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固定资产损失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楼主,你说的对,但是总归要进损益的,做一个损失备案,将来入损益了就可以抵扣了。
Ⅱ 企业所得税存在问题所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一、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由于企业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参次不齐,不少企业对企业所得税政策不够熟悉。
由于所得税计算复杂、政策性较强,不少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的基本规定、扣除依据、扣除比率等掌握不够全面、准确。
部分企业出现了超标准提取列支费用、超年度摊销费用、把有标准控制的费用列到没有标准控制的费用里、有享受减免税的企业擅自胡乱调整纳税申报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税收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和企业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同时也增加了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和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
(二)由于企业所得税业务培训的力度不够,不少税干的业务素质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
(2)商品维修费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扩展阅读:
一、税前扣除规定与企业实际会计处理关系
(一)税法优先原则: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计算。(铂略注:《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例如,职工福利费的范围,在财务部和国税函都有相关的规定且不一致,而国家税务总局在税务答疑时就明确了,在所得税上按照国税函的文件处理;在会计处理上按照财政部财通的文件。如果不一致,就按照税法的标准。
在实务操作中还一定要注意税法优先原则在其他方面的体现,如合同中写明股权转让产生的个人所得税由个人负担,但是由对方承担这部分费用,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没有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务部门还是会找个人承担责任。
(二)税法协调原则:对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应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
(三)税法空白原则: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未明确规定的具体扣除项目,在不违反税前扣除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按国家财务、会计规定计算。
例如,关于劳保支出,目前只是规定了具体的扣除明细范围,但是没有扣除标准,那么企业就可以按照国家财务、会计的规定计算。
Ⅲ 为什么企业所得税法要规定大修理支出标准
首先是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资本化和费用化是筹建的时候才可以,固定资产价值都已经确定了,你还谈什么资本化和费用化?
其次只能说修理费是按权责发生制摊销还是在发生当期一次摊销。会计上并没有规定明确的数量和金额,而企业所得税法对此倒是有些规定。新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将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分为费用化的一般修理支出和资本化的支出,其中资本化的支出又分为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及大修理支出。新税法将不动产的资本化后续支出视为改建支出,将动产的资本化后续支出视为大修理支出,均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准予税前扣除。对于属于动产的固定资产资本化后续支出,《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二)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延长2年以上。固定资产大修理所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确定摊销期限。与原先的企业所得税法相比,新税法提高了修理支出资本化比例,由支出占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提高到占取得固定资产计税基础50%以上。同时,取消了“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也需要资本化的规定。
Ⅳ 维修费用怎样合理避税
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或税法允许的办法,作适当的财务安排或税收策划,在不违反税法避税规定的前提下,达到减轻或解除税负的目的。其后果是造成国家收入的直接损失,扩大了利用外资的代价,破坏了公平、合理的税收原则,使得一国以至于国家社会的收入和分配发生扭曲。
Ⅳ 发生的固定资产维修费所得税法如何规定
固定资产发生的维修支出,应费用化。可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固定资产大修(改良)支出,应资本化,增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在折旧中慢慢扣除。
Ⅵ 维修费记入固定资产账面对企业税率有影响吗
固定资来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源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二)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如果发生符合以上条件的维修费用计算固定资产的账面,此时对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还是存在一定影响的。如果该维修费用未计入固定资产,直接计入管理费用,那么,此时的费用增加,利润减少,所得税减少;如果维修费用计入固定资产账面则通过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进行摊销,则费用虽然也会逐步摊入企业,但相对比较缓慢,不会过大削弱当年利润。
Ⅶ 为什么固定资产维修支出税前扣除,企业所得税可以递延交纳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保险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专[2000]906号)金融保险企业不属得预提固定资产修理费(装修费),实际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装修)支出,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执行。 金融保险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房屋,其发生的装修工程支出,作为递延费用,在租赁合同的剩余期限内平均摊销。 金融保险企业的办公楼、营业厅一次装修工程支出在10万元以上的,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按上述规定扣除。未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的,一律作为资本性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
Ⅷ 产品质量保证维修费应该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吗
品质量保证费属于售后抄服务范畴,将其计入销售费用。
只有在实际发生用时据实扣除,产品质量保证属于或有事项,企业应在期末将其确认为一项负债,金额应按可能发生产品质量保证费用的数额和发生的概率计算确定。
按照预计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不得税前扣除,由于预计产品质量保证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的规定。因此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根据实际发生额进行纳税调整。
(8)商品维修费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扩展阅读:
本科目应当销售费用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核算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企业发生的与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不满足固定资产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日常修理费用和大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也在本科目核算。
Ⅸ 企业所得税年报维修费可以税前扣除吗
一般小的修理费计入管理费用是可以税前扣除的
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的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Ⅹ 所得税处理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包括但不限于对企业成本费用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税后利润;对企业税收风险的影响;对企业税收信用等级的影响,因而影响企业的投标、名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