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模拟电路 设计一个实验室直流稳压电源
这是很常规的一台通用稳压电源的指标。在网上有许多这方面的图纸。
『贰』 模拟电路稳压管电路分析
这个不是稳压管,而是单向二极管和3v直流电源组成的限压电路。
输出电压就是右下图那个uo波形。
已经标的很清楚了,看图就能明白,还有什么问题吗?
当ui是正半周电压,d2二极管以及下面-3v组成的回路不通。
只有d1与+3v这条回路可以导通。并且只能在电压>3v+0.7v二极管导通电压时候,也就是>3.7v时候才能导通。
正半周电压小于<+3.7v,uo输出电压是跟随正半周ui输入电压曲线上升。
当正半周电压>3.7v,这时电压会大于D1二极管与+3v电源电压,电路电流会直接从这条回路流走。。(因+3v电源内阻约为0,就相当与短路,所以输出电压uo只能钳位在3.7v ,)
大于3.7v的短路电流电压降,会降在电阻R上,这样输出电压uo只能最高输出为3.7v。
当正半周电压小于3.7v,D1二级管退出导通,所有回路都关闭,输出电压uo又会随着正半周曲线走。
电压波形如图uo输出波形图。
『叁』 模拟电子技术 直流稳压电路
最典型的稳压电源原理图!好多书中都有你需要的分析结果!
『肆』 做一稳压电路图
说真的,这个东西不是可以简单的电路就可以解决的,因为说电压从 7到70V,那麼在 7到12V这段应该是升压的变换,而在12到70是降压的,光12到70这个范围已经是太大了,实现都要一堆复杂的方案来解决.这个电源方案按你现在的条件来做是不现实的,看看能不能有别有解决途径.
『伍』 模拟电路:我要制作5V的稳压模块,请问需要哪些电子元件
MC34063升压模块典型应用电路 3V/5变换电路
MC34063集成电路主要特性:
输入电压范专围:2.5~40V
输出电压可调范围:1.25~40V
输出电流可达:属1.5A
工作频率:最高可达100kHz
低静态电流
短路电流限制
可实现升压或降压电源变换器
MC34063的基本结构及引脚图功能
1脚:开关管T1集电极引出端;
2脚:开关管T1发射极引出端;
3脚:定时电容ct接线端;调节ct可使工作频率在100—100kHz范围内变化;
4脚:电源地;
5脚: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同时也是输出电压取样端;使用时应外接两个精度不低于1%的精密电阻;
6脚:电源端;
7脚:负载峰值电流(Ipk)取样端;6,7脚之间电压超过300mV时,芯片将启动内部过流保护功能;
8脚:驱动管T2集电极引出端。
『陆』 简单稳压电源电路稳压原理
这是一个具有【电子滤波器】作用的简易直流电源,但不是【稳压电源】。
1、输入电源侧,2只0.01uF电容器起高频率波作用,较小电源线路中的杂波;
2、T1--降压变压器;
3、VD1~VD4,4只整流二极管,构成全波桥式整流电路,得到脉动直流输出;
4、C1--滤波电容器,滤除较大的脉动成分;
5、R1,R2--为VT提供基极偏置,为C2提供充放电回路;
6、C2--电子滤波器电容;
7、VT--电子滤波器的主要部件,利用其电流放大作用,与C2、R1、R2共同构成电子滤波器,使滤波作用远远大于单纯的C2;
8、C3--辅助高频滤波;
9、R3--为电源提供一个小负载,避免出现空载造成的输出失控。
『柒』 想做一个稳压电路
这个原理图实现的功能,与你的目的不符,相去甚远。
1、它实现的是电压表两端的稳压,而不是R1两端的稳压。相反,电源电压的波动减去一个稳压值后,落在负载R1上的电压波动比率更大了。
2、采样—控制环路原理有问题,应该是对交流电源采样,但实际是对脉动直流采样,实现的是对脉动直流的稳压。在电压表两端实际的波形效果是削峰限幅,负载上的电压波形已不再是正弦波,如何准确检测电压值又成了新的问题。
提些修改思路,没经过实验,供参考:
1、用光藕反馈R1两端的实际电压,可以只检测交流半波;光藕的输出端要进行平滑滤波。
2、控制环路要“反相”,即检测到R1上的电压信号越强,调整管就越少导通。
3、图上R2的阻值可能偏大了,使得固有分压已经多了,需适当减小些。算了一下,大概取42欧。
『捌』 简单的稳压电路
把2V和5V的2个稳压管串联,然后将3V稳压管正向与之串联,那么组成的稳压值就是2V
+
5V
+0.7=
7.7V与7.5V更接近。
别无它法了。
『玖』 急啊!!跪求高手!!模拟LM317可调稳压电路稳压时的问题:
问题一:桥式应该是1.414倍.为什么你的电压会低,因为你表的接地点错误.
问题二:因为你的电路中317是浮地模式,而你输入直流电压表头取地不正确,所以317没有升压,而是你建模问题.
『拾』 模拟电子技术稳压电路和三端稳压器的题,求大佬看看
如图所示。
10题:
U2=220V/N(N为变压器变比,n1/n2)
Uc=√2U2=√2*220/N
URL=Uz(Uz为稳压二极管稳压值)
11题:
U2=U1/N
Uc8=√2U2=√2U1/N
UR19=Uz=-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