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器电路 > 起重机电器维修

起重机电器维修

发布时间:2021-03-13 15:48:34

A. 起重机电器原理及按装维修这本书哪里能买到

一般的新华书店或者劳动技能书店里有卖的。

B. 起重机维修和保养细则合同

门吊操作保养规程:
不同环境的操作保养有一定的差异,但有部分是通用的,现列出如下:
5.2.1 操作者必须熟悉门吊的结构性能,经考试合格取得“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进行独立操作,并遵守安全守则。
5.2.2 按照润滑规定,加足润滑油料,加油后盖好盖子。
5.2.3 每班开动前,进行下列检查:
①吊钩钩头、滑轮有无缺陷。
②钢丝绳是否完好,在卷筒上是否牢固,有无脱槽现象。
③大车、小车及起升机构的制动器是否安全可靠。
④各传动机构是否正常,各安全开关是否灵敏可靠,限位是否正常。
⑤门吊运行时有无异常振动和噪声。
5.2.4 开车前将所有控制手柄复至零位。关好门窗,鸣铃示警后开车。
5.2.5 门吊起动要平稳,并逐步加速,对起升机构每档的转换时间可在1~2S;对运行机构每档的转换时间不小于3S。对于大起重量的门吊,各档转换时间为6~18S,视起重量而定。
5.2.6 严禁超规范使用门吊,必须遵守“十不吊”规定:
①超过额定载荷不吊;
②指挥信号不明、起重量不明、光线暗淡不吊;
③吊索和附件捆扎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④门吊拴挂工件直接加工不吊;
⑤歪拉斜 不吊;
⑥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浮动有活动物件的不吊;
⑦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具有爆炸性物品不吊;
⑧带棱角、刃口物件没有钢丝绳被切断保护措施的不吊;
⑨埋在地下或水中的物件不拔吊;
⑩干部违章指挥不吊。
5.2.7 每班第一次起吊重物或载荷在最大额定量时,应在重物吊离地面0.3~0.5m时,将重物停下以检查制动器性能是否正常,确认后方可继续起吊。
5.2.8 操纵控制器时,必须按档次进行,要保持被吊物平衡,吊钩转动时,不允许起升,防止钢丝绳脱槽或扭绕。
5.2.9 大车或小车运行至接近终点时,应降低速度,严禁用终点开关作停车手段使用。更不允许用反车达到制动目的。
5.2.10 操作者在作业中应按规定对下列各项作业鸣铃报警:
①起升降落重物,开动大、小车运行时;
②门吊在视线不清处行驶通过时,要连续鸣铃报警;
③门吊运行至接近同一跨内另一台门吊时;
④吊运重物接近人员时。
5.2.11 禁止门吊悬吊重物在空中长时间停留,门吊吊着重物时,操作者和起重工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5.2.12 门吊运行时禁止人员上下车,禁止在轨道或走台上行走,也不允许从事检修。
5.2.13 对于双钩门吊不准同时用两钩吊两个物件,不工作的吊钩必须开到接近上极限高度位置,并不准带有吊索。
5.2.14 有主、副吊钩的门吊,在主、副钩换用或在两钩高度相近时,必须一个一个单独工作,以免两钩相碰。
5.2.15 同一跨度内有多台门吊时,两门吊之间必须保持>1.5m的距离,以防碰撞,工作需要接近时,应经邻机司机同意,但最小距离>0.3m。
5.2.16 禁止两台门吊同时吊一物件。在特殊情况下,需双机台吊时,要采取安全措施,且每台门吊匀不得超载。并由精通专业技术的工程师负责现场指挥,单机允许最大载荷规定是为该机额定起重量的85%。
5.2.17 在正常工作中变换运行方向时,必须将控制器手柄扳到零位,当机构安全停止转动后,再行换向开动。
5.2.18 电器各种保护装置必须保持完好,不得随意调整和更换。
5.2.19 门吊运行中电器设备注意的问题:
①电机有无过热、异常振动和噪声;
②配电箱内的起动器有无异常噪声;
③电机轴承、磁盘有无过热现象;
④直流电机换相器的火花大小;
⑤导线有无松动和磨擦现象;
⑥若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进行检修。
5.2.20 露天工作的门吊,风力大于6级和遇到雷雨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将门吊开到停车位置,可靠锚固。
5.2.21 吊运作业完成后,将门吊开到指定地点,小车开到司机室一端,吊钩升起,全部控制器扳到零位。切断电源,清扫擦试,保持清洁。
5.2.22 做好当班运行记录,并作好交接班工作。
5.3 门吊的保养分类
5.3.1 日常保养:
门吊日常保养是由司机和养修人员实施的,贯穿于整个作业班次的一种保养制度,包括作业前的接班,作业中的巡视检查,作业结束后的检查调整。
①作业前的接班:
1)检查夹轨器是否松开,门吊(或小车)轨道上是否有附着物或积雪及其他障碍物。
2)检查供电系统能否正常、安全供电。
3)检查各个手柄是否处于零位。
4)检查司机室、机房、配电系统是否清洁。
5)松开安全锁紧装置。
6)接通电源后,检查各控制器、接触器、仪表、照明、通讯设备是否正常。
7)上述检查合格后,放下吊具,检查钢丝绳及工作装置是否有损伤、宏观裂纹、异常磨损。
8)开动各机构,检查驱动、传动、支承、制动装置是否有异常声响和漏油,各安全限位是否灵敏可靠。
9)检查各机构另部件润滑情况是否良好。
②作业中的检查:
1)随时注意各机构中的机件及结构件铰点的运动情况,感官监测是否有异常振动、噪声。
2)随时注意各安全装置的工作情况。
3)利用作业空闲时间,检查各机构电动机、减速器的轴承部位的壳体外表升温情况;检查调整制动器制动间隙,紧固松动的螺母。
③作业结束后的检查调整。在作业结束、交接班之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结束本班次的操作使用,门吊的小车应开到主梁跨端,动滑轮起升到接近最高度位置;下一班不工作的门吊应夹紧夹轨器和栓好锚定。
2)检查钢丝绳是否在滑轮槽内,以及钢丝绳有无磨痕和断丝等缺陷。
3)检查起升、运行机构减速器油量和齿轮润滑情况;检查油杯油嘴是否齐全,油量是否充足,油路是否畅通。
4)检查弹性柱销联轴器连接是否松动,弹性圈、柱销及销孔是否磨损;检查制动器拉杆、铰点、制动臂等连接件的完好状况,制动间隙不正确的应进行调整。
5)仔细检查各指示装置、安全装置是否有位置错动等。
6)断开电源,检查各操纵手柄是否加“零位”,整理清洁;检查人梯、栏杆、扶手、走台板是否安全可靠。
7)检查确认保养完好后,填写运行记录。
8)正式交班。
5.3.2 定期保养:
门吊的定期保养是在维修工人辅导配合下,由操作者参与的定时保养工作,是门吊管理部门以计划形式下达执行的,两班制工作的门吊时间为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
①门吊定期保养的内容:
1)进行日常保养项目的各项保养;
2)拆卸门吊保养规范中指定的部件等,要求彻底解体清洗并检查。
3)检查调整各机构零部件的配合间隙,紧固松动部件和零件,更换易损件。
4)配齐润滑机件,做好润滑工作。
5)对有轻微损伤的零件进行修复工作和采取翻转换位的使用方法,继续使用,以节省材料。
对于不同类型的门吊,因机构、结构、性能、功能的差异,定期保养内容和要求也不尽相同,应根据需要添加内容。
②门吊定期定点检查:
门吊型号 使用单位 操作者 年 月 日

序号 部位 点检内容 根据每次点检及处理结果
1 2 3 4 5 6 7 8
1 金


构 金属结构件的螺栓连接有无松动、脱落
材料和焊缝有无裂纹或开裂
结构件有无变形或弯折
表面腐蚀情况
2 轨道 定期报告大、小车轨道安装要求的偏差及磨损情况
3 机


动 传动轴、联轴器、齿轮等连接有无松动、变形
制动器是否灵活可靠(可随时调整)
大小车车轮踏面及轮缘是否损坏、磨损与不圆
传动与支承装置是否存在松脱,有无异常振动的噪声
取物装置和钢丝绳是否有严重磨损和缺陷
4 电


控 电动机电刷是否磨损到极限,弹簧是否失效
电动机滑环是否有毛刺
线路是否有断头、露头、裸露
电阻器连接是否有松动
各开关、接触器、继电器是否接触良好
控制系统是否接触良好
5 润滑
系统 各润滑点是否定期润滑
齿轮减速器定期加油和换油
及时补齐和更换润滑机件
6 安



钢丝绳连接和固定是否牢固可靠
限位装置是否齐全有效
梯子、栏杆、平台是否确保安全可靠
超载限制器是否灵敏可靠
7 门吊保养 优:★ 良:〇 差:X
点检标记:良好—√;有问题—△;当场处理—⊕
机修工修竣—ж;计划修理—▲;有问题不能使用—×
点检实际上是一种状态监测,是按照规定的要求对门吊的指定部位,通过人体感官或检测仪器,进行有无异常状态的检查,使各部分存在的缺陷或隐患能够及时被发现,点检有如下作用:
1)早期发现门吊隐患,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实发事故。
2)可以减少故障重复出现,提高门吊的利用率。
3)可以使交接工人交接内容具体化、规范化,易于执行。
4)可对门吊单机的运转情况积累资料,便于分析、探索维修规律。
③门吊定期保养:
1)金属结构:检查金属结构的连接、裂纹、开裂、变形、断裂、腐蚀等异常现象。
2)门吊及小车运行机构:检查传动轴支座及轴、键、联轴器、齿轮箱体等是否松动,并加以紧固;检查调整制动器的制动间隙,要求接触好、灵敏可靠;检查行走轮转动情况。
3)起升机构:检查钢丝绳是否完好,如有断丝磨损,应按技术规范要求予以更换;检查吊钩、滑轮有无裂纹和严重磨损;检查调整制动器及限位装置,要求安全、灵敏、可靠。
4)润滑装置:对所有轴承、制动器铰点,运动件按规定润滑要求,加注适量符合质量的润滑剂;检查齿轮减速器的油位、油质,并按需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检查各润滑点无漏油。
5)电气及控制装置:检查控制屏,调换触头;检查、调整、更换电动机电刷;检查导电滑架有无松动,限位开关是否灵活、可靠;检查保护装置是否齐全、紧固、可靠。
6)清洁、整齐:清扫门吊的各个部位,要求无尘土、无油垢、无锈蚀;检查和补齐部位缺损件与螺钉并紧固,保持完整。

C. 修理起重机需要有电工操作证吗

起重机属于特种设备的,维修及操作人员都需要办理特种设备作业证的,里面分为机械安装维修和电器安装维修的,这样是可以的

D. 我是一名起重机修理工,没有系统的学习起重机的电器部分希望哪位高手能帮帮忙发给我一些,电路图,电器知

告诉你一本书《起重机常用电气设备手册》,大型书店里有卖。

E. 起重机维修标准

1.驾驶室卫生
2.总电源开关是否正常
3.天车各个安全机构是否正常
4.各个限位机构是否正常
5.制动器工作是否正常,尤其是起升制动器
6.钢丝绳是否有损坏及达到报废标准,钢丝绳润滑情况是否良好
7.运行天车有无异响
8.电气有无老化,接触不良,焦味
9.控制器有无异常

桥式起重机的维护和保养
桥式起重机的维护和保养.. 1

一、 日常保养.. 2

(一) 建立设备检查制度.. 2

1.日检.. 2

2.周检.. 3

3.月检.. 3

4.半年检查.. 4

5.年度检查.. 4

(二) 建立设备责任制和评比制度.. 4

二、 计划检修.. 5

(一) 小修.. 5

(二) 中修.. 6

(三) 大修.. 6

三、 起重机的润滑和防漏.. 6

(一) 起重机润滑的基本要求.. 6

(二) 起重机润滑的方式.. 7

(三) 起重机需润滑的部件.. 7

(四) 起重机润滑剂的种类.. 8

(五) 起重机润滑的注意事项.. 8

(六) 起重机重点部件的润滑.. 8

1. 起重机的减速器.. 8

2. 起重机的起升机构.. 9

3. 起重机的钢丝绳.. 9

(七) 起重机的漏油处理.. 10

1. 漏油原因.. 10

2. 减速器漏油的修理.. 10

为延长起重机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保证安全生产,必须做好起重设备的日常保养和计划检修工作。

一、 日常保养
切实做好检查间隔期间的起重机维护保养工作,是保证起重机正常连续运转的基础。正确地做好检修间隔期间的维护保养工作,可延长检修间隔期,减少检修工作量,提高设备的生产率。

起重机在检修间隔期间的维护保养分为:

值班检查。包括保养、外部检查、清扫、润滑和紧固等。

一级保养。是经常性的保养工作,有起重机操作人员负责,主要包括钢丝绳、卷筒、滑轮、轴承、联轴器、减速器、制动器等的检查、润滑、紧固和调整等。

二级保养。是定期保养工作,它由维修工人负责,包括整台起重机各个机构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一) 建立设备检查制度
为确保起重机的安全运转,首要任务是做好起重机的检查工作。

1.日检
该项与起重机操作人员交接班制度结合进行,主要由交接班的起重机操作人员共同对起重机的重要机电零部件,如吊钩、钢丝绳、各机构制动器、控制器、各机构限位器及各种安全开关动作是否灵敏可靠等进行检查。具体检查项目如下:

检查保护箱的总电源刀开关是否已切断,严禁带电检查。

钢丝绳有无破股断丝现象,卷筒和滑轮缠绕是否正常,有无脱槽、打结、扭曲等现象,钢丝绳端部的压板螺栓是否紧固。

吊钩是否有裂纹,吊钩螺母的防松装置是否完整,吊具是否完整可靠。

各机构制动器的制动瓦是否靠紧制动轮,制动瓦衬及制动轮的磨损情况如何,开位板是否齐全,磁铁冲程是否符合要求,杆件转动是否有卡住现象。

各机构转动件的连接螺栓和各部件的固定螺栓是否紧固。

各电气设备的接线是否正常,导电滑块与滑线的接触是否良好。

起重机检查终点限位开关的动作是否灵活、正常,安全保护开关的动作是否灵活、工作是否正常。

起重机各机构的转动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响。

并于下班前15分钟清扫设备,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2.周检
由操纵该起重机的几位操作人员在每周末共同对起重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周检内容包括:

接触器、控制器触点的接触与腐蚀情况。

制动器制动摩擦片的磨损情况。

联动器上键的连接及螺钉的紧固情况。

使用半年以上的钢丝绳的磨损情况。

双制动器的起升机构,每个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

各电气限位开关是否灵敏可靠。

3.月检
起重机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电、钳工)共同对起重机进行检查。月检的内容除包括周检内容外,还包括以下内容:

电动机、减速器、轴承支座、角形轴承箱等底座螺钉的紧固情况及电动机电刷的磨损情况。

钢丝绳压板螺钉的紧固情况,使用3个月以上的钢丝绳的磨损及润滑情况。

管口处导线绝缘层的磨损情况。

各限位开关转轴的润滑情况。

减速器内润滑油的油量。

平衡轮处钢丝绳的磨损情况。

开式齿轮转动的润滑情况。

4.半年检查
可与起重机的一级保养结合起来进行,操作人员与修理人员共同进行。半年检查的内容除了包括周检、月检内容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控制屏、保护箱、控制器、电阻器及各接线座、接线螺钉的紧固情况。

端梁螺钉的紧固情况。

制动电磁铁汽缸的润滑情况,液压制动电磁铁的油量及油质情况。

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情况。

金属结构变形及有无开焊情况。

车轮啃道情况。

5.年度检查
可与起重机的二级保养结合起来进行,除半年检查的全部内容外,还应检查金属构件有无裂纹、焊缝有无锈蚀;大小车轮磨损状况;测量大车跨度及大车轨道跨度差;测量主梁的静挠度并进行静、动负荷试车;对起重机进行全面润滑。

(二) 建立设备责任制和评比制度
为确保起重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落到实处,各单位应建立定机定人的岗位责任制。定机定人岗位责任制的优点如下:

便于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加强操作者对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的责任感。

便于开展维护保养设备的红旗竞赛,提高设备的完好率,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专人操作,便于操作者了解设备的特殊性能和缺陷,从而可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潜力。

按照谁使用时保养的原则,由一人一班作业的起重机实行自用自养;几人轮班作业的起重机由每班个人保养。定人定机制度一经确定不允许随便变更,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操作者应经领导批准,办理变更手续后方可操作。

企业应根据不同情况,对起重机的保养状态进行检查评比,开展竞赛活动,这对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安全生产时有重大意义的。

对起重机保养状态的评比标准见表8-1。

检查项目
等级
检查内容

清扫

经常彻底清扫设备,保持设备整洁,无油污

合格
能按时清扫,基本上整洁,无油污

不合格
不合乎上述条件

润滑


正确按时润滑,保持规定的油位、油量

合格
基本上按时润滑设备

不合格
不合乎上述条件

交接

按时认真交接,交接清楚、记录完整

合格
按时交接,能填写交接记录

不合格
不合乎上述条件

操作

认真遵守操作规程,严守工作岗位

合格
基本上遵守操作规程

不合格
有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

事故及故障

认真细致检查设备,消除隐患,无事故

合格
能按规定检查设备,偶有故障但无事故

不合格
有事故或常有故障

凡经检查评比有四项以上达到“好”而没有“不合格”者为甲等设备;没有不合格项目为乙等设备,达不到乙等设备的列为丙等设备。其中的事故和故障指责任事故。

设备保养状态的评比工作由车间主任组织,设备员、维修班长和生产班长或班组设备员具体执行。对设备要做到周检查,月评比,年终进行总评。对在维护保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操作者,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严重失职,造成设备失修和重大责任事故的操作者,要给予批评教育,甚至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二、 计划检修
桥式起重机的计划检修是在计划规定的日期内对起重机进行维护和修理。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起重机过度磨损或意外损坏,及时消除设备隐患,使起重机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起重机的安全运转,达到以最短的停歇时间和最低限度地维修费用来完成起重机的维修工作,从而实现增产节约、降低成本的目的。计划性检修按常规可分为小修、中修、大修。

(一) 小修
小修的任务是排除在机构运行和保养中发现的故障,通过修理和更换部件使机械恢复正常工作。小修是局部的修理,花费时间短,坏什么修什么,其维修内容主要包括:

对整台起重机的机械转动部分、电气设备部分和金属结构部分进行全面检查。

对所有润滑点按各自的润滑周期进行清洗、换油润滑。

对个别零部件的拆检、更换或修理。

对某些电气元件的修理或更换。

对于有破损趋势的机电零部件,应作为可预见性修理内容做好技术准备工作,以便在下一周期修理时进行处理。

(二) 中修
中修是对起重机进行部分分解,修复或更换磨损的零部件,校正起重机的几何位置和精度,保持起重机的工艺性能。其维修内容除包括小修的全部内容外,还包括:

对工作频繁、负荷较大的机电部件进行拆检、清洗、修理或更换并润滑。

按计划对做好技术准备的机电部件进行更换。

对起重机电气线路进行全面检查,更换部分老化接线和破损电气元件。

(三) 大修
大修是全部解体、拆卸检查每个部件,修理可修的零件、更换不可修的零件或个别部件,要求起重机大修后达到或接近出厂规定的技术标准和力学性能。其维修内容主要包括:

机构部分的各机构全部分解,包括减速器、联轴器、卷筒组、车轮组及取物装置等部件,更换损坏和已达到报废标准的零部件,清洗后重新装配并加油润滑,更换钢丝绳、各机构制动器及其打开装置。

各机构电动机应进行分散、烘干、组装并加油润滑,更换破损严重的电动机。更换各机构制动器的打开装置;更换各机构破损的凸轮控制器;检修保护柜或更换保护柜;更换全部线路的接线,重新配线安装;更换照明信号系统的控制板等。

金属结构部分,对已出现下挠或旁弯的主梁进行矫正修理并加固;对整台起重机全部清洗干净并涂漆2遍加以保护。

经大修后的起重机要进行调试,然后按静、动负荷试车程序进行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三、 起重机的润滑和防漏
(一) 起重机润滑的基本要求
起重机的润滑是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润滑情况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各机构的运转与机件寿命,而且还会影响安全生产和生产效率。因此,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必须经常检查起重机各润滑点的润滑情况,按时补充和更换润滑剂。

润滑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凡有轴和孔动配合的地方,以及有摩擦面的机械部分,都要定期润滑。由于起重机使用条件(运用率和使用环境等)不同,对不同部位的润滑,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掌握。

(二) 起重机润滑的方式
起重机各机构的润滑方式分为分散润滑和集中润滑。

中小型起重机一般采用分散润滑。润滑时使用油枪或油杯对各润滑点分别注油。分散润滑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润滑可靠,维护方便,所用润滑工具易于购置,规格标准,成本较低等。缺点是:润滑点分散,添加油脂时要占用一定时间,外露点多,易受灰尘覆盖或异物堵塞。

大起重量起重机、冶金专用起重机多采用集中润滑。集中润滑分手动泵加油和电动泵集中加油两种。集中润滑可以定时定量润滑,从一个地方集中供应多个润滑点,可减少维护工作量,提高安全程度和保持环境卫生。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高。‘

(三) 起重机需润滑的部件
三班制正常工作的桥式(龙门式)起重机各需润滑部件和润滑周期间表8-2。

表8-2 桥式(龙门式)起重机需润滑部件和润滑周期

序号
零部件名称
润滑周期
润滑材料
备注

1

钢丝绳

15-30天
合成石墨钙基润滑脂(SYB1405-65)、钢丝绳脂、黄干油

2

减速器

6个月
夏季:HL-30齿轮油

HJ-50机械油

冬季:HL-20齿轮油

HJ-40机械油

3
齿轮联轴器
3个月
钙基润滑脂(SYB1401-62)

钠基润滑脂(SYB1401-62)

4
十字联轴器
每周

5
滚动轴承
6个月
钙基润滑脂(SYB1403-59)

6
工作滑轮
3个月
钙基润滑脂(SYB1403-59)

7
制动电磁铁的汽缸
6个月
钙基润滑脂(SYB1403-59)

8
接触器、控制器、限位开关的转轴,主令控制器和凸轮控制器的滚轮

每周

40#-50#机械油

用小型油壶或用铁丝点注2-3滴即可

9

控制器杠杆和各转动轴

每周
钙基润滑脂

钠基润滑脂

40#-50#机械油

少量

10

鼓形控制器的触头

每天
40#-50#机械油
把微量油倒在干净的布上擦

11
液压电磁铁、液压推动器
6个月-1年彻底更换
25#变压器油(SY1351-65)

10#航空油(SY1181-65)

12
夹轨器齿轮和各转动轴

每周

40#-50#机械油
龙门式起重机

(四) 起重机润滑剂的种类
润滑剂分为润滑油、润滑脂和固体润滑剂三大类。

润滑油石应用最广的液体润滑剂,起重机上常用的润滑有机械油、齿轮油、气缸油等。

润滑脂是胶状润滑材料,俗称黄油、干油,它是由润滑油和稠化剂在高温下混合而成的,实际上是稠化了的润滑油,有的润滑脂还加有添加剂。

固体润滑剂常用的有二硫化钼、石墨、二硫化钨等。

(五) 起重机润滑的注意事项
润滑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清洁。使用前查看仔细,发现杂质或脏物时不能使用,使用时注意润滑剂的变化,如发现已变质失效,应及时更换。

经常认真检查润滑系统和各部位密封状态和输脂情况。

温度较高的润滑点要增加润滑次数并装设隔温或冷却装置。

按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润滑材料,不同牌号的润滑脂不能混合使用。

各机构没有注油点的转动部位,应视需要用加油工具把油加进各转动缝隙中,以减少磨损和防止锈蚀。

潮湿的地方不宜选用钠基润滑脂,因其吸水性强而且易失效。

采用压力注脂法,应确保润滑剂进到摩擦面上。如因油脂凝结不通畅时,可采取稀释法疏通。

凡更换油脂时,务必做到彻底以旧换新,清洗干净,封闭良好。

(六) 起重机重点部件的润滑
1. 起重机的减速器
起重机上大、小车运行机构和起升机构的减速器通常采用油浴法润滑。由于起重机的减速器齿轮常在重载冲击和时开时停地条件下工作,故应采用比一般减速器用油黏度大些、油些更好的润滑油。表8-3为起重机上述蜗轮减速器以外的减速器选择用油的参考。

表8-3 起重机上减速器润滑油的选用表

起重量/t
温度条件
推荐用油品

<10
不超过50度
N68机械油

10-15
不超过50度
N100机械油、11#汽缸油

>15
不超过50度
N100、N150机械油,24#汽缸油

各种起重量
冬天露天
N68机械油

高温环境
38#-52#汽缸油,20#齿轮油

减速器半年清洗换油一次,常与检修同时进行。减速器中的油位应不低于游标的下刻度线。当缺油时,加油不应超过油标的上刻度线,使最低齿轮的一个整齿浸入油中,即足以保证充分润滑。

减速器中的滑动轴承,采用旋盖式的脂杯,在一般温度下可用1#盖基脂,每班加脂1-2次,每次旋盖1-2转;在高温条件下,则宜采用稠度较大的钙钠基脂,每班需加脂2-3次,每次旋盖1-2转。

减速器中的滚动轴承,在正常温度下宜采用钙基脂,半年换脂一次。

在大型起重机减速器上,一般装有油泵对轴承供油,只需检查油位及油泵的工作情况,以保证正常的润滑。

2. 起重机的起升机构
因为起重机的起升机构较其他机构运动更为频繁,故更应经常进行润滑,其中滚动轴承、滑动轴承及吊钩销轴等盖基脂润滑,而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应采用钠基脂润滑,并通过油杯或油孔加油。在正常温度下工作的起重机,每周加油2-3次,而高温车间的起重机每天加油不少于1次。吊钩组的滚动轴承在正常工作温度下,采用钙基脂润滑,每隔3-6个月加油1次,而在高温情况下采用钠基脂润滑,每天加油1次。

起升机构的制动器轴承采用钙基脂润滑,杠杆轴及棘轮需涂上一层钙基脂或工业凡士林,连杆摩擦表面用N46机械油润滑,终点开关零件的润滑,每月不少于2次,应按部件结构特点,分别采用润滑油和盖基脂润滑。

3. 起重机的钢丝绳
为了提高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在编制钢丝绳时,预先将麻芯浸足润滑油或脂,或者把钢丝绳浸泡在油或脂中,让油、脂黏附在整个钢丝绳的所有部位。在工作时,钢丝绳拉伸和卷曲时受到挤压,这时麻芯内的油就被挤出,使钢丝绳不断得到润滑。因此,钢丝绳需要定期补充润滑剂。

麻芯浸油方法是先把钢丝绳清洗干净,然后根据表8-4选择钢丝绳麻芯所用润滑油,把油加热到60度左右,将钢丝绳浸泡在热的油液中,浸渍1-2天即可。

表8-4钢丝绳麻芯用油选择参考表

工作条件
钢丝绳直径/mm
工作条件
钢丝绳直径/mm

<25
>25
<25
>25

冬季露天

春秋露天

夏季露天
N32

N46

N100
N46

N68

N150
常温车间

在高温环境
N46

N100
N68

N150

对使用中的钢丝绳要定期进行表面涂油。钢丝绳外部涂油的方法是:高温和露天情况下最好30-50天涂一次,常温或室内下最好100-120天涂一次,且定期涂高粘度的油或脂。

钢丝绳外部涂油、脂的选择见表8-5。

表8-5 钢丝绳用油、脂的选择参考表

钢丝绳直径/mm
工作条件
润滑油
润滑脂

<40
常温车间

夏季露天

冬季露天

高温环境
11#汽缸油

24#汽缸油

11#汽缸油

38#汽缸油
钙基脂

铝基脂

铝基脂

二硫化钼脂

>40
夏季露天

冬季露天

高温环境
24#汽缸油

11#汽缸油

38#汽缸油
二硫化钼脂

铝基脂

二硫化钼脂

(七) 起重机的漏油处理
起重机的漏油主要是指减速器漏油。减速器漏油,特别是小车运行机构的立式减速器漏油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它不仅造成油的浪费,污染车体,而且影响机械寿命,影响操作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下面工作人员的工作和卫生。

1. 漏油原因
通常减速器漏油的部位及其漏油原因如下。

减速器壳体结合面漏油,其原因是:壳体结合面加工粗糙,达不到加工精度要求;减速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壳体变形造成结合面部严密;箱内油量过多。

减速器轴承盖漏油,其原因是:轴承盖与轴承孔间隙过大;盖内的回油泡堵塞;轴与盖之间的密封装置损坏。

观察孔处漏油,其原因是观察孔结合面不平;螺钉松动或纸垫损坏。

油标处漏油,其原因是油标直径太小或油量过多。

2. 减速器漏油的修理
首先要检查漏油的部位和原因,然后采取措施。

对壳体结合面不平可采取刮研结合面的方法。刮研前要检查测量轴承孔的尺寸,若有余量时,应将壳体结合面刨去2-3mm,然后刮研,达到要求后,将上、下箱体结合重新镗孔。在组装时应保证结合面的紧密,用0.03mm的塞尺不能塞入为宜。刮研结合面是比较有效而彻底的方法,但太费工。

在下箱体的结合面铣出(或手工铲出)一回油槽,使外渗的油通过油槽返回箱内。油槽开成斜坡式,在轴承外稍深些,宽度5mm左右。

如在轴承盖的下部漏油,说明轴承盖间隙太大,应更换配合紧密的轴承盖。

如观察孔盖较薄,应换用5mm厚的钢板制成的盖板,保证与箱体结合良好。

油标探针应和油标孔紧密结合。

保证减速器呼吸孔的畅通。

在减速器的结合面和轴承盖,采用液体尼龙密封胶或洋干漆密封,是解决漏油的有效而有经济的方法。在涂密封胶前,应注意把需涂敷部位彻底清洗干净。对于减速器的透盖采用橡胶密封圈密封效果较好。

采用新的润滑材料,实践证明,中小型低速转动的减速器采用二硫化钼作为润滑剂,可解决漏油问题。

F. 起重机械的维修,重大维修,改造有何区别

起重机械的维修,重大维修,改造的区别在于,维修是指日常的维护保养,内解决使用中的容小故障。重大维修是对起重机械影响操作的大故障进行配件的修理或者置换,不改变其原有的特性,而改造是对起重机械的原有形状或者部分特性的改变。

G. 起重行车常见故障及其维修

1起重机常见的故障分析
1.1开关问题和电气问题
开关问题的出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购买器械时,器械本身的质量没有达到标准,导致使用过程中开关异常;二是在安装器械时,由于技术失误或是工作人员没有细心安装导致开关故障,使起重机在工作结束后无法关闭,进而引发更为严重的问题。
相关的电阻器被烧毁、阻值不正常发热、相关的控制器挡位闭合出现混乱问题、不能正常归于零位,易导到触头被烧坏现象等问题出现。
1.2车轮和制动设施故障
车轮故障主要指车轮发生啃轨现象,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包括:操作方法不合理,或是超负荷工作时间过长,导致架桥变形,车轮发生位移现象,以及安装过程不符合实际规范。
制动设施故障的主要表现:长期异常磨损,制动器位移,制动片破损;由于主弹簧松懈使制动力矩比缩小;由于过高的温度使制动轮出现猫眼现象;电压过高使元件和流线圈等烧毁;制动液推杆远离指定位置等。
1.3钢丝绳跑槽和过卷问题
钢丝绳跑槽主要是起重机在进行工作时,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是使用蛮力进行操作,导致钢丝绳损伤或是散乱,如果在实际操作中歪拉斜吊,极易出现钢丝绳跑槽现象,情况严重会导致钢丝绳断裂,最终损坏被吊物和吊钩。
过卷问题主要是由于钢丝绳报废、定轮动轮组损坏,情形严重会导致所吊物和吊钩同时坠地,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这种现象的发生有很多原因:在进行操作时由于接地出现问题,导致线路出现短路的现象,使组件的配合出现误差,最终出现过卷问题;抱闸的紧度不够从而引发过卷问题。另外,操作控制器时出现失误,也会引发过卷现象。

2起重机械常见故障的处理措施
2.1解决开关问题和电器元件问题
解决开关问题,应在使用前对开关进行一定的测试,检查开关是否存在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开关,及时进行更换处理。将开关的外壳打开,检查电线设备是否接入,如果安装存在问题,必须重新进行安装;如果是质量存在问题,则需要购买相同型号、厂家的开关,所购买的开关必须与电路相适应才能进行安装。
此外,应该定期检查起重机的对接线,避免发生短路现象,对安装的零件一一检查,及时更换损坏的相关零配件。缩短电动机工作的时间,避免由于工作负载,导致电动机温度过高,最终出现电阻烧毁问题。将起重机负重及时减小,以此来降低主钩电阻器故障的产生。为了加快散热,一定要缩短低挡位运行的时间。
2.2解决车轮和制动设施问题
面对车轮啃轨问题,应该在明显沉降的轨道下垫放钢板,以此来提高车轮的稳定性。另外,及时检查两组动轮,如果出现问题及时更换,保障两个动轮相同。及时将速度不匀的联轴齿轮与减速器更换。
防止制动设施问题的出现,首先应及时调整制动的物件,保障其符合标准;及时更换磨损过度的制动片;经常清洗制动轮,使用煤油清洗后,应该添加适当的润滑剂,避免产生卡顿问题;拧紧螺母,防止推杆与制动器脱离;对制动架进行调整,通过制动带、制动轮重合现象,抵消高温。
2.3解决钢丝绳跑槽和过卷问题
解决钢丝绳跑槽问题时应该规范工作人员操作的方法和流程,强化管理制度和监管工作。根据钢丝绳的特点,选取合理的防护措施,主要的防护内容包括:锈蚀、磨损、绳体变形等。
面对过卷问题,应该安装报警装置,在钩组与极限横尺相碰时,极限开关断开常闭点,报警装置闭合常开点,报警铃声响起,随后立刻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H. 单梁桥式起重机的电路及修理办法

1 吊钩
(1)拆卸检查吊钩、轴、横梁、滑轮、轴承并清洗润滑
(2)检查危险断面磨损状况
(3)吊钩的试验
(4)板钩检修(1)吊钩、横梁、滑轮轴、不准有裂纹,螺纹部分不应松脱,轴承完好,转动滑轮,螺纹退刀槽处有刀痕或裂纹者应更换。
(2)危险断面磨损超过原高度的10%的应作更换。
(3)大修后,吊钩应做试验检查,以1.25倍的额定负荷悬吊10分钟,钩口弹性张开量不应超过钩口尺寸的0.25%,卸载后不应有永久变形和裂纹;
(4)板钩铆接后,板与板的间隙,不应大于0.3mm
2 钢丝绳
(1)断丝检查
(2)径向磨损量
(3)变形检查
(4)钢丝绳润滑 (1)1个捻距内断丝数超过钢丝总数10%的应按标准报废
(2)钢丝径向磨损超过原直径40%的,整根钢丝绳应报废
(3)钢丝绳直径缩细量至绳径70%的扭结,绳芯处露,断股者应报废换新钢丝绳
(4)润滑前先用钢丝刷,煤油等清洗,用钢丝绳麻脂(Q/SY1152-65)或合成石墨钙基润滑指(SYA1405-65)浸涂饱和为宜
3 滑轮组
(1)拆洗检修滑轮组,检查裂纹
(2)滑轮槽的检修
(3)轴孔的检查
(4)装配 (1)滑轮轴不得有裂纹,轴颈不得磨损原直径30%,圆锥度不大于5%,超过此值即应更换
(2)用样板检查滑轮槽形,径向磨损不应超过壁厚的30%,否则应报废。不得超过标准者可补修,大修后用样板检查,其底部与侧向间隙均不应大于0.5mm,轮槽中心线与滑轮中心线的偏差不应大于0.2mm,绳槽中心对轮廓端面的偏差不应大于1mm
(3)大修后,轴孔允许有不超过0.25CM2 的缺陷,深度不应该超过4mm
(4)装配后,应能用手灵活转动,侧向摆动不得超过D/1000。D-滑轮的名义直径
4 卷筒
(1)卷筒绳槽
(2)卷筒表面
(3)卷筒轴
(4)装配与安装 (1)绳槽磨损超过2mm应重新车制,大修后绳槽应达到图纸要求,但卷筒壁厚不应小于原厚度的81%
(2)卷筒表面不应有裂纹,不应有明显的失圆度,压板螺钉不应该松动
(3)卷筒轴上不得有裂纹,大修理后应达到图纸要求,磨损超过名义直径的5%时,应更换新件
(4)卷筒轴中心线与小车架支承面要平行,其偏差不应大1mm/m,卷筒安装后两轴端中心线偏差应不大于0.15mm

5 车轮
(1)车轮踏面磨损
(2)两个相互匹配车轮的直径偏差
(3)轮缘磨损与折断,变形
(4)车轮裂纹
(5)踏面椭圆度
(6)车轮组装配(1)车轮踏面磨损量超过原厚度的15%时应更换新件,没超过此值,可重新车制、热处理修复。车轮直径应在公差范围内,表面淬火硬度HB300~500,对车轮直径大于Φ400mm的淬火层厚度应大于20mm;小于Φ400mm时,淬火层厚不应小于15mm。
(2)主动车轮直径偏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0.1%,从动车轮则不应超过0.2%,电动葫芦车轮直径偏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1%,从动车轮不应超过0.2%;电动葫芦车轮直径偏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1%
(3)轮缘磨损量达原厚的50%或折断面积超过30mm2应报废,轮缘厚度弯曲变形达原厚度20%应报废。
(4)车轮发现裂纹则应报废
(5)车轮踏面椭圆度达1mm应报废
(6)安装好的车轮组件,应能手转动灵活,安装在同一平衡架上的几个车轮就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允许偏差为1mm
6 车轮轴与轴承
(1)轴颈的检修
(2)裂纹的检修
(3)滚动轴承的检修
(4)滑轮轴承间隙的检查
(5)轴键间隙检查 (1)轴颈在大修后的椭圆度、圆锥度不应大于0.03mm
(2)用磁力或超声波探伤器检查轴,轴上不得有裂纹,划伤深度不得超过0.03mm
(3)圆锥滚子轴承内外圈之间允许有0.03~0.18mm范围内的轴向间隙。轴承压盖调整间隙应在0.5~1.5mm的范围之内
(4)轴与轴瓦的允许间隙(mm)如表a
轴颈 主动轴间隙 从动轴间隙
20~40 0.6 1.2
40~90 0.8 1.6
(5)轴与键的径向允许间隙(mm)如表b
轴径 20~40 径向允许间隙0.1~0.3
41~90 0.1~0.4
键槽与键侧向允许间隙(mm)如表c
轴径 20~40 径向允许间隙0.1~0.2
41~80 0.2~0.3
>80 0.3~0.5

7 齿轮与减速器
(1)拆解减速器清洗检查齿轮磨状况
(2)齿面的检查
(3)轴的检修
(4)轴承的检修
(5)装配检查
①中心距:用千分尺或专用的游标卡尺测量齿轮的中心距离
②齿侧齿顶间隙,可用压铅丝法测量
③啮合面积的检修
(6)运转试验(1)起升机构减速器第一轴上的齿轮磨损量不应超过齿厚的10%,其余则应小于20%;大小车运行机构减速器第一轴上齿轮磨损不应超过15%,其余则应小于25%。
(2)齿面点蚀损坏啮合面的30%,且深度达原齿厚的10%时应报废齿轮,轮齿不应有裂纹或齿轮不能有断齿。否则更换。
(3)轴上不得有裂纹,轴的弯曲度全长不应超过0.03mm/m,超标则校直。
(4)大修后轴承的径向间隙允许偏差(单位:mm)
轴径内径 允许间隙
17~30 0.02
35~50 0.03
55~90 0.04
(5)装配时检查以下3项:中心距、齿侧间隙、啮合面积的偏差(mm)
①中心距允许偏差
中心距 <100 100~200 250~400 >500
允许偏差 ±0.07 ±0.09 ±0.12 ±0.15
②齿侧间隙允许偏差齿顶间隙允许值为0.25m,m-模数
中心距 80~120 120~200 200~300 320~500 500~800
齿侧间隙 0.13~0.26 0.17~0.34 0.21~0.4 026~0.53 0.34~0.67
中心距 80~120 120~200 200~300 320~500 500~800
③用涂红丹的方法检查。啮合面积不低于齿高的45%,齿宽的60%
(6)减速器箱体接合面(剖分面)在任何部位不允许有砸、碰及严重划伤,边缘高点、翻边等,并且剖分面贴合后间隙都不应超过0.03mm,并保证不漏油。平行度在1m以上不得大于0.5mm;在空载情况下,以1000r/min拖动运转,正反转各不小于10分钟,启动时电动机不应有振动,撞击和剧烈或断续的异常声响;箱体内温升不得超过70℃,且绝对温度不高于80℃;轴承温升不应超过40℃,其绝对值不应超过80℃

8 联轴器
(1)齿形联轴器齿面检修
(2)内、外齿圈端面对中心线的摆动量的检验
(3)当轴的中心线无倾斜时,检查联轴器安装径向位移
(4)无径向位移时,因两联轴器的不同心所引起的外圈车线的歪斜角检查
(5)用中间轴联接的齿形式联轴器径向位移 (1)可参考部分

(2)内外圈端面允许摆动量(mm)
直径D
允许摆动量 40~100 100~200 200~400 400~800 80~120000
±0.01 ±0.02 ±0.0 ±0.08 ±0.120
(3)两根轴的允许径向移量,根据模数不同,其值为0.4~3.2mm
模数(m) 2.5 2.5 3 3 3 4 4 4
齿数(Z) 30 38 40 48 56 48 56 62
径向位移(mm) 0.4 0.65 0.8 1 1.25 1.35 1.6 1.8
(4)内齿圈轴线歪斜角允许在0°30'范围内
(5)径向位移最大值Ymax=0.00873A,A-两外齿中心量起的中间轴长度
9 制动器
(1)制动摩擦片检修
(2)制动轮检修
①制动轮表面
②制动轮与摩擦片的接触面积及其中心线的偏差
③制动轮安装后,轮缘摆幅检查
④制动轮与联轴器的安装
(3)小轴、心轴、轴孔的检修
(4)制动臂与工作弹簧
(5)制动器杠杆系统 (1)其磨损量不应超过原厚度的50%,铆钉应下沉≥2mm
(2)包括制动轮工作表面、制动轮与摩擦片接触的面积等项标准
①制动轮工作表面糙度不低于Ra=16μm,HRC不低于50,深度2mm处不低于HRC40;工作表面凹痕或单边径向磨损量达1.5mm时应重新车制及热处理。加工后的制动轮厚度:对起升机构不应小于原厚度的70%,对运行机构不应小于原厚度的50%制动轮大修后,D≤200mm的径向跳动不应大于0.05m,D>200mm的径向跳动不应大于0.1m
②接触面积不小于摩擦片总面积的80%;二者中心线的偏差值为:当D≤200mm时,不应超过2mm,D>300mm,不应超过3mm
③制动轮安装后允许的摆幅(mm)
制动轮直径D ≤200 >200~300 >300~600
允许摆动 径向 0.10 0.12 0.18
端面 0.15 0.20 0.25
④与联轴器相连接的制动轮,应把制动轮安装在靠近电动机(或减速器)的一侧
(3)小轴、心轴磨损量达名义直径的20%时应修复,超过此值应更换
(4)制动臂和工作弹簧不能有裂纹和断裂
(5)空行程不得超过衔铁冲程的10%,试车时应反映灵敏可靠

10 起升机构及小车部分
(1)起升机构的轴
(2)电动机与减速器的位移检查
(3)卷筒和减速器轴线偏差
(4)小车轮距偏差
(5)小车轨道标高偏差
(6)轨道中心线离承轨梁设计中心线的偏差
(7)小车轨道接头偏差
(8)小车轮端面水平偏差
(9)小车轮端面偏差
(10)小车轮踏面偏差
(11)小车轮距偏差 (1)探伤检查起升机构的主轴和传动轴,不允许有裂纹
(2)应符合联轴器的安装要求

(3)在轴承座处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mm/m

(4)由于小车轮测量的小车轨距偏差:当轨距≤2.5m,允许偏差为±2mm,且主从动轮相对差不大于2mm,当轨距>2.5m,允许其偏差不大于±3mm,且主动轮相对差不大于3mm
(5)当小车轨距≤2.5mm,允许偏差为3mm;轨距>2.5m,允许偏差为5mm
(6)箱形单梁允许偏差为:不得大于1/2δ,δ-腹板厚度(mm),单腹板梁允许偏差为:不小于10mm,箱形双主梁允许偏差为:2~3mm
(7)轨道接头处标高偏差及中心线偏差≤1mm
(8)水平偏差不应大于1/1000,且两主动轮偏斜主向相反,1-测量长度
(9)不得大于D/400
(10)所有车轮踏面都必须在1个平面内,偏差不应大于0.5mm
(11)允许相对偏差为4mm
11 大车运行机构
(1)车轮偏差
(2)同一平衡梁上的车轮检查
(3)轨道外观检查①轨道外观检查
②纵向倾斜度
③轨距偏差
④两根轨道相对高差
(4)夹轨器检修
(5)由车轮测量出的起重机跨度偏差
(6)由车轮量出的对角线偏差 (1)大车车轮的水平,垂直偏差与小车轮相同
(2)同一平衡梁上的两个车轮的对称平面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mm
(3)包括外观、倾斜度,轨距等项的技术标准
①轨道不应有裂纹、轨顶、轨道头侧面等磨损量不应超过3mm
②起重机轨道纵向倾斜度不应大于5/1000
③其值≤10mm
④同一断面内的两根轨道相对标高偏差≤10mm

(4)钳口磨损量超过原厚40%的应更换,电动夹轨器要经常注意调节安全尺,使其指针在规定的位置
(5)当跨度L≤30m,跨距偏差不应大于5mm,当L>30m,跨距偏差不应大于8mm
(6)当跨度≤30m,偏差不应大于5mm,当L<30m,其偏差不应大于10mm

1 主梁几何形状
(1)主梁上拱度检验
(2)主梁下挠度检验
(3)水平旁弯检验
(4)腹板波浪形变形 (1)跨中拱度为L/1000,允许偏差为上拱度的20%
(2)满载跨中弹性下挠量≤L/700,空载跨中下挠变形不应超过0.6/1000L。超过此规定值,应修复并加固
(3)跨中水平旁不应大于L/2000
(4)受压区波峰不应大于0.7δ,受拉区波峰不应大于1.2δ,δ-腹板厚度
2 桥架组装
(1)水平方向两对角线检验
(2)垂直方向两对角线检验
(3)小车轨道至桥架纵向中心距离偏差 (1)箱形梁允许偏差为5mm;杵架梁允许偏差为10mm
(2)允许偏差10mm
(3)允许偏差应小于3mm
3 箱形架
(1)裂纹的检验(2)金属结构涂装及防腐 (1)金属结构不应有裂纹和焊缝开裂处
(2)应保持涂装的完好,防止腐蚀,其腐蚀量不得超过原厚的10%,修后涂漆
4 桁架杆件桁架节点间主要受力杆件的弯曲度桁架主要受力件(压杆)的弯曲不应超过1/1000,但最大不应大于2mm 1-杆件计算长度

桥式起重机大修理项目及技术标准(电器设备部分)
序号 元器件 大修理项目 技术标准
1 电动机 (1)拆开电动机,清洗轴承并换新润滑油,测量定子、转子绝缘电阻
(2)电动机轴的检修
(3)绕组的检修
(4)端盖止口配合间隙的检验
(5)滑环与电刷的检修(1)对于新安装的电动机定子绝缘电阻应大于2MΩ,转子绝缘电阻应大于0.8MΩ;对使用中的电动机,定子绝缘电阻应大于0.5MΩ,转子绝缘电阻大于0.5MΩ;如达不到一标准,应拆下来干燥;在烘干情况下(50~70)定子绝缘电阻达1MΩ,转子绝缘电阻应大于0.5MΩ
(2)大修理后电动机轴不得有裂纹,弯曲度不得超过0.2mm,轴颈应达到图纸要求
(3)绕组不允许有损伤,保证涂漆完好,在修理时,不准用汽油、机油、煤油等液体擦洗绕组
(4)端盖止口配合间隙如表(mm)
端盖轴承孔的间隙,不应大于0.05mm
端盖止口外径 300 500 800 1000
最大间隙 0.05 0.10 0.15 0.20
(5)刷架弹簧压力不应低于0.05~2.00NCM2,1台电动机上所有电刷压力应一致,电刷与刷握的间隙不应大于0.2mm,滑环表面不允许有灼许和深沟;电刷与滑环必须接触良好,滑环椭圆度不应超过0.02~0.05m_
2 控制器与接触器 (1)拆卸清洗
(2)调整压力、检修触头 (1)手柄应转动灵活,无卡住现象。
(2)触头正常压力为10~17N,触头磨损大于3mm,触片不应大于1.5mm
3 电阻器 (1)拆开清理
(2)电阻片 (1)锉掉氧化层,拧紧螺钉,用石棉纸校正各电阻片的间距
(2)发现裂纹可以补焊,整片断裂应更换新件
4 限位开关 (1)清理检修磨损件
(2)调整 (1)更换磨损件,拧紧螺钉,要求限位器动作灵敏可靠
(2)当吊钩滑轮组上升至起重机主梁下盖板300mm时,其上升限位开关应动作,起重机运行至距轨道端200mm或两台起重机相近约300mm,行程开关动作
5 集电器 (1)磨损、变形的检修
(2)检查瓷瓶 (1)钢铝磨损不应大于原直径的25%,如有变形应校正
(2)拧紧螺钉;瓷瓶绝缘电阻不得少于1MΩ
6 导线 (1)更换老化、绝缘不良的导线、套管
(2)检查绝缘 (1)按需要更换导线和套管,弯管曲率半径不应小于管径的5倍,管子弯曲度不应小于90°
(2)导线与地面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
7 避雷与接地测量绝缘电阻,检查接地与避雷装置接地电阻应小于4Ω,接地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150mm2的镀锌扁铁,10mm2裸铜线。30mm2的镀锌圆钢;司机室和起重机本体的接地连接采用4×10mm镀锌扁铁,连接线装置不应少于两处
8 照明 更换导线检查灯具和低压变压器 更换损坏件,保证安全
9 电缆卷筒 调节电缆卷筒卷绕力矩,使电缆和起升机构或大车运行机构保持平衡 调整卷绕力矩

九、负荷试验与交工验收
1、负荷试验前的准备
(1)关闭电源检查所有连接部位的坚固情况。
(2)检查钢丝绳在卷筒、滑轮组中的缠绕状况是否正常。
(3)用兆欧表检查电路系统和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4)对各润滑点注油脂,检查各减速器、制动器、液压罐等按规定加油。
(5)清除大车运行轨道上,起重机上及试验区域内妨碍负荷试验的一切物品。
(6)准备好负荷试验用的重物,最好能组合成额定负荷50%、75%、100%、125%的重物。
(7)指定人员:如司机上检验人员、地面指挥人员、栓挂钩起重人员、与试验无关人员必须离开起重机试验现场。
2、空负荷试验:
分别开动各机构,先以低速挡试运行,再以额定速度运行。同时观察各个机构的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支撑装置、工作装置应能平稳地工作,不得振动与冲击现象。
3、静负荷试验:
小车在桥架中间位置,事先准备好的重物按额定起重量的50%、75%、100%、125%加戴,将1.25倍额定负荷的重物起升至地面约100mm,悬停10分钟,并用水平仪测量法,测量桥架变形量,然后放下重物,按此法重复试验三次,桥架应无永久变形。
4、动负荷试验:
以额定负荷的1.1倍,进行试验。各机构每次连续运转时不可太长,但累计时间不应小于1h。在试验中检查各机构运行是否平稳,各制动器安全装置限位装置的工作是否平稳,各制动器安全装置限位装置的工作是否灵活,准确可靠。各轴承处及电动、液动等元件是否正常,动负荷试验后,应检查金属结构的焊接质量和机械连接的质量,并检查各部位连接螺栓的坚固情况。
5、交工验收:
起重机负荷试验后,修理单位与使用单位应办理交工验收手续。认真填写验收报告,通知甲方,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维修
施 工 方 案

为了保证起重机安装工作顺利进行,使起重机在安装过程中,贯穿过程在安全有序的工作状态下,就必须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施工,让每个作业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得心应手,特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一、起重机的安装概况
本机起重量Q=3吨,跨度L=13.5米,起重高度H=9米,大车运行速度 20米/分。
二、安装前的准备
(1)安装现场的选择
安装现场应有足够的面积以满足安装翻转起吊的需要,场地应有电源以备接通焊机和其它电动工具。
(2)设备和工具的准备
本工期需焊机2台,氧气乙炔2套,手拉葫芦2台,垫木梯子以及吊具和吊车,甲方提供。
(3)材料的准备
本工程所用的钢轨、压板、夹板、螺栓、制作车档所用的板材以及滑线用的材料和焊条,根据实际需要量要备足。
(4)人员安排
参加本期工程的人员:电工2名、钳工2名、焊工2名、起重工2名、安全负责人1名。
三、安装过程中的基本安全要求
参加本期工程的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严禁违章作业。
四、安装的工艺过程
(1)轨道的安装:首先清理现场,行车水泥承受轨梁基础进行验收。找平、放线。钢轨的检查和调直、轨道上位、钢轨接头的联接、找正加固、测量检查、找平、调直。车档制做安装,轨道的安装标准要符合TJ231-7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标准,全行程最高点和最低点之差不大于10mm,接头的左、右、上三面的偏移均不大于1mm,接头间隙不大于2mm,跨度偏差不应大于5mm,同跨两平行轨道的标高相对差,在柱子处不应大于10mm,其它处不应大于15mm。
(2)滑线的安装
滑线的接触面应平、直、无锈蚀、导电良好、安装适当,在跨越建筑物的伸缩缝时,应设补偿装置。供电滑线在非导电的接触面涂红色油漆,并在适当位置装置安全标志或表示带电的指示灯。如安装安全滑线时应平直、导电良好,如用软缆供电时,线号要符合要求,设牵引绳。
(3)起重机的桥架安装架设
安装前应会同委托安装单位及制造单位的代表一起开箱,按照随机所带的装箱,清点、核对所交货物与装箱单所列的零件数量是否相符、随机文件是否齐全,核对完毕后,作出记录,由三方代表当场签字,桥架的组装和架设时所有参加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起重机组装时,要把桥架按工作位置放在垫架上,固定牢固后,再组装端梁,测量对角线差,不应大于5mm,跨度不应大于3mm,完全符合规定后,再进行组装电葫芦,小车运行间隙不应大于5mm,最后组装操纵室。
(4)电器安装
安装前应详细熟悉电器原理图、配线图、电气总图和有关技术资料,了解操作原理和各元件的作用。以便准确安装和迅速处理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检查各电器元件和电机的对地缘电阻应不低于0.8兆欧。在潮湿环境中应不小于0.4兆欧,检查各线路是否正确,确定无误码率后,方可通电试运转。在试运转时,检查各运行方向是否一致、行程开关是否符合要求的方向、上下断电限位器是否安全可靠。各安全装置必须安全可靠合格后,方可起吊架设,在吊装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五、起重机所带电的外壳、电线管等均应有可靠的接地,起重机轨道以及起重机上任何一点的接地电阻均不得大于4欧姆。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主回路和控制电路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0.8兆欧。
六、起重机试运转合格后,要作无负荷试验、静负荷试验、动载试验。自检合格后,认真填写竣工报告,通知甲方,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参考:http://www.zgqzw.com/Article3/ArticleDetail.asp?id=755

I. 起重机电器维修需要什么资格证书

起重机作为国家监管的特种设备,其生产,制造,安装,维修,改造,必须由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特种设备安装维修改造资质的人员进行安装,维修,改造,任何人不得无证经验和从事相关活动,否则属于违法行为。

J. 塔式起重机的保养维修

为确保安全经济地使用塔机,延长其使用寿命,必须做好塔机的保养与维修及润滑工作。 1、 经常保持整机清洁,及时清扫。
2、检查各减速器的油量,及时加油。
3、注意检查各部位钢丝绳有无松动、断丝、磨损等现象,如超过有关规定必须及时更换。
4、检查制动器的效能、间隙,必须保证可靠的灵敏度。
5、检查各安全装置的灵敏可靠性。
6、检查各螺栓连接处,尤其塔身标准节连接螺栓,当每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重新进行紧固。
7、检查各钢丝绳头压板、卡子等是否松动,应及时紧固。
钢丝绳、卷筒、滑轮、吊钩等的报废,应严格执行GB5144,和GB5972的规定。 8、检查各金属构件的杆件,腹杆及焊缝有无裂纹, 特别应注意油漆剥落的地方和部位,尤以油漆呈45°的斜条纹剥离最危险,必须迅速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9、塔身各处(包括基础节与底架的连接)的连接螺栓螺母,各处连接直径大于Φ20的销轴等均为专用特制件,任何情况下,绝对不准代用,而塔身安装时每一个螺栓必须有两个螺母拧紧。
10、标准节螺栓性能等级为10.9级,螺母性能等级为10级(双螺母防松),螺栓头部顶面和螺母头部顶面必须有性能等级标志,否则一律不准使用。
11、整机及金属机构每使用一个工程后,应进行除锈和喷刷油漆一次。
12、检查吊具的自动换倍率装置以及吊钩的防脱绳装置是否安全可靠。
13、观察各电器触头是否氧化或烧损,若有接触不良应修复或更换。
14、各限位开关和按钮不得失灵,零件若有生锈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15、各电器开关,与开关板等的绝缘必须良好,其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
16、检查各电器元件之紧固螺栓是否松动,电缆及其它导线是否破裂,若有应及时排除。 1、制动器打滑产生吊钩下滑和变幅小车制动后向外溜车
2、制动器运转过程中发热冒烟
3、减速器温度过高
4、减速器轴承温度过高
5、减速器漏油
6、顶升太慢
7、顶升无力或不能顶升
8、顶升升压时出现噪声振动
9、顶升系统不工作
10、顶升时发生颤动爬行
11、顶升有负载后自降
12、总启动按钮失灵
13、起升动作时跳闸
14、起升机构不能起动
15、牵引机构有异常噪声振动过大
16、牵引机构轴承过热
17、牵引机构带电
18、牵引机构制动器失灵
19、牵引机构电动机温升过高或冒烟
20、回转机构启动不了

阅读全文

与起重机电器维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单相机如何翻新 浏览:188
变频器维修行业怎么样 浏览:275
小米用什么防水最好 浏览:714
豆浆机电路图维修视频 浏览:816
北海相机维修点 浏览:202
室内如何防水防霉 浏览:111
交流电路属于 浏览:719
格力空调风筒维修视频 浏览:677
承包老小区的小维修怎么样 浏览:507
国家电网考试什么时候可以查分 浏览:967
z源电路 浏览:590
国家电网二批什么时候发短信 浏览:892
蜀山汽车线路维修哪个好 浏览:225
嵩县海洋家电维修 浏览:518
国家电投集团公司旗下品牌有哪些 浏览:135
海信32寸电源板维修视频 浏览:744
家具怎么走直线 浏览:242
地扇防臭防水盖如何拔下来 浏览:457
东莞东港家具 浏览:270
太原家具城哪个比较大 浏览: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