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好,我有一个磁卡解码芯片,型号是m3-2200 双解码芯片,但是我没有外围电路图,您知不知道怎么样才能用啊
解码芯片有很多种,有台湾,韩国,美国的,我这也有, 可以提拱外围电路,
『贰』 怎样用两片74LS161和少量门电路设计一个BCD码的两位十进制计数器
你好 楼主。
很幸运的看到你的问题。
但是又很遗憾到现在还没有人回答你的问题版。也可能你现在已权经在别的地方找到了答案,那就得恭喜你啦。
对于你的问题我爱莫能助!
可能是你问的问题有些专业了。或者别人没有遇到或者接触过你的问题,所以帮不了你。建议你去问题的相关论坛去求助,那里的人通常比较多,也比较热心,可能能快点帮你解决问题。
希望我的回答也能够帮到你!
祝你好运。
快过年了,
最后祝您全家幸福健康快乐每一天!
『叁』 请教PT2272-L4无线接收解码片的外围电路
外围的电路就是一个普通的接收电路的了或者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单片集成的接收电路!在网上都是很多的!找找了或者联系我都可以的
『肆』 试只用一片4选1数据选择器设计一判定电路。输入为8421BCD码,输入时大于1小于6输出1,否则输出0
设输入为ABCD,将A、B接四选一地址A1A0,四选一输入端D0、D1、D2、D3分别接C、#C、0、0
『伍』 求用2个74LS290构成36进制计数的电路图
先将两片接成8421BCD码十进制的CT74LS290级联组成10×10=100进制异步加法计数器。再将状态“0010 0011”通过反馈与门输出至异步置0端,从而实现23进制计数器。
『陆』 用1片八D锁存器74HC373设计一个能锁存2位BCD码信号的锁存电路
BCD码—十进制数
74HC373有8位输出,一位BCD码只需要4位就可以组成,所以4HC373可以组成2位BCD码输出
『柒』 LPC2101中电路图如下,我想问: 1、595芯片的工作原理。2、如何确定是先写入段选信号,还是先写入片选信号
1你的判断正确
2 595是串行移位译码。根据图:前8位进段码,后8位进片选,先写段码后写片选。
『捌』 RH86八角码片针脚定义图 不小心弄掉了第7角的焊点 不知道有没有事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玖』 手机电路的工作原理
手机的大脑主要由逻辑控制部分与其接口电路组成,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整机所有操作的控制,包括手机与基站间通信的连接控制,手机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转变还原成声音或字符的整个过程控制,将须传送的声音或字符变换成无线电波发射出去整个过程的控制,以及对键盘、显示、振铃等电路的控制。
逻辑控制部分电路主要包括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等,逻辑接口电路包括键盘电路、显示电路、用户识别卡(SIM卡)电路、实时时钟电路、振铃振动及状态指示灯电路、键盘和显示背景灯电路等。下面让我一一道来它们在手机中的作用:
一、逻辑控制部分电路
1.微处理器
手机中的微处理器类似计算机中的中央处理器(CPU),它是整台手机的控制中枢系统,也是逻辑部分的控制核心。微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器内的软件及调用存储器内的数据库,达到对手机整体监控的目的。凡是要处理的数据都要经过CPU来完成,手机各个部分管理等都离不开微处理器这个司令部的统一、协调指挥。随着集成电路生产技术及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中微处理器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如在微处理器中集成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
2.数据存储器
数据存储器(RAM)的作用主要是存储一些手机运行过程中须暂时保留的信息,比如暂时存储各种功能程序运行的中间结果,作为运行程序时的数据缓存区。手机中常用的存储器是静态存储器(SRAM),又称随机存储器,其对数据(如输入的电话号码、短信息、各种密码等)或指令(如驱动振铃器振铃、开始录音、启动游戏等指令)的存取速度快,存储精度高,但其中所存信息一旦断电,就会丢失。数据存储器正常工作时须与微处理器配合默契,即在由控制线传输的指令的控制下,通过数据传输线与微处理器交换信息。数据存储器提供了整个手机工作的空间,其作用相当于计算机中RAM内部存储器。
3.程序存储器
部分手机的程序存储器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快擦写存储器(FlashROM),俗称字库或版本;另一个是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俗称码片。手机的程序存储器存储着手机工作所必须的各种软件及重要数据,是整机的灵魂所在。
在手机程序存储器中,FlashROM作为只读存储器(ROM)来使用,主要是存储工作主程序,即以代码的形式装载了话机的基本程序和各种功能程序,话机的基本程序管理着整机工作,如各项菜单功能之间的有序连接与过渡的管理程序,各子菜单返回其上一级菜单的管理程序、根据开机信号线的触发信号启动开机程序的管理等,各功能程序比如电话号码的存储与读出、铃声的设置与更改、短信息的编辑与发送、时钟的设置、录音与播放、游戏等菜单功能的程序。快擦写存储器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当关掉电路的电源以后,所存储的信息不会丢失。它的存储器单元是电可擦除的,即快擦写存储器既可电擦除,又可用新的数据再编程。快擦写存储器在手机中一般用于相对稳定的、正常使用手机时不用更改程序的存储,这与它们有限的擦除、重写能力有关。FlashROM若发生故障,整个手机将陷入瘫痪。
码片(EEPROM)其主要特点是能进行在线修改存储器内的数据或程序,并能在断电的情况下保持修改结果。根据数据传输方式分类,码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并行数据传送的码片,另一类为串行数据传送的码片。
现各种类型的手机所采用的码片很多,但其作用几乎是一样的,在手机中主要存放系统参数和一些可修改的数据,如手机拨出的电话号码、菜单的设置、手机解锁码、PIN码、手机的机身码(IMEI)等以及一些检测程序,如电池检测程序、显示电压检测程序等。码片出现问题时,手机的某些功能将失效或出错,如:菜单错乱、背景灯失控等。此时有如下现象:显示“联系服务商(CONTACT SERVICE)”;显示“电话失效,联系服务商(PHONE FAILED SEE SERVICE)”;显示“手机被锁(PHONE LOCKED)”;显示“软件出错(WRONG SOFTWARE)”;出现低电压告警、显示黑屏、不开机、不入网、显示字符不完整、不认卡等。由于EEPROM可以用电擦除,所以当出现数据丢失时可以用GSM手机可编程软件故障检修仪重新写入。
二、接口电路
以上谈到的都是控制手机内部的主要元件,但要想完全掌握控制权,还得有一样必需的东西,就是接口电路了,接口电路可以说是整个控制过程的起点或终点站,它直接反应出对手机控制的效果,也是用户接触得最多的地方。
1.键盘电路
键盘电路是用户向手机收、发信息的必经之路,键盘电路的每个按键处像是一个十字路口。当该点被按下时,该点所接的两条线的电平发生变化,逻辑电路检测到这种变化后,根据预设的程序来确定是那一个按键被按下,并响应其相应的功能。
2.显示电路
目前手机的显示器多采用液晶显示屏(LCD),它直接关系到手机上的信息是否能正常显示。现在的手机电路中常使用两种方法将液晶显示屏连接到相应的驱动电路上:一是使用软导电排线,二是使用导电橡胶。
3.用户识别卡接口电路
用户识别卡(SIM卡)是GSM手机打开GSM网络的钥匙,此电路的正常运转关系到SIM卡是否能正常使用。手机中SIM卡电源一般为5v,卡时钟是3.25兆。
4.实时时钟电路
实时时钟电路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手机时钟信号,为用户提供一个准确的实时时钟。实时时钟由频率为32.768KHz的晶体振荡器及其相关电路构成。在该晶体的表面,大多都标有32.768的字样。若出现故障手机的时钟将出现停止运行或走时不准等故障。
5.振铃、振动器及状态指示灯电路
振铃、振动器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当有来电时能发出声音或震动及时告知用户。状态指示灯则可反映出手机的收信、发信状态,常看到手机上一闪一闪的就是指示灯,不过并不是每款手机都有的。
6.键盘及显示背景灯电路
键盘及显示背景灯电路的主要作用是使用户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下能方便地对手机进行操作,该电路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及相应的驱动电路构成。现在手机的背景灯颜色也是大家选手机时比较关心的一点,如诺基亚8250的蓝光背景灯就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
『拾』 3.7V锂电池PCB工作的原理图。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有锂的活性化合物组成,负极则是特殊分子结构的碳.常见的正极材料主要成分为 LiCoO2 ,充电时,加在电池两极的电势迫使正极的化合物释出锂离子,嵌入负极分子排列呈片层结构的碳中.放电时,锂离子则从片层结构的碳中析出,重新和正极的化合物结合.锂离子的移动产生了电流.
化学反应原理虽然很简单,然而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要多得多:正极的材料需要添加剂来保持多次充放的活性,负极的材料需要在分子结构级去设计以容纳更多的锂离子;填充在正负极之间的电解液,除了保持稳定,还需要具有良好导电性,减小电池内阻.
虽然锂离子电池很少有镍镉电池的记忆效应,记忆效应的原理是结晶化,在锂电池中几乎不会产生这种反应.但是,锂离子电池在多次充放后容量仍然会下降,其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主要是正负极材料本身的变化,从分子层面来看,正负极上容纳锂离子的空穴结构会逐渐塌陷、堵塞;从化学角度来看,是正负极材料活性钝化,出现副反应生成稳定的其他化合物.物理上还会出现正极材料逐渐剥落等情况,总之最终降低了电池中可以自由在充放电过程中移动的锂离子数目.
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将对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造成永久的损坏,从分子层面看,可以直观的理解,过度放电将导致负极碳过度释出锂离子而使得其片层结构出现塌陷,过度充电将把太多的锂离子硬塞进负极碳结构里去,而使得其中一些锂离子再也无法释放出来.这也是锂离子电池为什么通常配有充放电的控制电路的原因.
不适合的温度,将引发锂离子电池内部其他化学反应生成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化合物,所以在不少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之间设有保护性的温控隔膜或电解质添加剂.在电池升温到一定的情况下,复合膜膜孔闭合或电解质变性,电池内阻增大直到断路,电池不再升温,确保电池充电温度正常.
而深充放能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容量吗?专家明确地告诉我,这是没有意义的.他们甚至说,所谓使用前三次全充放的“激活”也同样没有什么必要.然而为什么很多人深充放以后 Battery Information 里标示容量会发生改变呢 ? 后面将会提到.
锂离子电池一般都带有管理芯片和充电控制芯片.其中管理芯片中有一系列的寄存器,存有容量、温度、ID 、充电状态、放电次数等数值.这些数值在使用中会逐渐变化.我个人认为,使用说明中的“使用一个月左右应该全充放一次”的做法主要的作用应该就是修正这些寄存器里不当的值,使得电池的充电控制和标称容量吻合电池的实际情况.
充电控制芯片主要控制电池的充电过程.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恒流快充阶段(电池指示灯呈黄色时)和恒压电流递减阶段 ( 电池指示灯呈绿色闪烁.恒流快充阶段,电池电压逐步升高到电池的标准电压,随后在控制芯片下转入恒压阶段,电压不再升高以确保不会过充,电流则随着电池电量的上升逐步减弱到 0 ,而最终完成充电.
电量统计芯片通过记录放电曲线(电压,电流,时间)可以抽样计算出电池的电量,这就是我们在 Battery Information 里读到的 wh. 值.而锂离子电池在多次使用后,放电曲线是会改变的,如果芯片一直没有机会再次读出完整的一个放电曲线,其计算出来的电量也就是不准确的.所以我们需要深充放来校准电池的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