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时钟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作用是什么菜鸟求解释
时钟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单片机外部接上振荡器(也可以是内部振荡器)提供高频脉冲经过分频处理后,成为单片机内部时钟信号,作为片内各部件协调工作的控制信号。作用是来配合外部晶体实现振荡的电路,这样可以为单片机提供运行时钟。
以MCS一5l单片机为例随明:MCS一51单片机为l2个时钟周期执行一条指令。也就是说单片机运行一条指令,必须要用r2个时钟周期。没有这个时钟,单片机就跑不起来了,也没有办法定时和进行和时间有关的操作。
时钟电路是微型计算机的心脏,它控制着计算机的二个节奏。CPU就是通过复杂的时序电路完成不同的指令功能的。
MCS一51的时钟信号可以由两种方式产生:一种是内部方式,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产生时钟信号:另一种为外部方式,时钟信号由外部引入。
如果没有时钟电路来产生时钟驱动单片机,单片机是无法工作的。
(1)晶体时钟电路扩展阅读
在内部方式时钟电路中,必须在XTAL1和XTAL2引脚两端跨接石英晶体振荡器和两个微调电容构成振荡电路,通常C1和C2一般取30pF,晶振的频率取值在1.2MHz~12MHz之间。
对于外接时钟电路,要求XTAL1接地,XTAL2脚接外部时钟,对于外部时钟信号并无特殊要求,只要保证一定的脉冲宽度,时钟频率低于12MHz即可。
晶体振荡器的振荡信号从XTAL2端送入内部时钟电路,它将该振荡信号二分频,产生一个两相时钟信号P1和P2供单片机使用。
时钟信号的周期称为状态时间S,它是振荡周期的2倍,P1信号在每个状态的前半周期有效,在每个状态的后半周期P2信号有效。CPU就是以两相时钟P1和P2为基本节拍协调单片机各部分有效工作的。
⑵ 什么是时钟电路
在电子电路中,实时时钟电路通常简称时钟电路,实时时钟的缩写是RTC(Real_Time Clock).实时时钟电路内通常由一个容时钟集成电路和外围的32.768KHZ晶体、匹配电容组成。实时时钟集成电路内部实现自动计时,产生年月日及闹铃等相关数据,通过IIC接口和单片机等中央处理系统连接。常用的实时时钟集成电路型号:DS1302,HT1380,HT1381,PCF8563等。还有的厂家直接把集成电路、晶体、电容、电池等做成一个小电路板,然后封装起来,行成一个模块,通常称为时钟模块。
⑶ 这个时钟电路原理可以给我讲讲吗电容和晶体振荡器的作用我都不太清楚
这是单片机时钟电路的典型结构,电容是晶体的匹配电容,容量一般是 20 ~ 30PF,晶体在此呈感性,与电容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原理没必要深究,单片机应用的重点是数字电路。
时钟是单片机时序的最小时间间隔,时钟高的单片机执行指令的速度快。
⑷ 时钟电路的简介
时钟电路一般由晶体振荡器、晶震控制芯片和电容组成。
时钟电路应用十分广泛,如电脑的时钟电路、电子表的时钟电路以及MP3MP4的时钟电路。
⑸ 请问高手晶振与晶体时钟电路的区别是什么谢谢
晶体时钟电路是利用某一频率的晶体配合其他器件而构成的一个振荡电路,用来作为时序电路的基本时钟。
晶振是集成了完整晶体时钟电路的一个器件。加上电源和地就能输出振荡波形。
即晶振是集成化的晶体时钟电路。
⑹ 什么是晶振电路
日振电路来:
晶振是电源路中常用用的时钟元件,全称是叫晶体震荡器,在单片机系统里晶振的作用非常大,他结合单片机内部的电路,产生单片机所必须的时钟频率,单片机的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晶振的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那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也就越快。
晶振用一种能把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晶体在共振的状态下工作,以提供稳定,精确的单频振荡。在通常工作条件下,普通的晶振频率绝对精度可达百万分之五十。高级的精度更高。有些晶振还可以由外加电压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频率,称为压控振荡器(VCO)。
晶振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通常一个系统共用一个晶振,便于各部分保持同步。有些通讯系统的基频和射频使用不同的晶振,而通过电子调整频率的方法保持同步。
晶振通常与锁相环电路配合使用,以提供系统所需的时钟频率。如果不同子系统需要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可以用与同一个晶振相连的不同锁相环来提供。
⑺ TMS32OF28335最小系统中时钟电路(石英晶体)与复位引脚连接是啥意思
(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摘要:介绍TMS320F28335的性能特点、仿真工具和开发环境,给出了由TMS320F28335组成的最小应用系统,并结合实际应用介绍其复位电路、时钟电路、JTAG 仿真接口电路以及电源模块的设计方法。关
键
⑻ 什么是时钟电路是时钟产生振荡,还是晶振产生振荡,进
如果时钟电路采用的是有源晶振,那么这个时钟电路就是振荡电路。AT89C51时钟电路是由晶体版振荡器(石英晶权振)与AT89C51内部门电路组成才能产生振荡。单独的石英晶振如果没有门电路组成不能产生振荡,时钟电路一般都由振荡电路构成,才能有振荡信号输出,这个振荡信号就是时钟信号。
⑼ 时钟电路基本原理
一、时钟电路原理- -简介
时钟电路,就是产生象时钟一样准确的振荡电路。时钟电路主要由晶体振荡器、晶震控制芯片和电容三部分构成,具有价格低廉、接口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目前已有了很广泛的应用,如电子表的时钟电路、电脑的时钟电路、MP3/4的时钟电路等。目前流行的串行时钟电路有DS1302、DS1307、PCF8485等,其中,DS1302是DALLAS公司的一种具有涓细电流充电能力的电路,采用串行数据传输,并为掉电保护电源提供可编程的充电功能。本文我们就以DS1302为例来对时钟电路原理进行详细的讲解。
二、时钟电路原理- -引脚
实时时钟电路DS1302包括VCC1、VCC2、X1、X2、SCLK、I/O、RST、GND八个引脚。其中,VCC1用作主电源,VCC2用作备用电源,当满足VCC1>VCC2时,由主电源向DS1302供电,当满足VCC2>VCC1+0.2时,由备用电源向DS1302进行供电;X1和X2是32867Hz的晶振管脚,主要用于为芯片提供时钟脉冲;SCLK为串行时钟,主要用于提供时钟信号以控制数据的输入与输出;I/O为输入输出设备,用作三线接口时的双向数据线;RST主要提供复位功能,其在数据的读写过程中,必须保持为高电位;GND引脚用于和大地相连。
三、时钟电路原理
DS1302的控制字节的最高有效位即位7必须是逻辑1,若该位为0,则不能把该数据写入进DS1302中;位6为1表示存取RAM数据,为0表示存取日历时钟数据;位5至位1表示操作单元的地址;最低有效位即位0为1表示要进行读操作,为0表示要进行写操作;其控制字节总是从最低位开始进行输出。
在控制指令字输入后的下一个SCLK时钟的上升沿时,数据被写入DS1302,数据输入从最低有效位即位0开始。同样,在紧跟8位的控制指令字后的下一个SCLK脉冲的下降沿读出DS1302的数据,数据输出时也是从最低有效位即位0开始。
⑽ 单片机的时钟晶振电路有什么作用
每个单抄片机系统里都有晶振袭,全程是叫晶体震荡器,在单片机系统里晶振的作用非常大,他结合单片机内部的电路,产生单片机所必须的时钟频率,单片机的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晶振的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那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也就越快。(资料出自YXC扬兴晶振官网)
晶振用一种能把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晶体在共振的状态下工作,以提供稳定,精确的单频振荡。在通常工作条件下,普通的晶振频率绝对精度可达百万分之五十。高级的精度更高。有些晶振还可以由外加电压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频率,称为压控振荡器(VCO)。
晶振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通常一个系统共用一个晶振,便于各部分保持同步。有些通讯系统的基频和射频使用不同的晶振,而通过电子调整频率的方法保持同步。
晶振通常与锁相环电路配合使用,以提供系统所需的时钟频率。如果不同子系统需要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可以用与同一个晶振相连的不同锁相环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