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双向可控硅
如图是电机调速最佳线路
❷ 双向可控硅的触发原理图及原理是什么
双向晶闸管它属于NPNPN五层器件,三个电极分别是T1、T2、G。因该器件可以双向导通,故门极G以外的两个电极统称为主端子,用T1、T2表示,不再划分成阳极或阴极。其特点是,当G极和T2极相对于T1的电压均为正时,T2是阳极,T1是阴极。反之,当G极和T2极相对于T1的电压均为负时,T1变成阳极,T2为阴极。
双向晶闸管的伏发特性,由于正、反向特性曲线具有对称性,所以它可在任何一个方向导通。
下面介绍利用万用表R×1档判定双向晶闸管电极的方法,同时还检查触发能力。
1.判定T2极
G极与T1极靠近,距T2极较远。因此,G-T1之间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小。在用R×1档测任意两脚之间的电阻时,只有G- T1之间呈现低阻,正、反向电阻仅几十欧。而T2-G、T2- T1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均为无穷大。这表明,如果测出某脚和其它两脚都不通,就肯定是T2极。
另外,采用TO-220封装的双向晶闸管,T2极通常与小散热板连通。据此亦可确定T2极。
2.区分G极和T1极
(1)找出T2极之后,首先假定剩下两脚中某一脚为T1极,另一脚为G极。
(2)把黑表笔接T1极,红表笔接T2极,电阻为无穷大。接着用红表笔尖把T2与G短路,给G极加上负触发信号,电阻值应为十欧左右,证明管子已经导通,导通方向为T1→T2。再将红表笔尖与G极脱开(但仍接T2),如果电阻值保持不变,就表明管子在触发之后能维持之后能维持导通状态。
(3)把红表笔接T1极,黑表笔接T2极,然后使T2与G短路,给G极加上正触发信号,电阻值仍为十欧左右,与G极脱开后若阻值不变,则说明管子经触发后,在T2→T1方向上也能维持导通状态,因此具有双向触发性质。由此证明上述假定正确。否则是假定与实际不符,需从新作出假定,重复以上测量。
显见,在识别G、T的过程中,也就检查了比向晶闸管的触发能力。
实例:选择500型万用表档R×1档检测一只由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BCR3AM型双向晶闸管。测量结果与上述规律完全相符,证明管子质量良好。
注意事项:
如果按哪种假定去测量,都不能使双向晶闸管触发导通,证明管子已损坏。为可靠起见,这里规定只用R×1档检测,而不用R×10档。这是因为R×10档的电流较小,采用上述方法检查1A的双向晶闸管还双较可靠,但在检查3A或3A以上的双向晶闸管时,管子很难导通状态,一旦脱开G极,即自行关断,电阻值又变成无穷大。
双向晶闸管作电子开关使用,能控制交流负载(例如白炽灯)的通断,根据白炽灯的亮灭情况,可判断双向晶闸管的好坏。
电路如图1所示。将220V交流电源的任意一端接T2,另一端经过220V、100W白炽灯接T1。触发电路由开关S和门极限流电阻R组成。S选用耐压220VAC的小型钮子开关或拉线开关。R的阻值取100~330Ω,R值取得过大,会减小导通角。
下面个绍检查步骤:
第一步,先将S断开,此时双向晶闸管关断,灯泡应熄灭。若灯泡正常发光,则说明双向晶闸管T1- T2极间短路,管子报废;如果灯泡轻微发光,表明T1-T2漏电流太大,管子的性能很差。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应停止试验。
第二步:闭合S,因为门极上有触发信号,所以只需经过几微秒的时间,双向晶闸管即导通通,白炽灯上有交流电流通过而正常发光。具体工作过程分析如下:在交流电的正半周,设Ua>Ub,则T2为正,T1为负,G相对于T2也为负,双向晶闸管按照T2-T1的方向导通。在交流电的负半周,设Ua<Ub,则T2为负,T1为正,G相对于T2也为正,双向晶闸管沿着T1→T2的方向导通。
综上所述,仅当S闭合时灯泡才能正常发光,说明双向晶闸管质量良好。如果闭合时灯泡仍不发光,证明门极已损坏。
注意事项:
(1)本方法只能检查耐压在400V以下的双向晶闸管。对于耐压值为100V、200V的双向晶闸管,需借助自耦调压器把220V交流电压降到器件耐压值以下。
(2)T1和T2的位置不得接反,否则不能触发双向晶闸管。
(3)具体到Ua、Ub中的哪一端接火线(相线),哪端接零线,可任选。
(4)利用双向晶闸管作电子开关比机械开关更加优越。因为只需很低的控制功率,就能控制相当大的电流,它不存在触点抖动问题,动作速度极快,在关断时也不会出现电弧现象。实际应用时,图5.9.14中的开关S可用固态继电器、干簧继电器、光电继电器等代替。
❸ 直流电机可控硅调速电路图
如图所示:
可控硅是P1N1P2N2四层三端结构元件,共有三个PN结,分析原理时,可以把它看作由一个PNP管和一个NPN管所组成,其等效图解如右图所示。
双向可控硅:双向可控硅是一种硅可控整流器件,也称作双向晶闸管。这种器件在电路中能够实现交流电的无触点控制,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具有无火花、动作快、寿命长、可靠性高以及简化电路结构等优点。从外表上看,双向可控硅和普通可控硅很相似,也有三个电极。
但是,它除了其中一个电极G仍叫做控制极外,另外两个电极通常却不再叫做阳极和阴极,而统称为主电极Tl和T2。
晶闸管(即可控硅)调速技术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运用,逐渐发展成为一门高科技电子自动化控制学科,晶闸管(可控硅)直流调速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成熟。
这不仅是经济性与可靠性的大大提高,而且使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有了更广阔的运用,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简单说来,主要由以下几点:
1、首先是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性能好,调速范围广,从零速到预定速度,非常易于平滑调速,即无极调速;
2、启动、制动力矩大,易于快速启动和制动,尤其是低速启动效果非常好;
3、过载能力强,能承受较为频繁、较大的冲击载荷。
(3)双向可控硅调压电路图扩展阅读
直流电动机晶闸管(可控硅)调速装置这些优点,是非常适合于客运索道的使用范畴,比如:低速大扭矩,客运索道的运载力是相当大的,尤其是在必要时刻要做出一定的速度调节。
在实际的运用中,无论是速度如何调节,客运索道的直流调速系统总是能够使直流电动机输出足够的扭矩,使客运索道的速度都能够平滑稳定地运行自如,这就足可见到晶闸管(可控硅)调速系统的可靠性,同时还可以满足直流电动机的良好的启动和制动性能。
晶闸管(可控硅)调速装置的种类很多,在客运索道中直流电动机的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最为广泛运用的是可编程控制晶闸管数字触发器,是一种集成电路组成,可由用户现场编程和配置内部参数。
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功能,输出触发脉冲安全可靠,电路响应速度快,可提高触发脉冲的对称性和稳定性。这种调速装置的特点就是体积小,移相范围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控制精度高等优点,在业界受到很好的评价。
直流电动机尽管比交流电动机有着良好的调速性能,但是与交流电动机相比,它的一些缺点却始终不能弥补的,比如:
1、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复杂,具有碳刷和整流子,滑环和碳刷需要经常维护或更换,碳刷在运转过程中还会产生火花。
这不仅仅是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的增加,电动机的容量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使用环境也不能在易爆气体及尘埃较多的场合下使用;
2、由于直流电动机具有换向器的结构,所以它的结构强度上就受到了一定的约束,它的转速一般仅为每分钟几百转到一千转,而交流电动机每分钟最高可达几千转,在转速上,交流电动机比直流电动机有着更绝对的优势。
除此之外,直流电动机受换向的限制,电枢电压也受到限制,最高只能做到一千多伏,而交流电动机可达10 千伏,甚至还高,所有的直流电动机的缺点,交流电动机几乎都可以来弥补。
❹ 220v双向可控硅电路图求详解。
如果负载是感性负载,例如,电动机什么的,有线圈的,在关断时会出现一个电压很高反电动势,容易将可控硅击穿。为了泄放掉这个电动势,保护可控硅不被击穿,就并联了这样一个电路
❺ 求助可控硅调压器电路图(给电瓶充电用)
电路没问题抄,我的充电机就是这袭个电路,很好用,低压没问题。。。。。。。电感自己做的吗?应该9个元件不会多,初级没有直流成分。是《电子天下》里那个电路?充电电路,第2页汽车蓄电池充电电路,触发2级管万用表测正反不通,电子镇流器有个不通那个件就是,可控硅电流选20A以上,,,,,,,,,,,
❻ 可控硅调压电路原理
假设你可控来硅一直导通 那么源还是正弦波
假设220v 一个周期内 导通了一半时间 那么只剩下 半个周期的波形
但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导通 所以是否把峰值给关断了并不知道
所以要过零检测 过零了再开始控制可控硅
它的本质是 控制通电时间例如百分百 变成了百分二十
❼ 可控硅如何实现调压功能
可控硅调压原理
1. 可控硅(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的原理方框图如图1所示(1)整流电路采用桥式整流,将220伏,50赫兹交流电压变为脉动直流电。(2)抗干扰电路为普通电源抗干扰电路。(3)可控硅控制电路采用可控硅和降压电阻组成。(4)张弛振荡器由单结晶体管和电阻组成。(5)冲放电电路有电阻和可变电阻及电容组成。
2.可控硅(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原理图3.可控硅(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工作原理图中tvp抗干扰普通电源电路。采用双向tvp管子。它对于电网的尖脉冲电压和雷电叠加电压等等干扰超过去额定的数值量,都能有效的吸收。整流电路采用桥式整流,由4只二极管组成,d1,d2,d3,d4组成。双基极二极管组成张弛真振荡器作为可控硅的同步触发电路。当调压器接上市电后220伏交流电通过负载电阻rc,二极管d1到d4整流,在可控硅sch的a,k两极形成一个脉动的直流电压。该电压由电阻r1降压后作为触发电路的直流电源。在交流的正半周时,整流电路通过电阻r1,可变电阻w1对电容充电。当充电电压t1管的峰值电压up时,管子由截止变为导通。于是电容c通过t1管的e1,b1结和r2迅速的放电,结果在r2上获得一个尖脉冲。这个脉冲作为控制信号送到可控硅scr的控制极,使可控硅导通。可控硅导通后的管压降很低,一般小于1伏,所以张弛振荡器停止工作。当交流电通过0点时,可控硅自行关断。当交流电在负半周时c又重新充电…周而复始。改变可变电阻的阻值可改变电容的冲放电时间,从而改变可控硅的导通时刻,来改变负载上的的输出电压。4.可控硅(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元件参数的选择(1)二极管d1,d2,d3,d4于300伏,整流电流大于0.3安的硅流二极管。型号2cz21b,2cz83e。(2)晶闸管选用正向与反向电压大于300伏,额定平均电流大于1安的可控硅整流器件。型号国产3ct。(3)调压电位器选用阻值围470千欧的wh114—1型的合成炭膜电位器。(4)电阻r1选用功率为1瓦的金属膜电阻。(5)电阻r2,r3,r4选用功率为1/8瓦的炭膜电阻。5.这种交流可控硅调压电路特点(1)具有调压功能,输出电压范围100到220伏;(2)具有输出电压可调功能。可根据需要调节输出电压;(3)所设计的电路具有一定的抗干扰功能。
❽ 双向可控硅调压电路
可以的,可控硅需要用3Q BTA41-800BW ,但这么大功率的调节不能用这种简单的电路,这个电路只适合小功率调节。
❾ 双向可控硅交流调压电路的原理方框图
http://hi..com/%B3%C2%BC%E1%B5%C0/album/item/786a670917398115e924880a.html
❿ 双向可控硅调压电路,原理谁懂,帮小弟一下,小弟有个问题,纠结了很久了。
仔细看看双向可控硅的符号,你的图上面的是T2,下面的是T1,G接到DB3
当电压上正下负时,电阻个C1充电也是上正下负,C1上电压达到能击穿DB3时,DB3上的电压减小(负阻特性),产生由G到T1的可控硅触发电流。
当电压下正上负时,过程和上面一样,值不过C1上的电压是反的,可控硅的触发电流的方向也是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