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家具家居 > 赵集卖家具

赵集卖家具

发布时间:2021-02-22 14:25:34

① 河南邓州赵集有卖磷肥的店吗

河南郑州赵集有卖磷肥的店,你想买磷肥可以到河南郑州召集去买。

② 太和赵集今天的小满会作文

说起农村的“集”或者“会”,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从古代就兴起的这种民间买卖和商品交易方式一直流传至今。河南的大大小小城镇,延至不太起眼的村落,都时兴着的各式样的集会。

自我童年记事起,家乡最有名的集会就是“小满会”,有的村子叫着叫着就叫成了“小麦会”。乡亲们称作小满会,这里是有讲究的。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在中原地区,这时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顺口说:“小满物满盈,小麦快长成。”小满会或许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村里的老人说,小满会是小麦收割前的一次大集会,更像是一种收割作物前大动员活动。

一直以来,小满会固定在距离我家三四里路的巨岗村举办。巨岗村地处黄河北岸,毗邻106国道,交通便利,它不但是周边乡镇通往开封、郑州的必经之路,也是周围村落之间往来的要道。这村做生意的也多,能人多,用今天的话说,村里有经济头脑的人多,慢慢的,村子就演变成一个类似城市“商业中心”的地方,功能就像现在的二七商圈之于郑州一样,它辐射周围的村落。我问过村里的老人,小满会啥时候开始在巨岗举办的,老人都说,“这会啊,年太多了,早一辈都有啦,记不清楚是那一年了。”

一年一次的小满会,依据每年季节日期有所调整,一般在阴历4月14日举行,15日结束,别看时间短,这两三天可谓是人山人海,浩浩荡荡,整个集市从村西头到东头蜿蜒三四里路,商户依据路两边的杨树、柳树或者预制板等搭建商棚,规模大小不一,那场景用“热闹”、“壮观”等词来形容都不够准确。有个小细节透露一下,有些生意个体户为了抢占先机,提前两周就开始占位了,竞争激烈,似乎是这大集会来临前的预演。

讲了这么多,恁也别嫌烦,下面就带您赶趟小满会。

记忆里,小满会当天清晨饭后,村里人就开始“蠢蠢欲动”,家门口套架子车的,院子里叮叮咣咣收拾东西的,妇女们嚷叫交代着男人买这买那的,孩子们兴奋的追打着,姑娘们在谈论着买啥款式的裙子,老人们也换好了干净的衣服静坐在门口等着出发了。

不大会儿,村子里就真正的热闹起来,人们出发了,坐马车的,骑自行车的,还有结伴步行的,都一股脑的汇聚在从村里通往小满会的那条路,像流水一般涌向小满会。若是赶巧碰上对面的村子出发的乡亲们,两股人群很有气势的朝着106国道汇合,那场面像是古代交战的双方开打一样,各有各的阵势。等到两队人马汇合在106国道,人群掺杂在一起,两个村的乡亲们开始互相打招呼开玩笑,一时间,这支大队伍熙熙攘攘,人群里散发着异常的兴奋和无法形容的热情,载着这样的巨大希望一路向北。

十几分钟后,大队伍陆陆续续的到达巨岗村口,村口处聚满了人群和马车、自行车以及少量的拖拉机。我们这支队伍开始也陆续的解散了,栓马车的,锁自行车的,男人自成一队,妇女、孩子、姑娘们结伴而去,老人们则被送到会场的外围去看戏。

说到这里,就算进入小满会场了。

啥?流着油的金黄火烧?

刚进村口,孩子们就赖着不走了。路两边有几家卖火烧的摊位,摊位前围满了人,一股股的葱花肉香味溢散开来,那时候,光是闻着这味道,我们这帮孩子就开始流口水了。等到靠近烧饼炉,瞧见铁炉板上那金黄的滋润着油花、发出滋滋的声音的火烧,我们就彻底迈不开脚了。即使站在一旁看着,也觉得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来一个吧,孩儿?你要不要来一个?好吃不贵啊!随着胖胖的老板娘那一声声吆喝,孩子们终于按捺不住了,一个个都不停地央求着家长买火烧吃。为此,有的孩子还大哭大闹起来。这会还没有开始逛,就率先在这热闹起来了。

留光火烧,在我们那特受欢迎,据说,正宗留光火烧都已经卖到首都北京。在附近的乡镇和村落的集会上,很多卖家都是模仿着留光火烧去做的,且不说正宗不正宗,反正是味道好极了。很多时候,我们小孩子赶会就是为了能吃上一个火烧,只要手中拿着一个火烧,再拥挤的人群,再热的天气我们都能忍受。

吃一回就上瘾的硬菜,猪头肉

说到吃的,人人都难例外撇开。这不,男人们挤在了猪头肉的摊位前。当时,巨岗猪头肉在我们那一带可谓是“美名远扬”,是难得的一道“得劲”的下酒菜。老板和几个徒弟站在小店的摊位前,面对囔叫着的人群,手脚都忙不过来。这些乡亲们也顾不上先来后到,谁都想抢先买到刚出炉鲜嫩的猪头肉。用今天的话说,就跟大家节日里参与疯狂的网购一样,人人卯足了劲,看谁手快。

猪头货(猪头肉的俗称)也是家里请客吃饭的一道硬菜。逢上请人吃饭,特别是重要的亲戚或者客人,主人都会特意上一盘猪头货,客人喜欢吃这一点咱先不说,重要的是主人显得有面子。一盘猪头肉放在桌子中间,就这么一放,主人心里敞亮敞亮的,倍有面儿。其实,那时候很少有人专门买着吃,也就是逢上会或过节、请人吃饭才会享受一顿。当时,凡是能沾光吃上几口猪头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现在巨岗猪头货已经走向市场,取名巨岗卤肉,在开封、新乡等城市比较受欢迎。

一应俱全的农具天地

沿着这条会场主路往里走,就泾渭分明了。路北的人群多是男人们,路南则是妇女和孩子。这是我记忆中的小满会最有特色、最难忘记的画面。

会场主路北边,是一家家的农具商户,这些农具商户是依靠着路边的杨树、柳树、预制板等搭建农具摊位。沿着这些摊位从西往东一眼望去,只见一排排溜光的大木杈,几乎跟树一样高、一样蓬勃的大埽把,锋利的月牙形的镰刀,还有做工精细的木耙、木楸、篮筐、簸箕、笆斗、麻绳、卷席、草帽等,这些都是收割麦子必不可少的工具。顺着在看下去,还有铁楸、锄头、爪钩等铁质农具。男人们聚集在这里“摩拳擦掌,叮叮咣咣,跃跃欲试”,挑选合适的农具。就这么一圈转下来,有的人高兴的扛着几个大木杈,有的买了几个卷席,卷席是为了屯麦子用的;还有的人几乎件件都买一个,两手早都拿不下了,说法是又是新的收割季,换套全新的吧,这样的话,一是新农具好用,二来干活来劲。

在农具商户的后面,是一片荒地,荒地里遍布杂草,也有稀疏的杨树。这里是牲畜的交易场所,比如骡子、牛、驴、猪、羊等等。牲畜交易场所的人相对少一些,多是中年男人或者一些上岁数的老人,他们经常与牲畜打交道。这里的买卖双方达成交易困难一些,比如,商户一个劲的夸自己的驴多好,多卖力,而围在一旁有意向买的人则不急,他们抽着烟,一根接一根,围着几头驴来回的观看,时不时的摸摸,或者拍打几下驴,像是满意又像是不太满意,一副捉摸不定的样子。这时,商户干着急也没有办法。

牲畜交易场所最吸引人的是专门给牛治病的地方。人们围成一圈,一头牛拴在木桩子上,几个人按住牛头,一个戴着草帽的中年男人将一个特制的磁铁塞进牛嘴里,继而磁铁进入牛肚。约十分钟后,中年男人将手里的绑住磁铁的线握紧,同时,一面慢慢的往外拉回磁铁。这时,周围的人都有些紧张。还好,中年男人将磁铁轻巧的取了出来,只见磁铁上吸附着碎铁皮、铁屑和其他一些金属颗粒。这时,人们开始说说笑笑,气氛欢快起来。这个过程,真是让我们长了见识。

绚丽的花布世界

路南多是卖布料、衣服、水果以及其他小吃的摊位,可以说是女人们的天地。一列列整齐的色彩鲜艳的花布依次排开,顺着一个方向望去,仿佛身处一个五彩斑斓的绘画世界,看的人眼花缭乱,这“花花布构成的绚丽地带”与路北边灰色的农具天地形成强烈的对比,此时,你若是从空中俯瞰,会场主路一半是灰色,一半是彩色,像画家笔下的新旧两个世界。

布料是女人们必买的,用来给男人、孩子做衣服。当时,我们穿的衣服都是手工做的,很少买成品衣服。那时,我跟在母亲身后,母亲和其他婶婶、大娘们在布料等摊位前挑来挑去,不厌其烦,当你觉得她们已经谈妥准备购买,商户早已拿着剪刀和尺子丈量布料的时候,她们却撂下手里的布料继续往前走,你只能眼巴巴的跟着往前走,她们总说“前面还有更好的。”

妇女们领着孩子,一边看花布,一边还要留意孩子不能走散;只见她们跟商户讨价还价的,打孩子的,还有互相吵架的,总之,乱哄哄的,可比路北边热闹多了。

路南边人群很拥挤,结伴同行的人稍不留意就走散了。这里插个小故事,有一次,姐姐不小心在一个路拐弯的地方走散了,母亲吓坏了,她在人群里仔细又焦急的寻找着,碰上村里人就嘱咐人家若是见到我姐就先领着她,这样,村里人你传我,我带话给你,消息像一条弯曲的线散播,姐姐就像是在这条线的某一处待着,只是暂时与母亲隔断了,最后,姐姐被村里人找到了。母亲看到她时,她已经哭成泪人,哭的全身都湿透了。邻居对母亲说,丢不了,会上都是咱村的人。

老年人的专属大戏台

热闹和拥挤的会场,对于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来说是个难题。所以,他们更乐意前往大戏台安静的看出戏。他们赶会跟小孩子赶会一样,目的很明确,小孩为了吃,老人就是看戏。大戏台就在会场主路南边一个大空地搭建起来的,戏台周围还有一些小孩子喜欢的游戏,玩具摊位,以及一些吃的,例如胡辣汤,凉皮啊等。

那时,我很少去大戏台,因为一句都听不懂。后来明白,大戏台是为了关照老年人而专门搭建的,一来不至于忽视他们这个群体,是村里沿袭下来的一种尊重、孝敬老人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大戏台是地方戏剧文化的一种传播载体,也是地方文化的缩影和体现。

走到这里,基本上就算走完热闹的地方。当然,这不是家乡的小满会的全部,有些感受和细节是无法见诸于文字的,至于其中的意味,只有我们本地的乡亲们明白,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近些年,小满会还是一年举办一次,规模也很大。只是人相对少了些,人们的热情也低了些;商品类别变化很大,原来的最有特色的农具几乎看不到了,替代的是现代农业大型机械工具。

其实,早些年人们赶小满会(小孩子除外),乡亲们更多是一种心理期盼和希望,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麦收而购买农具,农具在手,收获就有,希望就有。一个热闹的小满会,昭示着一个丰收季。

③ 阜阳市德洛斯家具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阜阳市德洛斯家具有限责任公司是2018-01-12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内(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容于阜阳市太和县赵集乡草寺村委会草南街西段路北(申报承诺)。

阜阳市德洛斯家具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41222MA2RFJHW9A,企业法人齐辉,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阜阳市德洛斯家具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家具、沙发生产、加工、销售;五金、工艺品、家居用品的销售;办公用品、图书架、档案柜、图书架、橱柜、展柜、货架、五金配件生产、销售;实门门窗设计、销售及售后服务;全屋家具定制。(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阜阳市德洛斯家具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④ 河南省邓州市赵集镇有圆通不

应该只能到市内,你可以到他们网站查询。

⑤ 项城永丰郭大庄附近有哪些家具店

项城市辖6个办事处、12个镇、3个乡:花园办事处、水寨办事处、东方办事处、莲花办事处、光武办事处 、千佛阁办事处;南顿镇、孙店镇、李寨镇、贾岭镇、高寺镇、新桥镇、付集镇、官会镇、丁集镇、郑郭镇、秣陵镇、王明口镇、永丰乡、范集乡、三张店乡。市人民政府驻花园办事处。 花园办事处面积:14.99平方千米,人口:48792人,代码:411681001 北起周项高速公路入口,南至莲花大道,西起潘庄、后李洼边界,东至沙河。2006年,辖9个村委会:邝花园村、李洼村、后高营村(刘营)、尚关村、潘庄村、张寨村、从营村、赵营村、武庄村。办事处驻迎宾大道旁。 水寨办事处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60379人,代码:411681002 北起莲花大道,南沿迎宾大道顺环城路向东至水新路,沿水新路向北至沙河。辖古楼、东关、南关、北关、西关、新庄、沙南、沙河、东郊、西郊、南郊、任营、孔营13个居委会。办事处驻原水寨镇政府。 东方办事处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42519人,代码:411681003 西起水新北路,东至王集、孙营行政村边界,北至沙河,南至王沟、赵桥行政村边界。2006年,辖8个村委会:胡营村、刘堂村、东张营村、董营村、王集村、杨楼村(周公庙)、聂寨村、孙营村。办事处驻东方大道昊宁药业公司对面的原基金会清欠办公室。 莲花办事处面积:15.4平方千米,人口:40764人,代码:411681004 沿水新路向南至小张营行政村边界,东至韩老家、王沟行政村边界,辖王沟、韩老家、韩岭、刘庄寨4个行政村[注]。2006年,辖8个村委会:王沟村、韩老家村、韩岭村、刘庄寨村、韩小庄村、小张营村、大张营村、徐楼村。办事处驻水新路原中行水新分理处。 千佛阁办事处面积:21.5平方千米,人口:26691人,代码:411681005 东起水新路,西至刘祖师庙、刘菜园、狮子李营行政村边界,北起环城东路,南至大庙行政村边界,辖刘祖师庙、郭庄、刘菜园、霍营、尚营、袁张营、吕店、祁庄、狮子李营、大庙10个行政村2006年,辖14个村委会:刘祖庙村、郭庄村、刘菜园村、霍营村、尚营村、袁张营村、吕店村、祁庄村、狮子李营村、大庙村、朱洼村、周集村、老君庙村、千佛阁村。办事处驻原城郊乡政府新址。 光武办事处面积:19.4平方千米,人口:52458人,代码:411681006 北起驸马沟,南至邓湾、刘香庄边界,西起东风、荣楼边界,东至迎宾大道向南刘香庄边界,辖刘冢、蛤蟆寨、荣楼、东风、邝庄、解庄、郑营、邓湾、刘香庄9个行政村(另说明:东风行政村按城区管理,由南顿镇政府代管)。2006年,辖8个村委会:荣楼村、邝庄村、解庄村、刘冢村、蛤蟆寨村、郑营村、邓湾村、刘香庄村。办事处驻荣楼东。 注:根据“此次调整时候有关资料”。本页所有乡镇的“2006年村(居)名录”根据“河南省2006年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南顿镇面积:71.72平方千米人口:7.8万人代码:411681100 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区6千米,东及东北邻城郊乡,南邻范集乡,东南邻永丰乡,西及西北与商水县接壤。2006年,辖24个村委会:南顿村、河口村、杨庄村、八联村、位庄村、任冢村、白坡村、刘店村、马旗村、周楼村、齐坡村、王庄村、刘寨村、七沟村、王坡村、彭庄村、汪庄村、马楼村、玄六村、田园村、姜庄村、高洼村、水刘村、东风村。镇政府驻南顿。 据《太平环宇记》载:“南顿,古顿子国,后逼于陈南徙,故号南顿,其城令尹子玉所筑。”汉置南顿县,晋惠帝置南顿郡,宋熙宁六年省为镇,入商水、项城。明省入项城,清设南集牌,民国时设区。建国后为第六区,1958年成立南顿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为南顿乡,1988年撤乡设镇。原辖28个行政村,133个自然村。2006年,将与城区接壤的东风、荣楼、郑营、邓湾、刘香庄5个行政村共13.59平方千米、27297人划入城区(说明:东风行政村按城区管理,由南顿镇政府代管)。 孙店镇面积:70.8平方千米人口:7.5万人代码:411681101 位于市境西南部,西与上蔡、商水为邻,南邻三张店乡、李寨镇,北邻范集乡。2006年,辖34个村委会:孙店村、汝阳刘村、前董村、后董村、董坟村、袁营村、龚堂村、霍坡村、大龚村、郑营村、王楼村、彭营村、辉李村、冯营村、刘营村、高皇庙村、师庄村、大李村、闫店村、张庄村、丁营村、火张营村、解堂村、石营村、广阳村、陈州张村、崔寨村、陈东头村、高营村、祁桥村、马庄村、刘庄村、李营村、朱庄村(88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孙店。 据传,明朝末年,孙姓由山西洪洞移民虹河湾处定居。因此处是虹河上的一个埠口,孙姓为谋生计,在此开设店铺,后成村名孙湾店。清同治元年(1862)修孙湾寨,有集。后寨废,称孙湾店。民国时期简称今名。民国时期属孙店乡,1948年为孙店区,1958年成立孙店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孙店乡,1988年撤乡设镇。 李寨镇面积:67.5平方千米人口:7.07万人代码:411681102 位于市境西南边缘。东邻三张店乡,东南邻贾岭镇,西、南邻平舆县,西北邻上蔡县,北邻孙店镇。2006年,辖27个村委会:李寨村、大位寨村、谢寨村、大黄村、东薛村、乔庄村、尤许村、大范村、杨堂村、大卫村、马寨村、赵堂村、张庄村、郭王庄村、后韩村、曹窑村、大王村、勤俭村、闫庄村、小范村、庄王村、宗庙村、董桥村、熊庄村、卫店村、项营村、太阜店村(73个自然村)。镇政府驻李寨。 李寨原名韩李寨。据建寨碑文记载:清道光(1821--1850)年间,后韩庄韩万益和小李庄李红,协议建寨。李姓献出自己村庄作为寨址,韩姓负担建寨一切费用。寨建成后,名韩李寨。1948年6月,属月潭区。1951年6月增设十区(韩李寨),1961年7月,并入孙店区,1965年7月,复名韩李寨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为李寨乡,1996年11月撤乡设镇。 贾岭镇面积:87.6平方千米人口:7.6万人代码:411681103 位于市境南端,东邻安徽省临泉县,西邻李寨镇,南邻平舆县,北临三张店乡、秣陵镇、新桥镇。2006年,辖34个村委会:贾岭村、马店村、凡楼村、韩庄村、闫老庄村、庞庄村、闫老寨村、老雷子村、大曹村、苏阁村、路闫庄村、大刘村、闫梅村、文楼村、黄集村、欧寨村、宋庄村、南刘村、王楼村、王竹园村、李店村、蒋庙村、大王村、张新村、小位庄村、梅庄村、东刘村、白杨树村、涂庄村、罗庄村、麻大庄村、麻王庄村、麻老庄村、吴老庄村(112个自然村)。镇政府驻贾岭。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此处有一道山岭,呈西北、东南走向,名十字岭,又名金鸡岭。后有户贾姓在此落户,更名贾家岭,简称贾岭。1958年建贾岭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贾岭乡,1988年撤乡设镇。 高寺镇面积:64.7平方千米人口:6.6万人代码:411681104 位于市境中部,东邻官会镇、新桥镇、西邻范集乡,南邻秣陵镇,北邻丁集镇、永丰乡。2006年,辖26个村委会:,桥北头村、张庙村、吴庄村、高寺村、席营村、袁楼村、油坊村、程庄村、团店村、张营村、张老家村、新庄村、高闫村、袁庄村、瓦房村、曹坡村、黄冢村、孙堂村、白衣阁村、樊庄村、张小集村、蒋庄村、张凤庄村、陈楼村、楼堤村、袁阁村(106个自然村)。镇政府驻高寺。 古代,此处有一高丘,名高阳丘。后在丘上建寺,名高丘寺。清同治元年修寨,名高丘寺寨,简称今名。1965年由新桥、老城、丁集三个公社划出部分大队成立高寺公社,1983年改为高寺乡,2001年撤乡设镇。 新桥镇面积:74.5平方千米人口:6.5万人代码:411681105 位于市境南部,东邻付集镇、西邻老城乡,南邻安徽省临泉县,东南临沈丘县,西南邻贾岭镇。2006年,辖29个村委会:北村、南村、孙营村、南赵庄村、潘营村、北李营村、邓庄村、林庄村、常楼村、存民庄村、张小庄村、杨木庄村、贾庄村、曹楼村、师大楼村、石湾村、姜胡同村、南李营村、张橛庄村、王吕庄村、文庄村、梨西村、李楼村、刘营村、苑庄村、艾庄村、三官庙村、土楼村、蒋楼村(112个自然村)。镇政府驻新桥。 据传:此处泥河上原建有木桥,名称无考。明弘治(1488-1505)年间将原桥向西移七百米,另建新桥,故名。1958年成立新桥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新桥乡。1988年撤乡设镇。 付集镇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5.2万人代码:411681106 位于市境东南部,东及东南邻沈丘县,西及西南邻新桥镇,北邻官会镇。2006年,辖21个村委会:郭沟村、付集村、高刘村、汪营村、直河村、付庄村、曹营村、韩营村、于寺村、冯寨村、张埝村、李大庄村、官庄村、双庙村、于楼村、黄庙村、崔小庄村、单庄村、马庄村、于寨村、苏李村(104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刘庄。 据传宋朝曹娘娘乘船在运粮河上游玩。船行此地,看到南岸一片茂密的丛林,景色宜人,便弃船登岸游玩,见几户人家生活都很富裕,便说这是富集(富户集中的意思);到了明初,傅姓家族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移民来此定居,先居傅墩,后从傅墩迁此,傅族财大势大,将富集更名为傅集。1965年由新桥官会两公社划出部分大队建立傅集公社,因公社驻地傅集故名;1970年公社机关由傅集迁到刘庄,仍称傅集公社。1983年改称傅集乡,1997年撤乡设镇。 官会镇面积:72.48平方千米人口:7.25万人代码:411681107 位于市境东部,东至直河与沈丘县交界;南至汾河与傅集镇、新桥镇为邻;西与高寺镇、丁集镇接镶;北与王明口镇毗连。2006年,辖27个村委会:官会村、高赵庄村、刘楼村、高庄村、路营村、蔡庄村、时桥村、孙寨村、靳庄村、韩营村、时庄村、李桥村、腰庄村、徐庄村、郑楼村、毛楼村、公刘村、沙庙村、于庙村、纪庄村、范桥村、马老庄村、汾庄村、李四坑村、帮粮集村、薛楼村、李赵庄村(138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官会。 据传清乾隆年间(1736-1795),项城、沈丘、铜城三县知县,为解决水利纠纷于此会晤,故名官会。1958年建官会人民公社地,1983年为官会乡。1998年撤乡设镇。 丁集镇面积:63.71平方千米人口:5.9万人代码:411681108 位于市境北中部,东与王明口镇壤;南至曹河与高寺镇相连;西与永丰乡交界;北至人民沟与秣陵镇毗邻。2006年,辖30个村委会:东街村、西街村、南街村、北街村、沈庄村、下楼村、桥口村、关庄村、田寨村、任楼村、徐营村、王李桥村、闫庄村、河北村、李庄村、索庄村、龙王庙村、邵庄村、李楼村、土屯村、大田营村、田庙村、王官桥村、石楼村、刘堂村、陈营村、鸽子楼村、王楼村、戴桥村、霍庄村(116个自然村)。镇政府驻丁集。 据传古时候,这里有个村叫丁村,村头有集,名丁村集。后来选在集东谷河上建桥,丁村集随之迁移,后来,做生意和逃避匪患的人迁居丁集者越来越多,丁集便逐渐发展起来。1958年建立丁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丁集乡,1988年撤乡设镇。 郑郭镇面积:65.5平方千米人口:6.7万人代码:411681109 位于市境东北部,于沈丘、项城两城之间,北隔沙河与淮阳县相望,西邻城郊乡,南邻王明口镇。2006年,辖25个村委会:北街村、南街村、前时村、李洼村、后时村、师寨村、张堂村、侯庄村、王井村、金东村、金西村、刘营村、任庄村、张营村、孟营村、高营村、束庄村、贾庄村、王埝村、于堰村、朱营村、赵桥村、胡楼村、牛营村、赵集村。镇政府驻郑郭。 郑郭名称由来,有几种说法。其一种说法是《项城县志》“杂事志·异闻”篇:据传,该村郑、郭两姓结亲,郑夫早亡,郭姓媳妇侍奉牙齿俱落之婆母,以乳汁养之数年,感动上天。清顺治三年,此处刮起特大旋风,飞沙走石,大木皆拔,村中房舍千余间尽被损毁,唯独郭寡妇四间草房安然无恙。事后,“郭家贤孝女、郑家好媳妇”,广为流传。郑郭集因此得名。1958年建郑郭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郑郭乡,2001年3月撤乡设镇。原辖39个行政村,75个自然村。2006年,将与城区接壤的王集、杨楼、孙营、聂寨4个行政村共5.3平方千米、16119人划入市区。 秣陵镇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人代码:411681110 2006年,辖4个居委会、29个村委会:北街居委会、南街居委会、东街居委会、西街居委会、西郊村、南郊村、北郊村、东郊村、大凡村、白沟村、吴庄村、前老家村、金营村、土屯村、三里店村、王营村、范冢村、闫楼村、新庄村、王路口村、陶湾村、西陈楼村、八里庄村、周池村、东陈村、南张村、夏营村、李庄村、姚庄村、吴场村、骨头冢村、李阁村、朱营村。镇政府驻北关居委会。 “秣陵镇”地名的由来是因为南北朝时期,在项城县立过“秣陵县”。明宣德三年(1428),项城县治从槐坊店(今沈丘县槐店)迁此,长达525年之久。民国时期为城关区,1942年称过一段秣陵镇。1950年,为项城县人民政府驻地,亦称城关区。1953年冬,县政府迁水寨后,这里俗称老城。1982年改为县辖镇,定名秣陵镇。2005年,撤销秣陵镇、老城乡,设立新的秣陵镇。 王明口镇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6.5万人代码:411681111 位于市境东部,紧靠洛界公路和漯阜铁路。2006年,辖26个村委会:王明口村、邢集村、陈州营村、孔庄村、张吴楼村、袁寨村、侯庄村、赵公桥村、田庄村、闫寨村、贾楼村、李庄村、大于庄村、胡寨村、黄许营村、苗庄村、小孙寨村、田老家村、闫湾村、王家寨村、方庄村、柳杭村、牛滩村、三官庙村、咬子头村、王老庄村(142个自然村)。 1965年成立人民公社,1983年改社为乡,2001年7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设镇。 永丰乡面积:56.6平方千米人口:62670人代码:411681200 位于市境北中部,东邻丁集镇,西邻范集乡,南邻高寺镇,北邻南顿镇。2006年,辖29个村委会:永丰村、冯滩村、沈庄村、克庄村、王庄村、王营村、闫庄村、朱滩村、平楼村、后栾村、马庄村、大黄村、大李庄村、鲍庄村、前栾村、栗营村、凡冲村、火星阁村、马楼村、毛集村、唐楼村、汕河村、大刘村、大靳村、郭大庄村、谷楼村、王楼村、罗集村、鞠营村(99个自然村)。乡政府驻永丰。 永丰原名百家冢铺。清宣统三年(1911)修案,更名“永丰”,取永年丰收之意。1965年由范集、南顿、丁集三个乡划出部分大队,成立永丰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永丰乡。 范集乡面积:58.12平方千米人口:6.4万人代码:411681201 位于市境西部,北邻南顿镇,东邻永丰乡、高寺镇,西邻商水县。南与孙店镇、秣陵镇隔河相望。2006年,辖28个村委会:范集村、杨庄村、党庄村、程营村、大陈村、双楼村、位营村、曹屯村、李楼村、曹庄村、申营村、史庄村、蒋寨村、宋营村、朱庄村、张楼村、路口村、文庄村、侯营村、尚店村、杨营村、司庄村、前邓楼村、大吴村、付楼村、余营村、大王村、郭王村(85个自然村)。乡政府驻范集。 据传:西汉元年(公元前206年),“鸿门宴”后,项羽军师 范增 范增(前277-前204)秦末居巢(今巢湖市)人,秦末农民战争中为项羽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前208),范增投奔项梁,陈明利害,劝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以从民望。后追随项羽,为其主要谋士,封历阳侯,享“亚父”之尊。汉元年(前206),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更多>>隐居此地。建有府舍、花园、亭台楼阁,颇为壮观。后起集,名范亭集。清咸丰11年(1861)赵作宾倡捐修寨,名范亭集寨(又名集成寨)。1947年,拆寨,简称范集。1946年属项城县娄堤乡第六保,1947年属项城县第七区,1951年改为范集区、范集小区,1958年成立范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范集乡。 三张店乡面积:61.55平方千米人口:5.127万人代码:411681202 位于市境南部,东邻秣陵镇,西邻李寨镇,东南邻贾岭镇,西北邻孙店镇。2006年,辖25个村委会:三店村、大丁村、新寨村、张寨村、李庄村、坡龚村、田集村、纪韩村、绰刘村、夏寨村、陈张村、杨楼村、盛营村、黄庄村、夏庄村、任庄村、大赵村、杨岗村、贾代村、大曲村、石庙村、马庄村、张庄村、双黄村、裴庄村(80个自然村)。乡政府驻三张店。 据传,明朝,由太康县西南张庄迁来张姓在此开盐店;由孙店南虹河沿章庄迁来章姓;由县城(今秣陵镇)西北迁来臧姓,共居一村,因名。1965年,由李寨、贾岭、孙店、城关四个区划部分大队,成立了三张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三张店乡

阅读全文

与赵集卖家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饭煲小家电保修多少年 浏览:629
左智能家居 浏览:1
静电服和防水围裙有什么区别 浏览:328
济宁二手家电市场在哪里 浏览:135
本田讴歌cdx维修如何 浏览:890
红木家具生漆是什么原料 浏览:11
叉车后视镜怎么翻新 浏览:135
浪琴电子表北京维修中心 浏览:289
镇江飞利浦维修点 浏览:616
小米电脑售后维修点地址扬州 浏览:744
怎么判断手表是否维修过 浏览:230
荣耀9翻新怎么识别 浏览:397
3房2厅装修家电要多少钱 浏览:76
手绘家具线条怎么算好 浏览:336
单缸潍柴发动机维修视频 浏览:93
机动车维修环保有哪些 浏览:583
屋面用什么做防水最好 浏览:561
防水斜坡怎么算工钱 浏览:172
杭州班卓家具 浏览:555
家电存折丢了怎么办呢 浏览: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