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设计电路方案
分两步:
1、掌握基础的电子电路理论,最基础的书要看,比如《模拟内电子电路》、《数容字电子电路》。
2、然后就是多看多积累一些基础的电路,基础电路容易理解,看多了之后,设计电路方案就像搭积木一样,非常简单。
这篇文章做了论述《设计手势控制的LED灯:掌握基础电路后,设计电路就是搭积木》
㈡ 如何画电路图
1.电路
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从电流的角度看,电源是提供电流的装置,导线是传导电流的装置,开关是控制电流的装置,用电器是利用电流的装置。 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是组成电路不可缺少的四个部分。缺少任何一部分,如没有导线就不能称之为电路,没有用电器称电路错误,没有开关电路则不完整。
图06-1所示的电路虽然由电源、开关S、电灯L和导线四部分组成,但当开关S闭合后,就将电源的两极用一条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构成了短路,这时由于通过电源的电流过大,会将电源烧坏,这种现象一定要避免。
2.短路
通路、开路和短路是电路的三种状态。其中短路又可分为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两种情况。用一根导线将电源的两极直接连接起来,叫做电源短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很大,会把电源烧坏,因此必须避免电源短路的情况发生。用导线把用电器的两端直接连接起来,叫做用电器短路。常把连在用电器两端的这条导线叫做短路导线。用电器短路时,电流不通过用电器而直接从短路导线中通过。用电器短路的情况,有的时候可以被利用。为了与电源短路相区别,用电器短路也常常被称为短接。
检查电路是否电源短路,可以用“电流流向法”。即按照电流的方向寻找电流的通路,只要其中有一条电流的路径中没有用电器,这个电路就是电源短路。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识别
串联电路是指将所有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而组成的电路。并联电路是指将所有用电器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再连入电路的两点间而组成的电路。当电路中有n个用电器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只有一条路径,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却有n条路径。
识别电路是连接电路、进行电路分析和计算的基础,它包括许多的方面。而识别串、并联电路,在初中物理范围内非常重要。
识别串.并联电路,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电流分路法
此方法的要点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方向找,直到电源的负极为止。不管电路如何弯曲,只要是电流不分路,即电流从一个用电器流向另一个用电器,一直流下去,那么用电器就是串联接法,组成的就是串联电路。如果电路在某点出现分路,表明这个电路中既有干路,又有支路,那么电流通过支路上的用电器后将在另一点汇合,在回到电源的负极。当干路上没有用电器,而每条支路上只要一个用电器时,这些用电器就组成并联电路。
(2)节点法
对于具有串.并联电路初步知识的同学来说,从规范的电路中看出用电器的接法是很容易的。但当面对的是一个不规范的电路,特别是电路中的导线在多处交叉相连时,初学者往往会感到困惑。
识别这种电路可采用“节点法”。所谓节点指的是电路中那些“导线交叉相连”的点,包括分流点和汇流点。
利用节点法识别电路的具体步骤是:
a.先找出电路中的所有节点,并分别用字母(或数字)表示。如图06-2.
b.将所有用一根导线直接相连(不经过用电器)的节点视为同一节点。并改用同一字母(或数字)表示。图2中的节点C和D分别改为A和B。
经过以上两步的处理,从图06-2中不难看出,灯L1、L2、L3的两端,都是一端接在电路的A点上,另一端接在电路的D(B)点上,因而灯L1、L2、L3是并联的。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流的流向是:
关于节点法的理论根据,同学们将在高中物理课中学习。
4.连接电路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一种电学的实验技能。连接电路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电流流向法
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着电流的流向依次连接实物,直到电 源的负极。连接串联电路时采用这种方法既快捷又准确。
(2)先支路后干路法
顾名思义,这是连接并联电路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过程是:先从电路图中找出电路的分流点和汇流点,视它们为各个支路的“头”和“尾”;把各个支路上的元件按电流流入方向连好,电流流入端是支路的“头”,电流流出端是支路的“尾”,并将各个支路 的“头头”相接,“尾尾”相连;再把干路上的元件按电路图中的顺序接在分流点和汇流点之间;最后把各个支路的“头”和“尾”分别与分流点和汇流点相连。
(3)先通后补法
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着电流的流向,将干路中的元件和某一支路的元件用导线接通,先形成一条电流的路径,找出分流点和汇流点的位置;然后将其他各个支路中的元件连好,补接在分流点和汇流点之间,再形成所有电流的路径。
三、实验: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㈢ 如何学习基本电路!看懂电路图!
学电子技术最好不要寄望电脑、网站,还是啃书本实际。这里说的书本,是科普类型的无线电电子技术基础的书,千万别碰那些教授、专家专门为大学生考试而弄的教科书。
就算学画原理图,在基础不牢时最好用纸笔来画,有了基础才用软件画图。通过纸和笔画出由电容、电阻、三极管等元器件组成的各种电原理图,画一遍比看十遍印象还深。
初学者最好不要一入门就摆弄集成电路芯片,对于还没弄懂分立元件电路的人来说,面对一块块满身是腿的集成块或芯片,除了死记外,根本就无法理解其内部的工作原理。就算你照别人的指点把一个电路弄出来了,那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有把分立无件弄懂了,才会明白那一块块的集成电路是怎么一回事。对于业余爱好者,学电子技术最实际是从分立元件的AM收音机开始,其原因有:
1、电路种类齐全:
别小看一台古老的调幅收音机,那里头有无线电波接收、可变调谐、高频振荡、超外差变频、中频选择和放大、变压器耦合、电容耦合、二极管检波、甲类放大器、推挽放大器、甲乙类放大器等电子路,在这些电路中还有滤波、正反馈、负反馈、交流旁路等细节。是集模拟电子技术之大成!也是集无线电接收、调频、调幅载波、调制、解调、调谐、振荡、差频、高放、低放、推挽、OTL、OCL功放之知识大全。
2、通过对各级偏置电流的调试,会使你加深对甲类放大器、甲乙类放大器和推挽放大器的认识。通过调试,也使你知道放大器为什么会进入饱和、为什么会出现削顶失真、交越失真等等。特别是在调试OTL、OCL的静态电流、中点电压后,你就会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牵扯是多么的紧密。当然,你也会领会在这些电路中对选配对管是何等重要。
通过调中周、统调等,会加深你对LC谐振、变频、选频电路的认识。
3、AM收音机套件便宜(初学者先别理会FM、弄好AM再说),来源丰富。一本有关收音机的书、一块万用表、一支烙铁,再加十来元钱的套件就可动手,不成功再来也不心痛。
如果你能将十来元钱一套的六管收音机套件焊好、调好弄响了,你的电路基础也有了,电路原理图也会看了,印剧电路板也会看了。
模拟电路玩熟了,数字电路就不在话下!
㈣ 请问一下如何跑电路。
跑电路说起来简单但有时候也比较麻烦
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档,一支笔点起始点,眼睛看线路的走向,用另一支笔去点线路的另一头。
如果电路中间有电阻或是电容之类的,要测量一下对应的元件有无损坏,有损坏则更换。如果该元件完好,则把点起始点的笔移过来点该元件的另一头,另一支笔则继续这一个动作。
如果遇到过孔的(就是线路板上的一个个小圆孔,一般是连到线路板的对面位置,是正常情况下是连通的),则要测到反面的位置了。
如果遇到象三极管或是什么芯片的,则要查看下相应元件的内部结构,才能知道这条线路是怎么走下去的。
具体的还是要靠经验了。
㈤ 怎样学好电路
一步一步学,动手不能减
数学是功底,应用是关键
不要背什么正比分压 反比分流
越背越笨,要理解
比如说:反比分流
电流很聪明,那的电阻小就走那,绝对不让自己累着
所以我的原则是:要理解 不要死背公式
㈥ 如何设计电路
能够利用学习过物理知识解释问题只是掌握知识的第一步,更高的阶段就是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或创造,电路设计题就是锻炼我们同学们的智慧了。当然,有法可寻。 首先,要会识别电路是串联、并联、还是局短(短接),当然只限2个用电器的情况。 闭合所有开关,用电器都工作,电路一定是串联或并联;只有一个用电器工作,电路一定是局部短路,因为不工作的用电器被闭合的开关短路了。 串联和并联的识别可以用以下方法: (1)定义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法,如果电路中各用电器是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且用电器互相影响的电路就是串联电路;如果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接在电路两点之间(首相连,尾相连),且各自能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的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2)电流法:让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这个电路一定是串联;若电流在某处分成几条支路,且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再在某点处汇成一股电流,则这几个用电器就是并联. (3)拆除法:拆除法是识别较复杂的电路的一种重要方法.因为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因此在串联电路中,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就没有电流通过无法工作;在并联电路中,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仍有电流通过可正常工作.拆除法就是根据这两点,逐个拆除电路中的用电器,根据电路中其他用电器中有无电流通过来识别电路的连接方式. (4)短路法:用导线将某一用电器短路,若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这几个用电器是串联;若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则这几个用电器是并联.(5)节点法:在识别不规范的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这两点间没有电流、用电器,导线两端点就可以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