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阻抗计算公式是什么
阻抗公式Z= R+j( ωL–1/(ωC))。
在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对电路中的电流所起的阻碍作用叫做阻抗。阻抗常用Z表示,是一个复数,实部称为电阻,虚部称为电抗。
其中电容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感抗,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引起的阻碍作用总称为电抗。 阻抗的单位是欧姆。阻抗的概念不仅存在于电路中,在力学的振动系统中也有涉及。
相关信息:
在电流中,物体对电流阻碍的作用叫做电阻。除了超导体外,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有电阻,只是电阻值的大小差异而已。电阻很小的物质称作良导体,如金属等。
电阻极大的物质称作绝缘体,如木头和塑料等。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导体叫做半导体,而超导体则是一种电阻值等于零的物质,不过它要求在足够低的温度和足够弱的磁场下,其电阻率才为零。
Ⅱ 阻抗计算公式
阻抗公式:Z= R+j ( XL–XC)。
阻抗Z= R+j ( XL –XC) 。其中R为电阻,XL为感抗,XC为容抗。如果( XL–XC) > 0,称为“感性负载”;反之,如果( XL –XC) < 0称为“容性负载”。电感的感抗、电容的容抗三种类型的复物,复合后统称“阻抗”,写成数学公式。
Ⅲ RC电路中阻抗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RC电路中阻抗的计算公式:
Xc=-j1/(ωC)(电容器的容抗)
Xl=jωL(电感的感抗)
X=jωL-j1/(ωC)(总的电抗)
Z=r+jX=R+jωL-j/(ωC)(总抗阻)
依据KVL定律,建立电路方程:
(3)电路阻抗怎么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串联电路的特点:由于有电容存在不能流过直流电流,电阻和电容都对电流存在阻碍作用,其总阻抗由电阻和容抗确定,总阻抗随频率变化而变化。RC 串联有一个转折频率: f0=1/2πR1C1 当输入信号频率大于 f0 时,整个 RC 串联电路总的阻抗基本不变了,其大小等于 R1。
RC 并联电路既可通过直流又可通过交流信号。它和 RC 串联电路有着同样的转折频率:f0=1/2πR1C1。 当输入信号频率小于f0时,信号相对电路为直流,电路的总阻抗等于 R1;当输入信号频率大于f0 时 C1 的容抗相对很小,总阻抗为电阻阻值并上电容容抗。当频率高到一定程度后总阻抗为 0。
RC电路广泛应用于模拟电路、脉冲数字电路中,RC并联电路如果串联在电路中有衰减低频信号的作用,如果并联在电路中有衰减高频信号的作用,也就是滤波的作用。
Ⅳ 阻抗计算公式是什么
电容器的容抗是:Xc=-j1/(ωC),
电感的感抗是:Xl=jωL
总的电抗是:X=jωL-j1/(ωC)
总阻抗是:Z=r+jX=R+jωL-j/(ωC)
阻抗是表示元件性能或一段电路电性能的物理量。交流电路中一段无源电路两端电压峰值(或有效值)Um与通过该电路电流峰值(或有效值)Im之比称为阻抗,用z表示,单位为欧姆(Ω)。在U一定的情况下,z越大则I越小,阻抗对电流有限制的作用。
在电流中,物体对电流阻碍的作用叫做电阻。除了超导体外,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有电阻,只是电阻值的大小差异而已。电阻很小的物质称作良导体,如金属等;电阻极大的物质称作绝缘体,如木头和塑料等。
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导体叫做半导体,而超导体则是一种电阻值等于零的物质,不过它要求在足够低的温度和足够弱的磁场下,其电阻率才为零。
Ⅳ 阻抗的计算公式是多少
1.
阻抗公式:z=
r+j
(
xl–xc)。
2.
阻抗z=
r+j
(
xl
–xc)
。其中r为电阻,xl为感抗,xc为容抗。如果(
xl–xc)
>
0,称为“感性负载”;反之,如果(
xl
–xc)
<
0称为“容性负载”。电感的感抗、电容的容抗三种类型的复物,复合后统称“阻抗”,写成数学公式。
1.
交变电路中
(高中阶段)不计温度影响。
2.
电阻
,
r=ρl/s
不随交流电的频率变化。
3.
电感
,
感抗
xl=2πfl
随交流电的频率增加,感抗增大。
4.
电容
,
容抗
xc=1/2πfl
随交流电的频率增加,容抗减小。
5.
在电阻、电感、电容并联电路中,
1/r总=1/r+1/xl+1/xc。
Ⅵ 线路电阻及阻抗计算公式
您好
对您提问的问题我们在寻找后找到了答案
答案如下:电阻
R=U/I
阻抗
电容
Zc=1(jwc)
电感Zl=jwL
Ⅶ RC电路中 阻抗的计算方法
RC电路中阻抗的计算公式:
1、RC 串联电路
电路的特点:由于有电容存在不能流过直流电流,电阻和电容都对电流存在阻碍作用,其总阻抗由电阻和容抗确定,总阻抗随频率变化而变化。RC 串联有一个转折频率: f0=1/2πR1C1。
当输入信号频率大于 f0 时,整个 RC 串联电路总的阻抗基本不变了,其大小等于 R1。
2、RC 并联电路
RC 并联电路既可通过直流又可通过交流信号。它和 RC 串联电路有着同样的转折频率:f0=1/2πR1C1。
当输入信号频率小于f0时,信号相对电路为直流,电路的总阻抗等于 R1;当输入信号频率大于f0 时 C1 的容抗相对很小,总阻抗为电阻阻值并上电容容抗。当频率高到一定程度后总阻抗为 0。
3、RC 串并联电路
RC 串并联电路存在两个转折频率f01 和 f02:f01=1/2πR2C1, f02=1/2πC1*[R1*R2/(R1+R2)]
当信号频率低于 f01 时,C1 相当于开路,该电路总阻抗为 R1+R2。当信号频率高于 f02 时,C1 相当于短路,此时电路总阻抗为 R1。当信号频率高于 f01 低于 f02 时,该电路总阻抗在 R1+R2 到R1之间变化。
(7)电路阻抗怎么计算公式扩展阅读
生活中的阻抗:
不同阻抗的耳机主要用于不同的场合,在台式机或功放、VCD、DVD、电视、电脑等设备上,常用到的是高阻抗耳机,有些专业耳机阻抗甚至会在200欧姆以上。
这是为了与专业机上的耳机插口匹配,此时如果使用低阻抗耳机,一定先要把音量调低再插上耳机,再一点点把音量调上去,防止耳机过载将耳机烧坏或是音圈变形错位造成破音。
而对于各种便携式随身听,例如CD、MD或MP3,一般会使用低阻抗耳机(通常都在50欧姆以下),这是因为这些低阻抗耳机比较容易驱动,同时还要注意灵敏度要高,对随身听、MP3来说灵敏度指标更加重要。当然,阻抗越高的耳机搭配输出功率大的音源时声音效果更好。
Ⅷ 等效阻抗计算公式
等效阻抗计算公式:Z=R+jwL。在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对电路中的电流所起的阻碍作用叫做阻抗。阻抗常用Z表示,是一个复数,实部称为电阻,虚部称为电抗,其中电容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感抗,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引起的阻碍作用总称为电抗。
电阻器(Resistor)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直接称为电阻。是一个限流元件,将电阻接在电路中后,电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一般是两个引脚,它可限制通过它所连支路的电流大小。阻值不能改变的称为固定电阻器。阻值可变的称为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理想的电阻器是线性的,即通过电阻器的瞬时电流与外加瞬时电压成正比。
Ⅸ 阻抗怎么计算
阻抗公式:Z=
R+j
(
XL–XC)。阻抗Z=
R+j
(
XL
–XC)
。其中R为电阻,XL为感抗,XC为容抗。如果(
XL–XC)
>
0,称为“感性负载”;反之,如果(
XL
–XC)
<
0称为“容性负载”。电感的感抗、电容的容抗三种类型的复物,复合后统称“阻抗”,写成数学公式。交变电路中
(高中阶段)不计温度影响。电阻
,
R=ρL/S
不随交流电的频率变化。电感
,
感抗
XL=2πfL
随交流电的频率增加,感抗增大。电容
,
容抗
XC=1/2πfL
随交流电的频率增加,容抗减小。在电阻、电感、电容并联电路中,
1/R总=1/R+1/XL+1/XC。
Ⅹ 阻抗怎么计算
阻抗公式:Z= R+j ( XL–XC)。阻抗Z= R+j ( XL –XC) 。其中R为电阻,XL为感抗,XC为容抗。如果回( XL–XC) > 0,称为“感性负载”;答反之,如果( XL –XC) < 0称为“容性负载”。电感的感抗、电容的容抗三种类型的复物,复合后统称“阻抗”,写成数学公式。交变电路中 (高中阶段)不计温度影响。电阻 , R=ρL/S 不随交流电的频率变化。电感 , 感抗 XL=2πfL 随交流电的频率增加,感抗增大。电容 , 容抗 XC=1/2πfL 随交流电的频率增加,容抗减小。在电阻、电感、电容并联电路中, 1/R总=1/R+1/XL+1/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