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PCB设计中,有底层,顶层,丝印层,其它的都是什么层,需要详细的说明,本人初学者,谢谢啦
Signal Layers(信号层)、Internal Planes(内部电源/接地层)、Mechanical Layers(机械层)、Masks(阻焊层)、Silk screen(丝印层)、Others(其他工作层面)及System(系统工作层)
颜色是可以自己设定的。
信号层包括[TopLayer](顶层)、[BottomLayer](底层)、[MidLayer1](中间层1)、[MidLayer2](中间层2)……[Mid Layer30](中间层30)。信号层主要用于放置元件 (顶层和底层)和走线。
机械层[Mechanical1]— [Mechanical16]一般用于放置有关制板和装配方法的指示性信息,如电路板物理尺寸线、尺寸标记、数据资料、过孔信息、装配说明等.
Masks(阻焊层)有2个阻焊层:[Top Solder](顶层阻焊层)和(Bottom Solder](底层阻焊层)。阻焊层是负性的,在该层上放置的焊盘或其他对象是无铜的区域。通常为了满足制造公差的要求,生产厂家常常会要求指定一个阻焊层扩展规则,以放大阻焊层。对于不同焊盘的不同要求,在阻焊层中可以设定多重规则。
Silk screen(丝印层)有 2个丝印层,[Top Overlay](顶层丝印层)和 [Bottom Overlay](底层丝印层)。丝印层主要用于绘制元件的外形轮廓、放置元件的编号或其他文本信息。在印制电路板上,放置PCB库元件时,该元件的编号和轮廓线将自动地放置在丝印层上。
除了上述的工作层面外,还有以下的工作层:[KeepOutLayer](禁止布线层)禁止布线层用于定义元件放置的区域。通常,我们在禁止布线层上放置线段(Track)或弧线(Arc)来构成一个闭合区域,在这个闭合区域内才允许进行元件的自动布局和自动布线。注意:如果要对部分电路或全部电路进行自动布局或自动布线,那么则需要在禁止布线层上至少定义一个禁止布线区域。[Multi layer](多层)该层代表所有的信号层,在它上面放置的元件会自动地放到所有的信号层上,所以我们可以通过[MultiLayer],将焊盘或穿透式过孔快速地放置到所有的信号层上。[Drill guide](钻孔说明)[Drill drawing](钻孔视图)PCB SOFT提供有 2个钻孔位置层,分别是[Drill guide](钻孔说明)和[Drill drawing](钻孔视图),这两层主要用于绘制钻孔图和钻孔的位置。[Drill Guide]主要是为了与手工钻孔以及老的电路板制作工艺保持兼容,而对于现代的制作工艺而言,更多的是采用[Drill Drawing] 来提供钻孔参考文件。我们一般在[Drill Drawing]工作层中放置钻孔的指定信息。在打印输出生成钻孔文件时,将包含这些钻孔信息,并且会产生钻孔位置的代码图。它通常用于产生一个如何进行电路板加工的制图。
『贰』 顶层,底层,丝印层是什么
这是对的,一点也不错乱。
元件在顶层,丝印层是黄色的,是顶层字符。
元件在底层,那四个焊盘是蓝色的,丝印层就是绿色的,是底层字符啊,对呀。加工时就会在底层印字的。
但那个c72明明是项层的元件,边线怎么也成绿色的了,是你特意这么做的元件吗?应该是黄色的。
c53的边线也错了,应该是绿色的。
『叁』 芯片电路有几层
芯片虽然个头很小。但是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尤其是其最核心的微型单元——成千上万个晶体管。我们就来为大家详解一下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的内部结构。一般的,我们用从大到小的结构层级来认识集成电路,这样会更好理解。
1
系统级
我们还是以手机为例,整个手机是一个复杂的电路系统,它可以玩游戏、可以打电话、可以听音乐... ...
它的内部结构是由多个半导体芯片以及电阻、电感、电容相互连接组成的,称为系统级。(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将一整个系统做在一个芯片上的技术也已经出现多年——SoC技术)
2
模块级
在整个系统中分为很多功能模块各司其职。有的管理电源,有的负责通信,有的负责显示,有的负责发声,有的负责统领全局的计算,等等 —— 我们称为模块级,这里面每一个模块都是一个宏大的领域。
3
寄存器传输级(RTL)
那么每个模块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以占整个系统较大比例的数字电路模块(它专门负责进行逻辑运算,处理的电信号都是离散的0和1)为例。它是由寄存器和组合逻辑电路组成的。
寄存器是一个能够暂时存储逻辑值的电路结构,它需要一个时钟信号来控制逻辑值存储的时间长短。
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时钟来衡量时间长短,电路中也需要时钟信号来统筹安排。时钟信号是一个周期稳定的矩形波。现实中秒钟动一下是我们的一个基本时间尺度,电路中矩形波震荡一个周期是它们世界的一个时间尺度。电路元件们根据这个时间尺度相应地做出动作,履行义务。
什么是组合逻辑呢,就是由很多“与(AND)、或(OR)、非(NOT)”逻辑门构成的组合。比如两个串联的灯泡,各带一个开关,只有两个开关都打开,灯才会亮,这叫做与逻辑。
一个复杂的功能模块正是由这许许多多的寄存器和组合逻辑组成的。把这一层级叫做寄存器传输级。
4
门级
寄存器传输级中的寄存器其实也是由与或非逻辑构成的,把它再细分为与、或、非逻辑,便到达了门级(它们就像一扇扇门一样,阻挡/允许电信号的进出,因而得名)。
5
晶体管级
无论是数字电路还是模拟电路,到最底层都是晶体管级了。所有的逻辑门(与、或、非、与非、或非、异或、同或等等)都是由一个个晶体管构成的。因此集成电路从宏观到微观,达到最底层,满眼望去其实全是晶体管以及连接它们的导线。
双极性晶体管(BJT)在早期的时候用的比较多,俗称三极管。它连上电阻、电源、电容,本身就具有放大信号的作用。
『肆』 逻辑电路到底是怎么回事,书上完全看不懂,急!!!
数字电路来和逻辑电路基自本可以理解成一样。
逻辑电路也是由普通电路来构成的,只是电路的目标是进行逻辑运算,或者说就是进行计算的。
符号就自己看吧。
0和1,可以理解成有电没电,这个没有问题。用1个开关接上电池,合上开关,开关的输出端有电压,为1,断开开关,输出端没电压,为0。这就是一个基本的逻辑电路。没问题。
基本逻辑电路就是这样,输出一个值(0,或者1)。在此基础上,构成各种门逻辑。比如你有两个输入,1个1,1个是0,那么输出是什么?需要设计不同的门电路,设计一种电路,输出是0,那就是与门电路,输出是1,就是或门电路。输入1,输出0,输入0,输出1,就是非门电路。这些是基本逻辑电路。
很多个基本逻辑电路组合在一起(各种串并),就可以进行复杂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以致现在计算机的全部功能。到这个层次,就不需要去管电路在怎么实现了(基本门电路已经具体实现了,现在的实现就是把他们摞起来),而是去研究逻辑关系了。
『伍』 高层楼房住在底层电路会被雷打吗
会的!因为雷击不是因为你住在几层,而是你的楼上有没有避雷设施!现在的避雷设施只是摆设,根本不抗雷击,而且用电设备遭雷击,那是电网的事!也就是说:供电公司有责任!
『陆』 数字逻辑电路设计中,顶层设计和底层设计分别是什么意思啊它俩有什么关系呢
一般来说顶层设计说的是高层次的抽象的功能模块级别的设计,底层设计就是具体功能逻辑电路的设计。顶层设计是森林,是概括性的设计,底层设计是树木是具体的实现性的设计。
『柒』 如何把元件放到电路板底层 allegro
Place->Manually,然后勾选该元件,将原件移入PCB相应位置(别单击),然后点击右键,选择mirror,然后单击放置就行了。你试试
『捌』 什么是pcb信号层与内部导电层区别
PCB信号层是同顶层、底层布线相同的铜导电层,只不过是夹在顶层和底层之间的布线层。每层都会有电源层。
而内部导电层(内电层)是内部电源和地层(并通过通孔与各层贯通的层),内电层设计时和信号层布线相反,★(因为它是负片)★不画线的地方是有铜导电层,设计画线的地方是没有导电铜层的,这就是它们的区别。
内电层主要作为屏蔽地或电源层来使用的,对于多个电源,就需要对电源层进行分割,(当然如果布线拥挤也可以将一部分电源走线放在信号层里,或者反过来将信号层的线放在内电层中)。另外信号层和内电层应该岔开(即尽量用内电层将信号层隔开,使屏蔽效果更好。从附图可以看出区别
PCB的简单介绍: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