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问pcb电路板的铜箔厚度是多少呢有规定吗
PCB电路板的铜箔厚度通常有规定,但具体数值取决于设计需求。以下是关于PCB电路板铜箔厚度的详细解答:
默认厚度:
设计需求:
特殊用途:
厚度选择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PCB电路板的铜箔厚度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根据具体设计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的。设计者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定最合适的铜箔厚度。
⑵ 四层电路板加工的时候,是先做内层加工,然后再是外层吗外层加工的方法和双层板的加工是一样的吗
是的,双面板的流程大致如下: 开料——钻孔——(金属化铣槽)——沉铜——板面电镀——干膜——检查——图形电镀——蚀刻——AOI——阻焊——检查——字符——检查——喷锡——(二次钻孔、V-CUT)——外形——电测试——成品检测——(OSP——成品检测)——包装出货
四层板就多一个内层部分,在钻孔之前做。
⑶ pcb板制作工艺流程
PCB制作流程的详细步骤如下:
一、内层制作:
这是PCB电路板内层线路的制造阶段,主要步骤包括:
1. 裁板:将PCB基板裁剪成所需的生产尺寸。
2. 前处理:清洁PCB基板表面,去除污染物。
3. 压膜:将干膜贴在PCB基板表面,为图像转移做准备。
4. 曝光:利用紫外光将图像转移到干膜上。
5. DE:显影、蚀刻、去膜,完成内层板制作。
二、内检:
对内层板进行检测和维修,确保线路质量。
1. AOI:自动光学检测,对比PCB板图像与标准图像,发现不良现象。
2. VRS:维修人员根据AOI检测结果进行检修。
3. 补线:在缺口或凹陷处焊接金线,保证电性连通。
三、压合:
将多层内层板压合成一张完整的PCB板。
1. 棕化:增强板材与铜面的附着力和铜面的润湿性。
2. 铆合:将PP材料与内层板铆合。
3. 叠合、打靶、锣边、磨边。
四、钻孔:
按照设计要求,使用钻孔机在PCB板上钻出各种孔洞。
五、一次铜:
外层钻孔后进行铜镀,实现层间线路连通。
1. 去毛刺:去除孔边毛刺,防止镀铜不良。
2. 除胶:清除孔内胶渣,便于微蚀处理。
3. 一铜(pth):孔内镀铜,增加铜厚和导电性,然后进行镀锡保护。
六、外层:
外层线路的制作与内层类似,目的是为后续工艺提供线路。
1. 前处理:酸洗、磨刷、烘干,提高干膜附着力。
2. 压膜、曝光、显影。
七、二次铜与蚀刻:
进行二次镀铜和蚀刻处理。
1. 二铜:电镀图形,保护孔内线路完整性。
2. SES:蚀刻外层干膜,完成外层线路制作。
八、阻焊处理:
保护PCB板,防止氧化。
1. 前处理:清除氧化物,增加铜面粗糙度。
2. 印刷:覆盖阻焊油墨,实现绝缘保护。
3. 预烘烤、曝光、显影、后烘烤。
九、文字印刷:
印刷电路板上的文字和标记。
1. 酸洗:清洁表面,提高印刷油墨附着力。
2. 文字印刷:便于后续焊接工艺。
十、表面处理OSP:
涂布保护层,防止PCB板生锈氧化。
十一、成型:
锣出PCB板所需的外形,方便SMT贴片和组装。
十二、飞针测试:
测试电路板电路,避免短路流出。
十三、FQC:
最终检测,确保所有工序完成后的质量。
十四、包装、出库:
真空包装PCB板,按需打包发货,完成交付。
为保证电子电路最佳性能,元器件布局和导线布设至关重要。设计高质量、低成本的PCB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首先确定PCB尺寸,避免过大导致阻抗增加和成本上升,过小则散热不良。
2. 特殊元件定位后,根据电路功能单元布局其余元器件。
3. 高频元件应缩短连线,减少电磁干扰,易受干扰元件应保持距离。
4. 高电位差元件加大间距,防止放电短路。
5. 大重量元件固定,发热元件考虑散热。
6. 可调元件布局便于调节,符合结构要求。
布线原则:
1. 避免输入输出导线相邻平行,加线间地线,防止反馈耦合。
2. 导线宽度主要由粘附强度和电流决定,宽度可选0.02~0.3 mm。
3. 导线间距主要由绝缘电阻和击穿电压决定,集成电路间距可小至5~8 um。
4. 导线拐弯处取圆弧形,避免直角或夹角影响高频电路性能。
5. 避免大面积铜箔,长时间受热易膨胀脱落,必要时采用栅格状。
焊盘设计:
焊盘中心孔比引线直径稍大,外径D不小于d+1.2 mm。高密度数字电路,焊盘最小直径可取d+1.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