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么防止在修家用电器时触电
那要看是什么家用抄电器,一般修个灯或修个电炊具什么的,拔掉插头到一边去,随你怎么折腾都行,只要符合绝缘要求不乱接线短路就行。如果是修带升压回路的电器如带电修电视等,最好找专业的人来做,因为里面的大电容会在断电后一定时间里保留电能,不小心触摸高压部分会触电。总而言之,除非试机,修电器在不插电的情况下不会触电的。另外,你家的插座开关如果有漏电保护开关的话,漏电或人触电时它瞬间会跳闸的。
『贰』 家用电器安全性能测试标准
安全标准涉及的安全方面,分为对使用者和对环境两部分。
对于使用者的安全包括5项。
首 先是防止人体触电。触电会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如果一个人身上较长时间流过大于自身的摆 脱电流(IEC报告,60公斤体重成年男子为10mA,妇女为70%,儿童为40%),就会摔倒、昏迷 和死亡。防触电是产品安全设计的重要内容,要求产品在结构上应保证用户无论在正常工作 条件下,还是在故障条件下使用产品,均不会触及到带有超过规定电压的元器件,以保证人 体与大地或其他容易触及的导电部件之间形成回路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在规定限值以下。据 统计,每年我国因触电造成死亡人数均超过3000人,其中因家用电器造成触电死亡人数超过 1000人。因此,防触电保护是安全标准中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
第二是防止过高的温升。过 高的温升不仅直接影响使用者的安全,而且还会影响产品其他安全性能,如造成局部自燃, 或释放可燃气体造成火灾;高温还可使绝缘材料性能下降,或使塑料软化造成短路、电击; 高温还可使带电元件、支承件或保护件变形,改变安全间隙引发短路或电击的危险。因此, 产品在正常或故障条件下工作时应当能够防止由于局部高温过热而造成人体烫伤,并能防止 起火和触电。
第三是防止机械危害。家用电器中像电视机、电风扇等,儿童也可能直接操作 。因此对整机的机械稳定性、操作结构件和易触及部件的结构要特殊处理,防止台架不稳或 运动部件倾倒。防止外露结构部件边棱锋利、毛刺突出,直接伤人。还要能保证用户在正常 使用中或作清洁维护时,不会受到刺伤和损害。例如产品外壳、上盖的提手边棱都要倒成圆 角,电视机、收录机的拉杆天线顶端要安装一定尺寸的圆球,用来保证既清楚可见,不易误 刺伤人,又能传递不致压刺伤人的压力。
第四是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家用电器中所装 配的元器件和原材料很复杂,有些元器件和原材料中含有毒性物质,它们在产品发生故障, 发生爆炸或燃烧时可能挥发出来。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硫化碳及硫化氢等, 因此,应该保证家用电器在正常工作和故障状态下,所释放出的有毒有害气体的剂量要在危 险值以下。
第五是防止辐射引起的危害。辐射会损伤人体组织的细胞,引起机体不良反应, 严重的还会影响受到辐射人的后代。家用电器中电视机显像管可能产生X射线,激光视听设 备会产生激光辐射,微波炉会产生微波辐射,这些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安全,因此在设计这 些产品时应使其产生的各种辐射泄漏限制在规定数值以内。
对于环境的安全方面包括两项。
第一项是防止火灾。起火将严重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据 统计,某地一家庭由于电视机变压器无电源输入端保险丝装置,造成过热爆炸,引发火灾, 死2人,火灾损失1 6万元。北京市每年平均因家用电器引发火灾66起。由于使用劣质“热 得快”,造成触电、火灾时有发生。由于劣质电热毯引发火灾每年达700起,烧毁民居、商 店损失达数千万元。因此家用电器的阻燃性防火设计十分重要。在产品正常或故障甚至短路 时,要防止由于电弧或过热而使某些元器件或材料起火,如果某一元器件或材料起火,应该 不使其支承件、邻近元器件起火或整个机器起火,不应放出可燃物质,防止火势蔓延到机外 ,危及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是防止爆炸危险。家用电器有时在大的短路电流冲击下发 生爆炸,电视机显像管受冷热应力或机械冲击产生爆炸。安全标准要求,电视机显像管万一 发生爆炸,碎片不能伤害在安全区内的观众,安全区是指正常收看位置(最佳收看距离约为 屏幕高度的4~8倍),以及离电视接收机更远的地区。
第三是防止过量的噪音。
第四是防止 摄入和吸入异物。
第五是防止跌落造成人身伤害或物质损失。这些要求都是从维护消费者人 身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所必需的。
『叁』 国家标准,家用漏电保护器的有效使用年限
五年。
『肆』 防触电的小常识都有哪些
1、移动家用电器时一定要切断电源,以防触电。
2、发热电器周围必须远离易燃物料。电炉子,取暖炉、电熨斗等发热电器不得直接搁在木板上,以免引起火灾。
3、禁止用湿手接触带电的开关;禁止用湿手拔、插电源插头;拔、插电源插头时手指不得接触触头的金属部分;也不能用湿手更换电气元件或灯泡。
4、对于经常手拿使用的家用电器(如电吹风、电烙铁等),切忌将电线缠绕在手上使用。
5、对于接触人体的家用电器,如电热毯、电油帽、电热足鞋等,使用前应通电试验检查,确无漏电后才接触人体。
6、禁止用拖导线的方法来移动家用电器;禁止用拖导线的方法来拔插头。
7、使用家用电器时,先插上不带电侧的插座,最后才合上刀闸或插上带电侧插座;停用家用电器则相反,先拉开带电侧刀闸或拔出带电侧插座,然后才拔出不带电侧的插座(如果需要拔出的话)。
(4)家用电器底板孔防触电标准扩展阅读:
触电伤害的形成:
触电是人体意外接触电气设备或线路的带电部分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人体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导致合理机能失常或破坏,如烧伤、肌肉抽搐、呼吸困难心脏麻痹,甚至危及生命。
触电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一般认为人体通过100毫安电流即可致命。
常见的人体触电形式是单相触电,即人站在地面上,身体触及电源的一根粗线或漏电的电气设备所发生的触电事故。
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触电时人体将承受220伏的电压,如果不能迅速脱离,就可能危及生命,即使是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通常是10`KV高压线路),发生单相触电,如导电的风筝线挂在高压线上,手摸坠落的高压线等,也会使人体构成交流通路。
通过人体的瞬间电流将造成严重的电击伤。如果人体有两处同时触及三相电源的两根相线,就形成两相触电,这时人体将承受线电压,危险性更为严重。两相触电多发生于电气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
电伤也是一种容易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它主要是由于强烈电孤使熔化,蒸发的金属微粒及高温烟雾对人体两面的伤害,例如:合力开关送电时,迸发的电弧可能烧伤操作人员的手臂、面部和眼睛。
『伍』 电器安全漏电流是多少
30mA。
漏电流实抄际上就是电气线路袭或设备在没有故障和施加电压的作用下,流经绝缘部分的电流。因此是衡量电器绝缘性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产品安全性能的主要指标。将泄漏电流限制在一个很小值,这对提高产品安全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在电器产品中,对安全性能要求较高的产品,对泄漏电流都有严格的要求。多类家用电器产品的特殊要求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在型式试验中,如果泄漏电流测试不合格,被视作致命缺陷,不允许复测,在企业产品的出厂试验中,许多电器产品,泄漏电流测试都是必检项目。
(5)家用电器底板孔防触电标准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泄漏电流测量是带电进行测量的,被测电器外壳是带电的。因此试验人员必须注意安全,各式各样试验室应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在没有切断电流前,不得触摸被测电器。
2、在工作温度下测量泄漏电流时,如果被测电器不是通过隔离变压器供电,被测电器应彩绝缘性能可靠的物质绝缘垫与地绝缘。否则将有部分泄漏电流直接流经地面而不经过仪器,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3、应尽量减少环境对测试数据的影响,测试环境的温度、湿度和绝缘表面的污染情况,对于泄漏电流有很大影响,温度高、湿度大,绝缘表面严重污染,测定的泄漏电流值较大。
『陆』 家用电器实用三线插头是为了防止触电事故
A、电灯的开关接在了零线上时,即使断开,电灯或其他用电器仍带电,易发内生触电事故,容不符合要求;
B、用电器使用三线插头是为了防止漏电而采取的安全措施,故符合题意
C、如果手不接触笔尾金属体,无论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还是零线,氖管都不发光;故不符合要求;
D、站在绝缘体上的人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同时接触零线时,电流会从人体的上半身流过,会造成双线触电,故不符合要求.
故选B.
『柒』 家用电器常用三孔插座是为了避免人发生触电
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都使用三孔插座,是由于这些用电器的外壳是金属,金属是导体,当用电器漏电时,会使外壳带电,若接上地线,即便漏电,电流也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而防止了触电事故的发生.
故选A.
『捌』 经常看到“防触电保护Ⅰ类”,这个是什么意思这些类又是怎么分的啊请指教◎
家用电器都是在通电后才能工作,而且大多数家用电器使用的都是220V交流电,属于非安全 电压。此外,有的家用电器,例如电视机本身会产生1万V以上的高压,人体一旦接触这样高的电压,发生触电,就会有生命危险。还有的家用电器中某些元器件存在着爆炸危险,如显 像管等。所谓安全性就是指人们在使用家用电器时免遭危害的程度。因此,安全性是衡量家用电器的首要质量指标。举个例子,在上述的国家标准GB 4706 1 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 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中,要求家用电器必须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防护措施,以保护消费者使用的安全。如:规定了防触电保护,过载保护,防辐射、毒性和类似危害的措施。上述标 准还规定了家用电器的设计和制造,应保证在正常使用中安全可靠地运行,即使在使用中可能出现误操作,也不会给使用者和周围环境带来危害。
家用电器安全防护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按防触电保护方式分;另一类是按防水程度分。为阐 明家用电器5种防触电保护方式,先介绍几个基本概念: 1 基本绝缘 施加于带电部件对电击提供人基本防护的绝缘。是指在电器中的带电部件上 ,用绝缘物将带电部件封闭起来,对 防触电起基本保护作用的绝缘,如套有绝缘材料的铜、铝等金属导线。从结构上,这种绝缘都置于带电部件上,直接与带电部件接触。
2 附加绝缘 在基本绝缘万一损坏时,为对电击提供保护而另外施加于基本绝缘的独立绝 缘。如电热毯电热丝外包覆的塑料套管。
3 双重绝缘 由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构成的绝缘系统。同时具有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起防 触电保护作用的绝缘,一旦基本绝缘失效时,由附加绝缘起保护作用。如电视机电源线就采用双重绝缘。
4 加强绝缘 在GB 4706 1规定的条件下,提供与双重绝缘等效的防电击等级,而施加于 带 电部件的单一绝缘。它提供的防触电保护程度相当于双重绝缘,但它是一种单独的绝缘结构,可以由几个不能像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那样单独试验的绝缘层组成。
下面介绍五种防触电保护方式:
1. O类电器 依靠基本绝缘防止触电的电器。它没有接地保护,在容易接近的导电部分和设 备固定布线中的保护导体之间,没有连接措施。在基本绝缘损坏的情况下,便依赖于周围环境进行保护的设备。一般这种设备使用在工作环境良好的场合。近年来对家用电器的安全要 求日益严格,O类电器已日渐减少,老式单速拉线开关控制的吊扇是O类电器。
2. OⅠ类电器 至少整体具有基本绝缘和带有一个接地端子的电器,电源软线中没有接地导 线、插头上也没有接地保护插脚,不能插入带有接地端的电源插座。老式国产波动式电动洗衣机大多是OⅠ类电器。只备有接地端子,而没有将接地线接到接地端子上,使用时由用户 用接地线将机壳直接接地。
3. Ⅰ类电器 除依靠基本绝缘进行防触电保护外,还包括一项附加安全措施,方法是将易 触及导电部件和已安装在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使容易触及的导电部分在基本绝缘失效时,也不会成为带电体。例如,国产冰箱都是Ⅰ类电器—连接地线。
4. Ⅱ类电器 不仅仅依赖基本绝缘,而且还具有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一般是采用双重绝 缘或加强绝缘结构,但对保护接地是否依赖安装条件,不作规定。例如,国产电热毯大多是Ⅱ类电器。Ⅱ类电器上标有特殊符号:“”
5. Ⅲ类电器 这类电器是依靠隔离变压器获得安全特低电压供电来进行防触电保护。同时 在电器内部的电路的任何部位,均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出版物中的安全特低电压,是指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特定电源供 电的电压系列。这个电压的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个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均不得超过交流(50~500Hz)有效值50V。
我国规定安全特低电压额定值等级为42V、36V、24V、12V、6V,当电器设备采用了超过24V 的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目前使用的移动式照明灯多属Ⅲ 类电器。
家用电器安全防护按防水保护程度可分为4种:普通型器具、防滴型器具、防溅型器具、水 密型器具。家用电淋浴器、快速式电热水器。部分房间用空调器属于防溅型电器,吸尘器有普通型、防溅型电器两种,部分电热毯也有做成水密型电器,标志为IPX0~IPX7
『玖』 家用电器漏电标准
静电不是交流电,也不止100V。漏电标注是分等级的,一般家用都是高等级的,不超过。触摸电视的时候如果有麻感就是漏电,可以要求更换。
在漏电电流值达到30毫安时,人体就会有麻木或抽搐的现象发生,对大脑、心脏与神经都有损害,对于孩子更会有昏厥的危险。
首先,在漏电电流值大于10毫安时就要采取断电操作,并且断电的反应时间要快,降低人体触电时的危险系数。
目前许多新建的小区,在每户的配电箱里已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漏电电流达到30毫安时,才会有断电操作,但30毫安的电流已足够让人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在旧小区的配电箱内根本无漏电保护装置。
(9)家用电器底板孔防触电标准扩展阅读:
防范家用电器漏电:
第一,购买家用电器的时候一定要到正品商店购买,最好是有一定名气的牌子。
第二,除了一些小型家电之外,很多中大型的家电都要安装,这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正确安装,比如电热水器,一旦线路出问题,很容易漏电。
第三,最好定期地给家用电器做安全检查,尤其是一些大型的或者最常用的家用电器。
第四,给家用电器的插座以及插线都配上防漏电的材料,有条件的话专门安装一些防漏电的装置。
第五,平常使用的时候最好养成良好的习惯,使用完电器最好关掉电源,拔掉插头,尽量不要保持电路连接状态。
第六,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在家用电器使用的地方放一些干燥剂,插座处一定要保证没有潮湿,因为潮湿最容易导致漏电。
『拾』 如何预防家用电器触电事故
起重臂触碰电线造成触电
在农村,户外作业或活动也有触电危险,所以必专须注意户外的电气安全。
(属1)防止触碰电线。例如在运输、吊运金属构件时,注意不要碰到架空电力线上;在钓鱼时不要把鱼竿线甩碰到电线上。
(2)离开高压线要有安全距离。在高压输电线附近作业或进行其他活动时,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输电线的电压越高,安全距离就越远。
(3)不要随便进入配变电场所活动。特别要教育儿童在玩耍时,要远离装设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配变电场所,以免触电造成严重伤害。
另外,对于在野外设置的这种场所,电业部门应安装安全隔离装置,并有警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