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题,求大神给答案,不懂得别瞎说!
使用三要素法:uc(0+)、uc(∞)和τ。
显然,uc(0-)=uc(0+)=4V。
t=∞时,根据KLV有:uc(∞)+5u=u,得到uc(∞)=-4u。
但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0,因此,u=0,因此uc(∞)=0。
从电容处电路断开,外加一个电压U0,设从端口流入的电流为I0,则:
U0=5u-u=4u,而u=-I0×R,R——右边的电阻值,你忘记给参数了。
所以:U0=4×(-I0×R)=-4I0R,因此:Req=U0/I0=-4R。电阻为负值。
所以:τ=1/(RC)。
根据:f(t)=f(∞)+[f(0+)-f(∞)]e^(-t/τ)。
❷ 电路分析基础 习题 求答案
解:求Uoc:
使用叠加定理:1、300V电压源单独作用,3A电流源开路。
电路的串并联结构为:150Ω电阻串联10Ω电阻,然后和40Ω电阻并联,最后和8欧姆电阻串联,所以电路总电阻为:R=40∥(150+10)+8=40(Ω)。
所以电源电流为:I=300/40=7.5(A)。
40∥(150+10)支路的电压为:U2=32×7.5=240(V)。8Ω电阻两端电压为:7.5×8=60(V),方向上正下负。
(150+10)支路电压为240V,则支路电流为:240/160=1.5(A),因此10Ω电阻两端电压为:U1=1.5×10=15(V),方向右正左负。
因此:U'oc=U'ab=U1+U2=15+60=75(V)。
2、3A电流源单独作用,300V电压源短路。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R=150∥(40∥8+10)=15(Ω),因此电流源两端电压为:U3=15×3=45(V),方向为左正右负。而电流源左端接b、右端接a,因此:此时U"ab=-U"ba=-U3=-45(V),即:U"oc=U"ab=-45V。
根据叠加定理,因此:Uoc=U'oc+U"oc=75-45=30(V)。
求Req:
将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从ab端看进去,可得到:Req=150∥(10+40∥8)=150∥(50/3)=15(Ω)。
❸ 电路分析基础第二版第27页的第一道题的答案是什么,怎么做
请拍张图片,这样才能看到题目
❹ 谁有电路分析基础的作业答案解析
解:求Uoc:
使用叠加定理:1、300V电压源单独作用3A电流源路
电路串并联结构:150Ω电阻串联10Ω电阻40Ω电阻并联8欧姆电阻串联所电路总电阻:R=40∥(150+10)+8=40(Ω)
所电源电流:I=300/40=7.5(A)
40∥(150+10)支路电压:U2=32×7.5=240(V)8Ω电阻两端电压:7.5×8=60(V)向负
(150+10)支路电压240V则支路电流:240/160=1.5(A)10Ω电阻两端电压:U1=1.5×10=15(V)向右左负
:U'oc=U'ab=U1+U2=15+60=75(V)
2、3A电流源单独作用300V电压源短路
电路总电阻:R=150∥(40∥8+10)=15(Ω)电流源两端电压:U3=15×3=45(V)向左右负电流源左端接b、右端接a:U"ab=-U"ba=-U3=-45(V)即:U"oc=U"ab=-45V
根据叠加定理:Uoc=U'oc+U"oc=75-45=30(V)
求Req:
电压源短路、电流源路ab端看进:Req=150∥(10+40∥8)=150∥(50/3)=15(Ω)
❺ 电路分析基础 第五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回的是功率答的知识点: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求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功率表征作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称为功率,用P表示。故功率等于作用力与物体受力点速度的标量积。
功率计算公式:1.P=W/t(平均功率)2.P=FV;P=Fvcosα(瞬时功率)。
因为W=F(F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P=W /t=F*S/t=F*V(此公式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2R=(U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