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说说以下这个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请介绍如何调试。谢谢!
▲ 有可能220μF电容器严重漏电,使三极管基极b 接地,管子(c、e)间截止,可控硅的控制极置于高电位,可控硅导通,桥堆左、右二点通路,楼道灯呈长亮故障态。
▲ 正常情况下 220μF 电容是充满电状态,三极管(c、e) 间导通,可控硅的控制极低电位,处于截止态,桥堆左、右二点开路,灯不亮。揿下按钮电容器短路,b极接地,c成为高电位,可控硅导通~灯亮。
② 设计出一个电路原理图(比如AB类的功放电路),怎样把它调试出来,调试的要领和技巧有哪些
首先分析电路的正确性,排除设计上的漏洞;
按照原理图搭好电路,检查无误就可以上电开始调试了,分为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
1,静态调试主要检测和调整静态工作点,对于AB类功放,重点要调整输出电压为0(零点调整),静态调试时可以空载或接假负载(如大功率白炽灯);
2,动态调试主要是消除交越失真,可以接负载(喇叭)进行调试,输入1KHz正弦信号,逐渐加大音量,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调整中点电位器消除交越失真。
基本的调试就是这样,如果需要更细致的调试,还要利用扫频仪、失真度仪来调整和测试相关指标。
③ 大家谁能介绍有关于电路调试方面的书啊,就是怎么调电路板,发现电路板的问题。
很少有这方面的公开书籍(受众面太窄,出版风险太大)。
线路板调试是比较复杂的综合科目,与基础知识、线路板类型/功能/性能指标、调试方法/手段/仪器设备等等都有关联,恐怕很难有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指导书。很多大公司内部都有自己的线路板调试规范的。
④ 怎样通过自学掌握电子电路知识
给想学电子电路或者叫想学电子技术的初学者的一点建议:
在网络知道中,有太多的人问这样的问题:我想学电子电路,该从哪儿着手?应找什么书,搜何种网站?也有人这样问:如何才能看懂电路图?如何才能看懂印剧板上的电路?等等。
首先,要学无线电电子技术,并希望学有所成,关键是动手,包括动手画原理图、方框图,最好也动手绘电路板;动手将一堆元器件焊成一个电子产品并调试好。动手一次比看十遍书还管用,动手一次,比听别人讲十遍还记得牢,体会得深。
所以,学电子技术最好不要寄望电脑、网站,还是逐行逐字地啃书本较实际。就算画原理图,在基础不牢时最好用纸笔来画,有了基础才用软件画图。通过纸和笔画出由电容、电阻、三极管等元器件组成的各种电子原理图,加深了解各种分立元件的电路结构,理解各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初学者最好不要一入门就摆弄集成电路芯片,对于还没弄懂分立元件电路的人来说,面对一块块满身是腿的集成块或芯片,除了死记外,根本就无法理解其内部的工作原理。就算你照别人的指点把一个电路弄出来了,那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有把分立无件弄懂了,才会明白那一块块的集成电路是怎么一回事。对于业余爱好者,学电子技术最实际是从分立元件的AM收音机开始,其原因有:
1、电路种类齐全:
别小看一台古老的超外差调幅收音机,那里头有太多的学问,如:无线电的调制和发射、电磁波的传播、无线电波接收、可变调谐、高频振荡、超外差变频、中频选择和放大、变压器耦合、电容耦合、二极管检波、甲类放大器、推挽放大器、甲乙类放大器等电子路,在这些电路中还有滤波、正反馈、负反馈、交流旁路等细节。是集模拟电子技术之大成!也是集无线电接收、调频、调幅载波、调制、解调、调谐、振荡、差频、高放、低放、功放之知识大全。
2、通过对各级偏置电流的调试,会使你加深对甲类放大器、甲乙类放大器和推挽放大器的认识。通过调试,使你认识什么是放大器的静态电流、动态电流。也使你知道放大器为什么会进入饱和、为什么会出现削顶失真、交越失真等等。
通过调中周、统调等,会加深你对LC谐振、变频、选频电路的认识。
3、AM收音机套件便宜,来源丰富。一块万用表、一支烙铁,再加十来元钱的套件就可动手,不成功再来也不心痛。
如果你能将十来元钱一套的六管收音机套件焊好、调好弄响了,你的电路基础也有了,电路原理图也会看了,印剧电路板也会看了。
老叔我敢打保票,只要你将现在己无人感兴趣的收音机玩透了,再接触点差分放大、单稳、双稳和稳压电源之类的电路你就是一个玩模拟电子电路的高手。玩好了模拟的,数字电路就不在话下了!
信不信由你。
⑤ 电子电路识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对初学者来说,复杂的电子电路图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电路符号,根本不知从何下手识图,也不能从电子电路原理图中找出电子产品的故障所在,更不能得心应手地去设计各种各样的电子电路。其实,只要对电子电路图进行仔仔细细观察,就会发现电子电路的构成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即相同类型的电子电路不仅功能相似,而且在电路结构上也是大同小异的。任何一张错综复杂、表现形式不同的电子电路图都是由一些最基本的电子电路组合而成的,构成复杂电子电路图的最基本电路称为单元电路。只要掌握了基本单元电路,任何复杂的电路都可以看成是基本单元电路的集合。
1、从基本元器件入手,为识图打下良好的基础。
电子元器件是构成电子产品的基础。因此,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同元器件在电路中的电路表示符号及各元器件的基本功能特点是进行电子识图的第一步。
2、掌握基本单元电路,为识读复杂电路打下基础。
在学习基本单元电路时,要掌握好基本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的功能及特性、电路典型参数、组成电路的元器件、每一个元器件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及电路调试方法等。
3、分解复杂电路。
复杂电路被分解为基本单元电路后,就可以根据一个个基本单元电路的功能、特点进而分析到整个复杂的电子电路,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电路。
4、掌握基本单元电路之间的连接方法。
基本单元电路之间可以直接连接起来,叫做直接耦合;通过变压器的初、次级间的磁感应来实现信号的连接,叫做变压器耦合;用电容来连接,叫做电容耦合。
5、明确各分体元器件在电子电路中所起的作用。
为了方便初学者识图,现将各分体元器件在电子电路中不同的接法及与不同元器件连接所起的作用归纳如下。
电阻器:在电路中主要起限流、分压的作用。1)电阻器与电阻器在电路中并联一般是为了增大电阻器的功率。2)电阻器与电阻器串联并从中间引出抽头,在一般情况下是为了得到电阻器上的分压。3)电阻与稳压管串联,电阻器为稳压二极管的限流电阻器。4)电阻器与电容器串联组成微分电路,在这里电阻器为电容器的充电限流电阻器,充电常数由RC的乘积觉定。在这里如果微分电路与二极管或单向晶闸管等半导体器件并联,且电路中有电感性负载,则微分电路在电路中起阻容吸收的作用,即吸收电感器由于在开机、关机一瞬间产生的较高感应电动势,保护半导体器件不因太高的感应电动势而击穿损坏。5)电阻器与电容器并联,在一般情况下电阻器为电容器的放电电阻器,放电常数也由RC决定。6)电阻器与电感器并联,电阻器为电感器的放电电阻器。7)在放大电路中,电阻器与晶体管基极相连,在一般情况下电阻器为晶体管基极偏置电阻电阻器;电阻器与集电极串接则为集电极负载电阻器,电阻器与发射极串接则为发射极电阻器。
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储能、滤波等。它的特点是通交流、隔直流。1)电容器与电感器并联组成谐振电路(LC振荡电路)。2)电容器与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端连接,电容器起输入、输出耦合作用。3)电容器与晶体管的发射极串接,在一般情况下电容器起交流旁路作用。4)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电容器与输入信号并接,一般起抗干扰信号的作用。
电感器:电感器在电路中的作用为滤波、储能。电感器的主要特点是通直流、隔交流。二极管:在电路中的作用是整流。1)二极管与电感器并联,起到续流的作用,以防止电感器在断电时,电感中的反向自感电动势对电路中的晶体管器件造成危害。2)二极管与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并联接入晶体管的基极端,起到输入电路的限幅和钳位的作用。3)二极管在脉冲变压器的二次侧,起到止逆流的作用。
晶体管: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放大信号。1)晶体管在电路中可构成各种放大电路,如共发射极电路、共集电极电路、共基极电路等。2)晶体管在电路中可起到非线性电阻的作用,如在恒流源电路和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中等。场效应管:在电路中的作用与晶体管相同,即放大作用和非线性电阻的作用。除此之外,场效应管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输入电阻高。
变压器: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能量转换。它的具体作用是作为电路的电源变压器、放大电路极间信号耦合、脉冲变压器及阻抗匹配等。
6、掌握各种典型集成电路块的原理、功能、引脚排列及作用。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集成电路块成千上万,不可能对每一块集成电路都花时间去学习,但是必须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常用的模拟集成块和数字集成电路块的原理、功能、引脚的排列及作用等了解清楚。对于生疏的集成电路块,首先必须查找相关资料,弄清楚它的功能、引脚排列及作用等,这样才能在识图中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数字电路,除了掌握一些功能芯片的作用外,还要理清其逻辑关系。
⑥ 麻烦前辈推荐一些好的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视频教程!!
模电的话可以看看清华大学华成英的视频教程,数电的话 我还没发现有什么好的视频教程。如果你的数学基础不错的 电路分析自己看书应该能看懂。
⑦ 硬件调试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检查电路
通电观察
静态调试
动态调试
指标测试
⑧ 请问运放的调试步骤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多谐振荡器
(1)
按图
2.9.3
(a)
线,组成一个占空比可调的多谐振荡器。
(2)
C
=
10μF,调节电位器
RW,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占空比。
2.
单稳态触发器
(1)
按图
2.9.4(a)
连接电路,组成一个单稳态触发器。
(2)
将频率为
1kHz,幅度为
4V
的矩形波信号加到Vi
端,用示波器测量输出脉冲宽度。
(3)
改变输入信号的占空比,观察对输出脉冲有无影响。
(4)
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测量输出频率的最大值。
(5)
取
R
=
500kΩ,C
=
10μF,555
的输出端接一个
LED,触发输入端接单次脉冲,用秒表记录
LED
点亮的时间。
3.
施密特触发器
(1)
按图
2.9.5
(a)
连接电路,其中取
R1
=
R2
=
51kΩ,R3
=
1kΩ,C
=
1μF。组成施密特触发器。
(2)
将频率为
1kHz,幅度为
4V
的锯齿波信号加到Vi
,观察输出脉冲波形,记录上限触发电平,下限触发电平,算出回差电压。
4.
图
2.9.6
为“叮咚”门铃电路,555
定时器与
R1、R2、R3
和
C2
组成多谐振荡器。按钮AN未按下时,555
的复位端通过
R4
接地,因而
555
处于复位状态,扬声器不发声。当按下
AN
后,电源通过二极管
D1
使得
555
的复位端为高电平,振荡器起振。因为
R1
被短路,所以振荡频率较高,发出“叮”声。当松开按扭,电容
C1
上的电压继续维持高电平,振荡器继续振荡,但此时
R1
已经接入定时电路,因此振荡频率较低,发出“咚”声。同时
C1
通过
R4
放电,当
C1
上电压下降到低电平时,555
又被复位,振荡器停振,扬声器停止发声。
电路元件的参数为:电源电压
+6V;电阻
R1
=
39kΩ,R2
=
R3
=
30kΩ,R4
=
4.7kΩ;电容
C1
=
47μF,C2
=
0.01μF,C3
=
22μF,扬声器阻抗为
8Ω,二极管采用
2CZ
系列。
通过实验调试,使该电路工作,并计算该振荡器的两个不同的振荡频率f1
和f2
。
⑨ 电路调试内容及原则
电路的调试具体步骤大致如下:
1.通电观察:通电后不要急于测量电气指标,而要观察专电路有无异常现象属,例如有无冒烟现象,有无异常气味,手摸集成电路外封装,是否发烫等。如果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关断电源,待排除故障后再通电。
2.静态调试:静态调试一般是指在不加输入信号,或只加固定的电平信号的条件下所进行的直流测试,可用万用表测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通过和理论估算值比较,结合电路原理的分析,判断电路直流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及时发现电路中已损坏或处于临界工作状态的元器件。通过更换器件或调整电路参数,使电路直流工作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3.动态调试:动态调试是在静态调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电路的输入端加入合适的信号,按信号的流向,顺序检测各测试点的输出信号,若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其原因,并排除故障,再进行调试,直到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