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中物理电学难点知识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 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电路的几种状态:
①、串联电路: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特点:
电流只有一条通道,通过第一个元件的电流一定大小不变地通过第二个元件,只要电路中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都断开。
②、并联电路:
把元件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两点间组成的电路叫并联电路。特点:
电流有两条或多条通道,各元件可独立工作。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上用电器。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2、电压(U)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14、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
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
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
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
⑤工业电压 380伏.
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 兆欧=1000千欧;1 千欧=1000欧.
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导体本身的电阻大小与电压大小和电流无关
17、滑动变阻器:A.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作用: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正确使用:
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
b,接线要"一上一下";
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1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U/R公式变形R=U/IU=IR.公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
19、电功的单位:
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
kw.h1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功)多少的仪器。
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B、“10(20)A”指这个电能表长时间工作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安;
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转。
21.电功公式:
W=Pt=UIt( 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22、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
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KW)电功率的计算
公式:P=W/t=UI
23.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
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U0时,则P> P0 ;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U0时,则P< P0 ; 灯很暗,
当U= U0时,则P= P0 ; 正常发光.
24.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表达式为.Q=I2Rt公式中单位:I→安(A);R→欧(Ω);t→秒(s)
25.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火线和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等组成.
26.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用电器要与它的开关串联接火线.
27.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它升温达到熔点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保险丝的特点:电阻大;熔点低
28.引起电路电流过大的两个原因:
一是电路发生短路 ;
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
㈡ 初中电路知识总结(重难点)
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我个人感觉已不单纯是靠物理,而是应该将数学的知识结合到物理体中。物理知识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妨用数学的推理、图像等方法尝试。我个人感觉,初中物理学科的难点主要体现在浮力的求算和电路问题上。浮力问题归到最后就是要分清使用公式的情况:F=G物=ρ物gV物 F=G排=ρ液gV排。而解决浮力问题,关键是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比如物体在液体中处于非沉底的静止状态时,即重力等于浮力。电路题的关键是要分清串并联及混联后的支路电流情况。电路题重在分析电路元件之间的电阻值之间的关系,由于初中阶段不算导线、电流表电阻,电压表电阻视为无限大,就能得出很多结论。
我们必须熟记书上给出的所有定义,并用心体会,有时虽然觉得我们已经挤得很熟的东西,但真正考起来还会模糊,甚至还不知道如何运用。这就是我们没有将知识融会贯通。记住一点:书上的都是经典,教科书绝对没有一句是废话。
做题的最高境界无非是没有错的题,但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善于分析、归类、总结。
㈢ 大学电路知识点
电路理论总结
第一章
一、重点:
1、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2、电功率回的定答义:吸收、释放功率的计算
3、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
4、基尔霍夫定律
5、电源元件
二、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电流(Current ) 直流: I ①符号 交流:i
②计算公式
③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电流是矢量) ④单位:安培A 1A=1C/1s 1kA=1×103A
1A=1×10-3mA=1×10-6μA=1×10-9nA ⑤参考方向
a 、说明: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人为假定的电流方向,与实际
电流方向无关,当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时电流取正,相反地,当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不一致时电流取负。
b 、表示方法:在导线上标示箭头或用下标表示
c 、例如:
大学电路知识点梳理
2、电压(V oltage )
①符号:U ②计算公式:
③定义:两点间的电位(需确定零电位点⊥)差,即将单位正电
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做的功的大小。
④单位:伏特V 1V=1J/1C
1kV=1×103V
1V=1×10-3mV=1×10-6μV=1×10-9Nv ⑤参考方向(极性)
a 、说明:电压的实际方向是指向电位降低的方向,电压的
㈣ 怎样学好电路理论这门课
转载华科学长的经验,
用的教材不同.
我觉得学习《电路理论》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自始至终的去认真学,独立思考,独立作业。记得刚开始学习《电路理论》的时候,到课率几乎百分之百,大家都抱着一种非得学好的决心去努力。可是几个星期后,真正听课的人,真正独立完成作业的人越来越少了,麻烦便由此而生。其实,遇到学习困难,只要再坚持一下,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谁都能学好《电路理论》的。
记得刚听说我们要在一个学期内学完三本《电路理论》课本的时候,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老师讲课马不停蹄,我们所能作的,就是努力跟上,去理解书中的原理、规律。课后自己去推导一下书上的公式,练习一下书上的例题,碰到难点,再去找资料参考一下,这样虽然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经过这个过程,肯定能把《电路理论》基础打好。
“理解”是平时点滴学习最重要的;“总结”则是阶段学习中最重要的。每隔几个星期或一个月,总结一下过去一段时间学习的内容,抓住主干线索,整体上把握,会让我们学习得更牢固,更深刻。现在再看《电路理论》,我觉得内容也很少,第一本《电阻性网络》讲述了核心定律kvl、kcl及几个基本的网络定理,而第二本《时域与频域》则介绍了电路的时、频域分析方法,理解了一些基本的元件和电路特性以及基本概念之后,其他的就是数学了。学完了前两本,第三本便不在话下了。当然,要学好《电路理论》,就得投入一定的时间和努力。最后祝大家都能学好《电路理论》。
我觉得关键还是把书看明白.然后不要忽略做题.
参考书
《电路复习指导与习题精解》
《电路基础》
梁贵书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还有《电路原理试题选编》
王树民等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㈤ 学电路设计有什么困难吗最快要多常时间才可以学会呢
想做设计师的话,三流设计师需要2年学基础,2年工作实践;二流工程师需要4年大学基础,3年工作实践;一流工程师需要4年大学基础,5年知名企业设计实践;前提,正常人。
㈥ 电学电路图难题
问题1:
将电源、电流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依次串联,构成回路。
设被测电阻为Rx(未知量)、电源电压V(未知量),滑动变阻器最大值Rmax(已知量)。
状态1:
将滑动变阻器,滑到0欧姆位置,记下电流表读数I1.
状态2:
将滑动变阻器,滑到最大阻值处,记下电流表读书I2.
V=I1*Rx
V=I2*(Rx+Rmax)
求解得出待测电阻阻值Rx。
问题2:根据问题1的提示。在问题1的电路中,将滑动变阻器替换为一个阻值为Rmax的电阻和开关1的并联支路。即可实现只用电流表测未知电阻。
解法同问题1。
㈦ 您目前为止对于设计集成电路遇到的难点难题有哪些
没设计过集成电路,完全不会,倒是在设计电路里应用了很多集成电路元件;
遇到的难点是如何适应运行环境,因为很多时候是不能模拟出运行环境;
㈧ 电路和电子电工技术哪个难点
客观上确实有一定难度,但是主要原因是主观上一些人为因素作怪造成的.
电工技术主要由电路理论和电机电器组成.电路理论中使用方程解决问题时,必须假设电压电流方向.本来是假设方向,却人为地说成是什么“参考方向”,给人似乎是一个什么“基准”.“参考方向”这个词最初来源于国外reference direction,翻译时机械地照搬,结果一直害人.电阻电压电流假设方向及关联还假设方向比较好判断,电容、电感更难,尤其是电感感应电压前边主观上所加的那个负号,不知放倒了多少人!
磁路比电路更难,轮到讲电机时,目前书不管实际漏磁多与少,都要大谈漏磁,似乎无漏磁不成书,作者飘飘然然,读者浑浑噩噩.
电子技术主要是放大器.放大器设置工作点目的本来是为了获得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结果用现在那个臭图解法,篇幅花了不知多少页,结果连个几伏也没有搞出来.
管子及放大器都有第一参数.实际上现在电工电子书都在顾左右而言他.例如,讲晶体管在放大器应用时不讲β值,讲功放时不讲功率放大倍数.总之,作者都不知道自己吆喝啥,读者不步入迷宫才怪呢.
真正原因是电工电子历史很短,理论不成熟.
作为读者,要认识到目前书的缺陷,不要上当.作为作者,很有必要加大投入,研究电工电子理论.
㈨ 电路学习的困难
首先要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兴趣会感到看电路图很枯版燥;
其次,要苦练基本功,掌权握基本电路,基本定律;
有感觉后,举一反三,反复变换电路形式,仔细琢磨。
说句题外话,如果你是女生,建议改专业。
最关键的一点:如何培养兴趣呢?动手吧,把电路和电子零件结合起来,自己搭电路,就象玩把戏一样,这样就会慢慢的增加兴趣。
㈩ 初中电路教学中的几个难点分析
初中电学基本概念,都很简单。如果非要找出难点的话,大概就是对电压这个概念的理解专了。可以用水属来比喻电,就比较容易理解。水塔越高,水压越大,水流越大:电压越高,电流越大。管道越大,“水阻”越小,水流越大:电阻越小,电流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