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器电路 > 门电路梯形图

门电路梯形图

发布时间:2021-11-13 14:24:00

『壹』 求 西门子 PLC 自动门 梯形图

设计原理
(一)硬件电路部分
如图一所示,初始状态门处于关闭状态.当门内光电探测开关K1或门外光电探测开关K2动作时,通过可编程控制器使输出Y000置位,驱动开门执行机构KM1动作,接通直流电机M,使直流电机正极输入 24V的电压,电机正转,带动开门,当开门到限位开关K3时,Y000复位,停止输出,断开开门执行机构KM1使电机无电压输入而停止转动,并且在停止阶段等待8秒,使行人正常通过后

『贰』 什么是梯形电路

梯形电路是可编程控制器的运行线路图,因为它是以阶梯形式一步步专写出来的,所以命名为梯属形电路。

知识拓展:

梯形图语言沿袭了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形式,梯形图是在常用的继电器与接触器逻辑控制基础上简化了符号演变而来的,具有形象、直观、实用等特点,电气技术人员容易接受,是目前运用上最多的一种PLC的编程语言。

在PLC程序图中,左、右母线类似于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电源线,输出线圈类似于负载,输入触点类似于按钮。梯形图由若干阶级构成,自上而下排列,每个阶级起于左母线,经过触点与线圈,止于右母线。

继电器电路转换梯形图:

将继电器电路转换为功能相同的PLC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步骤如下:

1)了解和熟悉被控设备的工艺过程和机械的动作情况,根据继电器电路图分析和掌握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这样才能做到在设计和调试控制系统时心中有数。

2)确定PLC的输入信号和输出负载,以及与它们对应的梯形图中的输入位和输出位的地址,画出PLC的外部接线图。

3)确定与继电器电路图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对应的梯形图中的位存储器(M)和定时器(T)的地址。

4)根据上述关系画出梯形图。

『叁』 自动门控制系统plc程序 要梯形图

一、动作分析:人靠近自动门时,感应器X0为ON,Y0驱动电动机高速开门,碰到开门减速开关X1时,变为低速开门。碰到开门极限开关X2时电动机停转,开始延时。

若在0.5s内感应器检测到无人,Y2起动电动机高速关门。碰到关门减速开关X4时,改为低速关门,碰到关门极限开关X5时电动机停转。在关门期间若感应器检测到有人,停止关门,T1延时0.5s后自动转换为高速开门。

二、硬件设计 :根据前面的学习,再依据图中的标示,同学们可以自己画出输入及输出端口的分配,在这不加深述

三、顺序功能图的绘制:

(3)门电路梯形图扩展阅读:

输出刷新

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才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真正输出。

小结:

根据上述过程的描述,可以对PLC工作过程的特点小结如下:

①PLC采用集中采样、集中输出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减少了外界干扰的影响。

②PLC的工作过程是循环扫描的过程,循环扫描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指令执行速度、用户程序的长度等因素。

③输出对输入的影响有滞后现象。PLC采用集中采样、集中输出的工作方式,当采样阶段结束后,输入状态的变化将要等到下一个采样周期才能被接收,因此这个滞后时间的长短又主要取决于循环周期的长短。此外,影响滞后时间的因素还有输入滤波时间、输出电路的滞后时间等。

④输出映像寄存器的内容取决于用户程序扫描执行的结果。

⑤输出锁存器的内容由上一次输出刷新期间输出映像寄存器中的数据决定。

⑥PLC当前实际的输出状态有输出锁存器的内容决定。

『肆』 求基于三菱Fx2n的plc的自动门,plc的仿真程序和控制原理电路图,编程语言为梯形图,控制要求如下:

三菱PLC有一个仿真软件里面就有你说的这道题,你下载一个看看答案。里面有答案。

『伍』 三菱PLC 自动门控制的梯形图加课程设计!高手进来啊!

程序已发过去了,大概的要求都做了!来自[email protected],希望采纳,做个程序不容易! 给你发的是等待15S的时间,你可以自己修改!

『陆』 如何看梯形图

一、识读梯形图的具体方法
识读PLC梯形图和语句表的过程同PLC扫描用户过程一样,从左到右、自上而下,按程序段的顺序逐段识图。
值得指出的是:
1、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在同一周期内,前面的逻辑运算结果影响后面的触点,即执行的程序用到前面的最新中间运算结果。但在同一周其内,后面的逻辑运算结果不影响前面的逻辑关系。
2、该扫描周期内除输入继电器以外的所有内部继电器的最终状态(线圈导通与否、触点通断与否)将影响下一个扫描周期各触点的通与断。
二、识读梯形图的具体步骤:
1) 根据I/O设备及PLC的I/O分配表和梯形图,找出输入、输出继电器,并给出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相对应的文字代号。
2) 将相应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的文字代号标注在梯形图编程元件线圈及其触点旁。
3) 将梯形图分解成若干基本单元,每一个基本单元可以是梯形图的一个程序段(包含一个输出元件)或几个程序段(包含几个输出元件),而每个基本单元相当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 电路的一个分支电路。
4) 可对每一梯级画出其对应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5) 某编程元件得电,其所有动合触点均闭合、动断触点均断开。某编程元件失电,其所有已闭合的动合触点均断开(复位),所有已断开的动断触点均闭合(复位)。因此编程元件得电、失电后,要找出其所有的动合触点、动断触点,分析其对相应编程元件的影响。
6) 一般来说,可从第一个程序段的第一自然行开始识读梯形图。第一自然行为程序启动行。按启动按钮,接通某输入继电器,该输入继电器的所有动合触点均闭合,动断触点均断开。 再找出受该输入继电器动合触点闭合、动断触点断开影响的编程元件,并分析使这些编程元件产生什么动作,进而确定这些编程元件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编程元件有的可能立即得电动作,有的并不立即动作而只是为其得电动作做准备。

『柒』 自动门控制装置 PLC 梯形图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哪位高手帮忙解决啊

我在PLC贴吧曾看到过一个求助自动门程序的,要求跟你的一模一样,之前我编过了,程序和解释在这个文档里,自己看去吧
http://wenku..com/view/9965b80ef12d2af90242e699.html

『捌』 请会PLC的师傅门帮忙设计一个欧姆龙的CPM1A型PLC的梯形图电路

告诉我你的邮箱

『玖』 跪求3三层电梯PLC梯形图 要西门子的 要求已给出大侠帮帮忙吧

1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目前电梯的控制普遍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微机作为信号控制单元,完成电梯信号的采集、运行状态和功能的设定,实现电梯的自动调度和集选运行功能,拖动控制则由变频器来完成;第二种控制方式用可编程控制器取代微机实现信号控制。从控制方式和性能上来说,这两种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区别。PLC可靠性高,程序设计方便灵活。本设计在用PLC控制变频调速实现电流、速度双闭环的基础上,在不增加硬件设备的条件下,实现电流、速度、位移三环控制。
2 硬件电路
2.1 硬件结构
系统硬件结构图如图1所示。
PLC为西门子公司S7-200系列CPU221, PLC接受来自操纵盘和每层呼梯盒的召唤信号、轿厢和门系统的功能信号以及井道和变频器的状态信号,经程序判断与运算实现电梯的集选控制。PLC在输出显示和监控信号的同时,向变频器发出运行方向、启动、加/减速运行和制动电梯等信号。
2.2 电流、速度双闭环电路
采用YASAKWA公司的VS - 616G5 CIM- RG5A 4022变频器。变频器本身设有电流检测装置,由此构成电流闭环;通过和电机同轴联结的旋转编码器,产生a、b两相脉冲进入变频器,在确认方向的同时,利用脉冲计数构成速度闭环。
3 位移和运行曲线控制
电梯作为一种载人工具,在位势负载状态下,除要求安全可靠外,还要求运行平稳,乘坐舒适,停靠准确,理想的运行曲线 3.1 位移控制
采用变频调速双环控制可基本满足要求,但和国外高性能电梯相比还需进一步改进。本设计正是基于这一想法,利用现有旋转编码器构成速度环的同时,通过变频器的PG卡输出与电机速度及电梯位移成比例的脉冲数,将其引入PLC的高速计数输入端口0000,通过累计脉冲数,经式(1)计算出脉冲当量,由此确定电梯位置。
电梯位移h=SI
式中I:累计脉冲数S:脉冲当量
S=lpD/(pr) (1)
本系统采用的减速机,其减速比1=1/20,拽引
轮直径D=580mm,电机额定转速ne=1450r/ min,旋转编码器每转对应脉冲数p=1024,PG卡分频比r=1/18,代人式(1)得
S=1.6mm/脉冲
3.2 速度控制
本方法是利用PLC扩展功能模块D/A模块实现的,事先将数字化的理想速度曲线存入PLC寄存器,程序运行时,通过查表方式写入D/A,由 D/A转换成模拟量后将理想曲线输出。
3.2.1 加速给定曲线的产生
8位D/A输出0~5V/0~10V,对应数字值为16进制数00~FF,共255级。东洋电梯加速实践在2.5~3秒之问。按保守值计算,电梯加速过程中每次查表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0ms。
由于电梯逻辑控制部分程序最大,而PLC运行采用周期扫描机制,因而采用通常的查表方法,每次查表的指令时间间隔过长,不能满足给定曲线的精度要求。在PLC运行过程中,其CPU与各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用户程序的执行、信号采集、控制量的输出等操作都是按照固定的顺序以循环扫描的方式进行的,每个循环都要对所有功能进行查询、判断和操作。这种顺序和格式不能人为改变。通常一个扫描周期,基本要完成六个步骤的工作,包括运行监视、与编程器交换信息、与数字处理器交换信息、与通讯处理器交换信息、执行用户程序和输入输出接口服务等。在一个周期内,CPU对整个用户程序只执行一遍。这种机制有其方便的一面,但实时性差。过长的扫描时间,直接影响系统对信号响应的效果,在保证控制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缩短CPU的周期扫描时间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一般只能从用户程序执行时间最短采取方法。电梯逻辑控制部分的程序扫描时间已超过10ms,尽管采取了一些减少程序扫描时间的办法,但仍无法将扫描时间降到10ms以下。同时,制动段曲线采用按距离原则,每段距离到的响应时间也不宜超过10ms。为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本文在速度曲线的产生方式中,采用中断方法,从而有效地克服了PLC扫描机制的限制。
本文采用的PLC有三种中断功能:(1)外部中断;(2)高速计数内部中断(3)定周期中断。前两种中断各有8个中断点,后一种有4个中断点。在程序中采用了后面两种中断方式.起动过程采用定周期中断,制动过程采用高速计数内部中断。中断服务程序放在主程序后,运行状态检测\运行保护\内选外呼等逻辑控制均在主程序中实现。而运行条件的判断\运行模式的选择\查表等与运行曲线产生有关的程序放在中断服务程序中。
起动加速运行由定周期中断服务程序完成。这种中断不能由程序进行开关,一旦设定,就一直按设定时间间隔循环中断,所以,起动运行条件需放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在不满足运行条件时,中断即返回。
3.2.2 减速制动曲线的产生
为保证制动过程的完成,需在主程序中进行制动条件判断和减速点确定。在减速点确定之前,电梯一直处于加速或稳速运行过程中。加速过程由固定周期中断完成,加速到对应模式的最大值之后,加速程序运行条件不再满足,每次中断后,不再执行加速程序,直接从中断返回。电梯以对应模式的最大值运行,在该模式减速点到后,产生高速计数中断,执行减速服务程序。在该中断服务程序中修改计数器设定值的条件,保证下次中断执行。
在PLC的内部寄存器中,减速曲线表的数值由大到小排列,每次中断都执行一次表指针加1操作,则下一次中断的查表值将小于本次中断的查表值。门区和平层区的判断均由外部信号给出,以保证减速过程的可靠性。
4 程序设计
利用变频器PG卡输出端将脉冲信号引入 PLC的高速计数输入端,构成位置反馈.高速计数器累加的脉冲数反映电梯的位置.高速计数器的值不断地与各信号点对应的脉冲数进行比较,由此判断电梯的运行距离,换速点,平层点和制动停车点等信号。理论上这种控制方式其平层误差可在个脉冲当量范围.在考虑减速机齿轮合间隙等机械因素情况下,电梯的平层精度可达内,大大低于国标的标准,满足电梯起制动平滑,运行平稳,平层准确的要求.电梯在运行过程中,通过位置信号检测,软件实时计算以下位置信号:电梯所在楼层位置,快速换速点,中速换速点,门区信号和平层位置信号等.由此省去原来每层在井道中设置的上述信号检测装置,大大减少井道检测元件和信号连接,降低成本。下面针对在实现集选控制基础上新增添的楼层计数,快速换速,中速换速,门区和平层信号5个子程序进行介绍。
4.1 楼层计数
本设计采用相对计数方式.运行前通过自学习方式,测出相应楼层高度脉冲数,对应17层电梯分别存入16个内存单元D01 - D16。
楼层计数器CNTl0为一双向计数器,当到达各层的楼层计数点时,根据运行方向进行加1或减计数。
运行中,高速计数器累计值实时与楼层计数点对应的脉冲数进行比较,相等时发出楼层计数信号,上行加1,下行减1,为防止计数器在计数脉冲高电平期间重复计数,采用楼层计数信号上沿触发楼层计数器。
4.2 快速换速
当高速计数器值与快速换速点对应的脉冲数相等时,若电梯处于快速运行且本层有选层信号,发快速换速信号.若电梯中速运行或虽快速运行但本层无选层信号,则不发换速信号。中速换速与快速换速判断方法类似,不再重复。
4.3 门区信号
当高速计数器CNT47数值在门区所对应脉冲数范围内时,发门区信号.平层信号与区信号判断方法类似,不再重复。
4.4 脉冲信号故障检测
脉冲信号的准确采集和传输在本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为检测旋转编码器和脉冲传输电路故障,设计了有无脉冲信号和错漏脉冲检测电路,通过实时检测确保系统正常运行。为消除脉冲计数累计误差,在基站设置复位开关,接入PLC高速计数器CNT47的复位端0001。
5 结论
本文所述系统基于电气集选控制原则,采用脉冲计数方法,用脉冲编码器取代井道中原有的位置检测装置,实现位移控制,用软件代替部分硬件功能,既降低系统成本,又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电梯的全数字化控制。
在实验室调试的基础上,采用上述方法,实地对两台17层电梯进行改造,经有关部分检测和近一年的实际运行表明,系统运行可靠,乘坐舒适,故障率大为降低,平层精度在5mm以内,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拾』 PLC中电路图转变成梯形图有什么好方法吗

继电器电路图移植为梯形图的方法 :
介绍将继电器电路图直接转换为PLC的梯形图,PLC的输入电路与梯形图的关系,用PLC的定时器实现时间继电器功能的方法,和在PLC 外部设置硬件互锁的问题。
问:怎样将继电器电路图直接转换为PLC的梯形图?
答:继电器电路图是一个纯粹的硬件电路图,改为 PLC 控制时,需要用 PLC 的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来等效继电器电路图。在“一变二”的转换过程中,可以将PLC想象成一个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箱,其外部接线图描述了这个控制箱的外部接线,梯形图是这个控制箱的内部“电路图”,梯形图中的输入继电器和输出继电器是这个控制箱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接口继电器”,这样就可以用分析继电器电路图的方法来分析 PLC 控制系统。在分析梯形图时可以将梯形图中输入继电器的触点想象成对应的外部输入器件的触点或电路,将输出继电器的线圈想象成对应的外部负载的线圈。外部负载的线圈除了受梯形图的控制外,还可能受外部触点的控制。
首先应了解和掌握被控设备的工作原理、工艺过程和机械的动作情况,设计的第一步是定PLC的输入信号和输出负载,在此基础上画出 PLC 的外部接线图。
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交流接触器和电磁阀等执行机构用PLC 的输出继电器来控制。按纽、操作开关和行程开关、压力继电器等的触点接在PLC的输入端。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中间继电器对应梯形图中的辅助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对应梯形图中的定时器。
画出PLC的外部接线图后,同时也确定了PLC 的各输入信号和输出负载对应的输入继电器和输出继电器的元件号,为梯形图的设计打下了基础。
问:将继电器电路图转换为梯形图时,PLC的输入电路与梯形图有什么关系?
答:在 PLC 的外部输入电路中,各输入端可以接常开触点或常闭触点,也可以接触点组成的串并联电路。PLC不能识别外部电路的结构和触点类型,只能识别外部电路的通断,外部电路接通时对应的输入继电器为ON,梯形图中的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反之亦反。如果将继电器电路中的触点或触点组成的电路接到PLC 的输入端,在梯形图中它们与对应的输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相对应。
假设图中的SB1和SB2的常开触点在继电器电路图中只出现了一次,可以将它们并联后作为PLC的一个输入信号。在梯形图中,X0的常开触点对应该并联电路,X1的常开触点对应SB3的常闭触点。如果在继电器电路中还有SB3的常开触点,在梯形图中它对应X1的常闭触点。
设计输入电路时,应尽量采用常开触点,如果只能使用常闭触点,梯形图中对应触点的常开/常闭类型应与继电器电路图中的相反。
在设计梯形图时应遵守梯形图语言中的语法规定,例如在继电器电路图中,触点可以放在线圈的左边,也可以放在线圈的右边,但是在梯形图中,线圈和输出类指令(如RST、SET指令等)必须放在电路的最右边。
问:继电器电路中的时间继电器与PLC的定时器有什么区别?
答:时间继电器是用硬件实现的,其费用与个数成正比。PLC的定时器主要是用软件实现的,硬件时钟只提供几种时基(基准时间脉冲列),通过对时钟脉冲的软件计数,达到定时的目的。现代的小型 PLC 一般都可以提供上百个定时器。与时间继电器相比,定时器具有硬件费用低、可靠性高、定时准确、重复精度高等优点。
问:继电器电路中的时间继电器有哪几种延时触点?
答:时间继电器有4种延时触点,图是它们的图形符号和动作时序。图中上面两个触点是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触点,线圈通电后触点延时动作,线圈断电后触点立即动作,恢复常态。
图中下面两个触点是断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触点,线圈通电后触点立即动作,线圈断电后触点延时动作。
不同厂家不同系列的PLC 的定时器类型有较大的区别。例如西门子S7—200系列有线圈通电延时的定时器TON,和线圈断电延时的定时器TOF,它们的输入/输出特性与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和断电延时时间继电器完全相同,可以用它们来直接代替相应的时间继电器。需要注意的是定时器的延时触点的画法与普通触点的画法相同,其常开、常闭触点上没有延时特性标记。
问:将继电器电路图转换为PLC 梯形图时,怎样实现时间继电器的瞬动触点?
答:PLC 的定时器只有延时触点,没有与线圈的状态同步的瞬动触点,如果需要瞬动触点,可以在定时器的线圈两端并联一个辅助继电器的线圈,后者的触点相当于定时器的瞬动触点。
问:如果PLC 没有断电延时的定时器,怎样实现断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功能?
答:小型PLC一般只有通电延时型的定时器,以三菱的FX系列PLC为例,可以用线圈通电后延时的定时器来实现断电延时功能。图中的T0是 通电延时型的定时器,在X0变为ON之 后再过5s,M2变为OFF。M2的触点相当与断电延时定时器的延时触点。
问: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双重互锁?
答:控制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星形-三角形启动的交流接触器如果同时动作,将会造成三相电源短路。梯形图中的互锁只能保证两个输出继电器不会同时为ON,由于切换过 程中电感的延时作用,可能会出现一个接触器还未断弧,另一个却已合上的现象,从而造成瞬间短路故障。如果某一接触器的主触点被断电时产生的电弧熔焊而被粘结,其线圈断电后主 触点仍然是接通的,这时如果另一接触器的线圈通电,仍将造成三相电源短路事故。为了防止出现上述的情况,还应在 PLC 外部设置由接触器的辅助常闭触点组成的硬件互锁电路。指令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只要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它的辅助常闭触点一定是断开的,可以有效的防止另一接触器的线圈通电。
问:怎样对梯形图进行优化设计?
答:在设计并联电路时,应将单个触点的支路放在下面;设计串联电路时,应将单个触点放在右边,否则将多使用一条指令。
建议在有线圈的并联电路中将单个线圈放在上面。将图A的电路改为图B的电路,可以避免使用入栈指令MPS和出栈指令MPP。
在继电器电路中,若多个线圈都受某一触点串并联电路的控制,在梯形图中可设置用该电路控制的辅助继电器,它们类似于继电器电路中的中间继电器。
在继电器电路中,为了减少使用的器件和少用触点,从而节省硬件成本,各个线圈的控制电路往往互相关连,交织在一起。如果不加改动地直接转换为梯形图,要使用大量的进栈、读栈和出栈指令。可以将各线圈的控制电路分离开来设计。
问:怎样处理热继电器的过载信号?
答:如果热继电器属于自动复位型,其触点提供的过载信号必须通过输入电路提供给 PLC,用梯形图实现过载保护。如果属于手动复位型热继电器,其常闭触点可以在 PLC 的输出电路中与控制电机的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串联,这样可以节省一个PLC的输入点。
(摘自:《电气时代》 作者:廖常初)

阅读全文

与门电路梯形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连锁门电路 浏览:745
安踏球鞋几个月保修 浏览:84
沛纳海表如何维修 浏览:64
国家电网志愿顺序选项怎么选择 浏览:617
卫生间的防水胶条怎么装 浏览:840
售后维修换机价 浏览:549
室外网线断了怎么维修 浏览:120
维修技术员跟维修工有什么区别 浏览:627
小米电脑端怎么查询保修时间 浏览:632
佛山鲁信家具 浏览:912
转向灯内部有裂纹4s店给保修吗 浏览:945
ix35四驱维修多少钱一辆 浏览:354
家用电器说明文洗衣机 浏览:976
通山老家具厂在什么地方 浏览:966
手压拖把桶维修视频 浏览:647
国家电网申请个人充电桩是多少伏 浏览:352
苹果保修从多久算起 浏览:784
电气做电路 浏览:144
手环裂了一点不保修 浏览:885
全铝家具价位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