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麻烦前辈推荐一些好的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视频教程!!
模电的话可以看看清华大学华成英的视频教程,数电的话 我还没发现有什么好的视频教程。如果你的数学基础不错的 电路分析自己看书应该能看懂。
② 初中电路分析与技巧
1、看实物画电路图,关键是在看图,图看不明白,就无法作好图,中考有个内部规定,混联作图是不要求的,那么你心里应该明白实物图实际上只有两种电路,一种串联,另一种是并联,串联电路非常容易识别,先找电源正极,用铅笔尖沿电流方向顺序前进直到电源负极为止。明确每个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图。
2、顺序是:先画电池组,按元件排列顺序规范作图,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有元件若有电压表要准确判断它测的是哪能一段电路的电压,在检查电路无误的情况下,将电压表并在被测电路两端。
3、对并联电路,判断方法如下,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找到分叉点,并标出中文“分”字,(遇到电压表不理它,当断开没有处理)用两支铅笔从分点开始沿电流方向前进,直至两支笔尖汇合,这个点就是汇合点。并标出中文“合”字。首先要清楚有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中有几个元件,分别是什么。特别要注意分点到电源正极之间为干路,分点到电源负极之间也是干路,看一看干路中分别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确的基础上开始作电路图,具体步骤如下:先画电池组,分别画出两段干路,干路中有什么画什么。在分点和合点之间分别画支路,有几条画几条(多数情况下只有两条支路),并准确将每条支路中的元件按顺序画规范,作图要求横平竖直,铅笔作图检查无误后,将电压表画到被测电路的两端。
4、看电路图连元件作图:方法:先看图识电路:混联不让考,只有串,并联两种,串联容易识别重点是并联。若是并联电路,在电路较长上找出分点和合点并标出。并明确每个元件所处位置。(首先弄清楚干路中有无开并和电流表)连实物图,先连好电池组,找出电源正极,从正极出发,连干路元件,找到分点后,分支路连线,千万不能乱画,顺序作图。直到合点,然后再画另一条支路[注意导线不得交叉,导线必须画到接线柱上(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等)接电流表,电压表的要注意正负接线柱]遇到滑动变阻器,必须一上,一下作图,检查电路无误后,最后将电压表接在被测电路两端。
5、设计电路方法如下:首先读题、审题、明电路,(混联不要求)一般只有两种电路,串联和并联,串联比较容易,关键在并联要注意干路中的开关和电流表管全部电路,支路中的电流表和开关只管本支路的用电器,明确后分支路作图,最后电压表并在被测用电器两端。完毕检查电路,电路作图必须用铅笔,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画元件,作图应规范。
6、识别错误电路一般错误发生有下列几种情况: 是否产生电源短路,也就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负极;是否产生局部短接,被局部短路的用电器不能工作; 是否电压表、电流表和正负接线柱错接了,或者量程选的不合适(过大或过小了); 滑动变阻器错接了(全上或全下了)。
③ 电子电路基础教程
网上学技能的视频教程很多呀!你要啥几乎就有啥,只要“搜”一下。你试试吧。祝你及时搜到!
④ 大学电路课程讲的是什么内容
主要介绍电路的几个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电路分析,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网络电路等等。课程中需要用到微积分的知识,数字逻辑的知识,等等。
⑤ 怎样学好电路
电路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可谓简单而重要,只有电路学好了,在后续课程中才能有良好的思路去解决问题。
电路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相对于文化基础课来说,它更侧重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而比起专业课来讲,它则更强调物理概念和一般理论分析。
电路理论是从实际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与实际事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理论,因此要特别注意应用场合的条件。电路课程具有特殊的规律,掌握了规律则学习起来就轻松多了,也容易记忆。
电路理论分析一是主要决定电路元件模型,即理想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掌握了这些元件的伏安特性,则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要注意电路结构所遵循的原则即基本尔霍夫二大定律是解决电路结构问题的关键,在以上基础上应用电路中的主要原理、定理,即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对电路进行分析、计算。
为了正确、简单的分析、计算电路,对于复杂电路必须通过等效变换进行化简,这是电路理论中的首要手段,所谓等效即在不影响所需计算分析的情况下对外电路等效,这是必须牢牢掌握的。
平时要认真阅读例题。例题是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又是从概念到解题的中间桥梁,把定律、定理、原理以例题形式编入书中,这是电路教材的特点。 多做习题也是电路课学习的重要方面。习题是教材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习题的练习,有助于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习题不但要做对,更应该理解每道习题所要考察的概念,搞清为什么要出这一道题,考核了什么内容,这样学习才能学得深,学得好。解习题是培养思考能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概念的一把尺子。
区别电路模型与实际器件。 理想电路元件是从实际电路器件中科学抽象出来的假想元件。应当注意电路元件与实际器件的联系和差别。一般器件都可以用理想电路元件及它们的组合来模拟,但两者之间不完全等同。例如,在频率不太高的条件下,一个线圈的数学模型就是电阻元件和电感元件的串联,而当频率较高时,线圈的绕线之间的电容效应就不容忽视,在这种情况下表征这个线圈的较精确的模型还应当包含电容元件。
区别在不同区域中分析计算的特殊问题。对于电路理论的分析、计算,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时域中计算时所使用的理想元件伏安特性,以及结构特征所表示的方法,在频域中就不适用。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任何一种在一定范围内计算、分析所使用的元件伏安特性、结构定律、原理、公式,换到另一范围使用时,必须考虑在新范围内使用时所发生的特殊问题,修正以前的表达式,而且,经过处理后解决了这些问题,则以前所学的方法都可在新范围内使用。电路分析就是不断地寻找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因此特别注意在新范围内使用所必须的条件。 总之,要想学好电路理论,必须多想、多算、多动手。
⑥ 如何学习电子电路
第一步,培养兴趣。受家庭影响,我从小就对电子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整天把一些电池、导线、小灯泡连来连去,为搞清楚收音机里为何能发出人说话唱歌的声音,拆坏了家里唯一的半导体,不过父母并没有责骂我,而是鼓励我看看能否想法修复它,使得我对之痴迷不已,逐步走上技术道路。也许有人认为自己岁数较大,对能不能学好电子技术有所顾虑,其实大可不必,古时苏洵七十多岁才开始学诗,不是也成了唐宋八大文学家之一吗?只要有兴趣,学好学不好,不在岁数大小。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收音机、录音机、电话机、充电器、报警器、音乐门铃、无线遥控以及彩电、VCD、MP3、数码相机等电子电器怀有强烈好奇心,想弄清其工作原理,这就是良好开端,有了良好开端也就成功了一半。
第二步,增强自信。产生了兴趣,并不一定就能坚持下去。修理某一电子产品,打开后盖,看到密密麻麻的电阻、电容、晶体管、集成块,会感到无从下手,看看电路图东扯西连如同天书,自然打消了一半积极性,若再不知所措地捣鼓半天,一无所获,甚至造成故障扩大化,或者不幸遭到电击,都会让你的兴趣丧失殆尽,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失去学好电子技术的自信心。这时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急于修理,而是去向行家请教,按人家指点操作,即便不明白其中道理,只要成功了也会兴奋不已。平时更要找一些简易电路比如闪烁发光灯、小功率的音频放大器、声光控制器等,动手焊接制作一番,虽然艰辛繁琐但苦中有乐,尤其是一旦大功告成,既可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又能不断增强自信,坚持不懈地学下去。
第三步,多思勤练。电子技术博大精深,电子产品五花八门,要想真正弄懂弄通,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也不能因此而放弃,由于各种电路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快速掌握这门技术,就得多思考、勤动手,在制作成功简易电路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借助电烙铁、万用表等维修测量工具,多修一些日常家电,多制作一些功能复杂电路,尽可能扩大接触面,维修时多思考,多向行家里手请教,不断积累经验,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第四步,完善理论。现在不少维修工作者拿来故障电器知道怎么修,知道该动哪儿,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完全是由于只有经验而不懂理论造成的。这种人小打小闹可以,若真要遇上复杂些的故障,也就束手无策无能为力了。只有掌握理论明白其中的道理,才会应对自如临阵不慌。先学维修后学理论,会减少枯燥感,有所针对性,学好理论返过来又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学习理论时,可先找一些最基础的模拟和数字电路书籍,从易到难,逐步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功能作用、图形符号、型号分类、基本参数、测量方法、使用事项,明白电子技术中常用概念、单位换算,熟悉单元功能电路的原理、组成和状态分析等。同时也要订一些技术报刊,从专门文章及维修实例中汲取丰富的知识营养。
第五步,深入钻研。能走到这一步者,说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操作水平,多数电器的常见故障已不在话下,较复杂的故障也能顺利应对排除,并能熟练运用所掌握的电子技术知识设计稍复杂的功能电路,研制一些实用电子产品。但学习不能戛然而止就此满足,世上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电子技术发展更是迅猛,新技术与新理论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新产品犹如连绵不绝的大海潮水不断涌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对此我们只有积极寻找各种途径,特别是利用因特网,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深入钻研,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不被飞速发展的历史无情抛弃。
⑦ 急求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The Outline of Analog Circuits Course Project
一、 目的与任务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综合性训练,这种训练是通过学生独立进行某一个或两个课题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来完成的。
通过模拟电路课设要求学生:
1、 根据给定的技术指标,从稳定可靠、使用方便、高性能价格比出发来选择方案,运用所学过的各种电子器件和电子线路知识,设计出相应的功能电路。
2、 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4、 学会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掌握电子电路的测试方法及了解印刷线路板的设计,制作方法。
5、 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6、 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7、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 内容、要求与安排
1、内容:
课题名称:
(1) 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
(2) 波形产生电路的设计
(3) 高保真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计
(4)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
(5) 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6) 设计并制作音频频谱柱状显示器电路
2、要求: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题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并独立完成总结报告。
3、进度安排及方式:(以四学时为一个单元)
第一单元:集中讲课,主要内容如下:
(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2)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
(3)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
(4)课程设计题目介绍
(5)学生自由组合,选择题目。
第二单元:确定题目,教师就题目的基本要求答疑。学生讨论、查资料。
第三、四、五单元:查资料、设计、EDA仿真。
学生根据课题要求,独立完成课题的设计方案,并可以运用MULTISIM软件在微机上完成对所设计电路的仿真。
第六单元至第八单元:组装、调试、写报告。
第九单元:完成收尾工作,清点材料、工具。准备课设报告。
最后考试:分组答辩。
三、 场地与设备
1、 实验室场地:实验中心。
2、 实验所用设备:示波器、函数发生器、毫伏表、万用表(指针、数字)、直流稳压电源、实验箱。
四、 考核内容与成绩评定
1、 考核内容:
(1) 设计能力
(2) 组装或焊接调试情况
(3) 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报告情况
(5) 出勤情况、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2、 成绩评定:
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和EDA仿真情况 20分,实际操作,调试、效果 40分,
总结报告 20分,口试 20分。
课题一 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
一、设计目的
1、学习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
2、学会选择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及集成稳压器来设计直流稳压电源;
3、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主要性能参数及其测试方法;
二、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设计任务
根据技术要求和已知条件,完成对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装配与调试。
(2)设计要求
① 要求设计制作一个多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可将220V/50Hz交流电转换为多路直流稳压电源
输出:±5V/1A,一组可调正电压+3~+18V/1A。
② 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计算电路元件参数与元件选择、并画出总体电路原理图,阐述基本原理。(选做:用PSPICE或EWB软件完成仿真)
③ 安装调试并按规定格式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初始条件:
可选元件:变压器/15W/±12V;整流二极管或整流桥若干,电容、电阻、电位器若干;根据
需要选择若干三端集成稳压器;交流电源220V,或自备元器件。
可用仪器:示波器,万用表,
3、方案选择与论证
直流稳压电源总体功能框图如图下1所示。
参考电路图:
变压器根据所需电流决定功率,可用220V输入、输出15V/1A左右的。如没有合适的找个12V几瓦的也能用
课题二 波形产生电路的设计
一、设计目的
1、掌握波形发生电路的设计方法;
2、学会选择合适的器件来设计波形发生电路;
3、熟悉非正弦波产生电路调整与测试的基本方法;
4、提高应用集成运放的能力及独立进行电路设计的能力。
二、 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1、技术指标:要求信号频率f=1 kHZ, VOm=0.2V.输出端不采用稳压二极管。
2、设计要求
(1)采用集成运放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波产生电路,要求:f=1 kHZ, VOm=0.2V;
(2)要求绘出原理图,并用Protel画出印制板图;
(3)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设计好电路,选好元件及参数;
(4)拟定测试方案和设计步骤;
(5)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要求有电路设计过程,调整测试内容、方法、步骤,测试记录及结果分析。
课题三 高保真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计
一、设计参数:
1. 采用全部或部分分立元件设计一种音频功率放大器。
2. 额定输出功率
3. 负载阻抗 。
4. 失真度
5. 设计放大器所需的直流稳压电源。
二、设计要求:
要求设计制作一个高保真音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10W/8Ω,频率响应20~20KHZ,
效率>60﹪,失真小。
三 设计方案图
音频放大器的目的是以要求的音量和功率水平在发声输出元件上重新产生真实、高效和低失真的输入音频信号。音频频率范围约为20 Hz~20 kHz,因此放大器必须在此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向负载提供功率,要求输出功率尽可能大,效率尽可能高。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
输入级 ――→ 中间推动级 ―― → 输出级
负反馈线路 ← ―― 互补对称功放
课题四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
一. 任务与要求
(1)要求能产生三角波、正弦波、方波;
(2)要求函数信号发生器能够实现频率可调
二. 设计目的
(1)学会用简单的电子元器件及芯片制作简单的函数信号发生电路,锻炼实际动手能力;
(2)学会调试电路与分析电路
三. 技术指标
要求设计制作一个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发生器,频率范围10~100HZ,100HZ~1KHZ,1 KHZ~10 KHZ;正弦波Upp≈3V,三角波Upp≈5V,方波Upp≈14V,幅度连续可调,线性失真小。
课题五 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一. 设计要求
(1)设计制作可以测量和控制的温度控制器
测量和控制的温度范围:10°—60°
精度:±1°
控制对象:继电器或晶闸管
继电器或晶闸管触电连接:一组转换接点为市电220V,10A
(2)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电路方案的设计。计算电路元件参数与原件选择,画出原理图。
(3)进行安装和调试
二.设计任务
根据技术指标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选择合适的晶闸管或继电器,完成对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装配和调试。
三.具体技术指标
室温~600C,控制精度± 10C,控制通道输出为双向晶闸管或继电器,一组转换接点为市电220V,10A。
课题六 设计并制作音频频谱柱状显示器电路
一、 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音频频谱柱状显示器电路。示意图如下:
二、设计要求
(1)音乐输入:0~1.5Vrms;单声道。输入端采用莲花座和Q9座并联形式,莲花座用于音乐输入,Q9座用于测试。将柱状显示的LED集中布置于一个15cm×10cm的面板上。音频功放可使用现成有源功放,功率大于1W。
(2)制作5路带通滤波器,分别对应中心频率为:60Hz、250Hz、1kHz、4kHz、16k(1)Hz;滤波器Q值约为1.5。
(3)条状显示采用10个发光二极管显示电压高低,1~10个发光二极管点亮的阈值电压分别为:60mV、80mV、110 mV、160 mV、220 mV、320 mV、440 mV、630 mV、890 mV、1.25V,可用运放或专用集成电路制做。例如LM3915条状指示集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