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单相桥式变流电路整流电路实验报告怎么写
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单项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特性。3、掌握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指标测试方法二、虚拟实验仪器及器材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等仪器、晶体三极管 3DG6×2(9011×2)、DG12×1(9013×1)、晶体二极管 IN4007×4、稳压管 IN4735×1三、知识原理要点直流稳压电源原理框图如图4-1 所示。四、实验原理 图为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它除了变压、整流、滤波外,稳压器部分一般有四个环节:调整环节、基准电压、比较放大器和取样电路。当电网电压或负载变动引起输出电压Vo变化时,取样电路将输出电压Vo的一部分馈送回比较放大器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产生的误差电压经放大后去控制调整管的基极电流,自动地改变调整管的集一射极间电压,补偿Vo的变化,从而维持输出电压基本不变。五、实验内容与步骤1、 整流滤波电路测试按图连接实验电路。取可调工频电源电压为16V~, 作为整流电路输入电压u2。整流滤波电路1) 取RL=240Ω ,不加滤波电容,测量直流输出电压UL 及纹波电压 L,并用示波器观察u2和uL波形,记入表5-1 。U2=16V~2) 取RL=240Ω ,C=470μf ,重复内容1)的要求,记入表5-1。3) 取RL=120Ω ,C=470μf ,重复内容1)的要求,记入表5-1 电 路 形 式UL(V)L(V)纹波uL波形U2=16V~RL=240Ω12.95V6.82V~U2=16V~RL=240ΩC=47Oµf20.24V467mV~ U2=16V~RL=120ΩC=470µf19.619842mV~ 2. 测量输出电压可调范围更改电路如下所示10接入负载,并调节Rw1,使输出电压Uo=9V。若不满足要求,可适当调整R4、R5之值。3. 测量各级静态工作点调节输出电压Uo=9V,输出电流Io=100mA , 测量各级静态工作点,记入表5-2。 表5-2 U2=14V U0=9V I0=100mA Q1Q2Q3UB(V)10.868.24.94UC(V)17.510.8610.86UE(V)10.19.014.284. 测量稳压系数S取Io=100mA,按表5-3改变整流电路输入电压U2(模拟电网电压波动),分别测出相应的稳压器输入电压Ui及输出直流电压Uo,记入下表。表5-3测 试 值( IO=100mA)计算值U2(V)UI(V)UO(V)R4=1.87K Rw1=30%R5=1.5K RL=120UO(V)R4=510 Rw1=30%R5=1.5K RL=90SR4=1.87K Rw1=30%R5=1.5K RL=1201417.511.929.01S12=0.053S23=0.0521620129.061822.512.079.10 六、思考1、 对所测结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桥式整流、 电容滤波电路的特点。 桥式整流电路在未加滤波的情况下,输出电压为输入交流电压的正负两半波的直接相加,输出直流平均电压较低,且交流纹波很大。经电容滤波以后,直流输出电压升高,交流纹波电压减小,且电容越大(或负载电流较小)则交流纹波越小。2、计算稳压电路的稳压系数S和输出电阻Ro,并进行分析。 根据表5-3稳压系数S=0.05(相对于输入电压变化率)。输出电阻Ro=2(Ω)Uin=20V R8=10 R4=390 R5=1.5K Rw1=1K*40%UL(V)9.06V8.978V8.943VRL(Ω)5109050Ro=( UL1- UL2)RL1RL2/( UL2 RL1 –UL1 RL2)=1.95(Ω) 3、 分析讨论实验中出现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1本实验中仿真系统经常出错退出,可能是电路运算量太大造成的。本人具体的做法是分部仿真:将整流滤波与稳压部分分开仿真,在稳压部分VCC(直流电源)来替代整流滤波的输出。2 本实验中R8=30(Ω)太大,应改为10(Ω)较妥。以保证正常工作时限流电路不影响稳压电路工作。
Ⅱ 整流滤波电路的工艺报告怎么写
写各个模块的作用啊 主要是四个模块吧 整流桥式电路的作用 滤波电容的作用 还有什么稳压二极管的作用 还有什么来我忘记来 不过这个在模电书上是用了一章来介绍的 里面偶详细的介绍 反正报告这种东西你只要把几个关键的点写好就好了啊
Ⅲ 电路图读图报告
台灯电路原件的解释,
这个图只要明白了单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就容易了,
现就来从可控硅的工作原理说起:
单向可控硅,工作的特点是,控制极需正信号电压,只需几毫A就可能控制其导通,一旦导通,撤掉控制极电信号也不影响其导通状态,唯有通过的电流减少至其最小工作台电流以下,或是电压反向;
好了,现在根据上面这个针对单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就可以分析了
1.因为可调电位器最大为1M欧姆,再串10K,也就是说,对C2,充电,极慢,所以调1M电位器减小滑阻可加快C2充电速度,C1只是起纹波滤除作用,所以得出C2的充电速度可以改变晶闸管的导通晶隔时间,而市电为交流电,经电桥后变为同相交流电,在变于0点时,就自动断开,在上升阶段,唯有C2充到一定的电后,才能启动晶闸管,所以事个电路行成一个回路,LAMP灯泡就亮了,亮度随RP调节,好了,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有人会问
C1滤波后C2得到的不就是相当于直流电压么
单向可控硅在电路中一段时间内(数个周期)能的导通时间不是固定的么,由导通角决定,那么只是改变一个周期的长短有什么用?
有人说:晶闸管可以理解为水龙头,控制级输入不同电压,晶闸管即可实现不同的电流大小
回答
延伸:(晶闸管可以理解为水龙头,控制级输入不同电压,晶闸管即可实现不同的电流大小)
这是个错误的理解,晶闸管的一个特点就是,触发通了就通了,只有通过的电流小于最小工作电流,就断开了,需再触发,
那个电容的作用,就是滑阻器阻值大小决定了,C2电容充满的时间以达到晶闸管的开通时间,
最终就是正半周一部分被导通,而行成回路,使灯可以调节,
指明的是,晶闸管只能相当于三极管无限放大,而非可控放大.......
Ⅳ 求一个自己设计的简单电路的实验报告(急)
是说设计晶体管级的?!
有点难啊。
可以设计4象限大幅度(-5~+5V)乘法器试试。
Ⅳ 电路实验报告怎么写
单相交流电路的实验报告 目标:开发交流传动实验系统,能够对交流传动产品进行包括供电装置(如变压器、高压柜等)在内的主变流器、异步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综合试验。附图1: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牵引系统原理图。系统采用交流牵引电机背靠背的方式取代直流电机作为陪试机,用变流器取代原直流发电机—同步机组,直接向接触网,在达到试验目的的前提下大大减小能源消耗。附图2:原交流传动试验系统原理电路图。附图3:能量反馈型交流传动试验系统原理电路图。系统主要由主电路部分、控制部分和测试部分组成,分别要求完成以下内容:2、设计内容与要求1)试验系统主电路的设计和部件选型① 主电路结构的设计,基本部件的确定;② 陪试牵引变压器的选型;③ 陪试变流器的选型;④ 陪试交流牵引电机选型;2)试验系统控制部分的设计① 主电路工作原理分析;② 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分析;③ 保护电路工作原理分析;④ 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⑤ PLC的选型、硬件配置、控制协议的确定;⑥ PLC程序流程的编写。3)试验系统测试部分的设计① 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② 测试传感器的选型;③ 工控机、信号调理装置、PCI采集板卡等的选型;④ 电路监测和保护的设计;⑤ LABVIEW程序流程的编写。4)系统设计要求:① 试验系统主要由10kV电网,单相交流供电的综合试验电源系统,被试变流器,交流牵引电机,陪试变流器,反馈变压器,控制电源,三相AC380V动力电源,测试和控制系统等组成。② 根据试验系统总体电路,计算10kV、50Hz电网单相、三相所需的的容量,计算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及对三相电网的影响。③ 单相交流供电的综合试验电源系统参数要求:? 单相升压变压器(10kV/25kV)实现单相25kV/50Hz电源,容量4000kVA,在输入电压允许变化范围内保证输出电压变化范围17.5~31kV。? 牵引变压器的牵引绕组的短路阻抗设计为25%,同时通过配备可调的电抗器来调节支路短路阻抗以实现不同综合试验的需求。? 电源系统的保护至少应包括:高压警示、电流速断保护、电流过流保护、变压器保护(温升保护、压力保护、瓦斯保护等)等。④ 通用陪试变流器参数要求:? 输出三相对称的电压,输出电压范围0~2200V RMS;? 输出电流范围0~1300A RMS,输出频率范围0~200Hz;? 输出的最大功率≥3200kVA。⑤ 平台负载系统要求:? 采用交流牵引电机背靠背的方式作为陪试机,通过陪试牵引变流器和牵引变压器直接向接触网反馈能量;? 被试变流器的最大功率按照2800kW设计,被试异步牵引电动机的最大功率按照1250kW设计;? 平台电机负载的保护应包括:高压警示、电流速断保护、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电机温升保护、电机超速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缺相保护、陪试变流器保护(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接地保护、超温保护、低温保护、失压保护、水位保护等)、陪试变压器保护(温升保护、压力保护、瓦斯保护等)等。⑥ 测试系统的准确度满足:交直流电流、电压基波、有效值的测量准确度不低于±0.5%,转速测量准确度不低于±0.1%或±1r/min,转矩测量准确度不低于±1%,功率测量准确度不低于±1%。⑦ 其他性能要求:☆ 可靠性要求:系统能满足长时间、间断稳定运行。☆ 安全性:系统应保证人身、设备安全。☆ 易操作性:系统应提供友好人机界面,操作简单。⑧ 系统设计完成后的资料整理扩声电路实验报告怎么写 一、直观检查法 直观检查法是断开电源后立即进行。不用仪器、仪表,凭直观的感觉,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4种感觉特性,进行判断。这种检查方法虽然准确性较差些,但速度快,直观检查法尤其对电源故障检查很有用。 一看观察机器或部件及其外部结构。看按键开关、接口、指示灯有无松动,线路板接绪有无脱落,有无虚焊、变色、裂痕、爆裂等现象,保险丝有无烧断、打火、冒烟、变形、未卡住等问题,采用眼睛,直接识别和判断。 二听轻轻翻动机器或部件,摇摆摇摆,听听有无零件散落或螺丝钉脱落情况,是否有碰击声。作连续翻转有无不正常的“吱吱”声或“啪啪”的打火声(通电时)。如果有这些现象,故障可能出现在这些地方。 三闻用鼻子闻闻有无烧焦气味,找到气味来源,故障可能出一放出异味的地方。 四摸用手摸摸变压器外壳(断电后进行),不要触及接线端子,因为有时因充电电容存在,电压甚高,危及安全。感觉一下,是否超过正常温度、发烫,无法触摸。功率管有无过热或冰凉现象。调整管有无过热或冰凉不热现象。如果有这些现象,问题可能出现在这些地方。 二、试探法 试探法是针对怀疑部分的电路采用比较、分割、替代、模拟等试探手段,寻找故障所在,然后排除。具体方法如下: 1、比较找一台与故障机完全相同型号的机器,在专业设备中利用同一台机器的左、右声道部件,测量相对应部分的电压、电阻、电流数量,再加以比较,找到故障所在。 2、分割将某部分电路与其他部分脱开,接上外加电源,注入信号,进行判断。 3、替代用好的元件替代怀疑元件,或将左、右声道部件对换,尤其对于集成电路块可以这样进行。如果部件对换之后,机器恢复正常,则说明该部件存在问题或损坏。 4、模拟温度模拟,采用电吹风加热,或用酒精降温,进行温度性能检查,振动模拟是使用细的塑料绝缘棒轻击某些部件,看看电路工作状况,可以发现某些虚焊现象,检查故障所在。这种方法一般由技术熟练者进行,否则,容易出现故障加重现象。 三、静态参数测量法 静态参数的测量必须持有厂家生产设备的维修手册,注明各个元器件端点静态工作电流、或电压,利用万用表测量电路各个部分的电流、电压或电阻值,看是否与标称值相符合。 1、电阻测量 用万用表的欧姆档×100或×1K档,不要使用R×10K档,因为这档上电表内接22.5伏电池,对晶体管测量不合适,容易损坏晶体管。在断电的情况下测量,若有充电电容存在,必须用绝缘的螺丝起锥充分放电后进行。测量线路中电阻必须焊开一端,否则测量不准确。 2、电压测量 在作此测量过程中要考虑万用表内阻对测量值的影响。静态测量值与动态测量值(加入信号时)不相同,这一点应当注意。测量静态时各晶体管管脚,电阻、电容端电压是否与标称值一致,晶体管脚相对电压能判断管子是否损坏。 3、电流测量 采用直接测量时,将电流表串入电路中,检查电流大小。采用间接测量时,测量两端电压,用电阻值去除电压值,便得到电流值大小。 除静态参数测量外,还可使用动态检查法,利用信号源和示波器,注入信号直接检查,对电路进行判断。这种方法直接、准确,并且不容易损坏元器件,还可对电路和机械结构进行调整和校对。
Ⅵ 电子电路苏州大学实验报告怎么写
根据你实验的操作过程以及使用实验器材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总结 一般都以这个顺序写 参考实验教材
Ⅶ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册背面能写吗
左侧振动单路,右侧放大电路。振荡频率由C1\C2\R2\R3确定。
Ⅷ 电路原理第五章《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读书报告
不用画图,那些是你设计和测试时作为经验来计算使用的,画图时按图纸来接,分析时按虚短虚断来分析的!
Ⅸ 综合电器实训照明电路报告怎么写
这一周的实训使我对实际生活和生产车间的电有了一点的认识,让我从中得到了锻炼,对以前的知识加以巩固,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团体间的携手和作能力。
一周的电工实训进行的紧张有序,使我们有在车间实习体验。这次实训是对实际条件下的依次模拟考核,使用的电压在220伏到380伏,所以对我们的要求很高,弄不好会有触电的危险,还有烧毁仪器,在实训开始前老师告诉我们,安全放在第一,不能马虎,开电的时候要检查一遍,还要通知其他人,以免触电,老师又讲了试验时应注意的问题,然后我们按分好的组开始做试验。
刚开始作一周实训,以为要做很多试验,发下材料一看才四个,这次电工实训一共有四次试验,第一个试验是家用供电线路实训,主要目的是要学会日光灯电路,一灯两地控制,灯光可调电路,声光延时电路,铡刀控制电路的正确接法。以前我对家用供电线路的了解,只存在火线,零线。一些开关的连接,再实际生活中电是危险物,在家根本不叫碰,所以知道的不多。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们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接的很顺利,声光延时开关必须用东西包住才能使灯泡亮。通过这次实训让我对家用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二个试验是电动机反-正转实训,我们上学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我想应该没问题,可以做起来,可一做不是那一回事,接完后电机不转,发现是接触点不能吻和。我们将电压改变后,电路恢复正常工作,电机开始反-正转。这让我懂的接线必须认真,不能马虎。在做任何事都必须认真做。是我感受颇多。
第三个试验电动机既可点动又可自锁控制线路实训,这个试验线路和上一个没有查别,在加上已经做过二个试验,我们对电器的应用有一定的熟悉。操作起来就比较顺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让我对电机有了新得认识,可以顺利的进行调控。
最后一个试验是工作台自动往返循环线路实训,要求我们通过实际安装接线掌握有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安装接线图的方法,并掌握行程开关的作用,以及机床电路的应用。这个试验很复杂,我们接完线,打开开关,可机床不动,我们检查线路,发现一个地方没有连线,我们把线接上,机床动了。虽然和试验要求不一样,但我们很高兴,因为它动了,我们有把线检查了好几遍,没有发现问题,我们很着急,把高频调到低频,还是不行,最后我们把1、2、3、4它们换个来,机床动了,我们成功了。
一周的实习期瞬间结束了,但一颗炽热的心依然还在那实习的场地依依不舍,特别是对咱们的指导老师很是敬佩。
通过几天的实习,使我懂了许多许多的道理,真可谓是“受益非浅”啦,这次我们的实习任务,虽然算不上很重,其任务就是按图安装一些简单的照明电路。原理谈不上很复杂,但是真正要安装起来那得费一把劲,由于是四位同学共用一个工位,最重要的是双方协作精神,这一点我体会最深。
做工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项工作需要特别的细心,弄不好的话很容易让自己做的一切从头再来。首先,必须把安装的器材清好检查是否完好,再次就是要运用巧劲把每副夹子上好,牢固,一下午下来人累得是筋疲力尽,但看到自己安装的效果,还是感到很欣慰的,再过一年半我们就要步入社会,踏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我感觉到一周的学习期就是以后生活的写照,我会运用自己的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去撑稳,那在江中的风帆……
第一次看着电动机通过自己动手接线转起来,那种感觉是自豪的。自己在心里会说:“呃,我也能让电动机转起来,哈,开心。加油,其实这蛮好玩的嘛”。
我们的老师总是先给我们讲一些理论的内容,再准备让我们接线。刚开始接线时我们就按着图接下来,一点秩序也没有,所以接好了的线看过去乱乱的像蜘蛛网一样。现在想到都觉得好笑。
也因为电工课我们了解到了很多我们平时都不会认真去注意的常识,比如安全用电常识、电工基本操作(怎么连接导线)、电气照明(主要是日光灯);还有一些常用的低压电器(意所布的线布的先后顺序,比如说布线时应把其他的线都布好了之后再布开关的线,交流接触器,继电器等);行程开关的用法;电动机的结构和铭牌意义;控制电路故障分析与排除等。恩,总之,感觉学到的东西还是蛮多的。四次的电工对手亲身体会到整体思考的重要性,布一块好板就必须要有整的逻辑思维,布板要注意各元器件的空间排布还要注意到布线时线与线不能相交且要注
通过了这一周的电子电工的实训,也培养了我们的胆大、心细、谨慎的工作作风。由于前面的三个实训是通过接上日常低压电路来完成的,所以就要讲求用电的安全,不许用手触及各电气元件的异电部分及电动机的转动部分。也要求操作的时候要心细、谨慎,避免触电及意外的受伤。在后面的几个实训中用到了电烙铁,也是要求学生掌握电烙钱的正确使用的方通过这为期一周的电工实训,我确实是学到了很多知识,拓展了自己的的视野。通过这一次的电工实训,增强了我的动手打操作的能力。记得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我帮家里安装一个开关控制电路,由于自己的动手法,避免意外的受伤。能力不够强,结果把电路接成短路,还好因为电路原先装有保险丝,才没有造大的安全事故。而通过这一次的电工实训,我就掌握了日光灯电路的安装,学会了白炽灯的两地的控制方法。也学习了一些低压电器的有关知识,了解了其规格、型号及使用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我还学会了电路的接线及检查的方法。
通过这一次的电工的实训,也培养了我们的规范化的工作作风,以及我们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Ⅹ 数字电路设计实验报告(5选1即可)
目录
1 设计目的 3
2 设计要求指标 3
2.1 基本功能 3
2.2 扩展功能 4
3.方案论证与比较 4
4 总体框图设计 4
5 电路原理分析 4
5.1数字钟的构成 4
5.1.1 分频器电路 5
5.1.2 时间计数器电路 5
5.1.3分频器电路 6
5.1.4振荡器电路 6
5.1.5数字时钟的计数显示电路 6
5.2 校时电路 7
5.3 整点报时电路 8
6系统仿真与调试 8
7.结论 8
参考文献 9
实验作品附图 10
数字钟
摘要: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目前,数字钟的功能越来越强,并且有多种专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可供选择。
从有利于学习的角度考虑,这里主要介绍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钟的方法。
经过了数字电路设计这门课程的系统学习,特别经过了关于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部分的学习,我们已经具备了设计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能力,借由本次设计的机会,充分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数字钟,基本要求为数字钟的时间周期为24小时,数字钟显示时、分、秒,数字钟的时间基准一秒对应现实生活中的时钟的一秒。供扩展的方面涉及到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定时广播、定时启闭路灯等。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1 设计目的
1.掌握数字钟的设计、组装与调试方法。
2.熟悉集成元器件的选择和集成电路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3.掌握面包板结构及其接线方法
4.熟悉仿真软件的使用。
2 设计要求及指标
2.1基本功能
1)时钟显示功能,能够正确显示“时”、“分”、“秒”。
2)具有快速校准时、分、秒的功能。
3)用555定时器与RC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一个标准频率(1Hz)的方波脉冲信号。
2.2扩展功能
1)用晶体振荡器产生一个标准频率(1Hz)的脉冲信号。
2)具有整点报时的功能。
3)具有闹钟的功能。
4)……
3、方案论证与比较
本设计方案使用555多谐振荡器来产生1HZ的信号。通过改变相应的电阻电容值可使频率微调,不必使用分频器来对高频信号进行分频使电路繁复。虽然此振荡器没有石英晶体稳定度和精确性高,由于设计方便,操作简单,成为了设计时的首选,但是由于与实验中使用的555芯片产生的脉冲相比较,利用晶振产生的脉冲信号更加的稳定,同过电压表的测量能很好的观察到这一点,同时在显示上能够更加接进预定的值,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较少,一定程度上优于使用555芯片产生信号方式。我们组依然同时设计了555和晶振两个信号产生电路。(本实验报告中着重按照原方案设计的555电路进行说明)
4、 系统设计框图
数字式计时器一般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等几部分组成。在本设计中555振荡器及其相应外部电路组成标准秒信号发生器,由不同进制的计数器、译码器和显示器组成计时系统。秒信号送入计数器进行计数,把累计的结果以‘时’、‘分’、‘秒’的数字显示出来。‘时’显示由二十四进制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构成,‘分’、‘秒’显示分别由六十进制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
5、电路原理分析
5.1数字钟的构成
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同时标准的1HZ时间信号必须做到准确稳定.在此使用555振荡器组成1Hz的信号。
数字钟原理框图(1.1)
5.1.1振荡器电路
555定时器组成的振荡器电路给数字钟提供一个频率为1Hz的方波信号。其中OUT为输出。
5.1.2时间计数器电路
时间计数电路由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及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电路构成,其中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而根据设计要求,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为24进制计数器.
5.1.3分频器电路
通常,数字钟的晶体振荡器输出频率较高,为了得到1Hz的秒信号输入,需要对振荡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分频。
通常实现分频器的电路是计数器电路,一般采用多级2进制计数器来实现。例如,将32768Hz的振荡信号分频为1HZ的分频倍数为32768( ),即实现该分频功能的计数器相当于15级2进制计数器。
5.1.4振荡器电路
利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接通电源后,电容C1被充电,当电压上升到一定数值时里面集成的三极管导通,然后通过电阻和三极管放电,不断的充放电从而产生一定周期的脉冲,通过改变电路上器件的值可以微调脉冲周期。
5.1.5数字时钟的计数显示控制
在设计中,我们使用的是74**160十进制计数器,来实现计数的功能,实验中主要用到了160的置数清零功能(特点:消耗一个时钟脉冲),清零功能(特点:不耗时钟脉冲),在上级160控制下级160时候通过组合电路(主要利用与非门)实现,在连接电路的时候要注意并且强调使能端的连接,其将影响到整一个电路的是否工作。
电路的控制原理如下:
秒钟由个位向十位进位: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实现个位的计数,采用的是置数的方式(利用RCO端口),当电路计数到1001的时候采用一个二输入与非门接上级输入的高位和低位输出作为下级的信号,实现了秒区的个位和十位的显示与控制。设计中注意到接的是一个与非门而不是与门,目标在产生一个时钟脉冲。实现正确的显示。
由秒区向分区的显示控制:
基本原理同上,在秒区十位向时区个位显示的时:0000—0001—0010—0011—0100—0101产生了六个脉冲的时候向下级输出一个时钟脉冲,利用的还是与非门,目标仍是实现正确的计时显示。
分区的显示及整体电路反馈清零:
当数值显示达到:23:59的时候要实现清零的工作,采用CLR清零的方式反馈清零。具体设计接出控制端的9,5,3,2用十六进制表示后高电平对应引脚接与非,将非门输出信号的值反馈给各个160芯片的清零端(CLR)既可以实现清零了。
5.2 校时功能的实现
当重新接通电源或走时出现误差时都需要对时间进行校正.通常,校正时间的方法是:首先截断正常的计数通路,然后再进行人工出触发计数或将频率较高的方波信号加到需要校正的计数单元的输入端,校正好后,再转入正常计时状态即可.
根据要求,数字钟应具有分校正功能,因此,应截断分个位的直接计数通路,并采用正常计时信号与校正信号可以随时切换的电路接入其中.
在实验实现过程中使用的是通过开关(普通开关)来实现高低电平的切换,手动赋予需要的高低电平来实现脉冲的供给,将脉冲提供到所需要的输入(CLK)端口,实现校时,仿真过程中能够正常校时并且在校时的时候达到了预定的效果;而在我们进入实际电路连接的时候,利用开关(手控导线点触实现)来实现校时再不像仿真那样的精确了,原因分析是由于使用的是普通的开关同时利用的是手动的对CLK端口赋予脉冲信号,在实现手动生成脉冲信号的过程中产生了扰动,即相当于产生了多个的脉冲信号对需要的数码管进行校时,如此,并没有达到仿真的精确效果,但是在实验中通过改进电路的校时方式,不是用手触开关产生脉冲信号(如若需用手触则需要使用一个锁存器实现去抖动,才能够在脉冲生成时候不产生干扰的脉冲,实现正常的校时),而是使用信号发生器实现信号的提供,对需要校时的数码管在相对应的CLK端口提供脉冲信号实现校时,利用此方式实现校时则比手触开关方式效果要好。
5.3 报时的实现
报时功能的实现原理较为简单,即对所需要报时的输出量进行控制,并对控制产生的信号作为LED显示的信号源,电路连接中要注意到的是在实现LED显示的时候最好连接上一个保护电阻对LED灯器到保护的作用。例如我们的校时时间是 23:59,0010—0011—0101—1001;利用相应的门电路实现满足端口输出是上述条件的时候进行报时即可。
6、系统仿真与调试
7、结论
学贵以致用,通过几天的数字钟设计过程,将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学会了初步的电子电路仿真设计,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无疑也是对自己自身专业素质的一种提高。当最终调试成功的时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在当前金融危机大的社会背景下,能够增加自身砝码的不仅仅是一纸文凭证书,更为重要的是毕业生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大潮流的需要,契合企业的要求即又较硬的动手操作及设计能力。此次的设计作业不仅增强了自己在专业设计方面的信心,鼓舞了自己,更是一次兴趣的培养,为自己以后的学习方向的明确了重点。
另外在这次实验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最终一一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还有在实验设计中我们曾遇到多块芯片以及数码管损坏的情况造成了数字钟的显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或是根本不显示,通过错误排除最终确认是元件问题,并向老师咨询跟换元件最终的到解决。在我们曾经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利用网上的资源,搜索查找得到需要的信息。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