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看电力系统主电路图
对于测量和控制的电路图!想要看懂需要有一定的功底!不是一两天就能出来的!首先你要确定主电路图的输入输出!这个要是有经验的话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是刚开始接触的话就比较费力了!而后是把电路图分开块儿看!什么放大电路,信号调制电路,信号分离电路,信号运算电路,信号转换电路,信号细分和辨向电路等等!划得越细越好!这样一个大的电路图就分解开了!再看的话就容易多了!我也是刚开始做这方面的项目!这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㈡ 5200/1943八大管功放电路图
电路如下图,先介绍一下吧
该机属纯后级功率放大器,图一是单个声道的前置放大电路,信号输入端的卡侬插座和6.5大插座均采用平衡式输入方式,能与调音台进行标准的平衡配接。由三芯线输入的热冷端信号分别送到运算放大器NE5532的正反相输入端,放大后信号经音量电位器控制后送到OCL功率放大电路。该机把OCL的差分输入和电压放大部分与后面的推动输出分开,与前置电路设置在一块电路板上,这是该功放的特点之一。这样设置能有效的减小后边大电流电路分布干扰和功率元器件温度升高的影响。
输入级采用双差分电路,正负电源稳压成15V后为差分电路提供恒流源,同时也为运算放大器提供双电源。电压放大采用复合管放大方式是又一特点,高倍率的电压放大为后级提供足够的驱动电压。左右声道这部分电路设置在同一块电路板上,用插接线与后级电路连接。两个声道各成一块电路板安装在各自的大散热片上。连接线把前置的正反相驱动电压送到功率板,又把功率板上的正负电源、接地线、末端反馈信号送到前置板。电流放大采用两级放大是它的第三个特点,先是一对中功率管,接着又是一对大功率管。推动级采用大功率的2SC5200、2SA1943可见其输出功率非同一般。功率输出使用六对2SC5200、2SA1943,供电电压是正负90V,最大输出功率应接近千瓦。
㈢ 求一个单片机控制mos管的电路图
电路原理图:
单片机驱动mos管电路主要根据MOS管要驱动什么东西, 要只是一个继电器之类的小负载的话直接用51的引脚驱动就可以,要注意电感类负载要加保护二极管和吸收缓冲,最好用N沟道的MOS。
如果驱动的东西(功率)很大,(大电流、大电压的场合),最好要做电气隔离、过流超压保护、温度保护等~~ 此时既要隔离传送控制信号(例如PWM信号),也要给驱动级(MOS管的推动电路)传送电能。
常用的信号传送有PC923 PC929 6N137 TL521等 至于电能的传送可以用DC-DC模块。如果是做产品的话建议自己搞一个建议的DC-DC,这样可以降低成本。
MOS管应用
1、低压应用
当使用5V电源,这时候如果使用传统的图腾柱结构,由于三极管的be有0.7V左右的压降,导致实际最终加在gate上的电压只有4.3V。这时候,我们选用标称gate电压4.5V的MOS管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使用3V或者其他低压电源的场合。
2、宽电压应用
输入电压并不是一个固定值,它会随着时间或者其他因素而变动。这个变动导致PWM电路提供给MOS管的驱动电压是不稳定的。
为了让MOS管在高gate电压下安全,很多MOS管内置了稳压管强行限制gate电压的幅值。在这种情况下,当提供的驱动电压超过稳压管的电压,就会引起较大的静态功耗。
㈣ 三极管电路图怎么看
有箭头的是E极(发射极),在箭头上面的是C极(集电极),左边的B极(基极)。箭头向外的是NPN三极管。箭头向内的是PNP三极管。
㈤ 电子管电路图
图中标注的电压正确吗?图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15-288=27V,实际功率为0.4W,2W的电阻功率足够了。内
如果R45烧坏了,先要确定 B+B端的负载容是不是出现问题了,从而造成R45超载。要不然换了电阻也可能没有用。
㈥ 两个开关管一个电灯电路图
用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需要两个双联开关,具体的线路如下 K1 K2
o----o 灯泡
相线--熔断器--o/ \o----O---零线
o---o 具体的接法:相线接熔断器的一头,熔断器的另一头接K1的公共触点(动触点)。K1的两个静触点分别接K2的两个静触点。K2的公共触点(动触点)接灯泡的一头,灯泡的另一头接零线。
以上就是用两个双联开关控制一盏灯的具体接法和线路图。(图中所示的灯泡处在亮的位置)
㈦ 对管电路图
这位仁兄,你的题太难了!无解
㈧ 求1943 5200对管后级功放电路图
除了输出功率方面的差异外,同型号的输出管可以采用不同的电路组态、相同电路组态的电路也可采用不同型号的输出管,因此你这个要求实在是……呵呵!
㈨ PMOS管内部电路图是这样的吗,
看不到你的图片,猜测你说的是PMONS里面的二极管是反向状态,这个是正常的,反向时候不导通,这时是mos管工作导通电流,二极管不导电,如果反过来链接,二极管就会正向导通,这时候无论mos开还是关,都会有电流通过,就是导通,所以就失去了mos作为开关的功能,明白了吗,顺便说一下,那个mos是工艺原因造成的寄生器件,不是设计需要的,但是没有办法分离,必然存在,所以画图标识出来,让设计人员不会弄错.
㈩ 电路图求分析
电路的目的是分别放大话筒、线路输入的音频信号,再合并后输往后级。
以上管为主组成话筒放大电路:
47K电阻和12K电阻组成三极管的偏置。10K电阻是三极管的负载。2K电阻是三极管的负反馈,与它并联的10u电容是旁路电容。另两个10u电容是隔直耦合电容。电位器是话筒音量调节。
以下管为主组成线路音频输入的放大电路:
100K是三极管的偏置。10K电阻是三级管的负载。两个100n电容是隔直耦合电容。电位器是线路输入的音量调节。
本电路设计不足之处:两个音量电位器之后不宜直接接通,因为这样会造成两个音量互相影响,而是再通过一个10K电阻后接通。耦合电容用100n显得偏小,宜用几个uF。
本电路可能工作不正常:下管的负载电阻偏大,偏置电阻偏小。如果C极电压低于2V则说明被估计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