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这是磁带随身听的线路板,请问需要哪四个电子元件和线如何连接
看图片抄,到这个程度,还修理,没有价值了。这个板子,仅凭残存少量的元件,是不太容易分析出集成电路IC的型号。IC1、IC2为集成电路,IC1作用是控制电路,IC2作用是音频放大电路。Q1、Q2为三极管。
磁头1、3为左、右声道,2、4为公共端。
板上DC+为电源正极,DC板后对应为负极。R.L,分别为左、右声道接线处。磁头上“红” “蓝”接线为左右声道 “黑”接线到板子上公共端即电源负端上。LED为发光二极管指示灯。喇叭在耳机插口处,板子的后边,两个比较大的焊点处。
扔了吧,你就是拿到家电维修那里,师傅都头痛,并且这类IC元件,根本买不到,他是不会接这个活的,何况自己更没有条件修理了。
买新的也很便宜的。
② 磁带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录音磁头实际上是个蹄形电磁铁,两极相距很近,中间只留个狭缝。整个磁头封在金属壳内。录音磁带的带基上涂着一层磁粉,实际上就是许多铁磁性小颗粒。
磁带紧贴着录音磁头走过,音频电流使得录音头缝隙处磁场的强弱、方向不断变化,磁带上的磁粉也就被磁化成一个个磁极方向和磁性强弱各不相同的“小磁铁”,声音信号就这样记录在磁带上了。
放音头的结构和录音头相似。当磁带从放音头的狭缝前走过时,磁带上“小磁铁”产生的磁场穿过放音头的线圈。由于“小磁铁”的极性和磁性强弱各不相同,它在线圈内产生的磁通量也在不断变化,于是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放大后就可以在扬声器中发出声音。
(2)主磁带电路扩展阅读:
磁带按用途可大致分成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带和仪表磁带四种。
1、录音带
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是用量最大的一种磁带。1963年,荷兰飞利浦公司研制成盒式录音带,由于具有轻便、 耐用、 互换性强等优点而得到迅速发展。
2、录像带
自从1956年美国安佩克斯公司制成录像机以来,录像带已从电视广播逐步进入到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电影和家庭娱乐等领域。
3、计算机带
计算机带作为数字信息的存贮具有容量大、价格低的优点。主要大量用于计算机的外存贮器。如今仅在专业设备上使用(比如计算机磁带存储器、车床控制机)。
4、仪表磁带
也称仪器磁带或精密磁带。近代科学技术,常需要把人们无法接近的测量数据自动而连续地记录下来,即所谓遥控遥测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磁带
③ 磁带录音机电路与电唱机电路有什么区别
频率补偿曲线不同,电路增益不同。
④ 磁带是怎样记录声音的请给我讲讲原理
工作原理:录音磁头实际上是个蹄形电磁铁,两极相距很近,中间只留个狭缝。整个磁头封在金属壳内。录音磁带的带基上涂着一层磁粉,实际上就是许多铁磁性小颗粒。
磁带紧贴着录音磁头走过,音频电流使得录音头缝隙处磁场的强弱、方向不断变化,磁带上的磁粉也就被磁化成一个个磁极方向和磁性强弱各不相同的“小磁铁”,声音信号就这样记录在磁带上了。
放音头的结构和录音头相似。当磁带从放音头的狭缝前走过时,磁带上“小磁铁”产生的磁场穿过放音头的线圈。由于“小磁铁”的极性和磁性强弱各不相同,它在线圈内产生的磁通量也在不断变化,于是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放大后就可以在扬声器中发出声音。
(4)主磁带电路扩展阅读
磁带的种类:
1、1/4英寸带卷磁带:
QIC(Quarter Inch Cartridge:1/4英寸带卷)磁带是一种带宽为1/4英寸,配有带盒的盒式磁带,也叫1/4英寸磁带。它有两种规格,即DC6000和DC2000。其中DC6000磁带的驱动器是5.25英寸,已淘汰。
而DC2000磁带的驱动器只有3.5英寸,驱动器价格低,标准化程度高,生产厂家多相互兼容,一盒DC2000磁带的存储容量一般为400MB,是目前应用较多的磁带之一。
2、数字音频磁带:
DAT(Digital Audio Tape:数字音频磁带)磁带,磁带宽为0.15英寸(4mm),又叫4mm磁带。由于该磁带存储系统采用了螺旋扫描技术,使得该磁带具有很高的存储容量。
DAT磁带系统一般都采用了即写即读和压缩技术,既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数据传输率,又提高了存储容量。目前一盒DAT磁带的存储容量可达到12GB,同时DAT磁带和驱动器的生产厂商较多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数据备份产品。
3、8mm磁带:
是一种仅由Exabyte公司开发、适合于大中型网络和多用户系统的大容量磁带。8mm磁带及其驱动器也采用了螺旋扫描技术,而且磁带较宽,因而存储容量极高,一盒磁带的最高容量可达14GB。但品牌单一,种类较少。
4、1/2英寸磁带:
该类磁带又分为DLT(数字线性磁带)磁带和IBM3480/3490/3590系列磁带两类。由于DLT磁带技术发展较快,已成为网络备份磁带机和磁带库系统的重要标准,又因为容量大、速度高和独一无二的发展潜力,使其在中高备份系统中独占鳌头。
⑤ 磁带能记录声音的原理是什么
磁带录音机的工作原理
磁带录音机是以磁带做存储介质,应用磁记录原理,用来记录和重放声音的音响设备。它具有储存声音,多次重放,多次复制的特点。
1、录音原理
录音时,声音通过话筒转变成音频电信号,经过录音放大器,放大的音频电流同偏磁电流一起通过录音磁头的线圈,在磁头的缝隙处便会产生随音频电流变化的磁场。磁带与录音磁头的缝隙紧贴在一起,同时不断移动,这样变化的磁力线就通过磁头缝隙前的磁带形成闭合电路,使磁带磁化。由于磁力线是随音频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每段磁带在移动过程中被磁化的程度也随音频信号电流的强弱而变化,这样就能把声音记录的磁带上。
2、放音原理
将录有声音信号的磁带按录音时相同的速度,紧贴着放音磁头的缝隙前进,磁带上所记录的按音频信号变化的剩磁磁力线通过放音磁头的铁芯形成闭合回路。在放音磁头的线圈上就感应出与磁带上剩磁相应的电压。再经过放音放大器放大,通过扬声器还原出声音信号。
3、抹音原理
抹音又叫消磁,就是把记录在磁带上的交流剩磁消除掉。抹音有直流抹音和交流抹音两种。
直流抹音就是让一定强度的直流电流通过抹音磁头,以产生一个单向强磁场,当磁带经过抹音磁头时,磁带被磁化至饱和,将原有信息全部覆盖。由于直流抹音在磁带上会留下饱和剩磁,导致重放时直流噪声增加,因此目前广泛采用的是交流抹音。
交流抹音又叫做超音频抹音。抹音时,抹音磁头的线圈通有几十khz的超音频电流,在磁头缝隙处产生一个随超音频电流变化的磁场,这个磁场比磁带上音频信号的磁场强得多,当磁带经过抹音磁头的缝隙时,受到由弱到强的交变磁场的反复磁化,使剩磁逐渐增大,至缝隙中心时剩磁最大,达到饱和状态,从而掩盖了磁带上原有的剩磁。过了中心线后,交变磁场的强度逐渐减弱,使磁带上的剩磁逐渐减小为零,这样磁带上原来录有声音的剩磁就被全部抹掉了。
⑥ 磁带录音机工作原理
磁带录音机工作原理是磁带紧贴着录音磁头走过,音频电流使得录音头缝隙处磁场的强弱、方向不断变化,磁带上的磁粉也就被磁化成一个个磁极方向和磁性强弱各不相同的“小磁铁”,声音信号就这样记录在磁带上了。
放音头的结构和录音头相似。当磁带从放音头的狭缝前走过时,磁带上“小磁铁”产生的磁场穿过放音头的线圈。
由于“小磁铁”的极性和磁性强弱各不相同,它在线圈内产生的磁通量也在不断变化,于是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放大后就可以在扬声器中发出声音。
(6)主磁带电路扩展阅读
六十年代中期,RCA发明了可以在汽车上使用的八轨磁带(8-Track),这一发明立刻吸引了众多以前不怎么买唱片的消费者的注意,美国的音乐销售也从这一时期开始直线上升。
七十年代初,一批自称是“低者”(Downer,相对于传统的“Higher”)的吸毒群体高速行驶中的汽车里听震耳欲聋的重摇滚对达到“状态”很有帮助。这种说法很快在听众中流传开来,并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七十年代初期重摇滚的流行。
一批重摇滚乐队因此受益匪浅,如“深紫”、“黑色安息日”(BlackSabbath)和“AC/DC”等,他们的磁带销售往往会占到总销售额的70%以上。
后来,杜比技术的发明让可录音的卡式磁带走进了消费者的家中。这一新技术使得盗版磁带开始在地下泛滥。唱片商不得不象当年对抗广播业一样,又开始借助法律手段进行抵制。
不过,磁带的录音质量比不上黑胶唱片(LP),再加上因为各种原因,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流行音乐市场格外繁荣,因此盗版的影响不算太坏,倒是一些歌迷在地下市场交换私自录制的歌手实况演唱录音,算是弥补了录音室唱片的不足。这些非法录音不但为乐队造就了一批批铁杆歌迷,而且为后来音乐史学家们研究这段历史帮助很大。
⑦ 为什么磁带随身听电机不用稳压电路
磁带收录机不用稳压电路,他用的是稳流电路(恒流源电路)。随身听由于电机体积很小,所以稳流电路都是做在电路板上,你能看到一个4只引脚的元件就是电机稳速芯片,旁边有一只可调电阻,用来调整电机转速。大型收录机的稳速电路通常是做在电机里面的。
⑧ 怎么使磁带走慢,是不是要改变电流,还是设置什么东西
要使磁带走慢,就要降低电机转速,电机的速度在电路板上有一套供电电路,有一个可变电阻可以调整电机转速,调整时要用什锦螺丝刀慢慢调整。有的在电机屁股上有一个小眼,也是用什锦螺丝刀调整。其调整原理就是调整电机的供电电流。
⑨ 我有个录音机,金业牌的,放磁带的那部份坏了之后我把收音机板(独立的电路板,和主电路板之间有三根电...
先调中波,收一个低频率强台,调AM中周,使声音最大,然后调MW磁棒线圈的位置,使声音最大;再收一个高频率强台,调磁棒天线微调,使声音最大,反复调整,使效果最好,短波一样。
⑩ 接电路板哪个点能使磁带轮转起来
印刷电路中不允许有交叉电路,对于可能交叉的线条,可以用“钻”、“绕”两种办法解决。即,让某引线从别的电阻、电容、三极管脚下的空隙处“钻”过去,或从可能交叉的某条引线的一端“绕”过去,在特殊情况下如何电路很复杂,为简化设计也允许用导线跨接,解决交叉电路问题。
2)电阻、二极管、管状电容器等元件有“立式”,“卧式”两种安装方式。立式指的是元件体垂直于电路板安装、焊接,其优点是节省空间,卧式指的是元件体平行并紧贴于电路板安装,焊接,其优点是元件安装的机械强度较好。这两种不同的安装元件,印刷电路板上的元件孔距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