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桥臂电路
最早的桥臂电路是有四个元件连接成平行四边形的测量电路,后来又有了用四个二极管连接的整流电路,现在大量采用的六个整流元件的三相整流桥,和三相逆变电路都是应用桥接的元件,一个元件叫做一个桥臂。
2. 文氏桥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桥是以什么各为一臂组成的
文氏桥振荡电路产生的正弦波幅值取决于非线性稳幅电路的特性,幅度越大增益内越小,当幅度大到容能使增益达到理论增益(3倍)时,就是理论振荡幅度。
但是实际这个幅度——增益的关系式并不那么好计算,就算能够确定它,由于3倍的放大增益也只是个理论值,由于桥路实际元件的误差,实际需要的增益并非是准确的3倍,本人曾经用仿真确认,桥路的一个元件有1%误差,最终幅度误差至少6%甚至达20%(看具体非线性反馈的电路构成),因此就算是计算出幅度依然不靠谱,实际幅度应该采用实测加可调元件来获得。
3. 全桥电路中,什么是高压侧桥臂什么是低压侧桥臂,为什么驱动上管和下管的驱动电压不一样分别是什么
因为上臂管的驱动与下臂管不共地。
以MOS为例,它要求G-S上有8-15V的电压才导通。如果是下版臂,与驱动权信号是共地的,很容易实现G-S上有电压。但是上臂的情况不一样了,它的地与下臂是串着的,只有在下臂导通时,才“共地”了。而在下臂截止时,是悬浮的,G-S根本通不了电。
加了自举电容后,相当于下臂导通时,给上臂的G-S给个电源,它与主电路是不共地的,(下臂一截止就断开)是独立的电压,与驱动芯片配合就能产有规律的导通与截止(PWM或者SPWM)。
简单地说,自举电容是给上臂管供电的。
所以,自举电容正极要串个二极管(而且要视频率看用高速管或者普通二极管)且电压要高于母线电压,以隔断与主电源的辅助供电电位。
如果还有不明白请发问
4. 简述单臂,双臂和全桥测量电路的异同点。
共同点:都是测量电阻的仪器。
区别:
1、原理不同:单桥内部只有一个桥臂回路,双桥有两个桥臂回路:内臂和外臂,外臂用于测量被测电阻的数值,内臂用于消除引线电阻影响。
2、用途不同:单桥一般用于测量10欧以上的电阻,双桥一般测量小于10欧的电阻。
3、测量端钮数不同:单桥两个测量端,双桥4个测量端。
4、测量电源不同:单桥一般电压在3v以上,电流较小,双桥一般电压小于1.5v,电流较大。
5、内部结构不同:单桥三个测量桥臂一般为独立结构,双桥的内臂和外臂需要联动调节,阻值保持同步,结构比单桥复杂。
(4)桥电路的臂扩展阅读:
单臂电桥使用注意事项:
1、根据被测电阻的大小,选择适当的桥臂比率。在选择比率臂倍率时,应使比较臂的4挡电阻都能用上。 这样容易把电桥调到平衡,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提高其测量精度。
2、电流线路接通后,按钮不可长时间按下,以免标准电阻因长时间通过电流而使阻值改变。
3、测量电感线圈的直流电阻时,应先按下电源按钮,再按检流计按钮,测量结束,应先断开检流计按钮再断开电源,以免被测线圈的自感电动势造成检流计的损坏。
4、发现电池电压不足时应及时更换,否则将影响检流计的灵敏度,外接电源时应符合说明书上规定电压值,若长时间不用,应取出电池。
5. 什么是电桥电路的比例臂
电桥电路的比例臂是电桥上两个定值电阻R1/R2的比值。调节这个比值,可以改变所需要调节的可调电阻的大小。
6. 电桥电路的桥臂系数是什么
和电阻系数
7. 桥电路中什么是桥臂
除了桥的部分,都可以成为桥臂。
8. 移相全桥电路的超前臂滞后臂是什么,求高手指教
移相全桥跟普通全桥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两个对角的开关不是分别同时导通,内而是错开一定角容度,通过移相来改变输出电压。移相全桥电路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可以在一定负载的条件下实现软开关,而两个桥臂虽然都能实现软开关,但是由于工作顺序,超前桥臂的软开关是通过副边等效到原边的输出大电感实现的,而滞后桥臂是通过较小的谐振电感实现的,因此超前桥臂更容易实现软开关。这就是超前桥臂和滞后桥臂的本质区别。仅供参考!
9. 移相全桥电路中哪个臂叫超前臂哪个臂叫滞后臂
我的理解是看驱动信号,
频率固定的一对信号为超前臂(A和B),其频率为时钟频率的1/2。
频率会调整的一对信号为滞后臂(C和D),其频率小于时钟频率的1/2。
10. 电桥电路的原理
电桥电路是由四个二端元件接成四边形形成的电路结构。各边称为电路的桥臂。激励源接到桥臂的一个对角上,另一对接电桥的负载或电桥的输出检测电路。
电桥电路的分类
电桥分为平衡电桥和不平衡电桥。
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
全臂桥(双差动电桥)、半臂桥(差动电桥)和单臂桥
电桥电路的平衡
用电桥进行测量前,必须先使电桥电路处于平衡状态,即电桥无输出。 但由于应变片电阻值总有偏差,接触电阻,导线电阻等 存在,往往电桥不能平衡,因此需设置预调平衡电路。 在电桥中增加R 5电阻和 R 6电位器, R6 可分为两部分:R ‘6 = n1R 6
R = n 2R 6
n1 + n 2 = 1 见(b)
将星形连接变为三角形连接,则
R 1’与R 2‘是分别并联在R1和R 2上的,只要调节 R’6和R‘’6就可使电桥平衡。
3惠斯通电桥用欧姆表测量电阻虽然方便,但不够精确,而用伏安法测电阻,电表所引起的误差又难以消除,精确地测量电阻,常用惠斯通电桥。
图为惠斯通电桥的电路图,当 B、D 两点的电势相等时,通过检流计的电流强度Ig=0,此时就称电桥平衡(可通过调节滑动触头 D 的位置来实现)。根据串联电路中电阻与电压成正比的原理,可知此时应有R1:R2=Rx:R0
一般来讲, R1 和 R2 由同一均匀电阻丝组成,其阻值与长度成正比,待测电阻的计算公式为测出电阻丝长度L1 和L2 之比,再由标准电阻R0的阻值即可确定待测电阻 Rx 的阻值。
交流电桥的工作原理
电路如图1所示。桥体有四个桥臂,分别由交流阻抗元件构成,在电桥的一个对角线ab接交流电源,另一个对角线cd上接交流指零仪。 调节各桥臂参数,当指零仪读数为0时,c、d两点的电位相等,电桥达到平衡,这时有可见交流阻抗电桥的平衡条件包括两部分:一是相对桥臂阻抗模的乘积必须相等;二是相对桥臂阻抗幅角之和必须相等。因此,交流电桥的平衡调节,要比直流电桥复杂得多。为使电桥达到平衡,需要反复调节桥臂的参数,电桥达到平衡所需反复调节的次数叫做收敛性,收敛性好的电桥能较快取得平衡。电桥的收敛性取决于桥臂阻抗的性质及调节参数的选择,是衡量交流电桥性能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对于收敛性差的电桥,由于比较难达到平衡而不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