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c电路中充放电时间的长短与电路中rc元件参数的关系
rc电路中充放电时间的长短与决定电路中rc元件的充放电时间,电路充放电时间越长元件充放电时间久越长。
对于充电,时间常数是电容器电压Uc从零增加到63.2%us所需的时间;对于放电,时间常数是电容器电压Uc从us减少到36.8%us所需的时间。因为时间常数是指物理量从最大值衰减到最大值的1/e所需的时间。
(1)rc电路充电扩展阅读:
时间常数的计算:
如果电源Vu通过电阻R给电容C充电,V0是电容上的初始电压值,Vu是电容充满后的电压值,VT是电容在任意时刻t上的电压值,则可以得到以下计算公式:
Vt=V0+(Vu–V0)*[1–exp(-t/RC)]
如果电容器上的初始电压为0,公式可以简化为:
Vt=Vu*〔1–exp(-t/RC)〕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由于指数值只能无限接近0,但永远不会等于0,所以电容充满电需要无限长的时间。
当t=RC时,VT=0.63vu;
t=2RC时,VT=0.86vu;
t=3rc时,VT=0.95vu;
t=5RC时,VT=0.99vu;
可见,经过3-5次RC后,充电过程基本结束。
2. RC电路电容充电时间
从电容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R=R1∥R2=R1·R2/(R1+R2),
电路的时间常数τ=RC=CR1·R2/(R1+R2)
通常认为当时间t=4τ后完成充电
所以,此电路的充电时间≥4CR1·R2/(R1+R2)(秒)
3. RC电路为什么充电快 放电慢
RC放充电时间在R不变的情况下是不变的
要想达到你说说的效果
可以在R上并联一个二极管,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使得充电时候R被二极管端接,放电时候二极管又相当于断开的开关,R接入放电电路,使得充电快放电慢
改变二极管的导电方向,可以改变充放电时间,使得一快一慢
4. 求RC电路中电容的充放电计算方法
电容充电放电时间计算公式:
设V0 为电容上的初始电压值, Vu 为电容充版满终止电压值,权Vt 为任意时刻t,电容上的电压值。
则,
Vt=V0+(Vu-V0)* [1-exp(-t/RC)]
如果,电压为E的电池通过电阻R向初值为0的电容C充电
V0=0,充电极限Vu=E,
故,任意时刻t,电容上的电压为:
Vt=E*[1-exp(-t/RC)]
t=RCLn[E/(E-Vt)]
如果已知某时刻电容上的电压Vt,根据常数可以计算出时间t。
公式涵义:
完全充满,Vt接近E,时间无穷大;
当t= RC时,电容电压=0.63E;
当t= 2RC时,电容电压=0.86E;
当t= 3RC时,电容电压=0.95E;
当t= 4RC时,电容电压=0.98E;
当t= 5RC时,电容电压=0.99E;
可见,经过3~5个RC后,充电过程基本结束。
放电时间计算:
初始电压为E的电容C通过R放电
V0=E,Vu=0,故电容器放电,任意时刻t,电容上的电压为:
Vt=E*exp(-t/RC)
t=RCLn[E/Vt]
以上exp()表示以e为底的指数;Ln()是e为底的对数。
5. 如何理解RC充电电路的电流及电压表达式
RC电路的充电效率问题就必须考虑效率低时,既浪费能量,又给散热和系统集成带来内困难。因而必须容考虑如何提高RC电路的充电效率
由于采用直线型电压源进行充电可以获得较高的充电效率,而在这种电源作用下,t>3τ后电容电压随时间近似按直线关系增长,其充电电流近似恒定。
因此,用恒流源进行充电便相当于使用直线型电压源进行充电。这便是用恒流源充电的原因之一。
在RC充电时,通常设计使得电容电压达到某量值U后便停止充电。当充电时间
t>3τ时,电容电压可近似表示为uC≈Kt-Kτ
因此,可近似得到充电到量值U所需时间T≈τ+U/K将这个时间代入式(6),便求得对应的充电效率。
如果充电时间是时间常数的倍数,即T=mτ,由式(6)可得η=wCw=0.5τ2(m-1+e-m)20.5(mτ)2+τ2(m+1)e-m-τ2=0.5(m-1+e-m)20.5m2+(m+1)e-m-1(7)可见,这时效率η-m与RC及K无关,仅取决于m。η-m关系曲线。开始时的效率增加明显,m>4后增加变缓。
6. 在rc充电电路中,为什么r越大,充电时电阻上消耗的能量越多这个话是错的
R越大,电流越小,但充电时间会延长,此消彼长,不应该消耗更多能量。
另一方面,不论R怎么变,充进C的电荷是恒定的,同样的电荷流经R,不应该消耗更多能量。
7. RC电路中电容的充放电计算方法是什么
电容充电放电时间计算公式:
设V0 为电容上的初始电压值, Vu 为电容充满终止电压值,Vt 为任意时刻t,电容上的电压值。
则,
Vt=V0+(Vu-V0)* [1-exp(-t/RC)]
如果,电压为E的电池通过电阻R向初值为0的电容C充电
V0=0,充电极限Vu=E,
故,任意时刻t,电容上的电压为:
Vt=E*[1-exp(-t/RC)]
t=RCLn[E/(E-Vt)]
如果已知某时刻电容上的电压Vt,根据常数可以计算出时间t。
公式涵义:
完全充满,Vt接近E,时间无穷大;
当t= RC时,电容电压=0.63E;
当t= 2RC时,电容电压=0.86E;
当t= 3RC时,电容电压=0.95E;
当t= 4RC时,电容电压=0.98E;
当t= 5RC时,电容电压=0.99E;
可见,经过3~5个RC后,充电过程基本结束。
放电时间计算:
初始电压为E的电容C通过R放电
V0=E,Vu=0,故电容器放电,任意时刻t,电容上的电压为:
Vt=E*exp(-t/RC)
t=RCLn[E/Vt]
以上exp()表示以e为底的指数;Ln()是e为底的对数。
8. 如图所示RC电路充放电时间怎么计算呢
电源内阻来R=R1//R2=R1*R2/(R1+R2)=24.8kΩ。
公式涵义自:
完全充满,Vt接近E,时间无穷大;
当t= RC时,电容电压=0.63E;
当t= 2RC时,电容电压=0.86E;
当t= 3RC时,电容电压=0.95E;
当t= 4RC时,电容电压=0.98E;
当t= 5RC时,电容电压=0.99E;
可见,经过3~5个RC后,充电过程基本结束。
充电时间T=0.69*RC=1.71ms,符合测量结果。
一个 相移电路(RC电路)或称 RC滤波器、 RC网络, 是一个包含利用电压源、电流源驱使电阻器、电容器运作的电路。
电容器的充电时间常数,是电容的端电压达到最大值的0.63倍时所需要的时间,通常认为时间达到5倍的充电时间常数后就认为充满了。充电时间常数的大小与电路的电阻有关,按照下式计算:tc=RC,其中R是电阻;C是电容。
单相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为脉动直流电压,含有较大的谐波分量。为降低谐波分量,使输出电压更加平稳,需要加滤波电路。
滤除脉动直流电压中交流分量的电路称为滤波电路,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可实现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