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路分析一和电路分析二的区别
这几年,交大的专来硕和学术源一样竞争激烈。对于专业课的难度来说,没有多大的区别,建议最好还是报考学术,这样就算校外调剂也是有优势的。 真到调剂时虽然你的专硕成绩和学术分量差不多,但其他学校不认可你报考专硕的成绩,可能你的380还不如学术的340有份量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2. 电路分析一与电路分析二有什么不一样
LS,你也是考西南交大电气的吧,有历年真题没啊,谢谢。
3. 电路分析问题二,谢谢!!!
10、解:简单点,电路中只有电阻消耗功率,而电阻与电压源并联,所以电阻两端电压为U=5V。所以:P=U²/R=5²/10=2.5(W)。
复杂点:电路的阻抗为Z=R∥jXL=10∥j10=j100/(10+j10)=10∠90°/√2∠45°=5√2∠45°(Ω)。
所以电路的电流为:I(相量)=U(相量)/Z=5∠0°/5√2∠45°=√2/2∠-45°(A)。
电压相位0°超前电流相位-45°的角度为:φ=0-(-45°)=45°,因此:
P=UIcosφ=5×√2/2×cos45°=5/2=2.5(W)。
1、解:①5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2A、1A电流源开路。
I'=5/(2+3+3)=5/8=0.625(A)。
②2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5V电压源短路、1A电流源开路。
电流源外部总电阻为:R=2∥(3+3)=1.5(Ω),因此端电压为:U=2×1.5=3(V),下正上负。
所以:I"=-U/(3+3)=-3/6=-0.5(A)。
③1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2A电流源开路,5V电压源短路。
外部总电阻为:R=3∥(2+3)=15/8(Ω),端电压为:U=1×15/8=15/8=1.875(V),上正下负。
I'"=U/3=1.875/3=0.625(A)。
④叠加:I=I'+I"+I'"=0.625-0.5+0.625=0.75(A)。
4. 电路分析第二版(胡翔骏),这两个式子看不懂能不能详细解释下,谢谢!
ri1就是二端口网络的输入电阻,此时u2是输出。在i2=0时,右端口开路,所以内ri1=u1/i1。此时的等效电路如下:容
对于左端口而言,就是两个相同的串联支路并联,每个支路的电阻为(4+2),所以并联电阻为:(4+2)/2=3(Ω)。
r21称为“传导电阻”,就是用u2的输出/左端口输入i1,同时满足i2=0(右端口开路)的条件。
在电流源i1作用下,每条支路的电流都是i1/2。
右边支路4Ω电阻的电压为:Ua=(i1/2)×4=2i1;左边支路2Ω电阻的电压为:Ub=(i1/2)×2=i1。
所以:u2=Ua-Ub=2i1-i1=i1,u2/i1=1Ω。
或者写成:u2/i1=(Ua-Ub)/i1=(i1/2×4-i1/2×2)/i1。
5. 有没有人知道电路分析二与电路分析一的区别
两个没多大区别,电路2计算多些,难度差不多、、、、其他的没了
6. 考研考电路分析二 该用哪一本书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邮政编码:610031 联系部门:电气工程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 单位代码:10613 电话/传真:(028)87601486 网址:yz.swjtu.e.cn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03 电气工程学院
080800 电气工程
01.电机与电器
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0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06.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
07.电气系统控制与信息技术
08.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
14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922电路分析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电子技术②线性代数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3.系统工程
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2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922电路分析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信号与系统②线性代数
085207 ◆电气工程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76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956电路分析二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电子技术②线性代数
085210 ◆控制工程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956电路分析二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信号与系统②线性代数
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全国统考科目,参考书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
201英语一
全国统考科目,参考书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
204英语二
全国统考科目,参考书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
301数学一
全国统考科目,参考书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
302数学二
全国统考科目,参考书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
922电路分析一
《电路分析》谭永霞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或《电路》邱关源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956电路分析二
《电路分析》谭永霞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或《电路》邱关源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7. 大学电路,二阶电路分析
解:t=0-时,电容相当于开路,uc(0-)=3×50=150(V)。
换路定理:uc(0+)=uc(0-)=150V。
换路后,RLC二阶电路组成串联回路的零输入响应,其中:R=5kΩ,L=2.5H,C=625nF=6.25/10^7(F)。
2√(L/C)=2×√(2.5/6.25/10^7)=2×2000=4000,所以:R>2√(L/C),放电过程为非震荡的。
特征根:p1=-R/2L+√[(R/2L)²-1/LC]=-400,p2= -R/2L-√[(R/2L)²-1/LC]=-1600。
系数:-Uc(0+)/[L(p2-p1)]=-150/[2.5×(-1600+400)]=0.05(A)=50(mA)。
iL(t)=50[e^(-400t)-e^(-1600t)](mA)。
8. 电路分析(二)
第7小题:AC是错误的,角接下每相负载电压等于电源线电压。C是错误的,如果是对称负载,中线电流为零。正确答案,B。
第8小题: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讨论的是结点,不是回路,排除A、D选项;在结点上,流入流出的是电流,不是电压。正确答案,C。
第16小题:衰减振荡,能量不断减小,排除A、C;等幅振荡,储能元件的能量总值不变,但L、C中的能量都在变化,排除B。正确答案,D。
9. 电路分析问题2
4-17、解:电感电流为iL,则其端电压为:u=L×diL/dt=diL/dt。因而6Ω和3Ω电阻的电流分别为:
i1=u/6=(1/6)diL/dt,i2=u/3=(1/3)diL/dt。
根据KCL:i1+i2+iL=3,即:
(1/6)diL/dt+(1/3)diL/dt+iL=3。整理,得:diL/dt+2iL=6。
电路的时间常数为:τ=L/R=L/(6∥3)=1/2=0.5(s);方程的特解:iL'=Is=3A,积分常数C=-Is=-3。
所以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为:iL(t)=iL'+C×e^(-t/τ)=3-3e^(-2t)(A)。
uL(0+)=-2×(10+30)=-80(V)。
达到稳态时,电感放电完毕,因此iL(∞)=0,uL(∞)=0。
从电感处看进去,电路的等效电阻为:R=30+10=40(Ω),因此时间常数为:τ=L/R=1/40=0.0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