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线路3段保护
线路抄的3段保护一般为袭速断、限时速断、过流这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其各自内容如下:
1、速断-- 无延时,动作整定值最大,主要用于线路短路的瞬时保护;
2、短路短延时反时限或定时限保护(限时速断)--有延时,主要用于一线路非金属性接地和有隔离性的故障;前段与后段的配合,是通过不同的动作电流值和时限整定实现的;若前段时限为&T,与下段线路配合的时限为+&T。
3、过载长延时反时限保护(过流)--一般按过负荷整定,电流最小,但动作时间最长;主要用于过负荷的情况。
比如:一段速断,36A,0s;二段带延时,12A,0.3s;三段过流,9A,3s,
注意不是所有的开关或者是继电器都具有三段保护特性的,要根据情况而定。
⑵ 继电器三段保护原理
继电器三段保护原理当保护线路上发生短路故障时,其主要特征为电流增加和电压降低。电流保护主要包括:无限时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过电流保护都是反映电流升高而动作的保护装置。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按照不同的原则来选择启动电流。速断是按照躲开某一点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限时电流速断是按照躲开下一级相邻元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而过电流保护则是按照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但由于电流速断不能保护线路全长,限时电流速断又不能作为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因此,为保证迅速而有选择地切除故障,常将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组合在一起,构成三段式电流保护。具体应用时,可以只采用速断加过电流保护,或限时电流速断加过电流保护,也可以三者同时采用。电流速断部分由继电器1-3组成、限时电流速断部分由继电器4-6组成和过电流保护由继电器7-9组成。由于三段的启动电流和动作时间整定得均不相同,因此,必须分别使用三个电流继电器和两个时间继电器,而信号继电器3、6、9分别用以发出i、ii、iii段动作的信号。使用i段、ii段或iii段组成的阶段式电流保护,起最主要的优点就是简单、可靠,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也能够满足快速切除故障的要求。因此,在电网中特别是在35kv及以下的较低电压的网络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继电器三段保护原理因为继电器的线圈是一个很大的电感,它能以磁场的形式储存电能,所以当他吸合的时候存储大量的磁场当控制继电器的三极管由导通变为截至时线圈断电但是线圈里有磁场这时将产生反向电动势电压高达1000v以上很容易击穿推动三极管或其他电路元件,这是由于二极管的接入正好和反向电动势方向一致把反向电势通过续流二极管以电流的形式中和掉从而保护了其他电路元件,因此它一般是开关速度比较快的二极管,象可控硅电路一样因可控硅一般当成一个触点开关来用,如果控制的是大电感负载一样会产生高压反电动势原理和继电器一样的。
在显示器上也用到一般用在消磁继电器的线圈上。经常和储能元件一起使用,防止电压电流突变,提供通路。电感可以经过它给负载提供持续的电流,以免负载电流突变,起到平滑电流的作用!在开关电源中,就能见到一个由二极管和电阻串连起来构成的的续流电路。这个电路与变压器原边并联。当开关管关断时,续流电路可以释放掉变压器线圈中储存的能量,防止感应电压过高,击穿开关管。一般选择快速恢复二极管或者肖特基二极管就可以了,用来把线圈产生的反向电势释放掉!
⑶ 电器分为四类,即O类电器、OI电器、II电器和III电器。其中OI类电器是不是不带接地的电器呢(详述如下)
OI 类电器 至少有基本绝缘和接地端子的电器,电源软线中没有接地导线,插头也没有接地插脚,不能插入带有接地的电源插座。目前,国内生产的家用电动洗衣机多为 OI 类电器。
O类电器:220v50hz电视、电脑等。O1类电器:冰箱、电磁炉等。II类电器:一般不适于室内由220伏电带动的电机等。III一般都是380伏电的三相电带动的电器适用于大中型企业。
(3)电路III扩展阅读:
防触电保护类别:
1、0类设备。
指靠基本绝缘作为触电防护的设备,一旦基本绝缘失效,设备的安全性完全取决于周围环境。这就要求这类设备要用在“绝缘良好”的环境中。比如木质地板、木质墙壁,周围环境干燥的场所等等。这种对使用环境要求非常严格设备,使用范围很有局限。
2、I类设备。
指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需将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与设施固定布线中的保护(接地)线相连接。这样,一旦基本绝缘失效,由于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已与接地线连接,因而使用人员的安全有了保证。
3、II类设备。
指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另有附加绝缘等安全措施。一旦基本绝缘失效,附加绝缘可保证使用者的安全。若是双重绝缘,本身则相当于基本绝缘加附加绝缘的水平。
4、III类设备。
指设备靠安全特低电压供电。这类设备内部出现的电压也不能高于安全特低电压。III类设备是从电源方面就保证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