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固定资产发生的修理费,达到原值的多少可以计入固定资产
维修支出大于账面余额的50%,或者延长了使用寿命两年以上,或者是改善了固定资产性能等等,符合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就可以资本化。还有就是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性能改善,工艺改进的,或者适合于与之前不同的用途的情况。否则,就费用化。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无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规范实物管理。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在新准则下,对于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一般要看是否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也就是,是否能够带来“增量收益”,如果能,就资本化,一般是维修支出大于账面余额的50%,或者延长了使用寿命两年以上,或者是改善了固定资产性能等等,符合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就可以资本化。
还有就是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性能改善,工艺改进的,或者适合于与之前不同的用途的情况。否则,就费用化。
2. 固定资产的维修费可以作为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吗什么情况下才能确认为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的维修费可以作为资本化的后续支出,能确认为为资本化的后续支出的内条件为:
《企业容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第三十一条规定,纳税人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如有关固定资产尚未提足折旧,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如有关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可作为递延费用,在不短于5年的期间内平均摊销。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修理,应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一) 发生的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
(二) 经过修理后有关资产的经济使用寿命延长二年以上;
(三) 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按照原国税发[2000]84号的规定,这里是否含本数没有明确说明,通常情况下理解(仅限于理解)是含本数的。但是还应该注意“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不是唯一标准,如果达到(二)、(三)任何一条情形的修理费,税法都要求进行资本化处理。
3. 固定资产维修费用资本化条件
一、正面回答
固定资产维修资本化条件,当大修理费用没有采用预提的办法,并且支出较大,收益期超过一年的大修理支出,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按照相关条例规定,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支出: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二、分析详情
判断固定资产修理支出是资本化支出还是费用化支出应根据资本化的后续支出,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企业将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的,应将相关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三、固定资产六大类包括的内容
1、房屋和建筑物,是指产权属于本企业的所有房屋和建筑物;
2、一般办公设备,指企业常用的办公与事务方面的设备;
3、专用设备,是指属于企业所有专门用于某项工作的设备;
4、文物和陈列品,是指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的各种文物和陈列品;
5、图书,是指专业图书馆、文化馆的图书和单位的业务书籍;
6、运输设备,是指后勤部门使用的各种交通运输工具。
4. 房屋维修费多少计入房屋原值
在房屋维修中,费用化的标准一般是房屋装修费用占房屋原值的20%以内。如果装修费用超过房屋原值的20%,则可将其视为资本化,计入房屋的购置原值。这通常涉及到房屋的实际交易价格,加上任何额外的装修价值,共同构成了房产的原值。
对于新建房屋而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费用化或资本化的方式处理。如果房屋为毛坯状态,那么除了原始交易价格外,还需加上装修成本来确定房屋的原值。而对于自建房屋,其原值则需将建筑材料、人工费用以及装修费用等全部计算在内。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新建房屋用于企业用途,如办公楼或厂房等,且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那么这部分贷款成本也应当被考虑在内,作为计算房屋原值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房屋原值的确定需根据房屋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无论是新建房屋还是自建房屋,都需要将各种相关费用和价值纳入计算范围,以确保房屋原值的准确性。
此外,在处理房屋维修费用时,还需注意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例如,如果装修费用超过房屋原值的20%,则应将其视为资本化,计入房屋购置原值中。这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房屋的实际成本。
总之,房屋原值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项因素。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规则,有助于确保房屋资产的价值得到准确评估。
5. 维修费达到多少能入固定资产
维修支出大于账面余额的50%能入固定资产。
增加固定资产价值:
将维修费用资本化并入固定资产可以增加其账面价值。这有助于反映企业对资产的实际投资和财务状况,并提高资产净值。
持久性改进:
维修支出超过账面余额的50%可能意味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和改进工作,例如更换关键部件、重要系统的重建等。这些维修工作往往会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提升性能或增强价值,因此适合被资本化。
一次性费用避免:
如果将大额维修费用视为费用并立即扣除,可能会导致当期利润大幅下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通过资本化这些费用,可以将其分摊在多个会计期间中,并平滑其影响。
4、创新与研发支持
固定资产也可以用于支持企业的创新和研发活动。例如,研发实验室、科学仪器和计算机设备等固定资产可以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工具,促进新产品或技术的研发和实施。
5、长期稳定性
固定资产通常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相对较为稳定。与流动资产相比,固定资产更不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经济周期的影响。它们提供了企业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6. 维修费多少以上要予以资本化处理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的规定,纳税人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通常可以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然而,对于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情况有所不同。如果相关的固定资产尚未完全折旧,改良支出可以增加固定资产的价值;如果固定资产已完全折旧,改良支出则可以作为递延费用,在至少五年的时间内逐步摊销。
值得注意的是,符合以下任意一项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应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一是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的20%以上;二是通过修理,相关资产的经济使用寿命延长了两年以上;三是修理后的固定资产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虽然原文件国税发[2000]84号中关于"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是否包含本数没有明确规定,但通常的理解是包括本数。
此外,即使修理支出没有达到固定资产原值20%,但如果满足上述任何一条条件,税法也要求将相应的修理费用资本化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和使用寿命,从而更加合理地进行税务处理。
因此,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的修理和改良时,需要仔细评估是否满足资本化的条件。这不仅有助于确保税务合规,还能为企业的财务报表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