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温压器能不能剩电
这个是不一定的。要看稳压器的精确度的。
低精度的稳压器误差是正负10%,也就是专说电压在198V到242V的范围都是算是合格属的。
稳压器是使输出电压稳定的设备。稳压器具备稳压恒压、控制电路、及伺服电机等组成。当输入电压或负载变化时,控制电路进行取样、比较、放大,然后驱动伺服电机转动,使调压器碳刷的位置改变,通过自动调整线圈匝数比,从而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
由于部分电器中含有线圈组件,在通电初期会产生阻碍电流的涡流,涡流的产生既会削弱到电器启动时的瞬时电压,导致启动缓慢,又会加强断路后产生的瞬时电压,可能产生火花损坏电路。此时便需要一个稳压器来保护电路的正常运行。
稳压器由调压电路、控制电路、及伺服电机等组成,当输入电压或负载变化时,控制电路进行取样、比较、放大,然后驱动伺服电机转动,使调压器碳刷的位置改变,通过自动调整线圈匝数比,从而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容量较大的稳压器,还采用电压补偿的原理工作。
㈡ 差压变送器测流量用的温压补偿公式设计温度和设计压力是怎么来的
流量以流量公式或者计量单位划分有三种形式:
体积流量:
以 体积/时间 或者 容积/时间 表示的流量。如:m3/h ,l/h
体积流量(Q)= 平均流速(v)×管道截面积(A)
质量流量:
以 质量/时间 表示的流量。如:kg/h
质量流量(M)= 介质密度(ρ)×体积流量(Q)
=介质密度(ρ)×平均流速(v)×管道截面积(A)
重量流量:
以 力/时间 表示的流量。如kgf/h
重量流量(G)=介质重度(γ)×体积流量(Q)
=介质密度(ρ)×重力加速度(g)×体积流量(Q)
=重力加速度(g)×质量流量(M)
流量以介质形态划分有两种表达形式:
实际流量:指在介质现有状态下的流量;
标准流量:指介质在某种规定条件下的流量。
例如:相同质量流量的某种气体在压缩状态下,其体积流量是1m3/h,而在标准状态(如:1个大气压下20℃)下,其体积流量可能是10m3/h。
从流量公式可以看出,对于质量流量和重量流量来说,要知道流量就必须知道介质密度(ρ);同时要进行实际流量和标准流量的换算,同样要知道不同状态下的介质密度(ρ)。而在不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物质的密度(ρ)有所不同。
就实际应用来说,大多数流量计是以标准流量进行刻度的。而除了专门的质量流量计以外的大多数流量计是以测量流速为基本工作方式的。在表达流量的过程中,介质密度(ρ)是根据介质的的实际工况条件人为给出的。当实际工况条件发生变化,偏离设计时的工况条件时,流量计的测量结果将出现偏差。
对于服从理想气体定律的气体,以及密度与温度、压力呈线性关系的介质。在温度、压力变化不超出一定范围,并且介质组分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测量流速的同时测量温度、压力,并通过计算对偏离设计时的工况条件时流量计的测量偏差进行修正。这个过程称为温压补偿(或者温度补偿、压力补偿)。
在计算机技术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对于某些介质,可以通过测量其温度、压力推算出它的密度(ρ),用于温压补偿(或者温度补偿、压力补偿)。
流量计的温压补偿,大致有三种方式:
1、已知被测介质的密度与温度、压力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运算将工况改变后的介质密度换算成工况下的密度;
2、已知被测介质的密度与温度、压力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查表的方式工况改变后的介质密度换算成工况下的密度;
3、介质为理想或近似理想状态,密度与温压之间呈线性关系。或者人为设置一条(或多条)直线作为介质的理想状态。通过温压参数修改流量计输入-输出关系曲线 y=kx (工况下k=1)中的 k 值,来进行补偿。
从温压补偿的原理可见,对于相同的介质,可以使用同样的补偿算法。
㈢ 哪位高手帮忙详细解说下这个温控电路的原理
IC_A为比较电压,当IC_A1脚输出为负0时,6脚得负0压与5相比较低,5脚为交流电压,从而7输出交流经内电容二极管到可控硅控容制极,使之触发加热,当温度达到时
1脚输出为正(3V大于2V)6V大于5V,7脚输出为负0压,可控硅截止.
注:V表示电压
㈣ 自动温压直流12付电二级管怎么接
12V的稳压电路,你可以上网下载学习资料仔细去看,初中的学生,足够读懂网上的资料了。版要想学好电权子电路知识,需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步提高,真想学,你就上网或上培训班去学习、说实话在这里是无法学会的。只能一知半解,还会烧元器件。
㈤ 请高人指教此电路图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是这样的:
三个LED都是发光二极管,作指示灯用。插上电源时,回LED亮,插答上负载时,LED1、LED2亮。
未按下K1时,正半波电流经J2-D4-J8-负载-J7-J1形成回路,负半波电压经J1-J7-负载-J8-LED2-R2-J2形成回路。由于负半波的时候有4。7K的R2限流,电流只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电流(约3mA),所以此时流经负载的实际是半波电流,负载低档位工作。
按下K1时,负半波电压经J1-J7-负载-J8-K1-D1-D2-D3-J2形成回路,把负半波电流也加到负载上,负载在高档位工作。
D4的作用是在K1未按下时只让正半波电流经过负载,阻止负半波的电流经过负载。
D1、D2、D3的作用是利用每个硅P-N结0.7V的正向压降,形成较稳定的2.1V左右的电压,供LED3发光,同时形成负半波电流的通路。
这里的正、负半波的说法是为了我们叙述方便而自行规定的。
㈥ 简单的温度控制电路怎么做
工作原理是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环境温度自动进行采样、即时监控,当环境温度高于控制设定值时控制电路启动,可以设置控制回差。如温度还在升,当升到设定的超限报警温度点时,启动超限报警功能。
被控制的温度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时,为了防止设备的毁坏还可以通过跳闸的功能来停止设备继续运行。主要应用于电力部门使用的各种高低压开关柜、干式变压器、箱式变电站及其他相关的温度使用领域。
控制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被冷却对象的温度变化来进行控制,多采用蒸气压力式温度控制器,另一种由被冷却对象的温差变化来进行控制,多采用电子式温度控制器。
其采用的模糊控制技术如PID控制,P(Proportional)比例+I(Integral)积分+D(Differential)微分控制。
(6)温压电路扩展阅读:
温控器的分类
一、突跳式温控器
1、双金属片突跳式温控器是一种将定温后的双金属片作为热敏感反应组件,产品主件温度升高时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双金属圆片上,达到动作温度设定时迅速动作,通过机构作用是触点断开或闭合。
2、当温度下降到复位温度设定时,双金属片迅速回复原状,使触点闭合或断开,达到接通或断开电路的目的,从而控制电路。
二、液涨式温控器
1、被控制对象的温度发生变化时使温控器感温部内的物质(一般是液体)产生相应的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体积变化),与感温部连通一起的膜盒产生膨胀或收缩。以杠杆原理,带动开关通断动作,达到恒温目的。
2、液胀式温控器具有控温准确,稳定可靠,开停温差小,控制温控调节范围大,过载电流大等性能特点。液涨式温控器主要用于家电行业,电热设备,制冷行业等温度控制场合用。
三、压力式温控器
1、通过密闭的内充感温工质的温包和毛细管,把被控温度的变化转变为空间压力或容积的变化,达到温度设定值时,通过弹性元件和快速瞬动机构,自动关闭触头,以达到自动控制温度的目的。
2、由感温部、温度设定主体部、执行开闭的微动开关或自动风门等三部分组成。压力式温控器适用于制冷器具(如电冰箱冰柜等)和制热器等场合。
㈦ 用三极管设计最简单的测温电路
K型热电偶的灵敏度仅为0.04mv/℃,与楼主的要求差100倍,使用三极管的放电电路则专可能困难,精属确度和稳定性都难以保证。且电路和调试都很复杂。建议使用运放达到目的。
附图就是使用一个运放的测温示意图,图中的运放保证放大倍数是100倍,运放的型号不限。但是该图有个缺点,就是万能表的读数不能直接反映温度的多少,需要换算。也就是说它需要用0度是多少输出来计算实际的温度值,如果需要定标,则需要使用双运放组成互补输出,调整另一个运放的输出电压来定标。电路当然会复杂一些。
1.F007C集成运放,8个引脚,V+正电源,V-负电源,IN+正向输入端,IN-反向输入端,OA调零端,OA调零端,OUT输出端,NC接地。
我的电路图中只画出了IN+,IN-,OUT,其他的只有调零可以不接(因为你不需要定标),其余缺一不可。
2.三极管不行,即使hFE大于100。因为三极管本身的hFE不稳定,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任何电路的放大倍数要稳定,必须靠深度的负反馈来实现,所以你只能借助极高放大倍数的运放加上反馈的电路实现。要求严格的电路,运放的闭环放大倍数100都嫌大了,很多电路都是取10倍。
㈧ 如何用一个lm358做一个简单的温度控制电路
358只运放。温控,还需要传感器,设置基准。执行等电路,
㈨ 高温电路如何维修
高温环境下的电路,主要毛病就是导线的绝缘老化,导致线路漏电,短路、断路,电器内开关内容部的印刷电路板焊点脱焊,接触不良,等毛病,检查时电路图要先看明白,搞清各个电器的功能,再从线路开始,看各点应有的电压是否正常,(如各点的电压没有或不正常,那就查线路是否通畅)再查电器开关是否灵活正常,电路就是有导线、开关、电源、负载构成的,这几个东西正常了,那设备也就正常了。
㈩ 78m05 lm2575-5.0这两款温压芯片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电路78m05可以有信号输出,
功能跟7805一样,输出电压5V,最大电流100mA。 你做3电路的时候,输入电容100uF,0.1uF,输出版电容10uF,0.1uF,足够了。权 78M05就是固定式,三段稳压集成电源芯片,为电路系统提供稳压电源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