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氩气刀技术 谁有氩气刀电路图和程序啊!求助
我这里有氩气刀电路图,和源程序!机加工图纸,有意者[email protected]
❷ 【医疗 电子】 高频电刀的原理图分析
高频电刀原理抄:高频电刀就是一个变频袭变压器,它将220V/50Hz的低压低频电流经变频变压、功率放大转换为频率400kHz~1000kHz、电压为几千甚至上万伏的高频电流。这样的高频电流可以在人体组织上产生切割和凝血的作用。
❸ 单极电刀,双极电刀和氩气刀有什么区别
"1. 单极高频电刀采用电路对组织进行切割和凝血,这一电路由高频电刀内的高内频振荡器和放大器,病人,连接容导线和电极组成。在大多数应用中,采用有功导线和电极将电流输出到手术部位。 2. 双极高频电刀通常采用一把钳子或剪子的两端作为两极,用作单极高频电刀中的作用极和回路极,高频电刀的直流被限定在钳子直接作用区域中少量组织中。双极高频电刀主要用来对细微组织进行凝血。摘自:MDSIN麦森中国区产品服务中心(mdsin#com). 3. 氩气刀,增强凝血,它可对毛细血管床之类的大面积出血表面做快速,均匀的凝血。"
❹ 高频电刀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高频抄电刀有两种主要的工作模式袭:单极和双极。 在单极模式中,用一完整的电路来切割和凝固组织,该电路由高频电刀内的高频发生器、病人极板、接连导线和电极组成。在大多数的应用中,电流通过有效导线和电极穿过病人,再由病人极板及其导线返回高频电刀的发生器。
❺ 高频电刀电气类型CF型图形
正中间有个小方框,中有心形的这个标志就是CF防除颤全悬浮型机器
❻ 高频电刀电切和电凝的区别
要想深刻的理解这个问题,还得从它们的电学特征来讲起。下面将从电凝与电切两种工作模式的电压、波形、频率等来具体解释,先看图:
上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单极电凝模式与电切模式波形的区别。电切波形类似一个频率很高的正弦波形,其峰电压在每个周期内都非常恒定,大约固定在6000V左右。而电凝波形与电切明显不同,在一个周期内它的电压在通电起始时电压很高,在6000V-7000V之间,然后在很短的时间内电压逐渐减小直至到零,是峰电压逐渐衰减的一个波形。而且从图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来,电凝模式的频率比电切模式低多了。从图上我们还能看出:两种模式中,电切波形的"曲线下面积"(即产生的热量Q)比电凝模式要大得多~!
所以我们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电切模式虽然电压略低,但是频率高,产热能力大;电凝模式虽然电压相对高,但是频率低,产热能力小。这是这两种模式的根本区别。
当我们使用高频的电刀时,电流可以在接触部位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来不及向外传递,而在局部产生极高的温度。如前文分析,电切效果的产热能力要比电凝大得多,所以局部温度也会比电凝要高。电切模式下,这种高温会使细胞组织汽化从而使组织分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切"效果,通俗理解就是"烧成灰,烧没了"。而电凝模式下,瞬间产生的热量大为减少,温度也相对较低,不足以使组织汽化而仅仅产生烫伤、烧灼的效果,即"电凝"的效果,通俗理解就是"烧熟了,烧糊了"。
所以,两种模式哪一种对组织的损伤更大呢?当然是电切模式,都烧成灰、烧没了……
❼ 电刀电凝都有哪些模式
要想深刻的理解这个问题,还得从它们的电学特征来讲起。下面将从电凝与电切两种工作模式的电压、波形、频率等来具体解释,先看图:
上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单极电凝模式与电切模式波形的区别。电切波形类似一个频率很高的正弦波形,其峰电压在每个周期内都非常恒定,大约固定在6000v左右。而电凝波形与电切明显不同,在一个周期内它的电压在通电起始时电压很高,在6000v-7000v之间,然后在很短的时间内电压逐渐减小直至到零,是峰电压逐渐衰减的一个波形。而且从图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来,电凝模式的频率比电切模式低多了。从图上我们还能看出:两种模式中,电切波形的"曲线下面积"(即产生的热量q)比电凝模式要大得多~!
所以我们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电切模式虽然电压略低,但是频率高,产热能力大;电凝模式虽然电压相对高,但是频率低,产热能力小。这是这两种模式的根本区别。
当我们使用高频的电刀时,电流可以在接触部位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来不及向外传递,而在局部产生极高的温度。如前文分析,电切效果的产热能力要比电凝大得多,所以局部温度也会比电凝要高。电切模式下,这种高温会使细胞组织汽化从而使组织分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切"效果,通俗理解就是"烧成灰,烧没了"。而电凝模式下,瞬间产生的热量大为减少,温度也相对较低,不足以使组织汽化而仅仅产生烫伤、烧灼的效果,即"电凝"的效果,通俗理解就是"烧熟了,烧糊了"。
所以,两种模式哪一种对组织的损伤更大呢?当然是电切模式,都烧成灰、烧没了……
❽ 高频电刀电切和电凝区别
1、意来思不一
电切:高源密度高频电流对局部组织表面的集中加热。
电凝:较低高频功率、较低电流密度对出血和潮湿组织加热。
2、电压不一
电切:电切模式电压略低。
电凝:电切模式电压相对高。
3、产热能力不一
电切:电切模式产热能力大。
电凝:电凝模式产热能力小。
4、频率不一
电切:电切模式的频率比电凝模式高。
电凝:电凝模式的频率比电切模式低。
5、特点不一
电切:使组织的组织成份快速膨胀爆裂而分开。
电凝:使液体成份(主要是水份)挥发,而未达到组织爆裂的程度。
❾ 高频电刀故障应该怎样处理
高频电刀常见故障修理
高频电刀故障现象一:开机后负极板报警指示灯亮,高频电刀无输出。
高频电刀故障修理:负极板报警指示灯亮时,应首先检查负极板连线及插头连接是否良好,经检查没有问题,初步判断是极板报警电路出现故障。极板报警电路主要部分在机器内靠前的一块小电路板上,由供电部分、比较电路和光电耦合器组成。用万用表测量光电耦合器GD-2输出(A8-4)为高电平5V,光电耦合器处于导通状态,输出高电平给控制板产生报警信号,而在正常情况下,光电耦合器是处于截止状态的。进一步测量光耦另一端,发现控制光耦的比较器LM393输出为低电平,而正常情况下该比较器应为高电平,判断比较器LM393损坏,更换比较器LM393后,故障排除。
高频电刀故障现象二:开机后高压输出指示灯报警,高频电刀无输出。
高频电刀故障修理:当高压报警指示灯亮时,应首先检查高压保险管,若高压保险管熔断,无高压输出,可初步分析判断是高压输出电流过载从而造成高压保险熔断,导致高频电刀无输出。此时重点检查电源整流及功率输出电路。打开机箱盖,测量高压整流桥,发现无异常,检查滤波电容也正常,判断电源部分正常。判断故障可能出在功放输出电路,此高频电刀功放电路采用4支VMOS管(型号为IRFP450)组成的全桥式功放输出。该功放电路的特点是性能稳定可靠、输出电压高。分别测量TRl-TR4VMOS管G、S之间电阻,其正常值应为10Ω,经测量TRl、TR3正常,TR2、TR4之间电阻小于10Ω,判断TR2、TR4两支VMOS管可能损坏,拆下进行测量,测量后确定是S-D极之间击穿从而导致电流过大,造成高压保险管熔断。更换两只同型号的VMOS管后故障排除。
对于此例故障,在修理过程中,发现电路板上有白色水印痕迹,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使用人员不小心从而使生理盐水流入高频电刀内,造成电路短路,损坏了输出管,导致高频电刀的设备故障。
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设备的损坏,都是由于使用人员未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或未注意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而造成设备的损坏,对此应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