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综合电器实训照明电路报告怎么写
这一周的实训使我对实际生活和生产车间的电有了一点的认识,让我从中得到了锻炼,对以前的知识加以巩固,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团体间的携手和作能力。
一周的电工实训进行的紧张有序,使我们有在车间实习体验。这次实训是对实际条件下的依次模拟考核,使用的电压在220伏到380伏,所以对我们的要求很高,弄不好会有触电的危险,还有烧毁仪器,在实训开始前老师告诉我们,安全放在第一,不能马虎,开电的时候要检查一遍,还要通知其他人,以免触电,老师又讲了试验时应注意的问题,然后我们按分好的组开始做试验。
刚开始作一周实训,以为要做很多试验,发下材料一看才四个,这次电工实训一共有四次试验,第一个试验是家用供电线路实训,主要目的是要学会日光灯电路,一灯两地控制,灯光可调电路,声光延时电路,铡刀控制电路的正确接法。以前我对家用供电线路的了解,只存在火线,零线。一些开关的连接,再实际生活中电是危险物,在家根本不叫碰,所以知道的不多。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们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接的很顺利,声光延时开关必须用东西包住才能使灯泡亮。通过这次实训让我对家用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二个试验是电动机反-正转实训,我们上学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我想应该没问题,可以做起来,可一做不是那一回事,接完后电机不转,发现是接触点不能吻和。我们将电压改变后,电路恢复正常工作,电机开始反-正转。这让我懂的接线必须认真,不能马虎。在做任何事都必须认真做。是我感受颇多。
第三个试验电动机既可点动又可自锁控制线路实训,这个试验线路和上一个没有查别,在加上已经做过二个试验,我们对电器的应用有一定的熟悉。操作起来就比较顺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让我对电机有了新得认识,可以顺利的进行调控。
最后一个试验是工作台自动往返循环线路实训,要求我们通过实际安装接线掌握有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安装接线图的方法,并掌握行程开关的作用,以及机床电路的应用。这个试验很复杂,我们接完线,打开开关,可机床不动,我们检查线路,发现一个地方没有连线,我们把线接上,机床动了。虽然和试验要求不一样,但我们很高兴,因为它动了,我们有把线检查了好几遍,没有发现问题,我们很着急,把高频调到低频,还是不行,最后我们把1、2、3、4它们换个来,机床动了,我们成功了。
一周的实习期瞬间结束了,但一颗炽热的心依然还在那实习的场地依依不舍,特别是对咱们的指导老师很是敬佩。
通过几天的实习,使我懂了许多许多的道理,真可谓是“受益非浅”啦,这次我们的实习任务,虽然算不上很重,其任务就是按图安装一些简单的照明电路。原理谈不上很复杂,但是真正要安装起来那得费一把劲,由于是四位同学共用一个工位,最重要的是双方协作精神,这一点我体会最深。
做工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项工作需要特别的细心,弄不好的话很容易让自己做的一切从头再来。首先,必须把安装的器材清好检查是否完好,再次就是要运用巧劲把每副夹子上好,牢固,一下午下来人累得是筋疲力尽,但看到自己安装的效果,还是感到很欣慰的,再过一年半我们就要步入社会,踏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我感觉到一周的学习期就是以后生活的写照,我会运用自己的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去撑稳,那在江中的风帆……
第一次看着电动机通过自己动手接线转起来,那种感觉是自豪的。自己在心里会说:“呃,我也能让电动机转起来,哈,开心。加油,其实这蛮好玩的嘛”。
我们的老师总是先给我们讲一些理论的内容,再准备让我们接线。刚开始接线时我们就按着图接下来,一点秩序也没有,所以接好了的线看过去乱乱的像蜘蛛网一样。现在想到都觉得好笑。
也因为电工课我们了解到了很多我们平时都不会认真去注意的常识,比如安全用电常识、电工基本操作(怎么连接导线)、电气照明(主要是日光灯);还有一些常用的低压电器(意所布的线布的先后顺序,比如说布线时应把其他的线都布好了之后再布开关的线,交流接触器,继电器等);行程开关的用法;电动机的结构和铭牌意义;控制电路故障分析与排除等。恩,总之,感觉学到的东西还是蛮多的。四次的电工对手亲身体会到整体思考的重要性,布一块好板就必须要有整的逻辑思维,布板要注意各元器件的空间排布还要注意到布线时线与线不能相交且要注
通过了这一周的电子电工的实训,也培养了我们的胆大、心细、谨慎的工作作风。由于前面的三个实训是通过接上日常低压电路来完成的,所以就要讲求用电的安全,不许用手触及各电气元件的异电部分及电动机的转动部分。也要求操作的时候要心细、谨慎,避免触电及意外的受伤。在后面的几个实训中用到了电烙铁,也是要求学生掌握电烙钱的正确使用的方通过这为期一周的电工实训,我确实是学到了很多知识,拓展了自己的的视野。通过这一次的电工实训,增强了我的动手打操作的能力。记得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我帮家里安装一个开关控制电路,由于自己的动手法,避免意外的受伤。能力不够强,结果把电路接成短路,还好因为电路原先装有保险丝,才没有造大的安全事故。而通过这一次的电工实训,我就掌握了日光灯电路的安装,学会了白炽灯的两地的控制方法。也学习了一些低压电器的有关知识,了解了其规格、型号及使用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我还学会了电路的接线及检查的方法。
通过这一次的电工的实训,也培养了我们的规范化的工作作风,以及我们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② 基本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总结
基本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总结
基本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总结,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充满好奇心,对所有东西都很好奇或者是不解,那么大家都知道基本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总结是怎么写吗,下面和我一起来了解学习看看吧。
1.理解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
2.熟悉并熟悉设计高增益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方法
3.掌握多级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4.掌握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
二、实验预习与思考
1.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
2.采用直接偶尔方式,每级放大器的工作点会逐渐提高,最终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如何从电路结构上解决这个问题?
3.设计任务和要求
(1)基本要求
用给定的三极管2SC1815(NPN),2SA1015(PNP)设计多级放大器,已知VCC=+12V, -VEE=-12V,要求设计差分放大器恒流源的射极电流IEQ3=1~1.5mA,第二级放大射极电流IEQ4=2~3mA;差分放大器的单端输入单端输出不是真电压增益至少大于10倍,主放大器的不失真电压增益不小于100倍;双端输入电阻大于10kΩ,输出电阻小于10Ω,并保证输入级和输出级的直流点位为零。设计并仿真实现。
三、实验原理
直耦式多级放大电路的主要涉及任务是模仿运算放大器OP07的等效内部结构,简化部分电路,采用差分输入,共射放大,互补输出等结构形式,设计出一个电压增益足够高的多级放大器,可对小信号进行不失真的放大。
1.输入级
电路的输入级是采用NPN型晶体管的恒流源式差动放大电路。差动放大电路在直流放大中零点漂移很小,它常用作多级直流放大电路的前置级,用以放大微笑的直流信号或交流信号。
典型的差动放大电路采用的工作组态是双端输入,双端输出。放大电路两边对称,两晶体管型号、特性一致,各对应电阻阻值相同,电路的共模抑制比很高,利于抗干扰。 该电路作为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时,采用vi1单端输入,uo1的单端输出的工作组态。 计算静态工作点:差动放大电路的双端是对称的,此处令T1,T2的相关射级、集电极电流参数为IEQ1=IEQ2=IEQ,ICQ1=ICQ2=ICQ。设UB1=UB2≈0V,则Ue≈-Uon,算出T3的ICQ3,即为2倍的IEQ也等于2倍的ICQ。
此处射级采用了工作点稳定电路构成的恒流源电路,此处有个较为简单的确定工作点的方法:
因为IC3≈IE3,所以只要确定了IE3就可以了,而IE3 UR4UE3 ( VEE), R4R4
UE3 UB3 Uon (VCC ( VEE)) R5 Uon R5 R6
uo1 ui1采用ui1单端输入,uo1单端输出时的增益Au1
2.主放大级 (Rc//RLRL (P//)1 Rb rbeR1 rbe
本级放大器采用一级PNP管的共射放大电路。由于本实验电路是采用直接耦合,各级的工作点互相有影响。前级的差分放大电路用的是NPN型晶体管,输出端uo1处的集电极电压Uc1已经被抬得较高,同时也是第二级放大级的'基极直流电压,如果放大级继续采用NPN型共射放大电路,则集电极的工作点会被抬得更高,集电极电阻值不好设计,选小了会使放大倍数不够,选大了,则电路可能饱和,电路不能正常放大。对于这种情况,一般采用互补的管型来设计,也就是说第二级的放大电路用PNP型晶体管来设计。这样,当工作在放大状态下,NPN管的集电极电位高于基极点位,而PNP管的集电极电位低于基极电位,互相搭配后可以方便地配置前后级的工作点,保证主放大器工作于最佳的工作点上,设计出不失真的最大放大倍数。
采用PNP型晶体管作为中间主放大级并和差分输入级链接的参考电路,其中T4为主放大器,其静态工作点UB4、UE4、UC4由P1、R7、P2决定。
差分放大电路和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其工作点相互有影响,简单估计方式如下:
,UC4 VEE IC4 RP2 UE4 VCC IE4 R7, UB4 UE4 Uon UE4 0.7(硅管)
由于UB4 UC1,相互影响,具体在调试中要仔细确定。 此电路中放大级输出增益AU2
3.输出级电路
输出级采用互补对称电路,提高输出动态范围,降低输出电阻。
其中T4就是主放大管,其集电极接的D1、D2是为了克服T5、T6互补对称的交越失真。本级电路没有放大倍数。
四、测试方法
用Multisim仿真设计结果,并调节电路参数以满足性能指标要求。给出所有的仿真结果。
电路图如图1所示 uo2 Rc uo1Rb rbe
仿真电路图
图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测试得到静态工作点IEQ3,IEQ4如图2所示,符合设计要求。
图2 静态工作点测量
输入输出端电压测试:
测试差分放大器单端输入单端输出波形如图3,输入电压为VPP=4mV,输出电压为VPP=51.5mV得到差分放大器放大倍数大约为12.89倍。放大倍数符合要求。
图3 低电压下波形图 主放大级输入输出波形如图4
图4 主放大级输入输出波形图
如图所示输入电压为VPP=51.5mV,输出电压为VPP=6.75V放大倍数为131.56倍。 整个电路输入输出电压测试如图
图5 多级放大电路输入输出波形图
得到输入电压为VPP=4mV,输出电压为VPP=4.29V,放大倍数计算得到为1062倍 实验结论:
本电路利用差动放大电路有效地抑制了零点漂移,利用PNP管放大级实现主放大电路,利用互补对称输出电路消除交越失真的影响,设计并且测试了多级放大电路,得到放大倍数为1000多倍,电路稳定工作。
实验一:仪器放大器设计与仿真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仪器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2.理解仪器放大器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
3.熟悉仪器放大器的调试方法
4.掌握虚拟仪器库中关于测试模拟电路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毫伏表信号发生器等虚拟仪器的使用
二. 实验原理
仪器放大器是用来放大差值信号的高精度放大器,它具有很大的共模抑制比,极高的输入电阻,且其增益能在大范围内可调。仪器放大器原理图如下所示:
仪器放大器由三个集成运放构成。其中,U3构成减法电路,即差值放大器,U1、U2各对其相应的信号源组成对称的同相放大器,且R1=R2,R3=R5,R4=R6。 令R1=R2=R时,则
Vo2—Vo1=(1+2R/Rg)(Vi2—Vi1)
U3是标准加权减法器,Vo1、Vo2是其输入信号,其相应输出电压 Vo=—(R6/R5)Vo2+R4/(R3+R4)Vo1(1+R6/R5)
由于R3=R5=R4=R6=R,因而
Vo=Vo1—Vo2=(1+2R/Rg)(Vi1—Vi2)
仪器放大器的差值电压增益
Avf=Vo/(Vi1—Vi2)=1+2R/Rg
因此改变电阻的值可以改变仪器放大器的差值电压增益,此仪器放大器的增益是正的。
三. 实验内容
1.按照上述原理图构成仪器放大器,具体指标为:
(1)当输入信号Ui=2sinwt(mV)时,输出电压信号Uo=0.4sinwt(mV),Avf=200,f=1kHz
(2)输入阻抗要求Ri>1MΩ
2.用虚拟仪器库中关于测试模拟电路仪器,按设计指标进行调试。
3.记录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
四. 实验步骤
按下图连好电路,并设置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正弦,频率为1kHz,幅度为2mV;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变化
其中Avf=1+2R/Rg≈200,输入的为差模信号2mV符合实验要求
五.实验结果
如图示波器CH1、CH2、CH3分别是Vi1、Vi2、Vo, 由图可知输出Vo=0.4sinwt(V), 且和Vi1同相
六.实验心得体会
从这次实验中我学会了multisim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了仪器放大器的原理,而且通过仿真实验更加熟悉了一些常见电路元件的功能
③ 写大学电路实验报告需要包括什么内容,而且要注意哪些
在撰写大学电路实验报告时,需要确保包含以下几个核心部分,以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首先,实验目的部分应当清晰地阐述实验的目标和预期结果。这部分是实验报告的开篇,决定了读者对于实验背景的理解。接着,实验内容部分详细介绍实验的具体设计与实施过程,包括所使用的仪器和材料。这部分内容应详尽,以便他人能够复现实验。实验线路部分则需要精确绘制并详细描述电路图,这是实验报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验步骤部分应详细记录实验操作过程,包括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步骤的可重复性。
实验现象观察和实验数据部分应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详细列出测量的数据。这部分是实验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直接反映了实验结果。实验分析部分则需要基于实验数据和现象,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包括实验误差的讨论和实验结果的意义。此外,实验报告还应包含结论部分,总结实验发现,指出实验的意义和不足之处。最后,附录部分可以记录实验中的一些额外信息,如未使用的实验数据、仪器校准记录等,以供查阅。
撰写实验报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报告内容要准确无误,确保所有数据和结论的准确性;二,实验步骤要详尽,确保可重复性;三,实验分析要深入,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解释;四,结论要客观,指出实验结果的意义和不足;五,语言表达要清晰,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汇。
实验报告是科研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示了实验结果,还反映了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因此,撰写实验报告时,应注重每一个细节,确保报告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