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红旗世纪星电路图火线是那条什么颜色
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按其作用可分为:1.工作接地 在正常或事故情况下,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可靠地运行,必须将电力系统中某一点接地时,称为工作接地。如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点接地,就属于工作接地。2.保护接地 为了防止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而发生人身触电危险,常将与电气设备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大地作电气上的连接,称为保护接地。3.重复接地 将零线上的一点或多点与另外的接地装置连接,称为重复接地。当零线有电时,重复接地可降低零线对地电压;当零线断线时,重复接地可使故障的危害程度减轻。4.保护接零 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等直接与零线连接,称为保护接零。红黄蓝色表示火线,黑色表示地线,黄绿相间表示零线。L.N.E是(火)、(零)、(地)插头上的L、N、E分别表示火、零、地;线色可能会有所区别,一般黄绿线[半黄半绿]为地,如果黄绿线,黑色的应该为地线;红色或褐色为火线;黄色或蓝色为零线。几种可能:1、如果是零线跟火线接错了:没危险;2、接地跟零线接错了:问题也不是很大,只不过会使接地当零线用,造成接地带电;3、零线跟火线接错了:会使机壳带电,如果前路装有合适的断路器,会造成断路器器跳闸,如果没有的话就比较危险了,可能会使人触电。注意安全吧。一般情况下红色是火线,蓝色是零线,黑色是地线.、火线和零线区别火线和零线都是带电的线,如果二相电源接了用电器的话,那么就有电流从电线中流过一般的感觉火线带了电,是因为如果人接触(包括一些间接接触)了火线,一部分的电流就从人的身体中经过了,就好比本来一个水管子,从中间有分了一个水龙头了。 零线不带电是因为电源的另一端(零线)接了地,我们在地上接触零线的时候,因为没有位差,就不会形成电流。所以就有零线不带电的感觉。零线和火线本来都是由电源出来的,电流的正方向就是由一出,经过外部设备,从另一端进.形成 一个回路。零线和火线的区别就是电源的两个端子其中的一个接了大地零线和地线区别1.零线和地线这两个是不同的概念,不是一回事。2.地线的对地电位为零。使用的电器的最近点接地。3.零线的对地电位不一定为零。零线的最近接地点是在变电所或者供电的变压器处。5.地线不会电人,除非很糟的情况,设计者不懂,或者胡乱搞的产品!6.在你的电路中有零线和地线的话,你会发现有一个高耐压电容在他们中间。
2. 21世纪做电子电路维修职业怎样
很好,不过还要向电路图方面转!
3. 红旗轿车世纪星鼓风机控制电路
我靠~这车实在是太头疼了~我现在开车个红旗世纪星 加长版2.0 V6~你赶紧去4S店好好检查下把~不知道你的咋样反正我这车毛病特别多~
4. 别克新世纪车电路板多少钱
别克新世纪电路板价格在500左右,可以去汽配城购买的,希望回答能够对你有帮助。
5. 数字电路发展史的简介是什么
从60年代开始,数字集成器件以双极型工艺制成了小规模逻辑器件。随后发展到中规模逻辑器件;70年代末,微处理器的出现,使数字集成电路的性能产生质的飞跃。数字集成器件所用的材料以硅材料为主,在高速电路中,也使用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例如砷化镓等。逻辑门是数字电路中一种重要的逻辑单元电路。TTL逻辑门电路问世较早,其工艺经过不断改进,至今仍为主要的基本逻辑器件之一。随着CMOS工艺的发展,TTL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动摇,有被CMOS器件所取代的趋势。近年来,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特别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飞速进步,使数字电子技术开创了新局面,不仅规模大,而且将硬件与软件相结合,使器件的功能更加完善,使用更灵活。
6. 世纪联华 浦电路店怎么样
超市很大的,生活用品区和食品区是分开的。食品零食类的品种虽很丰富不是很齐全,价格与其他超市比起来不贵。结账口开的很多,结账速度还是很快的,关键可以用很多种的购物卡,购物环境还是不错的。
7. 集成电路计算机出现在()世纪()年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
8. 世纪大道浦电路属于浦东哪个范围
算是浦东的中心地带了,属泛陆家嘴地区,街道是属于潍坊的,那边的房价都较贵,一般2000左右的房子都是一室户或者两室户,在潍坊新村,梅园新村,竹园新村都有,交通超方便,
9. 求,门电路发展史
门电路也即数字逻辑电路。
20世纪初首先得到推广应用的电子器件是真空电子管。它是在抽成真空的玻璃或金属外壳内安置特制的阳极、阴极、栅极和加热用的灯丝而构成的。电子管的发明引发了通信技术的革命,产生了无线电通信和早期的无线电广播和电视。这就是电子技术的“电子管时代”。由于电子管在工作时必须用灯丝将阴极加热到数千度的高温以后,阴极才能发射出电子流,所以这种电子器件不仅体积大、笨重,而且耗电量大,寿命短,可靠性差。因此,各国的科学家开始致力于寻找性能更为优越的电子器件。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巴丁(Bardeen)、布莱顿(Brattain)和肖克利(Schockley)发明了晶体管(即半导体三极管)。由于它是一种固体器件,而且不需要用灯丝加热,所以不仅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而且寿命长,可靠性也大为提高。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晶体管在几乎所有的应用领域中逐渐取代了电子管,导致了电子设备的大规模更新换代。同时,也为电子技术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用晶体管制造的计算机开始在各种民用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1960年又诞生了新型的金属一氧化物一半导体场效应三极管(MOSFET),为后来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奠定了基础。我们把这一时期叫做电子技术的“晶体管时代”。为了满足许多应用领域对电子电路微型化的需要,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TexasInstruments)的科学家吉尔伯(Kilby)于1959年研制成功了半导体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 IC)。由于这种集成电路将为数众多的晶体管、电阻和连线组成的电子电路制作在同一块硅半导体芯片上,所以不仅减小了电子电路的体积,实现了电子电路的微型化,而且还使电路的可靠性大为提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集成电路大规模投放市场,并再一次引发了电子设备的全面更新换代,开创了电子技术的“集成电路时代”。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每个芯片包含的三极管数目或者门电路的数目)不断提高。在不足10年的时间里,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便走完了从小规模集成(small scaleintegration, SSI,每个芯片包含10个以内逻辑门电路)到中规模集成(medium scaleintegration, MSI,每个芯片包含10 至1000个逻辑门电路),再到大规模集成(large scaleintegration, LSI,每个芯片包含1000 至 10 000个逻辑门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very largescale integration, VLSI,每个芯片含10 000个以上逻辑门电路)的发展过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集成电路基本上遵循着摩尔定律(Moore's Law)在发展进步,即每一年半左右集成电路的综合性能提高一倍,每三年左右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提高一倍。
10. 21世纪电工 电子实验系列教材数字电路实验基础课后实验答案
在网上查一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