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灯泡L的电阻大于电源的内阻r.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
A、电流表测量的电流是滑动变阻器右半部分电阻上的电流,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回片P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答,右半部分上的电阻值越来越大,而左半部分的电阻值越来越小,所以电流表的读数越来越小.故A错误;
B、D、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变阻器并联的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可知,电路中的总电流I先减小后增大,灯泡L先亮后暗,路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D正确;
C、由于灯泡L的电阻大于电源的内阻r,变阻器并联的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所以电源输出功率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
故选:D
2.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是E,内电阻是r,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动头向左移动时()A.电阻R1的
由电路图可知.R2、R3串联后与R1并联接到电源上,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R3阻值变小,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根据P=EI可知,电源的功率增大,故C正确,
电源内阻所占电压变大,并联部分电压减小,即R1两端的电压减小,根据P1=
,可知,电阻R
1的功率将减小,故A正确,
根据I=
可知,通过R
1的电流减小,而总电流增大,所以通过R
2的电流增大,根据P=I
2R可知,电阻R
2的功率将增大,故B正确,
电源的效率η=
=
,电源内阻r不变,滑动变阻器阻值R减小,则电源效率减小,故D错误.
故选:ABC.
3.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12
1)R2电阻两端的电压,
2)电流表的读数为:I=E/[r+R3//(R1+R2)]=12/[2+20//20]=1A
电压表的读数为:U=(I/2)R2=0.5x10=5V
3)电压表读数最大、电流表读数减小。
4.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6.0V,内电阻r=2.0Ω,外电路的电阻R1=12.0Ω,R2
(1)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总电流I=
=
=
A
(2)电路的路端电压U=E-Ir=6-
×2=
V
(3)电源的输出功率P=UI=
×
=
W
答:(1)电路中的总电流
A;
(2)电路的路端电压
V;
(3)电源的输出功率
W.
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6V,内阻r=0.6欧,R2=0.5欧,当S断开时,理想电流表的示数I=1.5A,理想电
S断开后就是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R=r+R1+R3+Rcurrent
电流表为理想表, 因此: Rcurrent=0
再因电压为3V, 也就是R3上的电压为3V. 分压比:3/6=0.5
回路中电流为1.5A, 因此:R=U/I=6/1.5=2欧.
R3=2*0.5=1欧, R1=R-R3-r=2-1-0.6=0.4欧
6. (2014嘉定区一模)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6V,内阻r=1Ω,保护电阻R0=3Ω,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
当滑片P在滑动变阻器b端或者a端时,外电路电阻小,为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路最大电流,即电流表最大示数I=
=
=1.5A;
把保护电阻看做电源的内阻,电源与保护电阻等效于电源,滑动变阻器是外电路,滑片P从a滑到b的过程中,电路外电阻R先变大后变小,等效电源电动势E不变,由P=
可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先变小后变大,当内外电路电阻相等时,外电路功率最大,即当R=r+R
0=4Ω时,外电路功率最大,故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
P=[
]2R=()2×4=2.25W.
故答案为:1.5,2.25.
7.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3.0V,内阻r=1.0Ω,电阻R1=10Ω,R2=10Ω,R3=30Ω,R4=35Ω,电容
(1)由电阻的串并联公式,得闭合电路的总电阻R总=+r=+1=9Ω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回通过电源答的电流I===A
电源的端电压U=E-Ir=3.0?×1=V
电阻R3两端的电压U′=?U=?=2V
通过R4的总电量就是电容器的电量Q=CU′=2×100×10-6=2×10-4C;
(2)开关S接通后足够长时间,再断开开关S,电容器放电,通过电阻R1与R3的电流的比:===
由:q=It可知,通过电阻R1与R3的电量的比:==
又:q1+q3=Q
代入数据得:q3=5×10?5C;
答:(1)接通电键K达到稳定这一过程中流过R4的总电量为2.0×10-5C.(2)开关S接通后足够长时间,再断开开关S,断开开关S后流过R3的电荷量是5×10-5C.
8.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L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视为不变),R 1 、R 2 为定值
A、光敏电阻光照减弱,故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 由闭合电路欧姆版定律可得权,电路中电流减小,故R 1 两端的电压减小,故A错误; B、因电路中电流减小,故内压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同时R 1 两端的电压减小,故并联电路部分电压增大;则流过R 2 的电流增大,故B错误; C、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流过灯泡的电流一定减小,故由P=I 2 R可知,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故C正确; D、电源两端的电压为路端电压,由B的分析可知,电源两端的电压变大,故D正确; 故选CD. |
9.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的电动势为16v.R1=R4=3欧,R2=R3=5欧,电容C=1微法。电容器上极板的带电量为()

通过电容的电流ic=c×c/dt=0(电容相当于开路);
R=[(3+5)×(3+5)]/[(3+5)+(3+5)]=4Ω;
I总=16/4=4A;
支路电路i=1/2 ×I总=2A;
a点对地电压Ua=3×2=6Ω;
Ub=5×2=10Ω;
Uab=6-10=-4V;
Q=Uab*c=-4×10^-6C
10.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6V,内阻不计,L是直流电阻为零的自感线圈,A、B是规格均为“6V,0.3W
A、断电自感现象中,线圈中会瞬间维持原来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故如果接入的是电压表,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则在电压表两端会产生一个很大的电压,电压表极有可能被烧坏,故A正确;
B、如果接入的是电流表,电流表的量程大于灯泡的额定电流,故不可能被烧坏,故B错误;
C、如果接入的是氖泡,由于氖泡的电阻很大,氖泡会在开关断开瞬间氖泡发出辉光,故C正确;
D、如果用导线将a、b短接,线圈中会瞬间维持原来的电流,灯泡A、B都不会被烧坏,故D错误.
故选: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