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介绍一下中国传统家具
传统家具
我国家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有文字可考和有形象可证的就有三千多年。随着人们起居形式的变化和历代匠师们的逐步改进,到明代时,已发展为高度科学性、艺术性以及实用性的优秀生活用具。不但为国人所珍爱,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也独树一帜,享有盛名,被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它象征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特点和文化传统。传统家具作为社会物质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人们朝夕相处,伴随人们同生共存。它不仅仅是提供人们使用的生活必需品,也不只是匠技艺术的记录和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家具的使用功能还体现着浓厚的民族思想观念、民族道德观念、民族行为模式等。数千年来,家具始终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风俗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并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人,有的已成为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风俗习惯而流传至今。我们今天研究、借鉴、总结前人为我们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目的在于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和传统家具艺术,总结历史经验,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家具服务。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也是我们宣传祖国历史文化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课题。
② 中国家具老品牌有哪些
比较知名的是曲美家具,成立了二十多年,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还有红苹果、联邦、皇朝等。
③ 中国传统家具风格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家具到明代发展到巅峰,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继后的清式家具,在康乾时期,仍具有很高的艺术品味,随后就每况愈下,走入了尺度厚重但用料过大、装饰格调低俗而且过度的误区,出现了颓势。其社会原因是封建制度日趋没落,吏治腐败,暗无天日;贪污已呈结构性,统治者骄奢淫逸,争阔斗富;经济上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已无法养活不断膨胀的人口,生产力凋蔽,更谈不上创新和发展。实际上,东方文明正面临着巨大危机,积弱积贫,大祸临头却浑然不觉。历史延续到清代末期至民国,传统社会崩坏,民族处在流血、死亡、挣扎和灾难的深谷之中,中国的家具及其设计已由旧日的辉煌走向式微。从历史的断代来看,可以认为在19世纪的中叶,或者把它定为1851年,中国家具的风格就出现了断流。其理由为: (1)1841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和185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文明用"坚船利炮"摧毁了东方文明的自信心。1851年清朝皇帝结婚,宫廷竟然从西方进口家具。(2)19世纪中叶,奥地利人托耐特(Michael Thonet)已掌握了实木弯曲技术,大量生产曲木家具,而几乎同时有美国人比尔特(John Henry Belter)开发出层积木技术,英国人普拉特(Samuel Pratt)第一个获得了"弹簧软包"的专利。这些实际上表明了现代家具的诞生。(3)自19世期中期起,西方家具在家具风格动荡、变革的进程中,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开始了对现代家具的探索,从重装饰向重功能转变,从重手工向重机械转变。更重要的是,欧洲的理论家如拉斯金(John Ruskin)、科尔等人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结合"等"工业设计"的思想。(4)19世纪初期,欧洲各国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英国为了向世界炫耀工业革命带来的伟大成就,在19世纪中叶提出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建议,很快得到了欧洲各国的响应。1851年,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材和玻璃结构,称之为“水晶宫”。从19世纪中叶,西方家具开始实现现代化,而中国家具却走向了没落。值得指出的是,尽管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的家具风格出现了断流,但是在局部仍然有着亮点,如上海一带出现的西式家具作坊如水明昌等,采取“西式中做”的方式,做出了一批很好的西式家具,并且在装饰方面应用了大量的中式纹样。另一个亮点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及周边地区生产的“新式家具”,它与二次大战后英国推行的“实用家具体制”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家具市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真正面向世界的,消费者也才真正开始了解国际家具的风格和潮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家具业如饥似渴地模仿欧洲家具、美式家具及和式家具是毫不奇怪的
④ 这种老式家具有收藏价值吗
您的问题,这种老式家具有收藏价值的;可以当一个“民俗家具”品种收藏,一定要好好保存!
⑤ 中国古典家具的材料有那些
中国古典家具的材料有很多种,较名贵的有紫檀木,黄花梨木,红木,楠木等,这些材料都专是明清皇宫种中家具属的主要用材。北京故宫中有很多这些材料制作的家具(有机会的朋友一定要去看下,都是我们国家的国宝)。
制作中国古典家具的材料中硬木主要有:紫檀,黄花梨木,红木,鸡翅木,铁力木和乌木。
软木中较名贵的是楠木,其他软木还有:核桃木,榆木,榉木,樟木等等。
强调一点,在中国古典家具的制作中还有一个及其特殊的例子,就是用瘿木制作的家具。所谓瘿,即为树瘤。
⑥ 过去(老一辈)的家具与现在家具有什么区别
老式家居制作工艺比较复杂,花纹图案繁复,而现代家居注重的是简单,人体的舒适度
⑦ 中国传统家具的演变过程吗有什么发展趋势吗
中国传统家具可以说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了,中国传统家具起源于夏朝,那时候的家具只是有一个简单的雏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有了比较低矮的家具,但是这个时期的家具为以后的家具的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高形家具,家具有了明显的增高,种类也开始渐渐增多。
还有就是我觉得家具的发展会越来越人性化,我个人家具除了美观之外,主要还得是以实用为主,所以只有家具做得越来越人性化,我们才会越来越喜欢。
⑧ 老式旧实木家具翻新怎么做 翻新老旧实木家具的方法
第一道工序是清洗
老家具进门断胳臂缺腿,蓬头垢面,得除去浮尘和积土,有时还有水泥浆、沥青、化学油漆什么的。然后用水冲,边冲边用特制的刷子刷,积垢深厚的,可以加一点碱水。洗过的旧家具得阴干。不然遇水膨胀后,榫头拆开后就难以复原。在有些负责的店家里,还会对老家具进行熏蒸消毒,以去除虫子与虫卵。
第二道工序是去漆部分
一般是用细砂纸轻轻摩擦,如果遇到较硬的部位得就用刀刮。做这个活得胆大心细,稍不留神就会破坏精雕的部分,有时一条纤细的线脚,被磨平了,再怎么修也回不过神来。
第三道工序是整修木器部分
缺损的部分得找同样的材质补完整,断胳膊缺腿的还好补,最难的就是浮雕的部位,比如仕女,蝙蝠什么的,得以同样的风格修补好。而每个时期,每个地方的工匠手法又不尽相同,修理的工匠心里得有谱,得虚心与前辈匠人对话,也不能逞技而坏了原件。不然的话,内行人上眼就看出破绽了。
第四道工序是配铜活
有些箱柜的铜活坏了,也得按原来的式样做一个,如吊牌、面叶、活页、套脚、包角、牛鼻环子等都是中国传统家具不可忽视的饰件。从制作工艺上分镂空、錾花、打毛、做旧等,连点点斑斑的绿锈也做得出,很有沧桑感。
第五道工序是精打磨,以便上蜡或上漆
木质好的老家具修复,按收藏界的原则应该是尽可能地保留原来的模样,所以负责的店家在接洽客人时会从艺术鉴赏和老家具保护等方面劝说客人,最好在家具表面烫蜡,使木质的肌理纹路毕现无遗,这种朴素的美是最最耐看的。比如柏木和榉木,经过打磨后,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包浆,光洁度不比硬木家具差。
最后一道工序是做漆面
做漆面的意思不是简单地刷漆,而是尽可能保留原有漆面,只不过收拾干净而已。不可避免地要上漆,也是有限地进行,比如描金柜的花饰磨淡了,漆皮起壳了,有些顾客要求维持原状,有些顾客会要求补一下,那些小面积修补,不会走失原韵,是可以的。有些老家具还是用披麻带灰工艺做漆面的,如今这种工艺很少有人会做,就得请高手来复原,如果用化学漆一刷,一脸贼光,这件老家具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
⑨ 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传统家具是什么
是明清时期的家具吧,这类家具程官帽结构非常具有收藏jia。
⑩ 中国最古老的家具是什么时代出现的
家具的产生是伴随着人们对于家的概念而产生的。对于有着悠长历史的中国而言,最古老的家具产生在距今5000年之前的神农氏时代。当时的人们,给自己建筑起了遮雨的棚。人们在棚下饲养牲畜。随着这些的发展,家的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因为这些的出现,也就让人们逐渐出现了许多的家具。最早出现的家具便是在人们搭建的房屋底下可以供人们坐的——席。而随着席的出现,其他的家具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席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一个家具,发挥了自己独特的用途。而在后来,人们慢慢的改变演进。让简单的席变成了木椅,继而又出现了青铜的椅子。这也是人类历史上不断发展进步的表现。人们不断的追求让自己的居住环境更加的轻松,也让人们不断的创新。这就是时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