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器电路 > 理疗电路

理疗电路

发布时间:2023-05-30 06:47:23

㈠ 请问这个理疗烤灯电路板上的两个像小玻璃管似的元件是什么元件谢谢了

图中都是2A的保险管,“飞弧”电压不低于250V的。好像是带“延时”功能的,就是用于一些有冲击电流的电路中。

㈡ 电疗仪的原理和制作

微电脑低频电疗仪的原理图,微电脑低频治疗仪
低频脉冲电流主要有三种生理和治疗作用:1、兴奋神经肌肉组织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3、镇痛这三种重要作用。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的低频治疗仪。该电路能输出各种模拟人手的按摩手法,强度可调,而且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各种元器件都是市场上的普通元件,电感为普通色环电感。输出最好采用治疗仪专用的贴片。
如图所示芯片采用义隆公司的emc78p156,电源可用三节电池供电。
工作原理:
电路中,em78p156的p5.0,p5.1口用于控制波形变化,p5.2用来驱动升压电路的升压的,p5.3是接收无输出自动停止电路的信号,用来自动进入sleep状态的.p6.0到p6.3用于按
键检测,p6.4到p6.7用于模式显示。
电路分成四个部份
一、
控制电路
由按键、单片机、指示灯组成,按对应的按键,对应的功能输出,指示灯亮,模式可调,指示灯用于多种模式时,用来显示当前模式的。强度可调,一般输出强度为能耐受为宜,不宜太强。
二、
升压电路
在p5.2口输出一定脉宽、频率的方波,用来使q1处于开关状态,电源通过l1,q1,d1,c1,组成的升压电路,在电容c1两端就产生了比电源高几倍的电压。不用一直输出信号,让其保持升压,只需在输出那一瞬间前升压,停止输出后,升压电路停止。如果要加强强度,只要加宽输出信号的时间,比如,第一档,信号输出1ms,第二档输出2ms,哪么第二档就比第一档强度要强得多了,建议强度度变化不要太大,一点点加强,否则,人体会难以忍受。
三、
波形控制及输出电路
输出时,先让升压电路工作,升压,然后,p5.0、p5.1分别输出,(注,两个口不能同时输出),输出时p5.0和p5.1输出的波形是一样的,只是相位相差180度。这样就可以在输出端得到两个输出端一样的感觉,不会有那种只有一个端口有感觉,另一个端口没有感觉的现象了。在这个两个端口中,可以控制这个输出电路的通断和上面升压电路的电压来模拟出各种按摩手法,也可以参考《理疗学》上的调制中频、密波、疏波、间升波等的波形来产生镇痛、减肥等治疗功能。
四、
无输出自动停止电路
这个电路是在输出没有负载的情况下,没有电流流经d3,d4,其上面没有压降,q6没有基极电压,处于截止状态,p53口得到高电平,当高电平时间超过5秒钟,表示没有负载,自动停止,如果有负载,有电流流过,d3、d4,q6有基极电压,处于导通状态,p53口得到低电平,表示有负载。
低频治疗仪的基本原理就先说到这里,下次再来探讨其程序流程以及人体对不同波形的感觉,什么样的波形对人体有治疗作用。

㈢ 什么是电疗

电疗 electrotherapy 利用不同类型电流和电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物理治疗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有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中频脉冲电疗法、高频电疗法、静电疗法 。
简介

electrotherapy
利用不同类型电流和电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物理治疗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有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中频脉冲电疗法、高频电疗法 、静电疗法 。不同类型电 流对人体主要生理作用不同。直流电是方向恒定的电流,可改变体内离子分布,调整机体功能,常用来作药物离子导入;低、中频电流刺激神经肌肉收缩,降低痛阈,缓解粘连,常用于神经肌肉疾病,如损伤、炎症等;高频电以其对人体的热效应和热外效促进循环,消退炎症和水肿,刺激组织再生,止痛,常用以治疗损伤、炎症疼痛症候群,大功率高频电可用于加温治癌;静电主要作用是调节中枢神经和植物功能,常用于神经官能症、高血压早期、更年期症候群。

治疗原理

电磁疗法的一类,利用电能作用于人体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常用的电能有直流电、交流电和静电三类。临床上桐源应用的电疗方法有:直流电疗法(包括电水浴疗法、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包括感应电疗法、电兴奋疗法、电睡眠疗法、超强电刺激疗法、经皮电刺激疗法、间动电疗法等),中频电疗法(包括等幅中频正弦电疗法、调制中频正弦电疗法、干扰电疗法等),高频电疗法(包括长波电疗法、中波电疗法、短波电疗法、超短波电疗法、微波电疗法及毫米波电疗法)和静电疗法。
人体内除含大量水分,还有很多能导电的电解质和非导电的电介质,因此人的机体实际上是一个既有电阻又有电容性质的复杂导体,这是电疗的物质基础。电能作用于人体引起体内的理化反应,并通过神经-体液作用,影响组织和器官的功能,达到消除病因、调节功能、提高代谢、增强免疫、促进病损组织修复和再生的目的。机体对不同性质的电流反应不一,治疗机理亦异。低频电流可改变神经和肌肉细胞的膜电位,使之兴奋而产生收缩;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可使感觉神经的粗纤维兴奋,抑吵蚂制细纤维冲动的传入,因此镇痛作用较强;高频电流对机体组织产生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同种电流在使用方法和剂量大小不同时,引起人体的反应也有差异。此外人体的不同器官和组织、不同的功能状态和病理改变,对电流的反应也不尽相同。低、中频电流还可用以判断神经肌肉的运动功能,用以诊断周围神经病损程度。故在康复医学中低、中频电流用来作重要的治疗和功能评定的手段。

直流电疗法

直流电方向恒定,强度不随时间变化。理疗用的直流电电压一般在 50~80V,电流强度0.05~0.1mA/cm2。当直流电作用于人体时,体液中电解质发生电解作用,产生正、负离子,正、负离子各向其极性相反的电极移动。与此同时胶体液中的荷电胶粒(分散质)向一极移动称为电泳;水分子(分散媒)向另一极移动称电渗。处于直流电正极作用下的组织内部将发生下述变化:由于Ca2+,Mg2+等两价离子向负极移动的速度比K+,Na+等1价离子慢,因而前者局碰态在正极附近的相对浓度较大。Ca2+,Mg2+等两价离子有降低组织兴奋的作用,对正极下的机体镇静作用。CL-在正极附近浓度较大,与H+化合成HCl,使该处组织液呈酸性。人体细胞膜的构成蛋白质都荷负电,在正极作用下负电荷消失,相互间排斥力减弱,距离减小而密集,同时因电渗作用使局部组织含水量下降,故膜的通透性降低。处于直流电负极作用下的组织内部将发生如下变化:K+,Na+等1价离子浓度相对较大,增强该处机体组织的兴奋状态。Na+移至负极下与OH-化合成NaOH,使组织液呈碱性。细胞膜蛋白质电荷增强,排斥力提高,细胞膜距离增大而分散,同时因组织内含水量增加,故细胞膜的通透性提高。
直流电正、负极下组织内发生的理化变化,有调整神经的兴奋性,改善局部水肿或脱水现象,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的作用。并可通过分节反射,改善内脏的活动功能。临床上常用直流电来镇痛、止痒、软化瘢痕、消肿、促进组织再生,改善中枢和周围神经功能等。
直流电还能将药物离子导入人体,达到治疗目的,这称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它是利用电荷同性相斥的原理,将药物离子或荷电微粒经皮肤汗腺导入人体。此法综合利用直流电和药物两者的治疗作用,临床上应用较多。药物导入量取决于电量大小、药物浓度、电极面积和通电时间。通电时间过长,则局部组织内离子堆积而产生极化现象,使导入量明显减少,故临床上一般通电20~30分钟。导入的药物不但可对局部组织起作用,还可通过体液循环把药物送到远隔器官起治疗作用。离子导入除采用直流电外,还可利用单向低频脉冲电流或半波正弦中频电流。导入药物因病而异,急性化脓性炎症可用抗生素类,过敏性疾病用脱敏药物,风湿性病则用水杨酸类药物。

低频脉冲电疗法

采用频率在1kHz以下的低频脉冲电流。这种电流在人体内可引起离子和荷电微粒的迅速移动,因而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低频脉冲电流因波形不同,可分为方波、梯形波、指数曲线形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等。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可调整脉冲周期,脉冲宽度和升、降波时间。有时以更低频率的脉冲波去调制上述低频脉冲,这种波称低频调制波。
作用
临床上低频脉冲电疗法主要应用于下述两方面:
①用以刺激神经肌肉,引起肌肉收缩,肌肉收缩能促进动脉供血、静脉和淋巴回流,改善局部营养代谢,消退水肿,还可提高肌肉张力,防止或延缓肌肉萎缩过程;节律地刺激神经肌肉,可使肌肉节律性收缩,用以防止由于损伤或炎症造成的肌纤维和肌膜间、肌束之间的粘连,保持肌肉弹性,防止挛缩。此外,电刺激还可促进病损神经纤维的再生。 低频脉冲电可用于强度/时间曲线测定,以判断肌肉失神经支配的程度,并选择最佳治疗用脉冲参数,以提高治疗效果。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还可治疗上运动神经元疾患所引起的痉挛性瘫,此法是利用两组低频脉冲电流,交替刺激痉挛肌及其拮抗肌,利用交互抑制的反应使痉挛缓解。
②用于止痛:主要采用超刺激电疗法(用超出一般剂量的电流强度的低频脉冲电疗法)和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TENS)。低频电脉冲止痛机理有两种可能。其一,是低频脉冲电阻抑止了痛觉神经向中枢传递冲动,但具体阻抑在何部位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在感觉神经纤维,有人认为在脊髓后角细胞,也有认为在大脑皮质的感觉中枢。其二,是低频脉冲电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散局部的致痛物质,改善组织代谢功能,因而起到止痛效果。
治疗效果
临床常用低频脉冲电流治疗周围神经疾病、各种肌肉萎缩、肢体血液及淋巴回流障碍、中枢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疼痛症候群等。

中频电疗法

采用频率为1~100kHz的中频正弦电流。临床上常用频率为2~5kHz,常用方法有等幅中频正弦电疗法、调幅中频正弦电疗法和干扰电疗法三种。调制波频率为10~200Hz,可采用全波或半波,连续调制或间断调制,还可采用等幅波和调制波交替出现,或频率交变的调制波。调制中频电流兼有低、中频电流的特点,用于止痛或促进血液循环,较低、中频电单独应用作用明显;用于神经肌肉刺激时,由于皮肤刺痛小,病人可耐受较大电量。干扰电是利用两组频率相差0~100Hz的等幅中频正弦电流(临床多用5±0.1kHz),交叉输入人体同一部位。在交叉部形成干扰电场,在体内按正弦电波的差拍原理产生0~100Hz的低频调制中频电流。临床上利用 3组等幅中频正弦电流,从三维空间交叉输入人体,形成立体干扰电场,其效果优于一般干扰电场。经改进后,采用3组强度交替改变的正弦电流,使局部的刺激作用更易为病人忍受,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此方法称为动态立体干扰电疗法。
中频电流疗法的特点
①中频正弦电流不产生电解作用,不引起组织的化学损伤;
②频率高,组织阻抗小,可使用较大电流量;
③对感觉神经刺激较小,病人易于接受。
中频电流对人体的主要治疗作用
①镇痛:以正弦调制中频电流最佳,对因急性软组织损伤造成的疼痛效果较好;
②刺激肌肉收缩:以动态立体干扰电场效果最佳,疼痛刺激小,作用深入,病人易于接受;
③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代谢;
④促进淋巴和静脉回流;⑤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治疗效果
临床上常用中频电流治疗软组织损伤、神经炎、痛经、肢体循环障碍,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肌肉麻痹,胃肠及膀胱平滑肌无力等。患急性化脓性炎症者、孕妇、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安装起搏器者禁用。

高频电疗法

采用频率为100kHz以上的高频正弦电流,内生热是高频电流对人体作用的重要基础。高频电场在人体组织内产生热的机理与直流电(或低频电)由欧姆耗损产生热的机理不一样,人体组织在高频电场作用下,组织内电解质离子随着高频电场极性交变几乎在原位振动,振动时克服阻力而生热。组织内的电介质具有等量电荷,以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状态存在。
特点
在高频电场作用下,非极性分子极化形成极性分子,与原有的极性分子一起随电场交变而急速转动,在运动中克服周围阻力而生热。热量大小与组织所受电磁场强度有关。组织受热后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代谢,刺激组织再生,消退炎症,还可降低周围神经兴奋而止痛,并可通过神经反射作用,调节中枢神经功能和免疫系统功能。除热效应外,高频电尚有非热效果,但研究尚不够深入。高频电疗常用的方法有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和微波疗法。一种新的高频电疗法──毫米波疗法已开始用于临床。毫米波的频率与人体组织细胞的固有振动频率相近,通过谐振将能量传给人体组织,达到治疗目的,这与上述方法的作用机理不同。
应用
高频电流临床应用很广,多用于急、慢性化脓性和非化脓性炎症、软组织损伤、神经痛、神经损伤、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周围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禁忌症主要有活动性肺结核、出血、心力衰竭、恶病质等。也可利用短波和微波的热效应治疗恶性肿瘤,瘤内血流量小于正常组织易于大量积热,故高频电可使瘤内温度高于周围组织,达42℃以上,这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这种疗法称射频加温治癌疗法或微波加温治癌疗法。

静电疗法

利用静电电场对人体的作用。常用电子管式静电机,输出两极间的高压可高达50kV,为阻止短路危险,在输出电路中串联高阻值保护电阻,使短路电流在1mA以下。由于静电电场方向恒定,体内离子或有极性分子定向移动,因而引起体内一系列变化。此外,火花放电和静电电场可使氧变为臭氧(O3),对人体感受器有一定刺激作用,全身应用对人体的反应表现为:中枢神经兴奋性降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故临床常用于神经症、早期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局部应用时,可改善组织的血液循环和营养状态,抑制感觉神经,常用于慢性溃疡、皮肤瘙痒等。
[1]
编辑本段
电疗副作用

电疗和其他治疗方法一样,电抽搐治疗也有其特定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现代改良电休克治疗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头痛、恶心、呕吐和可逆性的记忆减退。记忆减退出现的比例较高,国外研究发现至少有1/3的患者表示在接受电疗之后,出现了明显的记忆衰退。但是,一般认为电休克治疗对记忆的影响是有限的,并且通常只是暂时的,临床上这些症状一般在治疗后都会自行好转而无需处理。
现代电疗除了上述副作用以外,还有不少缺点。首先,电休克治疗实施起来较为复杂且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全麻和吸氧,基层医院很难开展。其次,由于电休克治疗技术和设备等要求高,所以治疗费用也较高。再有,电休克治疗和药物治疗一样不能一劳永逸,要维持治疗,否则许多患者的病情就会复发。所以一般推荐在电疗后的6个月里,以药物治疗或者非经常性的电疗作为后续维持治疗。

㈣ 买了电疗仪用两节七号电池,最大输出电压是100V电流20MA,为什么高于安全电压使用却很奇怪

这类电子理疗属于直流电低频脉冲逆变升压技术,人体神经细胞参考数据测试承受最大是30mA电流值,30mA已经是危险值!不须要电压很高,30~36伏特电压就可以电击人体神经细胞与刺激局部肌肉细胞收缩放出生物电流信号。100伏特20毫安电流脉冲波已经够你受的了!几十年前有科学实验过用一颗大号1.5伏特电池电流约1000毫安,经过半导体直流逆变器升压到400伏电流约20毫安左右,输出电流电压储存在一个高压600伏特/470UF优法的大电容器内,此时这个大电容器内储存有400伏特电压,电流量是>大于20毫安的,约300~500毫安,电流瞬间输出量视乎电容器的容量而定,此时低压禅态升高压向电容器充电完成后,实验人员带上绝缘手套准备是一头牛它们把高压直流电容贺毕源器两个电极向牛头🐮放电电击,牛瞬间就电昏迷不醒了,通过反复实验后来它们发明了屠宰场用的电击器,这说明不论是一个小电池多么细小只要它具备储存的能量一样可以对生命体造成电伤害的。很多年前我们的物理老师说一颗1.5伏特电池经过一只晶体管与一只电阻器与一只涤纶电容器再接上一只,只有拇指大小的铁氧体升压变压器产生出脉冲高压300~600福特电压电流1~5毫安,的脉冲方波或正弦波输出的高压直流电,这种通过自激震荡电路产生脉冲升压对人体的作用伤害不大!感觉就像被烟头烫了灼庝,皮肤上会留下一个很小的金属电灼伤的小口,会冒出一小点皮肤烧焦的味道,但对人体心肺脑等重要器官没有构成伤害,主要是电流数型太小了,危险值到了20毫安时候危险就开始了,其生物触电反应视乎每一个人体体质与尺寸体重有关!注意了电流值超过30毫安或已经到达30毫安值左右,在36伏特电压这个临界安全值,完全可以对成人人体造成电击昏迷不醒,还要观察放电持续时间,因为电压不高,对人体伤害电击是看时间的,100伏特低压下持续时间,电击靠近心脏肌肉与颈部神经是最危险的!不须要很高电压很大电流值就可以对人体构成伤害,具体你们还须要实验验证数据例如你已经通过自身实验报告取得了数据是100伏特/20毫安,输出功率是P=UI=100v*(20mA/1000)=100V*0.02A=2w
也就是你电疗调节最大身体肌肉接受的电击功率是2瓦特!身体最小反应值你没有给出的暂时不可以提供计算参考数据。
你可以用对讲机高频发射频率是27~36MHZ兆赫兹输出功率在3~5Wtp瓦特以上,注意频率太高可能没有这个奇怪的效果,频率在150~450MHZ信道这个效果!只要发射机LC通道能与天线匹配驻波比小于3,也可以产生一定亮度!功率必须5瓦特以上!对讲机接上短缏天线后,按发射键此时用短缏橡胶天线靠近传统的玻璃管日光灯,(注意不是现在的LED光管!这个没有这个特异效果的), TX ☞|﹉)))对讲机的高频电辐射可以瞬间电离激发日光灯真空态内的荧光粉放射出光粒子产生照明效果!可以作为对讲机的输出功率的大小测试参照物,这个与逆变器电磁实验原理其实是差不多的,频率不同输出波形不同,转换信息不同,其原理是相通的都是去观察发现电磁光能量波转换效能变化规律,寻找出对我们人类有价值的实验数据总结经验。

㈤ 红外线理疗灯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风扇的主要任务就是散热,红外线理疗仪开机设备后悔一直工作,本身又热量需要风扇散热。红外线理疗仪是对患者的一些疾病进行物理治疗的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进行红外线理疗。首先,对于一些神志不清或精神有问题的患者不适合使用,以免造成患者不慎被加热头烫伤。其次,对于一些心脏病患者最好不要长时间使用红外线进行理疗,以免由于身体的某些部位进行加温加热后而出现心率的增快,诱发心脏病。再有,如果患者有皮肤病或伤口感染等,最好也不要进行红外线理疗。

㈥ 求一份低频脉冲治疗仪的电路图

这里有个,给你参考参考:

低频治疗仪工作原理

KPM-01型低频治疗仪是一种适用于家庭保健治疗的便携式治疗仪。该治疗仪的治疗原理是模拟“针灸疗法”,对治疗肩周炎、腰痛、肌肉扭伤,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等具有一定的疗效。

KPM-01型低频治疗仪采用袖珍便携式结构,电源用4节1.5V电池,外壳上设有电源开关、输出脉冲频率调节旋钮(调节范围:2~13Hz)、幅度调节旋钮(最大脉冲幅度约为100V)及输出连接导线。两根导线端分别焊有圆形电极,使用时,要将这两个电极用不干胶带对称地粘贴在人体患部两侧外表皮肤上。另外,该治疗仪还具有开机后延时输出电脉冲和30分钟后自动关机功能。

图29为KPM-01型低频治疗仪电原理图。该治疗仪以3块CMOS集成电路为主体,构成了低频治疗脉冲发生及输出电路、开机延时输出电路及30分钟定时自动关机电路。

低频治疗脉冲发生及输出电路由IC1:CD4081(四二输入端与门集成电路)、IC2:CD4069(六非门集成电路)中的非门4、5及VT3、VT4、RP1、RP2、VD1、VD2、VD4~VD6、电感线圈L等组成。其中IC2的非门4、5和R8、R9、RP2、C3构成自激式振荡器。自激式振荡器输出的脉冲波群即为低频治疗脉冲源,调节RP2即可在2~13Hz范围内对治疗脉冲频率进行调整,调节RP1即可调整治疗脉冲的电压幅度。自激式振荡器输出(IC2⑧脚)的脉冲波经RP1、R1、C4组成的RC电路,分别送入与门1、4内整形放大。由于电路参数τ=(RP1+R1)C4远大于自激振荡器输出的治疗脉冲宽度,所以,该电路属于RC微分电路,调节RP1即可改变微分脉冲的宽度。通过调节RP1可使IC1③脚输出脉宽为0~3ms连续可调的脉冲信号,在IC1③脚为“1”(高)电平时,VT3饱和导通;在IC1③脚为“0”(低)电平时,VT3截止。随着VT3的导通、截止,在自感线圈L上即产生幅度≤100V,频率在2~13Hz范围内的治疗电脉冲,并通过两只电极施加在患者的病变部位,使神经纤维受到微弱的脉冲电流刺激,达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IC1与门4输出的脉冲,再经与门2整形放大后驱动VT4。IC1④脚为“1”(高)电平时,VT4导通,LED发光指示(治疗脉冲电压幅度高低随LED的亮度变化,亮度高时,脉冲电压的幅度也高);IC1④脚为“0”(低)电平时,VT4截止,LED熄灭。LED同步指示治疗电脉冲的强度和频率。在实际使用时,患者可根据自我感觉调整脉冲幅度和频率,并设定RP1和RP2的位置。

为了防止无意中将RP1设定在最大输出位置上,造成开机瞬间治疗脉冲幅度过大,患者突然受到刺激,适应不了,电路中特设置了开机延时电路,以保证在开机后能使治疗脉冲幅度渐次增大,让患者有一个由弱到强,逐渐适应的过程。该电路由IC2的非门6、C1、R2~R6、VT1、VD1、VD2等组成,当关闭电源开关后,C1瞬时短接,VD2导通,使VT1饱和导通,将IC2⑧脚输出的治疗脉冲(电压部分)对地短接分流;同时,C1通过R5及VD2、R4、VT1的基椛浼

阅读全文

与理疗电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师傅防水补漏一般多少钱 浏览:932
定制家具物流破损客户退款怎么办 浏览:111
米家电助力折叠自行车怎么样 浏览:671
苗药瑰宝厂家电话多少 浏览:458
防水机械费包括什么 浏览:159
新意蜂家具 浏览:772
茶系家具怎么样 浏览:291
皇玛和全友哪个家具牌子好 浏览:538
电瓶三轮车维修怎么样 浏览:244
家用电器字号 浏览:50
多纳家具怎么样 浏览:518
怎么鉴别红木家具的角磨做假 浏览:517
新房维修基金开发商不交有什么问题 浏览:974
容声北京维修点 浏览:923
安徽家用家具多少钱 浏览:267
荔枝木家具图片欣赏 浏览:675
五洋电器家电制冷维修怎么样 浏览:363
日产维修费 浏览:317
大庆二手家具市场 浏览:14
约克空调维修服务中心 浏览: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