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脑最怕什么操作
1、大力敲击回车键
这个恐怕是人所共有的通病了,因为回车键通常是我们完成一件事情时,最后要敲击的一个键,大概是出于一种胜利的兴奋感,每个人在输入这个回车键时总是那么大力而爽快地敲击。本人的多个键盘就是这样报废的,最先不看见字的是AWSD(呵呵,心知肚明),最先不能使用的按键却是Enter。
解决办法:解决方法有两个,第一是控制好你的情绪,第二是准备好你的钱包。我选的第二个,有时候好心情是钱买不来的,你呢?
2、在键盘上面吃零食,喝饮料
这个习惯恐怕是很普遍了,我看到很多人都是这样的,特别是入迷者更是把电脑台当成饭桌来使用。我想你要是拆一回你的键盘,也许同样的行为就会减少的,你可以看到你的键盘就像水积岩一样,为你平时的习惯,保留了很多的“化石”,饭粒、饼干渣、头发等等比比皆是,难怪有人说:公用机房里的键盘比公厕还脏。同时这样的碎片还可能进入你的键盘里面,堵塞你键盘上的电路,从而造成输入困难。饮料的危害就更加厉害了,一次就足以毁灭你的键盘。就是你的键盘侥幸没有被毁灭,恐怕打起字来,也是粘粘糊糊很不好过。
解决方法:避免在键盘上吃东西,要不然像我一样买一个防水的PHILIPS键盘,然后每过一段时间就给他打扫卫生,擦澡(虽然这样还是很脏的);你要是腰包更加饱的话,可以考虑半年换一个键盘(我从来不建议用差的键盘,那可是关乎健康的问题)试试,应该情况会好一些。还有记得给你房间买一个饭桌了。
3、光碟总是放在光驱里(还有看VCD时,暂停后出玩或吃饭)
很多人总是喜欢把光碟放在光驱里,特别是CD碟,其实这种习惯是很不好的。光碟放在光驱里,光驱会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进行检测,特别是刻录机,总是在不断的检测光驱,而高倍速光驱在工作时,电机及控制部件都会产生很高的热量,为此光驱厂商们一直在极力想办法解决。
虽然现在已有几种方法能将光驱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但如果光驱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那么,即使再先进的技术也仍无法有效控制高温的产生。热量不仅会影响部件的稳定性,同时也会加速机械部件的磨损和激光头的老化。所以令光驱长时间工作,实在是不智之举,除非你想把你的光碟和光驱煮熟。
解决方法:尽量把光碟上的内容转到硬盘上来使用,比如把CD转化为MP3的,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那就用虚拟光驱的形式管理你的常用CD碟吧;游戏则尽量使用硬盘版的;大多数光碟版的游戏,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把光碟版转化为硬盘版的软件;不然就同样采用虚拟光驱的形式。网上有很多虚拟光驱可以下载,怕麻烦的话可以用国产的《东方光驱魔术师3》或《VirtualDrive7.0》, 界面很简单,而且没有了E文的问题,很好上手。
4、关了机又马上重新启动
经常有人一关机就想起来光碟没有拿出来,或者还有某个事情没有完成等等,笔者就是其中一个,可以说有同样毛病的人还是很多的。很多人反应迅速,在关闭电源的刚刚完成就能想起来,然后就伸出手来开机;更有DIY好手,总是动作灵敏,关机,十秒钟处理完故障,重新开机;殊不知这样对计算机危害有多大。
首先,短时间频繁脉冲的电压冲击,可能会损害计算机上的集成电路;其次,受到伤害最大的是硬盘,现在的硬盘都是高速硬盘,从切断电源到盘片完全停止转动,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如果盘片没有停转,就重新开机,就相当于让处在减速状态的硬盘重新加速。长此下去,这样的冲击一定会使得你的硬盘一命归西的。
解决办法:关机后有事情忘了做,也就放下他;一定要完成的,请等待一分钟以上再重新开机,要不就在机子没有断开电源的时候按下机箱上的热启动键。要是你以上的方法都做不到,为了你爱机的健康,我建议你在电脑桌上系一个绳子,以便用来绑住你的手一分钟以上。
5、开机箱盖运行
开机箱盖运行一看就知道是DIY们常干的事情。的确开了机箱盖,是能够使得CPU凉快一些,但是这样的代价是以牺牲其它配件的利益来实现的。因为开了机箱盖,机箱里将失去前后对流,空气流将不再经过内存等配件,最受苦的是机箱前面的光驱和硬盘们,失去了对流,将会使得他们位于下部的电路板产生的热量变成向上升,不单单散不掉,还用来加热自己,特别是刻录机,温度会比平时高很多。
不信你比较一下开不开机箱盖的光驱温度。开机箱盖还会带来电磁辐射,噪音等危害,而且会使得机箱中的配件更加容易脏,带来静电的危害,并阻碍风扇的转动。同时,让其他隐患有机可乘,比如你在电脑前边喝茶边观看一部片子,一个爆笑的镜头使你将口中的清茶悉数喷进了敞开的机箱内……
解决办法:很简单,给你机箱盖锁上锁头,然后把钥匙寄给我。要是怕超频不稳定,就不要超频了,现在的CPU够快了,在市场上的主流CPU就够用了。要是你用的是老掉牙的CPU,我建议你还是换一个的好,换一个也就是几百元左右(赛扬D或P4、AMD也都不错)何必受提心吊胆和电磁辐射、噪音的苦?还是那句话:快乐是用钱买不到的。
6、用手摸屏幕
其实无论是CRT或者是LCD都是不能用手摸的。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在元器件表面积聚大量的静电电荷。最典型的就是显示器在使用后用手去触摸显示屏幕,会发生剧烈的静电放电现象,静电放电可能会损害显示器,特别是脆弱的LCD。
另外,CRT的表面有防强光、防静电的AGAS(Anti-GlareAnti-Static)涂层,防反射、防静电的ARAS(Anti-ReflectionAnti-Static)涂层,用手触摸,还会在上面留下手印,不信你从侧面看显示器,就能看到一个个手印在你的屏幕上,难道你想帮公安局叔叔们的忙,提前提取出伤害显示器“凶手”的指纹吗?同时,用手摸显示器,还会因为手上的油脂破坏显示器表面的涂层。
LCD显示器比CRT显示器脆弱很多,用手对着LCD显示屏指指点点或用力地戳显示屏都是不可取的,虽然对于CRT显示器这不算什么大问题,但LCD显示器则不同,这可能对保护层造成划伤、损害显示器的液晶分子,使得显示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这个坏习惯必须改正,毕竟你的LCD显示器并不是触摸屏。
解决方法:在你的显示器上贴一个禁止手模的标志,更不能用指甲在显示器上划道道;想在你的屏幕上“指点江山”,就去买一个激光指定笔吧。强烈的冲击和振动更应该避免,LCD显示器中的屏幕和敏感的电器元件如果受到强烈冲击会导致损坏;显示器清洗应当在专门的音像店里买到相应的清洗剂,然后用眼镜布等柔软的布轻轻擦洗。
7、一直使用同一张墙纸或具有静止画面的屏保
无论是CRT或者是LCD的显示器,长时间显示同样的画面,都会使得相应区域的老化速度加快,长此下去,肯定会出现显示失真的现象。要是你有机会看看机房里的计算机,你就会发现,很多上面已经有了一个明显的画面轮廓。何况人生是多姿多彩的,何必老是用同一副嘴脸呢?
解决措施:每过一定的时间就更换一个主题,最好不要超过半年。平时比较长时间不用时,可以把显示器关掉。要是你没有这样的习惯,可以在显示属性的屏幕保护那里设定好合适的时间,让WINDOWS帮你完成。
8、把光碟或者其他东西放在显示器上。
显示器在正常运转的时候会变热。为了防止过热,显示器会吸入冷空气,使它通过内部电路,然后将它从顶端排出。不信你现在摸摸你放在上面的光碟,是不是热热的象烙饼?若你总是把光碟或纸张放在显示器上头;更加夸张的是让你家猫咪冬天时在上头蜷着睡觉,当显示器是温床,这会让热气在显示器内部累积的。那么色彩失真、影像问题、甚至坏掉都会找上你的显示器。
解决办法:如果你想让显示器保有最好的画质,以及延长它的寿命,赶快叫醒你的猫咪,让它到别处去睡吧。并把你的“烙饼”收到光碟袋里去。
9、拿电脑主机来垫脚
如果想要杀死你的台式计算机,那么开车带它去越野兜风,或是背着它去爬山、蹦迪,那样会更快一些;你的这种方法震动太小了,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出成绩。如果你愿意坚持下去,估计取得的第一个成绩就是产生一出个圆满归西的是硬盘吧,死因是硬盘坏道。
解决方法:把你把脚架在电脑上的照片作为你的桌面,让你看看那一个姿势有多难看,这样你就不会把脚再次伸向主机;要不然就把你的电脑发票贴在显示器上,看着发票上的金额,你应该不会无动于衷吧。如果上面的方法都不能制止你的行为的话,我想你就该考虑去买一个带有脚扣的椅子了。
10、计算机与空调、电视机等家用电器使用相同的电源插座
这是因为带有电机的家电运行时会产生尖峰、浪涌等常见的电力污染现象,会有可能弄坏计算机的电力系统,使你的系统无法运作甚至损坏。同时他们在启动时,也会和计算机争夺电源,电量的小幅减少的后果是可能会突然令你的系统重启或关机。
解决方法:为了你的计算机不挨饿或者是吃的“食物(电力)”不干净,首先应使用品质好的计算机开关稳压电源,如长城等品牌。其次,对于一些电力环境很不稳定的用户,建议购买UPS或是稳压电源之类的设备,以保证为计算机提供洁净的电力供应。还有就是优化布线,尽量减少各种电器间的影响。
11、给你的计算机抽二手烟
就像香烟、雪茄或微小烟粒会伤害你的肺一样,烟也可能会跑进你的软驱并危及资料。烟雾也可能会覆盖CD-ROM、DVD驱动器的读取头,造成读取错误。烟头烟灰更有可能使得你的打印机和扫描仪质量大大的下降。
解决方法:要保护你的系统和你自己的最佳方式,就是不要抽烟。如果你就是戒不掉抽烟这个习惯的话,到外面去抽,或在计算机四周打开空气清新器吧!当然更不要把你的键盘当烟灰缸用。
看完了硬件方面的问题,我们来看看在软件方面的问题吧。
12、不停的更换驱动程序
很多的DIY很喜欢不断的更新驱动程序,虽然更新驱动程序有可能提升性能和兼容性,但是不适当的新版本可能会引起硬件功能的异常,在旧版本运转正常的时候建议不要随意升级驱动。先仔细阅读驱动的README文件,对你有好处。就是像显卡这样更新换代迅速的硬件最好不要总是追新,不要随便使用最新版的驱动程序,应该使用适合自己硬件情况的驱动程序,因为每一代的驱动程序都是针对当时市面上最流行的显卡芯片设计,老芯片就不要随便使用新的驱动,更不要随便使用测试版的驱动,测试版的驱动就先留给网站的编辑们去测试他们的系统。
解决方法:到专业的网站上去看看新驱动的介绍,我觉得最保险的办法是:显卡最多用芯片推出半年后的驱动;主板最多用芯片组推出6-9个月的驱动;声卡等最多用推出一年后的驱动;再往后的驱动就不要用了(除非你试过前面的驱动统统有问题)。
13、装很多测试版的或者共享版的软件
追新一族总是喜欢在自己的机子用上最新的软件,和驱动程序一样,更新程序有可能提升性能、增加功能和兼容性,但是不适当的新版本可能会引起系统的异常。特别是测试版的程序,更是害处更多,既然没有推出正式版,就说明该软件还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BUG,这些小虫就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在你的系统中爆炸,损坏你的系统。
共享版的软件有一些过一段时间(或次数)就会失效,要是你的系统通过共享版软件更改了某方面的功能,而共享版软件又因为失效而无法运行,那么你的系统就不能回到你想要的状态了;还有就是使用了共享版的软件来建立的资料或者文档,因为共享版软件失效,而无法打开。所以安装共享版时应当注意共享版提供使用的次数或者时间,以免无法还原系统和丢失资料。
解决办法:如果不是一定要使用新版本才能解决问题的话,尽量使用最新的正式版的软件,测试的工作就留给专家们去完成吧。尽可能注册你的共享版软件,不然就要注意共享版软件的限制,以免丢失重要的文件或者损害系统。
14、在系统运行中进行非正常重启
在系统运行时,进行非正常重启(包括按机箱上的重启键、电源键和Ctrl Alt Del),可能使得系统丢失系统文件、存盘错误以及丢失设置等。本来windows是提供了磁盘扫描工具,可以纠正部分出错的文件,但是因为扫描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很多人都会中断他的工作,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有可能使得硬盘上的数据的出错几率和次数大大增加,从而使得整个系统崩溃。
解决方法:尽量使用比较稳定的系统,建议CPU频率在750MHz和内存在256M以上的用户使用WINXP的系统,其他的可以考虑WIN2000,还有就是最好把硬盘转化为NTFS的格式,它比FAT32的格式要更加安全,不容易出错。还有就是FAT32和FAT16的用户,最好让磁盘扫描工具执行完它的工作。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找出死机的原因,杜绝此类现象的出现。
15、不扫描和整理硬盘
经常看到很多人的硬盘里充满了错误和碎片,总是觉得很不好受,其实那些东西不但会使得你的系统出错的几率加大,还有可能让你的系统变的很慢,甚至无法运行。其实很好理解这样的坏处,就像你的房间东西到处扔,还有的缠在一起、甚至损坏了,当然找起东西来效率很低,碰到缠住的,还要先解开;甚至找到了也用不了,因为他们是坏的。
解决方法:平时记得给你硬盘打扫卫生,每过一段时间就应该清理一下硬盘,并且进行整理。如果是添加删除操作比较多的用户,应当一个月整理一次,普通的用户可以三个月整理一次。WINDOWS自带的磁盘整理工具效率很低,可以使用VoptXP、诺顿等工具来提高速度。
16、虚拟内存不指定范围
虚拟内存顾名思义就是在硬盘上用硬盘的空间模拟内存,以保证大过系统内存的内存请求,保证程序的运行。一般WINDOWS默认是由WINDOWS自己管理虚拟内存的大小,这样的话有两个坏处:首先每次请求的数值并不一致,所以系统会随意在硬盘分区上划出一个地方,存放临时文件,过后又没有及时删除,使得硬盘上的碎片增多,从而影响系统的效率。其次,一般WINDOWS都是指定自己所在的硬盘做为虚拟内存的存放的默认盘,但是由于很多的用户总是把程序装在同一个分区下,使得该分区的空间越来越小,也就是说虚拟内存能使用的空间在减少,少于一定的程度时,将不能执行大型的软件,甚至无法进入系统。
解决方法:应当手动指定虚拟内存的位置和大小,原则上指定系统虚拟内存的大小为512M以上为好(最小和最大空间一样,以保证WINDOWS不会改变位置),位置看看那个分区有多余的空间就行了。
17、不用卸载,而是直接删除文件夹
很多的软件安装时会在注册表和SYSTEM文件夹下面添加注册信息和文件,如果不通过软件本身的卸载程序来卸载的话,注册表和SYSTEM文件夹里面的信息和文件将永远残留在里面。他们的存在将会使得你的系统变得很庞大,效率越来越低下,超过你的忍耐限度,你就不得不重装你的系统了。
解决办法:删除程序时,应当到控制面板中的删除添加程序去执行(你可以做一个快捷方式在桌面上就方便多了),或者在开始菜单栏中找到程序的目录里的删除快捷方式,通过它来删除程序。还有就是尽量使用绿色免安装的软件。
18、加载或者安装太多同样功能的软件
同样功能的软件势必会行使相同功能的职责,从而引起争端。我认为相同功能的软件应当有所取舍,选择最适合自己使用习惯的软件。特别防病毒软件应当选择一个就可以了,而不是同时加载很多个在系统后台,加载太多会产生消耗太多的系统资源、软件冲突的弊端,在发现病毒时,还有可能出现因为“争杀”病毒而引起系统崩溃的麻烦;就单单对着多个弹出的窗口,分别进行处理,也是一个麻烦。
解决方法:尽可能“从一而终”,不要太花心,选择一个适合自己使用习惯的软件,其他的可以卸载掉;正确对待防病毒软件,应当选择一个病毒库更新速度快的防病毒软件,并及时将自己的病毒库更新到最新的病毒库,而不是安装多个防病毒软件。
⑵ 能看懂电路图,看不懂电路板,感觉很难理解。
这说明你对电路和电子元器件的理解还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
想看懂电回路板!首先要先答熟悉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功能,型号,外形,接线,其次是电路的排列,走向的规律!
先从简单电源入手!反复对照认别!从电源正极往里走!一步一步的看!正反面对照!负极多为公共端(地)这个简单!别急!慢慢来!谁会都不是一日就成内行的!
⑶ 电路板为什么怕水
“没多久就不通电了”说明肯定是被烧坏了,不过肯定还是可以修好的,你可以联系一版下售后,看权他们怎样收费,如果收费太高就不如换一台新的了。如果发现“电路板也沾水了”,就及时关机,然后烘干电路板,或许不会被烧坏,这些常识还是要多了解一些的。
⑷ 电路板上那么复杂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吗
什么是集成电路?
什么是集成电路?
来源: http://member.netease.com/~lebok/gb/learn.htm
集成电路是什么?就是电路板上的那些小黑块,有很多引脚,它的里面并不复杂,无非就是一些三极管组合在一起,仅此而已。
top
--------------------------------------------------------------------------------
三极管的基本原理
首先我们要了解三极管的基本原理,三极管就是一条电流的通道,有一个电极控制这个通道的通和断,如果说三极管的基本原理用这样的比喻比较牵强附会的话,在设计三极管的版图时,它就非常的确切了,我们先画一条绿色的线条表示通道,再画一条横跨过通道的红色线条表示控制栅极,就象马路上的绿色的通道和警察掌握的红灯一样,绿色通道里的电流的通断,得看警察的脸色行事。不过在集成电路里通道不叫通道,而叫有源区,一个奇怪的名字,不过很好记,我们平时把半导体器件叫做有源器件,电阻电容叫无源器件,三极管是有源器件,因此只要记住和三极管有关的区域叫有源区就可以了。
由 N型或 P型半导体材料组成源极和漏极,在源极和漏极之间放一层多晶硅作为栅极,这就形成了一个 MOS三极管,多做几个这样的三极管,并把它们按要求连接起来,这就形成了集成电路。把许多三极管做在一起就是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真的就是这么简单,请暂时不要问什么半导体为什么会导电之类目前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问题,我们在这里探讨的是如何快速的学会设计集成电路,而不是半导体理论。
top
--------------------------------------------------------------------------------
设计一个反相器管
我们知道三极管相当于一条通道,在这条通道上电流出发的那一端叫做源极,而电流到达的那一端叫做漏极,控制电流通断的那个电极叫做栅极,那么栅极需要带上什么样的电压才表示通道导通呢?一般情况下,栅极对源极的电压为0V时,表示关断,栅极上带 0.7V以上的电压时,表示导通,应该注意栅极电压是对源极而言的。
上述的 MOS三极管我们叫它 N型 MOS管,对应的,还有一种 P型 MOS 管, P型 MOS管的特性正好完全相反,电流从漏极出发到达源极,栅极带上比漏极低于0.7V以下的电压时, MOS管导通。
如果规定只能用一种类型的 MOS管,我们也能设计出集成电路来,想当初的半导体工艺只适合于做 N型一种类型的 MOS管,那时侯的集成电路大部分是NMOS集成电路,我们熟悉的早期的 Z80、8048等,都是用 NMOS工艺制造的。后来,发展了在同一个芯片上做两种不同类型 MOS管的工艺,叫做CMOS工艺,现在已是半导体行业的主流工艺。
N 管和 P管的版图设计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只要对其类型做一个标记就可以了,这个标记用来通知制造集成电路的人把这些管子做成某一类型的管子,在下图中我们把 P管用虚框圈起来作为标记。
top
--------------------------------------------------------------------------------
设计一个简单集成电路
设计集成电路也很简单,不过就是把那些三极管连接起来,用什么来连接呢?总不至于用电烙铁和焊锡丝之类的方法吧?在集成电路里不用这种方法,用的是类似于双面线路板的方法,双面线路板上的过孔将线路板的两面连接了起来,在集成电路了也用了过孔,两层导电材料分别是铝和多晶硅,铝可以越过各种区域通到任何地方而不受限制,但多晶硅可不可以呢?好象可以,可是,的多晶硅越过有源区时,有源区变成了一个受多晶硅控制的电流通路:一个多余的三极管,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所以,我们在这里增加一条规则:多晶硅不能跨越有源区。按这样的规则连接两各三极管,我们就设计了一个含有一个反相器的简单的集成电路。
在芯片的四周有四个焊接点,用来和外部电路进行连接,不过,在这里不叫焊接点,而叫压焊点,可能因工艺而得名。如果你到集成电路行业里把它叫成焊接点的话,会让别人目瞪口呆的。
我们不妨大胆的把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和制造工艺用印刷来理解,当我们要印名片时,我们要先设计版面的排列,为一个商标图案苦思冥想,用彩色笔在草稿纸是画来画去,甚至出钱请搞美工的人来为这张名片进行设计。
设计的名片可能包含了好几种颜色,好多种字体,当设计方案送到引名片的小店后,将根据颜色的种类先做出版子来,然后就是用这些版子把各种颜色印到纸上,再然后就是把一大张纸剪切成一张一张的小名片,最后把这些名片装到小盒里,就等着用户来取货了。
印名片的小店老板只要会玩那些制版机、速印机之类的玩艺就可以了,基本上不用识多少字,小学程度即可,要求他必须懂得美术原理才发给操作证可以上岗,属于一种无理取闹的行为。
对设计名片的美工师傅的最大的要求是能够理解客户的要求,并且能够用版面的排列、字体的选择、颜色的搭配来表达客户的意图,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要求美工师傅会做各种字体的铅字、读过大部头的《照相原理》、精通印刷机械。
相应地,我们对客户就应该只有一个要求:简单、明确的提出他的意图。
集成电路的情况也是这样,用户提出他的芯片具有的功能,设计的过程是将功能翻译成版图,制造的过程是用版图印刷出芯片。
印刷和芯片的惊人的类似之处是,美工师傅只要使用字库里的各种字体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自己亲自作出一个个的字体来;芯片设计师实际上也只要使用单元库里的单元就可以了。
印刷和芯片的另一个更惊人的类似之处是,当字库里没有某个特定的符号时,比如一个不常见的商标,美工师傅就要亲自做出这个符号来;芯片设计师有时也会遇到库里没有的单元,他也需要亲自画出这个单元的版图来。
top
--------------------------------------------------------------------------------
设计一个振荡器芯片的版图
如果你觉得不过瘾,你可以设计一个更复杂一点的集成电路如下图,它是个振荡器的版图,你给它接上一个电阻、一个电容、一个发光二极管,再接上电源,你就可以看到发光二极管一闪一闪的发起光来。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差不多就这点事了,没有什么花样。
你可能发现最右边的反相器比较大一点,这是为了有较大的驱动能力以使发光二极管有较高的亮度。另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尽量让比较大的电流在铝导电层里流动,铝的导电性能比多晶硅好很多,这一点和双面线路板有点不同,双面线路板两面的导电性能一样好。
top
--------------------------------------------------------------------------------
版图设计
现在,你了解了一点版图设计了,如果你再了解得更多一点的话,你就会发现你满怀热情的希望学会的版图设计,其实只是一种大人玩的七巧板而已,只是没有小孩玩的七巧板好玩,也没有那么复杂和变化多端。
现在,人各有志,你想把这块七巧板玩出点花样来的话,可以,在这里有大把朋友愿意陪你一起玩;或者你想起了你到这里来的初衷,想要把你的那个电路做成集成电路,那你暂时就别玩七巧板了,想办法尽快的完成你的芯片设计吧。
假如你原来用分立元件设计的电路里用到了许多标准的集成电路,有反相器,与非门、D触发器,计数器、甚至包含了一个液晶显示驱动模块等等,按理说你要设计这些单元的版图,这可不是件轻松的活,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非把你画得痴痴傻傻,呆若木鸡不可,你原来设计一个高性能电路的满腔热情在这里没有用处,你火花般迸发的电路设计灵感对版图设计也一样没有帮助,画版图要的是拼七巧板的技巧。
当你累死累活的干了三个月之后,才发现已经开始种第二季稻的农民伯伯也没有这么辛苦。由此推算,做一个版图库的工作量约等于种两季稻的工作量。做一个芯片设计师不如种田实在。
不过即使让你干画版图的活你也不用害怕,电脑上高科技的最奇妙的特点在于它的劳动竟然可以重复使用,第一次做单元图库要用两个月的时间,到了第二次做图库时,你可以把第一次图库拷贝过来,修修改改,有两个星期的时间也就可以了,这就是电脑里 COPY 的绝妙之处。真奇怪为什么不把这种电脑科技推广到农业科技上去,要是农民伯伯也采用这些技术的话,他只要专心种好一亩田就可以了,然后跨嗒跨嗒地拷贝它个十万八千亩,于是站在一望无际金黄色田头,看着晨曦下巍巍壮观的麦浪翻滚,就很难控制住“身在田头,胸怀世界”的感觉了。
幸好农民伯伯还没有还没有掌握这门技术,不然实在要叫我们这些搞芯片设计的家伙无地自容了,但我们还十应该抓紧时间,在目前芯片比种田暂时领先的优势下,做出比农民伯伯更多的贡献来。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在这里,有现成的单元版图供你使用,这些单元版图放在一个库里,里面品种繁多,差不多包含的你可能用到的全部品种,不要以为这是什么“演示版”,这是很多芯片设计师正在使用的工作库,你现在要干的活已经不是什么版图设计,而是要干一些类似于你以前经常干的活:给双面线路板布线。
有了单元图库,你就可以进行正常的设计工作,你用以前常用的方法画线路图,然后用相应的元件把它们连接起来,以前一个没有经验的电路设计师往往会按过时的教科书设计电路,结果采购员往往抱怨采购不到元件,甚至要到 Intel的公司历史陈列室才能看到样品。现在的电路设计师一般都比较关心原器件的供应情况,这条经验在这里同样适用,你应该在设计之前先熟悉单元图库的情况,以免画出了线路图却没有单元可供使用。
芯片设计用到的单元图库中的内容和市面上 CMOS 4000系列或 TTL 74 系列的内容毕竟还是有一点差异的,比如常用的JK触发器,在单元图库就找不到,(或许以后会有热心人补上这个单元),因为在ASIC设计中,没有必要使用 JK触发器,使用它后会在分析电路时造成混乱。你可以很快的适应这些差异,甚至在你通读了一遍单元图库的介绍之后就有胸有成竹的感觉了。
我再次提醒你:你到这里来,是为了设计出集成电路来,而不是研究版图设计技术,如果你是初学者,你设计的版图大概不会比库里面已有的版图更好吧?所以暂时了解一点版图设计就可以了,不要深究,采用现成的单元图库加双面布线技术,尽快的完成你的集成电路吧。如果你遇到的图库里面没有的单元,也不要慌张,请到这里来,问一声,说不定会有那位老手会帮你画一个的,不过,应该是一些比较通用的单元,你别问什么16位A/D转换器、照相机的控制电路这样的单元,要是这样的话,还不如你睡大觉,让别人免费给你设计算了。
说实在的,伟大而又神秘的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并不比小孩玩的七巧板复杂多少,下面的触发器的版图,差不多是版图库中最复杂的一个版图,但也就这么样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不认为你掌握不了它,我只是认为你暂时没有必要掌握它。
别以为这是个示范的版图,这可是个真正的正在使用的版图,我把它叫做DF06A ,有位设计高手为了做好类似的版图花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我是在他的基础上画这个版图的,所以只花了大约半个月的时间,还有一些延时参数等没有计算。做好了这个版图,差不多就完成了整个标准单元库(100 多个单元)的三分之一的工作量了,因为这是库中最困难的一个版图。
top
--------------------------------------------------------------------------------
电路设计
最奇妙、最神奇的还是你原来做惯的电路设计,可以玩出很多花样,我以前曾工作过的单位,有一台火车头那么大的塑料机,突然有一天趴下了,这台机器一天做出产品的产值50多万,利润好几万,这可把老板给急得熊似的团团乱转,动员了全部机械和塑料的精英,香港的技师也于第二天赶到,可是,会诊的结果是无可奈何。第三天,冒出个懂点电子的家伙,他从一个破收音机里拆了一个电阻,装到机器上一试,那庞大的塑料机居然就此起死回生,当在场的人了解到这个神奇的元件的价值只有人民币两分钱时,全体同时作目瞪口呆状。
到这里来的都是电路设计的行家,我想也用不着解释一个电阻是如何修好塑料机的,太简单太平常的事了,但电路设计的最大的趣味就在于此:一个极其简单的小技巧,会引发起社会上的一番大事出来。你应该在电路设计上淋漓尽致的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而不要拘泥于是不是采用了公共单元图库。
当然集成电路设计和你以前的设计是有点不同,这里说其中的一个特点:有大量的三极管供你使用,而电阻电容却很麻烦。
或者这样吧:你就当是一场考试,考试的题目是设计一个电路,不许使用电阻电容,但可以无限量的使用三极管,可能你一开始不习惯,觉得浪费了很多三极管,可是只要多做几次,你就会适应这种浪费的设计法的,不要为你的浪费而内疚,其实即使是芯片设计专家,也是这么做的。
电路设计也就是画出你所需要的电路图来,然后推理你的电路图,看看是不是正确,需不需要改进。在这里,我建议你采用 workview 软件和这里提供的电路图库进行设计,采用 workview 的话它会帮你做推理,在这里叫仿真,它会把电路工作时的波形显示给你看,非常直观。这里不但提供版图库给你使用,还提供相关联的电路图库,采用这里的电路图库可以简化你的设计工作,库中有很多实用的单元电路,比如十进制计数器,甚至动态的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等,你只要拿来用就可以了,如果你自行设计一个动态的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不是说你不会,而是没有必要干这些重复烦琐的劳动,你应该集中精力完成你的整体设计,那才是你的特长。你可以把你在设计中找到的一些诀窍和技巧公开出来,作为自由资源添加到图库中去,让以后的设计者也能享受你的劳动果实。
这世界上有两种资源,一种实资源,就象石油,越用越少;另一种是虚资源,就象脑力,奇怪的是这种虚资源竟然是一种越用越多的资源,世界真奇妙,无奇不有,如果我们发动全民来开发虚资源,那么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成为一个资源大国,我们就能象拍苍蝇那样容易的消灭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说笑而已,其实我不想让我的世界观带有民族主义的色彩,任何民族的文化我都有兴趣。什么“国富民强”,对我的感觉就象山沟沟里的农民希望多养几个儿子可以不受邻居的欺负那样,是一种跟愚昧无知很有瓜葛的意识。我们开发虚资源,是为了迎接未知的人类的明天的到来。我们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但知道明天不会象今天预想的那样。
搞电路设计在我看来实在有投机取巧的嫌疑,我无意贬低各位同行,但在我见到的许多事例中,一个会修修半导体的电子爱好者往往比机械本科生还吃香,一个家用电器项目的开发人员组成中,有电子的、有机械的、如果你参加过几个这样的开发组,你就会理解如下的结论:搞电子的工作量小,老在一些局部问题上翻花样,不顾全大局,经常返工惹麻烦,但容易得到老板的好感;搞机械的工作量大,要全面综合的的考虑整机的协调问题,可悲的是总是不讨好。在老板的眼光里,好象搞机械的没什么大不了,不就是拿个铅笔那么画两下而已,而搞电子的就不一样了,那东西神秘,两分钱就可以让火车头那么大的机器动起来。
如果你有学机械的朋友,你就会了解机械不是谁都可以画那么简单的,单看机械的那些课程,就能了解机械知识远比电子知识复杂、严谨得多,在一个家用电器比如冰箱或是洗衣机里,机械占了大部分工作,而电子只不过是在机械的基础上玩的一些花样而已,什么定时、警报之类,全是花样。机械设计牵涉了严谨广泛的知识,而电子的知识,说不定从什么《电子小制作 200例》之类的杂书上就可以得到。
不少老板的重电子轻机械的观念其实是不对的,或许你可以拿一支铅笔画出零件的图纸来,可是你能算出这个零件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吗?你知道你画的零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发生谐振吗?发生谐振后又会对整机造成多大的伤害吗?如果你想了解这些情况,你就非得花几年时间啃几本《机械原理》、《材料力学》、《····》等不可。而神秘的电子技术,到是在街上买几本杂书就可以学会的,不要以为开玩笑,其实我们这些搞电子的家伙最知道电子的底细。
你有没有听说过业余机械爱好者?或者是业余材料力学爱好者?应该说有,但很少,以至于要举个例子都困难。
在我们的周围有大把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业余电子爱好者,这是为什么呢?这说明电子电路的几个特点:很容易入门,另一个更大的特点是你只要学会一点点,你就可以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进行卓有成效的电路设计。
由此展开来,我们不禁要问:有没有业余集成电路设计爱好者?
我留意了多时,想知道究竟有没有业余集成电路设计爱好者,可是到目前还没有找到,这使我很纳闷,心中不免嘀咕:难道我是中国业余集成电路设计爱好者第一人?
做一个业余的集成电路设计爱好者在以前可能是天方夜谈,让人听了的感觉就象听到有业余洲际导弹爱好者一样。但是时代不同了,造就业余集成电路设计师的外部条件已经具备了,只是这些条件来得太快了,以至于我们来不及反应过来。我们听说的集成电路,好象都是要上千万美圆的投资,可是,当我们今天早上从梦中醒来时,花上几千元人民币就可以让芯片工厂把我们自己设计的集成电路给做出来了。
top
--------------------------------------------------------------------------------
芯片设计
完成了电路设计后,就可以开始考虑整个的芯片设计了。如果你的芯片不大,你可以用双面线路板布线的方法设计你的芯片,用一些专用的软件如 LEDIT等进行设计,先把用到的单元放到版面上,然后用铝和多晶硅进行布线。如果你的芯片略微大一点,这将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如果芯片更大一点,我们可以用电脑来进行自动布线,实际上我们主要考虑的实现布局布线的手段应该是自动布线,
有很多的软件可以进行优良的自动布线,如cadence,mento graph, 然而软件价格不菲,动辄20万美圆的大有人在。
价格低一点而性能还不错的软件也不少,
甚至连免费的软件也有,在这里自由软件库里,有一套 Alliance,它的布线性能就很不错,其实用它来布线真有点大材小用,它是一套具有更强大功能的集成电路设计工具,我们暂且就事论事,讨论它的布线工具,它的布线器很不错,有很好的优化能力,它使用的库的描述方法有点不同,但和其他软件的描述方法也大同小异,我们可以编一段小程序进行转换。和其他软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的是它接收的线路图的描述格式,竟然用的是C语言源程序的格式,幸好是源程序格式,这就给编写转换程序的编写提供了一定的方便, workview中有一个专用的数据库操作程序viewdate,应该可以完成这项工作。
我们可以设想远程布线,以前宫敏先生举过一个例子,说的是新疆的芯片设计师可以通过连网来运行安装在上海主机上的珍贵的设计软件,就是这个意思。
在进一步,甚至可以为系统编写一些自动的功能,它自动的接收用户用email形式发来的线路板文件,交给布线软件布完线后再通过email 把结果发回给用户,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高档软件的效率,而又不侵犯版权。有这些高档软件又有 email服务器的单位可以提供这项免费或收费的服务。
top
--------------------------------------------------------------------------------
设计检查
集成电路的设计好象并不复杂,而对设计好的版图进行一次检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我敢打赌,一个1万管子的版图,你花10年的时间也检查不完。但这世界真奇妙,越是困难的事情,反而变得容易了。现在有很多软件可以帮你检查,你只要学会利用这些软件就可以了。我的意思是,劝你不要尝试用人工的方法来检查一个略微大一点的版图,人的脑子是用来创造的,用它来做一些重复烦琐的工作,不但效率低下,更麻烦的是会惹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来。
真正实用的版图检查软件还是比较少的,Dracula 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没有找到廉价实用的检查软件之前,我们可以考虑通过 email的委托检查,让有Dracula软件的单位帮助做检查工作。如果文件的格式规范,或许我可以说服一些单位用他们机器的空闲时间来为你服务。
top
--------------------------------------------------------------------------------
外部支持
最有效,最传统的支持来自于书籍。你应该收集这方面的书籍。
新闻组、邮件列表、以及 email都可以廉价快速地从外界向你提供技术支持,这也是internet的好处之一。通过网络得到的支持在大部分时间是非常有效的,但它不是肯定和明确的,因为没有任何人承担必须帮助你的义务,他们热心的帮助你的最起码的条件是必须有空才行。
你要学会利用外界对你的支持,这些支持不是出于义务,而是出于热心,你不要滥用这些热情,在提出问题前,请多花一点精力研究一下你的问题,然后确切的提出你的问题。当以后有其他人问到类似的问题时,你也应该热心的出来回答,介绍你解决问题的经验。
获得肯定和明确的帮助的方法是,你可以在你的附近找一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以一定的代价获得这些帮助。我在最初学习设计集成电路时,采用的方法是将项目委托给设计公司做,并要求他们把设计过程告诉我,好让我有一个模仿的对象。
top
--------------------------------------------------------------------------------
ASIC和 PGP邮件列表介绍
邮递列表是一种类似于新闻组的交流方式,由一群志同道合者组成,它比新闻组更便宜、更有针对性。参加了一个邮递列表后,你就可以经常收到别人寄给这个邮递列表的各种信息,你可以对各种问题发表你的看法,也可以提出新的建议、新的观念、或是提出你遇到的困难,以得到别人的帮助。最难能可贵的是所有的操作都可以在免费的email帐户上通过email 进行。
发出订阅申请信后很快您就会收到一封确认信,直接回复此信,您就加入了邮件列表,以后,您就可以向这两个邮递列表投递稿件、参与讨论、寻求帮助、或是发表您想发表的任何高见,仅要求尽量围绕主题,以照顾其他成员的兴趣所在。
通过下面的表格你可以投递、加入或是退出邮递列表。请注意使用同一个email 帐号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麻烦,请给我写信,让我从服务器上帮您完成。查看已经存档的文件需要上Internet网才能进行。
⑸ 都什么电子产品最怕静电
基本上电子产品都怕静电,因为静电的电流弱,电压却很高,几万伏的静电回电压都有,一般的电子元答件都能瞬间击穿。所以很多维修人员都会带上静电手环来维修。很多不规范的电子产品维修人员直接用手触摸元件,这是不对的。。。。拿起来看看,这样小小的动作有可能导致元件损坏。
⑹ 电路板为什么怕水
因为上面有电路和焊锡点见水就会短路。
⑺ PCB电路板和电子元器件最高经得起多高的温度,最长能吹多长时间
PCB一般能耐280度短时间高温,都不会有问题。如果是持续高温,一般能耐150度左右。
电子元器件种类太多,耐温差异较大,最高最好不要超过100度。
⑻ 电路板的三防处理是都防什么
在现实条件下,如化学、震动、高尘、盐雾、潮湿与高温等环境,主要是防潮、防盐雾、防霉
⑼ 手机电路板怕静电吗
怕的,我们这边生产的电路版都要防静电的,静电很容易损坏电子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