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测电阻的八种方法电路图分析
测电阻的八种方法是多用电表测量法、伏安法、等效替代法、电流半偏法、电压半偏法、电桥法。
具体电路图分析如下:
1、最直接的测电阻方法—多用电表测量法
直接用欧姆表测量电阻简单快捷,但由于欧姆表的刻度不均,误差较大,只能粗略的测电阻。
⑵ 电路图如何画
画电路图首先克服怕难思想,然后要掌握方法。
画电路图题型大约可分为以下几种:
1、看实物画出电路图。2、看图连元件作图。3、根据要求设计电路。4、识别错误电路,并画出正确的图。一般考试就以上四种作图,下面就它们的作图方法详细说明。
(一)看实物画电路图,关键是在看图,图看不明白,就无法作好图,中考有个内部规定,混联作图是不要求的,那么你心里应该明白实物图实际上只有两种电路,一种串联,另一种是并联,串联电路非常容易识别,先找电源正极,用铅笔尖沿电流方向顺序前进直到电源负极为止。明确每个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图。顺序是:先画电池组,按元件排列顺序规范作图,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有元件若有电压表要准确判断它测的是哪能一段电路的电压,在检查电路无误的情况下,将电压表并在被测电路两端。对并联电路,判断方法如下,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找到分叉点,并标出中文“分”字,(遇到电压表不理它,当断开没有处理)用两支铅笔从分点开始沿电流方向前进,直至两支笔尖汇合,这个点就是汇合点。并标出中文“合”字。首先要清楚有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中有几个元件,分别是什么。特别要注意分点到电源正极之间为干路,分点到电源负极之间也是干路,看一看干路中分别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确的基础上开始作电路图,具体步骤如下:先画电池组,分别画出两段干路,干路中有什么画什么。在分点和合点之间分别画支路,有几条画几条(多数情况下只有两条支路),并准确将每条支路中的元件按顺序画规范,作图要求横平竖直,铅笔作图检查无误后,将电压表画到被测电路的两端。
(二)看电路图连元件作图
方法:先看图识电路:混联不让考,只有串,并联两种,串联容易识别重点是并联。若是并联电路,在电路较长上找出分点和合点并标出。并明确每个元件所处位置。(首先弄清楚干路中有无开并和电流表)连实物图,先连好电池组,找出电源正极,从正极出发,连干路元件,找到分点后,分支路连线,千万不能乱画,顺序作图。直到合点,然后再画另一条支路[注意导线不得交叉,导线必须画到接线柱上(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等)接电流表,电压表的要注意正负接线柱]遇到滑动变阻器,必须一上,一下作图,检查电路无误后,最后将电压表接在被测电路两端。
(三)设计电路方法如下:
首先读题、审题、明电路,(混联不要求)一般只有两种电路,串联和并联,串联比较容易,关键在并联要注意干路中的开关和电流表管全部电路,支路中的电流表和开关只管本支路的用电器,明确后分支路作图,最后电压表并在被测用电器两端。完毕检查电路,电路作图必须用铅笔,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画元件,作图应规范。
(四)识别错误电路一般错误发生有下列几种情况:
1、是否产生电源短路,也就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负极;
2、是否产生局部短接,被局部短路的用电器不能工作;
3、是否电压表、电流表和正负接线柱错接了,或者量程选的不合适(过大或过小了);
4、滑动变阻器错接了(全上或全下了)。
学生比较棘手的是 给出电路图各元件的位置,按要求画电路图
一般我这样讲解,比如要求两灯并联,灯1由开关1控制
开关2控制总电路
那一般我们不考虑题目所给的各元件的位置自己按要求画出电路图应该问题不大
然后再按自己画的电路图的元件顺序在题目的元件上连接就行了,这一步也仅仅是照葫芦画瓢的问题
所以就把一个困难的问题转化成两个简单的问题
先用把个器件标出
用曲线把结点连好,
最后把曲线变成直线
我当初就是这么干的
几乎没错过
画电路图有技巧:可以从电源的正极开始画,按实物图的电子元件,一个一个的连上就可以了,其中要懂得‘串并联’,知道什么样的用电器不能怎么连(如伏特表并联与被测电压的用电器,安培表则串联到电路中),弄清楚实物图中给出的谁和谁并联,然后除了并联就是串联,再按实物图一步一步的连接即可获得正确的 电路图
最好和同学交流着学习,取长补短嘛,都有自己的不足,时间长了,就都会了……希望我说这些对你有帮助
⑶ 想找输入交流220伏输出直流24伏电流2安培开关电源电路图和解析说明
UC3842采用固定工作频率脉冲宽度可控调制方式,共有8个引脚,各脚功能如下:
①脚是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外接阻容元件用于改善误差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特性;
②脚是反馈电压输入端,此脚电压与误差放大器同相端的2.5V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产生误差电压,从而控制脉冲宽度;
③脚为电流检测输入端,当检测电压超过1V时缩小脉冲宽度使电源处于间歇工作状态;
④脚为定时端,内部振荡器的工作频率由外接的阻容时间常数决定,f=1.72/(RT×CT);
⑤脚为公共地端;
⑥脚为推挽输出端,内部为图腾柱式,上升、下降时间仅为50ns驱动能力为±1A;
⑦脚是直流电源供电端,具有欠、过压锁定功能,芯片功耗为15mW;
⑧脚为5V基准电压输出端,有50mA的负载能力。
UC3842工作原理:
该电路的电源部分使用单端式脉宽调制型开关电源,脉宽调制IC使用的是UC3842
UC3842
是一种电流型脉宽控制器,它可以直接驱动MOS管、IGBT等,适合于制作单端电路。220V整流滤波后的约300V直流电压经电阻R1降压后加到
UC3842的供电端(7端),为UC3842提供启动电压,UC3842内部设有欠压锁定电路,其开启和关闭阈值分别为16V和10V。在开启之前,UC3842消耗的电流在1mA
以内。启动正常工作后,它的消耗电流约为15mA
。反馈绕组为其提供维持正常工作电压。由于漏感等原因,开关电源在每个开关周期有很大的开关尖峰,即使在占空比很小时,辅助电压也不能降到足够低,所以辅助电源的整流二极管上串一个电阻(R3)
,它和C9形成RC滤波,滤掉开通瞬间的尖峰。接在4脚的R5、C6决定了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计算公式为:Fosc(kHz)=1.72/(RT(k)×CT(uf)),此电路的工作频率为40KHz。过载和短路保护,通过在开关管的源极串一个电阻
(R12),把电流信号经R10、R11送到3842的第3脚来实现保护。当电源过载时,3842保护动作,使占空比减小,输出电压降低,3842的供电电压也跟着降低,当低到3842不能工作时,整个电路关闭,然后靠R1开始下
一次启动过程。在这种保护状态下,电源只工作几个开关周期,然后进入很长时间(约500ms)的启动过程,平均功率很低,即使长时间输出短路也不会导致电源的损坏。
稳压过程:
UC3842的2脚是电压检测端。输出电压经R18、R19、W1分压为U4(TL431)参考端(1脚)提供参考电压。TL431是一个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的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内部含有一个2.5V的基准电压,所以当在参考端引入输出反时,器件可以通过从阴极(3脚)到阳极(2脚)很宽范围的分流,控制输出电压。若输出电压增大,反馈量增大,TL431的分流也就增加。线性光耦(U2)的发光二极管亮度增加,输出电阻减小。UC3842的2脚电压升高,驱动脉宽减小。最终使电压稳定下来。
充电过程:当BATT+、BATT-接上畜电池时,畜电池正端经R13、D10使K1
吸合。充电回路闭合,畜电池开始充电。当畜电池接反时,由于D10反向截止,K1不会吸合,充电回路处于断开状态。不会烧坏R14、D7、D8、C11等元件。刚充电时,畜电池电压很低,充电电流会很大。R14两端的压降大于U3A的2脚R23、R24的分压电压,U3A输出高电平,D13(红色,充电指示灯)亮。当充电电流达到1.8A时,R14两端的压降等于U5A的3脚R30、R31的分压电压,U5A开始起控。只要输出电流有一点增加,U5A的1脚随即输出低电平,U2的1、2脚电流增加,4、5脚电阻减小,U1的2脚电压升高,输出电压下降,最终使电流恒定在1.8A。
随着充电时间的增加,畜电池的电压也渐渐上升,当充电电压达到最高充电电压(44V)时。U4的参考端电压将达到2.5V,U4开始起控,使电压稳定下来。调节W1可以微调电压值。此时电流不再恒定,而是渐渐减小。U5A也不再起控,一直处于高电平输出状态,由于D17的反向截止,不会影响输出电压。当充电电流小于0.4A时,R14两端的压降小于U3A的2脚R23、R24的分压电压,U3A输出低电平,D13灭。此时U3B的5脚电压高于6脚电压,7脚输出高电平,D14(绿色,电源/浮充指示灯)亮,表示已充满,进入浮充状态。同时经R27限流,D15稳压,通过R28、D9、W2使U4的参考端电压增加,从而使最大充电电压降为浮充电压。调节W2可微调浮充电压
uc3842各脚电压
序号
电压(V)
功能说明
对地电阻(KΩ)
黑笔接地
红笔接地
1
3.6
保护控制
7.5
9.4
2
2.5
电压反馈/EW输入
7.5
8.3
3
4.7
电流反馈
7.9
9.4
4
1.8
电压反馈
7.4
12.2
5
0
地
0
0
6
6.1
输出
7.3
32.0
7
11.0
电源
6.5
60.0
8
5.0
电压基准
3.5
4.0
UC3842芯片作为小功率开关电源的PWM脉宽调制芯片,在进行开关电源维修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由于故障引起的uc3842/uc3844不能正常工作,现将电源不能起振或轻微起振(测量输出端电压低),但没有正常工作(表现为8Pin无5V)可能的原因作如下总结:
1、首先检查7Pin所连接的电解电容(或者反馈线圈所连接的电解电容),查看其容量是否符合要求,如该电容容量明显减小,更换后应该不起振的故障就能恢复;如该电容正常,进行下一步检查。
2、在电路板上单独给uc3842/uc3844的7Pin加16V电压,测量其8Pin是否有5V,如果测量8Pin有5V电压存在,则说明此芯片没有问题;如没有5V电压,须将uc3842/uc3844拆下来单独加电16V至7Pin,测量8Pin是否有5V,如果仍然没有5V,则可证明芯片已经损坏;如果测量8Pin有5V存在,则应该是与8Pin相连接的外围元器件与地之间有短路存在。
此步骤主要是检测c3842/uc3844芯片本身是否损坏,如果芯片没有损坏,基本可以排除故障出在初级部分,可以进行下一步检查。(附:检测uc3842/uc3844芯片损坏与否的另一种方法为:在检测完芯片外围元器件(或更换完外围损坏的元器件)后,先不装电源开关管,加输入电测uc3842/uc3844的7Pin电压,若电压在10—17V间波动,其余各脚分别也有电压波动,则说明电路已起振,uc3842基本正常,若7脚电压低,其余管脚
无电压或电压不波动,则uc3842/uc3844已损坏。)
3、检查次级侧,推测应该是次级由于输出过载或短路,导致电流增大,进而反映到初级侧使uc3842/uc3844芯片的3Pin实现保护,这就需要对次级侧实现过流保护功能的电子元器件进行逐一测量,直至查出故障。现将uc3842/uc3844芯片正常工作时主要引脚电压列于下面:
1Pin:1.5V
2Pin:2.5V
3Pin:0.005V
6Pin:1.05V
7Pin:14.1V
8Pin:5V
昨天一同行送来一西门子75KW的驱动板电源,主诉为电源有尖叫声,开关管发烫,而次极电压“正常”。电路板几乎已被同行“通扫”。我接手后初步检测整个电路无大问题,通电后果然听到有尖叫声,不到1分钟开关管散热片就已烫手。开关电源有尖叫声一般为两种情况:一是开关频率低,二是次极有短路。再次通电测量UC3844“VCC”“Vref”等电压正常,断电后手摸变压器无任何温升!因变压器无发热现象,排除次极短路情况。而开关频率低的话一般不会引起开关管发热如此之快甚至根本不过热。那么必定是开关管及其外围驱动电路异常引起开关管的损耗增大。换开关管试机,情况依旧。
当测量UC3844驱动脚到开关管G极电路时发现22Ω电阻变值。换一新的贴片电阻试机,开关电源工作正常。回过头来再测量原来的电阻发现阻值已变大为8.45KΩ。当它变值后和开关管G-S极27KΩ的电阻“分压”导致开关管实际驱动电压幅度下降,驱动波形前后沿变形,而这是场效应管所不能容忍的,故而发现强烈**的尖叫声。该电源板从接手到排除故障费时不过十来分钟,细心的你可知我在其中一共使用了“几板斧”
开关电源3842检修流程
使用3842的开关电源外围大同小异,检修方法基本一样,以下流程检修的前
提:
开关管无短路,开关管对地限流保护电阻无开路,在通电时开关管不会马上击穿,切记:先测3842(7)脚的15V供电是否正常:没有电压,就检查启动电阻,或启动电路(部分机型7脚供电使用单独的一个二极管整流),或7
脚对地稳压管短路;有电压但是高,换(7)脚对地滤波电容,100UF/50V;有电压但是电压低且波动,3842的调整电路故障。
7脚电压正常;关机测300V电压消失速度:能很快消失,那电源起振,检查(3)脚对地1K电阻和对地稳压管电压不消失,故障点为3842未起振,检查
3842(1)(2)脚外围电阻、电位器和更换3842自身。3、7脚电压低且波动:重点检查FBT同步反馈电路的二极管;有光耦的机型检查后级光耦输入端,重点检查IC(LM431)周边。
3842的引脚介绍及好坏判断
(1)脚误差信号放大输出
(2)脚反馈输入
(3)脚开关管过流检测
(4)脚震荡电路时间常数
(5)脚地
(6)脚开关管驱动脉冲输出
(7)脚电源
(8)脚5V基准电压好坏的简单判断用47型万用表Rx1挡,UC3842好坏的判断方法
启动电路故障最常见的是启动电阻开路性损坏或者VC3842B的7脚外部的稳压二极管ZD601,滤波电容C626击穿短路,而导致整机不能启动,此时检测UC3842B的7脚是否为10V-17V,即可判断故障位置。另外UC3842B的
7脚外部滤波电容C626,若出现容量减少或者漏电程度增大的现象时,也会引起输出电压高,启动难,不启动等一系列故障。当开关管及UC3842B都是炸裂时,最好在更换损坏的元器件之后,再枪柄开关管G极(栅极)所接的限流电阻R609是否损坏,若这个电阻烧毁或者阻值增大的话,就会引起开关管的激励不足,从而出现更换新的电源开关管后,管子会发烫或者经常烧毁的故障。在有些机型中,电源开关管的G极对地之间还有一个保护的稳压二极管,更换电源开关管时,最好连该稳压二极管一并更换。
通过检测UC3842B的7脚电压,可以得到故障的大致位置,若7脚的电压低于
14V且跳动,则故障主要由下列原因引起:
负载短路:电源开关管G(栅极)对地的稳压二级管(18V)击穿,开关管S极(源极)对地的电流检测电阻阻值变大。
若7脚的电压在16V时跌落,然后又升到16V,如此物质循环,则应着重检查开关变压器(T601)的8脚输出的电压,以及二极管D608到UC3842B的7脚之间的供电电路。
对于开机即烧开关管的机,维修时先不上开关管。通过测量UC3842B的各脚电压来确定它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正常的工作电压大致如下:
脚号不上开关管的正常电压
10.6-2V
22V左右
30-0.5V
41V
50V
60.5-2V
714V左右跳动
85V左右
在更换完外围损坏的元器件后,先不装开关管,加电测uc3842的7脚电压,若电压在10-17V间波动,其余各脚也分别有波动的电压,则说明电路已起振,
uc3842基本正常;若7脚电压低,其余管脚无电压或不波动,则uc3842已损坏。在uc3842的7、5脚间外加+17V左右的直流电压,若测8脚有+5V电压,1、2、4、6脚也有不同的电压,则uc3842基本正常,工作电流小,自身不易损坏。它损坏的最常见原因是电源开关管短路后,高电压从G极加到其6脚而致使其烧毁.而有些机型中省去了G极接地的保护二极管,则电源开关管损坏时,uc3842和G极外接的限流电阻必坏.此时直接更换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电源开关管源极(S极)通常接1个小阻值大功率的电阻,作为过流保护检测电阻.此电阻的阻值一般在0.2-0.6之间,大于此值会出现带不起负载的现象(就是次极电压偏低)。由于uc3842(KA3842)的工作电压和输出功率均与UC3843(KA3843)相差甚远,3842系列和3843系列在启动电压和关闭电压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前者的启动电压为16V,关闭电压为10V;后者的启动电压为8.5V,关闭电压为7.6V。这两个系列的IC不能直接代换。如确有必要用后者代换前者时,要对电路加以改造方可。因此,这一点在维修工作中必须要注意。
UC3842BD1R2GONSOIC-8窄体是安森美半导体(ONSEMICONDUCTOR)原产高性能电流模式控制器,交流-直流(AC-DC)控制器和稳压器/离线控制器,UC3842BD1R2G是高性能固定频率电流模式控制器,专为离线和直流至直流变换器应用而设计,为设计人员提供只需最少外部元件就能获得成本效益高的解决方案,这些集成电路具有可微调的振荡器,能进行精确的占空比控制,
温度补偿的参考,高增益误差放大器,电流取样比较器和大电流图腾柱式输出,是驱动功率MOSFET的理想器件。其它的保护特性包括输入和参考欠压锁定,各有滞后,逐周电流限制,可编程输出静区时间和单个脉冲测量锁存。这些器件可提供8脚塑料表面贴装封装(SOIC8),UC3842BD1R2G有16V(通)和10V(断)低压锁定门限,十分适合于离线变换器,特性:微调的振荡器放电电流,可精确控制占空比,电流模式工作到500千赫,自动前馈补偿,锁存脉宽调制,可逐周限流,内部微调的参考电压,带欠压锁定,大电流图腾柱输出,欠压锁定,带滞后,低启动和工作电流,无铅封装。工作描述:震荡器:振荡器频率由定时元件RT和CT选择值决定,电容CT由5.0V的参考电压通过电阻R1充电,充至约2.8V再由一个内部的电流宿放电至1.2V,在C
T放电期间,振荡器产生一个内部消隐脉冲保持"或非"门的中间输入为高电平,这导致输出为低状态,从而产生了一个数量可控的输出静区时间。图1显示R1与振荡器频率关系曲线,图2显示输出静区时间与频率关系曲线,它们都是在给定的C1值时得到的,注意尽管许多的R1和C1值都可以产生相同的振荡器频率,但只有一种组合可以得到在给定频率下的特定输出静区时间,振荡器门限是温度补偿的,放电电流在25摄氏度时被微调并确保在正负10%之内。这些内部电路的优点使振荡器频率及最大输出占空比的变化最小,结果显示在很多噪声敏感应用中,可能希望将变换器频率锁定至外部系统系统时钟上,这可以通过将时钟信号加到电路来完成。为了可靠的锁定,振荡器自振频率应设为比时钟频率低10%左右。通过修整时钟波形,可以实现准确输出占空
比箝位。误差放大器:提供一个有可访问反向输入和输出的全补偿误差放大器,此放大器具有90DB的典型直流电压增益和具有57度相位余量的1.0MHZ
的增益为1带宽,同相输入在内部偏置于2.5V而不经管脚引出,典型情况下变换器输出电压通过一个电阻分压器分压,并由反向输入监视,最大输入偏置电流为2.0UA,它将引起输出电压误差,后者等于输入偏置电流和等效输入分压器源电阻的乘积,误差放大器输出用于外部回路补偿,输出电压因两个二极管压降而失调并在连接至电流取样比较器的反相输入之前被三分,这将在管脚1处于最低状态时保证在输入不出现驱动脉冲,这发生在电源正在工作并且负载被取消时,或者在软启动过程的开始最小误差放大器反馈电阻受限于放大器的拉电流(0.5MA和到达比较器的1.9V箝位电平所需的输出电压)。电流取样比较器和脉宽调制锁存器:UC3842B作为电流模式控制器工作,输出开关导通由振荡器开始,当峰值电感电流到达误差放大器输出/补偿建立的门限电平时中止,这样在逐周基础上误差信号控制峰值电感电流,所用的电流取样比较器-脉宽调制锁存配置确保在任何给定的振荡器周期内,仅有一个单脉冲出现在输出端,电感电流通过插入一个与输出开关Q1的源极串联的以地为参考的取样电阻RS转换成电压,此电压由电流取样输入监视并与来自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电平相比较,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峰值电感电流由管脚上的电压控制,当电源输出过载或者如果输出电压取样丢失时,异常的工作条件将出现,在这些条件下,电流取样比较器门限将被内部箝位至1.0V,当设计一个大功率开关稳压器时,为了保持RS的功耗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希望降低内部箝位电压,调节此电压的简单方法是使用两个外部二极管来补偿内部二极管,以便在温度范围内有固定箝位电压,如果箝位电压降低过多将导致由于噪声拾取而产生的不误操作,通常在电流波形的前沿可以观察到一个窄尖脉冲,当输出负载较轻时,它可能会引起电源不稳定,这个尖脉冲的产生是由于电源变压器匝间电容和输出整流管恢复时间造成的,在电流取样输入端增加一个RC滤波器,使它的时间常数接近尖脉冲的持续时间,通常会消除不稳定性。
管脚功能说明:
1补偿:该管脚为误差放大器输入并可用于环路补偿。2电压反馈:该管脚是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通常通过一个电阻分压器连至开关电源输出。3电流取样:一个正比于电感器电流的电压接至此输入,脉宽调制器使用此信息中止输出开关的导通。4、RT/CT:通过将电阻RT连接至VREF以及电容CT连接至地,使振荡器频率和最大输出占空比可调,工作频率可达500KHZ。5地:该管脚是控制电路和电源的公共地。6输出:该输出直接驱动功率MOSFET的栅极,高达1.0A的峰值电流经此管脚拉和灌。7VCC:该管脚是控制集成电路的正电源。8VREF:该管脚为参考输出,这通过电阻RT向电容CT提供充电电流。工作结温:+150摄氏度,工作温度:0--+70摄氏度,贮存温度:-65--+150摄氏度。
①脚:误差放大器输出端。在①脚与误差放大器反相输入端②脚之间加入Rc
反馈网络,形成闭环控制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开关电源也有利用此端进行输出稳压调控。
②脚:误差放大器反相输入端。将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直接或间接取样后加至此端,与内部误差放大器同相端2.5V基准电压比较,输出误差信号改变PWM(
脉宽调制)锁存器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调制脉冲宽度,调整输出电压的大小。
③脚:电流检测比较器同相输入端。被检测的开关管峰值电流经取样电阻转换成电压,当输入电压达到1V时,电流检测比较器输出过流控制信号,使
PWM锁存器置位,封锁⑥脚调制脉冲输出,实现过流保护。
④脚:RC振荡端。内接振荡器,外接Rc定时元件,振荡器与RC定时元件产生的振荡频率,作为开关电源在行扫描电路没有启动前电源开关管的工作频率。行扫描电路启动后,行逆程脉冲输入到④脚,使开关管的工作频率被行频锁定。
⑤脚:接地端。
⑥脚:调制脉冲输出端。可直接驱动场效应管,驱动电流平均值为±200mA,最大峰值电流可达到±1A。
⑦脚:电源输入端。启动电压不能低于16v,启动后若供给电压低于10V,自动关闭⑥脚调制脉冲输出,实现欠压保护。电源输入端内部接有36V稳压管
,防止电源启动瞬间输入电压过高损坏芯片。
⑧脚:5V基准电压输出端。
⑷ 直流电流表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工作原理:直抄流电流表主要采用袭磁电系或电动系测量机构,这些测量机构的测量基本量是电流,可用来直接测小电流。对于大量值的直流电流,磁电系测量机构要使用分流器,也就是并联电阻。
直流电流表的作用是将大部分被测电流分流。对约10A以下的电流多采用内附分流器;对更大的电流值,则使用专用分流器。
采取四端结构,具有两个电流端,两个电位端。其电阻值的选择条件为:当标称电流通过该分流器时,其电位端间的电压为45mV或75mV;以量程为45mV或75mV的磁电系毫伏表测此电压值,而表盘上则以电流值刻度。
直流电流表电路图:
(4)安培电路图扩展阅读
直流电流表的主要参数
1、量程:即满刻度时的电流值,以Im表示,实验室常用的直流电流表有时有几个量程可供选择,相应地有两个以上的接线柱,一个是公用端,另外几个接线柱上标有对应的量程:
2、内阻:电流表的内阻非常小,用以减小测量时电流表上的压降。
3、精度等级:按国家标准规定,电流表一般分为7个准确度等级,不同准确度等级的电流表测量结果具有不同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