存活下来的企业也逐渐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例如天津瑞朗,青岛爱尔豪斯,海尔,科道等,用X10,深圳索科特做了空调远程控制,成为工业智控的厂家。 融合演变期(2011-2020年)进入2011年以来,市场明显看到了增长的势头,而且大的行业背景是房地产受到调控。智能家居的放量增长说明智能家居行业进入了一个拐点,由徘徊期进入了新一轮的融合演变期。接下来的三到五年,智能家居一方面进入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协议与技术标准开始主动互通和融合,行业并购现象开始出来甚至成为主流。接下来的五到十年,将是智能家居行业发展极为快速,但也是最不可琢磨的时期,由于住宅家庭成为各行业争夺的焦点市场,智能家居作为一个承接平台成为各方力量首先争夺的目标。谁能最终胜出,我们可以作种种分析,但最终结果,也许只有到时才知。但不管如何发展,这个阶段国内将诞生多家年销售额上百亿元的智能家居企业。 5、爆发期
进入到2014年以来,各大厂商已开始密集布局智能家居,尽管从产业来看,业内还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显现,这预示着行业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但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介入和参与已使得外界意识到,智能家居未来已不可逆转。
目前来看,智能家居经过一年多产业磨合,已正处爆发前夜。业内人士认为,2015年随着合作企业已普遍进入到出成果时刻,智能家居新品将会层出不穷,业内涌现的新案例也会越来越多。
国内相关政策
截止2013年,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我国市场规模庞大,正处于居民消费升级和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融合发展的阶段,信息消费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巨大发展潜力。我国政府为了推动信息化、智能化城市发展也在2013年8月14日发表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大力测发展宽带普及、宽带提速,加快推动信息消费持续增长,这都为智能家居、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政策摘要: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
鼓励智能终端产品创新发展。面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热点,加快实施智能终端产业化工程,支持研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终端产品,促进终端与服务一体化发展。支持数字家庭智能终端研发及产业化,大力推进数字家庭示范应用和数字家庭产业基地建设。鼓励整机企业与芯片、器件、软件企业协作,研发各类新型信息消费电子产品。支持电信、广电运营单位和制造企业通过定制、集中采购等方式开展合作,带动智能终端产品竞争力提升,夯实信息消费的产业基础。 自从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1984年在美国出现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各种智能家居的方案。智能家居在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都有广泛应用。
1998年5月新加坡举办的“98亚洲家庭电器与电子消费品国际展览会”上,通过在场内模拟“未来之家”,推出了新加坡模式的家庭智能化系统。它的系统功能包括三表抄送功能、安防报警功能、可视对讲功能、监控中心功能、家电控制功能、有线电视接入、电话接入、住户信息留言功能、家庭智能控制面板、智能布线箱、宽带网接入和统软件配置等。
根据美国该行业之专业顾问公司PARKS的统计资料显示:1995年,美国一个家庭要安装家庭自动化设备的平均费用在7000至9000美元之间。1995年美国家庭已使用先进家庭自动化设备的比率为0.33%,看来市场真正启动尚需时日。预计这五年内,家庭自动化的市场年平均增长率为8%。PARKS公司的资料亦显示:到2004年,家庭网络市场总额可达57亿美元。据国际专家预测,到2000年底国际智能家居的产品销售额可达24亿美元。2004年可达148亿美元。 智慧家居是今后家居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市场推广才刚刚开始,但行业的竞争已经很激烈,光是宁波就有不下5家企业专门从事这方面开发。
制造企业在产业调整和转型中,都需要运用到大数据。今后,数据将成为推进社会进步的第四生产力。市场潜力巨大,同时,智慧家居所依托的大数据分析,也是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总论
比尔盖茨是国外第一个使用智能家居的家庭,至今快有三十年的历史了,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也逐渐走进大家的视野。这两年随着wifi的普及,无线智能家居逐渐取代了有线产品,在无线领域国内并不落后于国外,同样使用最新Zigbee智能家居,但目前国内智能家居虽有潜力但发展缓慢,人们的消费观和消费能力并不充分。
根据《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发展环境与市场需求预测分析报告前瞻》分析,目前我国智能家居产品与技术的百花齐放,市场开始明显出现低、中、高不同产品档次的分水岭,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面对中国庞大的需求市场,预计该行业将以年均19.8%的速率增长,在2015年产值达1240亿元。
发展
智能家居最初的发展主要以灯光遥控控制、电器远程控制和电动窗帘控制为主,随着行业的发展,智能控制的功能越来越多,控制的对象不断扩展,控制的联动场景要求更高,其不断延伸到家庭安防报警、背景音乐、可视对讲、门禁指纹控制等领域,可以说智能家居几乎可以涵盖所有传统的弱电行业,市场发展前景诱人,因此和其产业相关的各路品牌不约而同加大力度争夺智能家居业务,市场渐成春秋争霸之势。
Ⅶ 智能家居的发展概况
发展概况 1.国外智能家居的发展概况 世界上最早的智能建筑是1984年在美国诞生的,之后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开始开发智能建筑和智能家居产品。而且也使世界其他国家的众多企业参与竞争智能家居这个市场。 2.国内智能家居的发展概况 智能家居在中国经历了近6年的起步阶段,发展速度缓慢,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发技术短期内也不成熟。但是随着建筑智能化行业协会的成立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在市场上已逐步推广,前期主要集中在一些分散的智能家庭控制子系统的研究上,如三表抄送系统、门禁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等。随着集成技术、通讯技术、互操作能力和布线标准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实现它们之间信息共享,使得系统安装方便、使用灵活。预计在2005年~2007年间将逐步普及。而且我国在《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中,将建设智能化小康示范小区列入国家重点的发展方向。因此也就必然促使智能化从智能大厦建设向智能化住宅小区,乃至向家庭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建设部要求“到2010年,大中城市中60%的住宅要实现智能化”。据国家建设部科技委智能建筑技术开发推广中心的报告称:随着环保、健康、安全、舒适的智能家居逐步普及,家居智能化的比例会大幅增加,目前已达到20%左右;按照智能家居每年500多万套的速度发展,智能家居市场对智能产品的需求量将大幅度的增长。 市场需求分析 经过前几年各商家、媒体对家庭智能化概念性的宣传,现在消费者对智能家居产品已经不断熟悉。有关调查显示,消费者已经接受了智能家居这一产品的概念且有购买意向,而在家电控制产品价格方面绝大多数的消费者的承受价位在5000元以内,近1/3的消费者承受价位在2000元以下。然而,时至今日,国内厂家自行研制、开发的智能家居产品不太成熟,而有一些国外的知名品牌由于价格太高,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所以智能化家居产品的确蕴涵了无限商机,但是要真正挖掘如此大的市场,则需要研究消费者的深层需求。 针对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分析,消费者对远程抄表和物业智能管理兴趣索然,但是对家居布线、家庭防盗报警网络却情有独钟,所以目前众多企业都往这一方向发展。 目前,中国开发智能家居产品的企业主要是集中在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厦门等地区,而且这些企业设计的智能产品还不够完善,还没有正式投入市场,所以现在谁能生产高品质、价值合理的产品,谁就能率先占领市场。
就目前发展趋势分析,智能家居产品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由于目前市场上的产品类型还不多,那么现有的产品就能率先占领有利的市场。不过我们也注重对产品的宣传,因为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除了考虑产品的价格外,对品牌也有一定的考虑,专业性的品牌或口碑较好的产品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追捧。所以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和杂志、网络等诸多媒体进行广泛的产品宣传是必要的。 智能小区的发展历程和星级认证 据了解,我国智能化小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98年以前为第一阶段,95年建设部正式推出了小康住宅的设计标准。97年,由部分设计院共同起草的小康住宅电气设计对策,出现了一批采用电气技术、具有较简单家庭安全系统功能的小区。第二个阶段是98年到2000年,98年1月份建设部住宅产业办召开了住宅小区智能化论证研讨会,对住宅小区智能化的技术范畴、分别标准、智能化的技术对策等进行了研讨。二十一世纪初进入了智能小区的第三个阶段。 而智能小区也划分为:一星级(普及型)、二星级(提高型)、三星级(超前型)三种类型。根据《全国住宅小区智
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的规定,一星级智能小区须包含安全防范、信息管理及信息网络三个子系统。二星级除应具备一星级的全部功能之外,同时在安全防范和信息管理子系统的功能及技术水平有较大提升。信息传输信道应采用高速宽带数据网作为主干网。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应配置局部网络,并可供住户联网使用。三星级应具备二星级的全部功能。其中信息传输信道应采用宽带光纤用户接入网作为主干网,实现交互式数字视频业务。在可能条件下,应实施现代集成建造系统(HI-CIMS)技术,并把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纳入整个住宅小区建设中。同时,HI-CIMS系统要考虑物业公司对其智能化系统管理的运行模式,使其实现先进性、可扩展性和科学管理。 自2000年开始,大部分商品楼盘都不同程度地开始建设了智能化系统。甚至于带有某些“炒作”或“广告”的成分。不少地方仅安装了智能化门禁系统或宽带入户系统,就说是智能化小区,未免有点言过其实,这两项仅仅是智能化小区最基本的设施之一。据了解,目前国内智能化小区大多是一星级,二星级的数量也不是很多,称得上三星级更是屈指可数。不少开发商往往十分看重智能化系统对楼盘销售带来的好处,而对小区建成后,智能化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以及所需运行费用则很少考虑。但如果对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所持态度基本上只是市场行为,也必将受到市场的严峻考验。2001年这种具有“盲目性”的建设已逐渐“冷”下来,开始转为“理性”发展。
文章出自:瑞尊智能
Ⅷ 智能家居在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怎样
很普及的,智能家居看似是奢侈品,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可要可不要,导致这种观念的无非就是回一答个价格问题制约了大部分的家庭对智能家居的使用。过去很多人会认为智能家居无非就是有“钱”人用的,高端,大气,上档次,整体智能家居安装下来价格过于奢侈,从简单的灯光控制,电动窗帘控制,空调的控制以及电视的控制,全屋的智能家居控制涉及面比较广,到复杂的监控,安防,门锁,窗户,家庭影院等,安装工程大,周期时间长,导致费用高,再加之都是新型科技产品,前期大量的研发,对接,到用户家里使用,过程太长。
Ⅸ 国外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现状如何
1984年,世界上第一栋智能建筑于美国诞生,随后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也先后提出了关于智能家居的相关方案。那么在智能家居迅速发展的当下,其市场发展现状又如何呢?现在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西班牙:充满艺术气息的家居生活
在艺术氛围浓厚的西班牙,连智能家居也充满着艺术的气息。而且目前西班牙智能家居产品已经达到了在室内自然光充足的时候,日光灯会自动熄灭;当室内日照过强时,系统又会自动打开遮阳篷;屋顶的天气感应器能够随时得到气候、温度的数据,在下雨的时候它会自动关闭草地洒水喷头、关闭水池;而地板上不均匀分布着的黑孔是自动除尘器,只需要轻松遥控,它们就会在瞬间清除地板上的所有灰尘、垃圾??
二、日本:室内外全智能
日本是一个智能化高度发达的国家,除了电器自动联网外,还体现在生活的各个细节。通过生物技术实现的自动识别门禁系统;有清洗、消毒烘干等功能的自动马桶。
三、美国:人性化智能家居
美国智能家居市场更多的是以舒适、娱乐、健康、环保、安全为主,而不是功能上的自动化,他们更多的是对一种家的感觉的描述,所以Smart Home称呼比Home Automation更加人性化。
而目前国外智能家居市场存在地域上的差距外,在其产品的销售模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就以美国为例,在美国智能家居就像普通商品一样,并没有所谓的智能家居产品类别划分之说,都是直接按照建材、卫浴、厨房等类别进行划分。
同时,在国外智能家居的价格也是比较便宜的,跟国内动辄上千售价的智能家居相比,国外智能家居的价格算是非常亲民了,一般的家庭都能够承受智能家居的价格。而且不难发现,目前智能家居技术和产业标准几乎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如事关智能家居技术发展的组织KNX协会、Zigbee联盟、HomePlug联盟、Z-wave联盟等等,其核心成员多是国外大公司,行业标准和协议多由他们参与制定,国内智能家居企业扮演的多是“参与者”的角色,难有国际话语权。
所以,未来在智能家居市场上,国内企业想要在市场上立足就必须不断完善内部市场以及行业标准,防止市场上不良竞争的出现,培育行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