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PCB板上的线与线之间算爬电距离吗间隙距离呢
看您是什么电路了。在高频、高压电路中要考虑爬电距离,主要是耦合与击穿,按具体参数计算。一般在1.5mm以上的间距是没有问题的。而普通电子线路(单片机等),不考虑爬电距离,在0.2mm以上即可。
但在设计本安电路时必须多方面考虑爬电距离。在国家标准中有如下叙述——
当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分别在分隔的外壳内用定位端子进行隔离,或在同一保护罩内用端子间绝缘隔板或接地金属隔板进行隔离时,应满足下列规定:
1)用于隔离接线端子的隔板应延伸到外壳壁内1.5mm,或确保在隔板四周任一方向测量
时,接线端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小于50mm;
2)金属隔板应接地,并且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隔板在现场布线时不至于被
损坏。隔板厚度应不小于0.45mm,否则应符合10.6.3规定。另外,金属隔板还应有足够的载流能力,以防止在故障条件下,接地被烧穿或接地连线脱落;
3)非金属隔板应有合适的CTI、足够的厚度和支撑能力,即不易变形而失去作用。这种
隔板厚度应至少为0.9mm,如果隔板厚度小于0.9mm,应符合10.6.3的规定。
不同本质安全电路接线端子的裸露导体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等于或大于
表5给出的值。
『贰』 1.6mm厚的PCB电路板走220V,上下层之间存在爬电距离吗
爬电距离指的是空气绝缘的情况,上下层之间靠绝缘材料。注意边缘走线有上下层爬电问题。
『叁』 线路板上的爬电距离是测量两个裸露焊锡点的,还是测线路板上两个铜箔之间的距离。
决定二点间绝缘强度、电位差值、距离远近要素。
『肆』 一般电路板的孔间距为多少
对孔间距好像没规定,对焊盘的间距有要求。
各厂好像不一样,最小别小于4密尔。
一般直插IC的间距100密尔
也有不一样的。
按要求选封装。
『伍』 PCB走线之安全间距到底是多少
这个安全间距主要取决于制版厂的水平,一般就是0.2mm,实际上可以更近,如果不是跟信号相关的电路,只要不短路,电流够用就行,大电流需要更粗的走线和间距,一般的设计原则是运用条件允许的最粗的走线和间距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
『陆』 安规中 电路板距离塑胶壳的要求是多少
安规中 电路板距离塑胶壳的距离由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决定距离。
——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硬性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
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
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
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
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
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
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
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
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
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
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
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参考资料:http://wenku..com/link?url=Q7X1z8MbLPHIS5UOc0EI__
『柒』 pcb上220VAC交流电压之间的爬电距离一般取多少
针对你说的这三种情况,我做过一种实验,但是没有评估220Vac的,我是从1500Vac开始评估的,可以做个参考:
内层,一般15mil都能满足1500Vac,也就是0.381mm;推理2mil就能满足220Vac,但是PCB供应商制板能力有个最小线距要求,一般最小可以做到4mil,按4mil 也就是0.1mm设计就可以;
外层,有绿油覆盖的情况下,爬电距离不一定是线性的,数据有些随机性,也就是说可能1mm能满足1500Vac,但是2mm可能也只能满足1700Vac,而且有可能1.5mm的时候1500Vac又过不了,原因在于供应商的绿油涂覆能力,我发现1.5mm 1500Vac不过的原因是trace线边的绿油很薄,导致高压击穿。所以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如果有空间,会按照第三种情况设计安全距离;
表面裸露在外的铜箔,1500Vac 是2mm,推理0.3mm能满足220Vac。
『捌』 PCB电路板与外壳的间隙有要求么
如果外壳没有开口,距离可以没有要求,但是外壳得满足0.5J冲击要求和厚度要版求(如果厚度不够权的话,外壳会增加测试)
如果PCB板附近有开孔,则开孔大小有要求,测试指不能触及到PCB上元器件,PCB一般与外壳得距离有5mm,就差不多够要求了,
一般爬电距离会大于等于电气间隙
『玖』 PCB 爬电距离的计算方式
首先有个爬电比距,根据所处环境污秽等级不同,分为0~4级。三级污秽的时候,发电厂变电站内设备的爬电比距是2.88cm/kV。(基于额定电压)
其次需要设备的额定电压。比如是220kV。
那么,爬电距离就是2.88cm/kVX220kV=6336mm 。也就是说,我们要求这个设备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爬电距离应大于6336mm。
爬电距离指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的带电区。
扩展资料:
分类
爬的意思,可以看做一个蚂蚁从一个带电体走到另一个带电体的必须经过最短的路程,就是爬电距离。电气间隙,是一个带翅膀的蚂蚁,飞的最短距离。
国标里有具体规定,不同形状的绝缘,爬电距离的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
在GB/T 2900.18-2008电工术语标准中对爬电距离有这样的定义:爬电距离是两导电部件之间沿固体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
『拾』 印刷电路板上,承受电压100v以上的最小间距是多少
在没有任何处理的FR4板上,每100V的爬电距离是1mm。一般都要有50%以上的余量。我设计时,220V与弱电间都留4mm以上的距离。小于4mm时,都会开1.5mm的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