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國外為什麼有人被判好幾百年
你所說的被判刑好幾百年的情況,一般發生在英美法系國家。
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律制度和我國所屬的大陸法系有很大不同。舉例來說,在我國,一起殺人案件,無論有幾個被害人,都是一個故意殺人的罪名,但在英美法系國家,每殺一人都會被判一個謀殺罪,而最後要將每個罪名的刑法相加,所以形成了數百年的刑期。
這種表達方式是一種傳統,實際還是終身刑期,與大陸法系並沒有什麼實質區別,但有些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律學者認為,這種表達方式能夠比較准確的表現出一個人的罪惡到底有多大(同樣兩個謀殺犯,一個被判80年,另一個被判200年),因此十分支持這種表達方式。
2. 百年前英國在肯亞修鐵路的原因
打通肯亞的交通,將其內陸的資源運出來,並且將之運往英國,這是掠奪的手段。
3. 為什麼我們的公路經常是壞了修,修了又壞,朋友曾經去過日本,說日本人修的路管五十年,難道真的是日本
想聽實話嗎?說出來,你肯定不信,但我還是要說。
跟施工關系不大,主要版是設計的事情。
好的設計師,權設計的路,用的錢少,而且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不壞。
壞的設計師,設計的路,用的錢多,而且一兩個月壞了,修之前還好好的,一修完就壞。
設計錯誤,路的使用壽命就低。
最重要的是,瀝青粒徑越大,就越抗壓、越不抗水。所以上面層一般用粒徑小的瀝青(常用ac13),以便防水。下面層一般用粒徑大的瀝青(常用ac20),以便抗壓(因為承受力的主要部分是下面層)。
我單位有個特別歪歪的路橋設計師,為了突顯自己水平高,就故意不用常規做法,她總是上面層用粗粒式瀝青(ac25),下面層用細粒式瀝青(ac10),所以她做的路,修完之後,最多一兩個月就屍骨無存了。
除此之外,基層與面層的厚度,也很重要。根據車流量、荷載等級、道路等級來選擇,面層常用ac瀝青,重交通應用sma,降雨量過多的快速路應用ogfc做磨耗層(位於上面層上面)或上面層,基層常用水泥穩定碎石(半剛性、最小厚度15cm)。
主要是設計的好壞,其次才是施工質量。如果設計錯誤,施工質量再好也無用。
4. 國外建築為什麼能百年不朽
單純就建築本身來說,國內外沒什麼差別,國內的建築也可以百年不朽,然專而國內的屬大環境,基建更新的太快,大部分建築三五十年就拆了,還有就是部分國家的建築要求的使用年限是100年,並且大部分能夠到期後繼續使用幾十年,本身的設計要求就不一樣,再者國外這方面規范化的比較早,而國內起步較晚,到現在還能看到很多私建的不合規范的建築,實際上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後的建築,如果沒有拆的話,用50年到70年是不成問題的(豆腐渣工程除外)
5. 世界唯一不設紅綠燈的國家,為何卻百年來都沒有遇到堵車
世界上有一個沒有交通信號燈卻從來不堵車的國度,它就是聖馬利諾。大家一定十分好奇,其實這個國家不堵車原因其實和這個國家面積還有人口有著緊密的聯系。
而這里最多的路口標志就是「stop」,凡是到了那些車多的交叉入口,大家都會停車確保主幹道的車輛暢通之後才會依次行進。當然不堵車和國家的規定人民的素質水平是分不開的,一個時時注意禮讓的國家,不堵車也是很正常的。有喜歡這里的朋友不妨去玩一玩,開一回車,體驗一下這里獨特的交通。
6. 為什麼在國外有的百年以上汽車可以正常用,而在中國有的卻不行
國內汽車只有使用權,簡單來說就是你花錢買車,但這車並不是完全屬於你,車輛大概只有12年左右的使用期限。而國外則不同,經常能看到很多上百年的車型,依然可以合法上路行駛,為什麼區別那麼大?
在國內對汽車的限制很多,特別是車主對年檢一直以來都有著很大的爭議,認為應該取消年檢,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汽車的報廢處理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畢竟上了年限的車輛容易出現故障問題,一旦在行駛過程中出現故障,那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7. 國外高速不收費,為什麼不借鑒專家:國外不收費是「假象」
在需要跑長途的時候,大部分車主都會選擇高速出行,這樣行駛的路程更短,開車環境也比國道更好。高速公路雖然能夠讓汽車更快到達目的地,但是高速也是要收費的,而不少車主就吐槽高速收費昂貴,有一部分車主還說,國外的高速都不收費,國內高速可以借鑒一下。那麼為什麼國外高速不收費,國內高速卻不行呢?專家:誰說國外不收費?
總結:其實就目前來說,高速收費更加適合,畢竟是用貸款修建的高速。如果覺得高速收費比較貴,稍微近些的旅程可以選擇國道,路程遠再選擇用金錢換時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8. 國外免費的高速公路靠什麼來維護保養公路
國外高速公路收費方式各有不同,作為准公共性質的建設,從全部都要交錢,到一分錢都不用交,其背後都有各自原因和考量,並非一刀切那麼簡單。
德國的高速公路網路是全歐洲最大的也是最貴的:不僅採用了安全保障、救援、電子顯示與監視、人工監督、導航等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系統,還有厚實的路面,先進的易排水結構,使得德國的高速公路幾乎沒有裂縫和坑洞。德國高速公路的事故發生率不但在歐洲屬於最低,還低於美國。
至今,絕大部分的道路維修保養費用都是由政府從稅收中支付。2001年至2009年間,德政府累計投資111億歐元,新建了1100多公里高速公路,並投入58億歐元,將570公里高速公路拓寬至6車道以上。表面看來,德國的小型客車並不需單獨繳納高速公路費,但從稅費角度看,在汽油和柴油價格中,以能源稅、增值稅等形式交給聯邦政府,用於公路維護、環境保護等。
美國是世界上高速公路總里程最長的國家,為88105公里。由於在美國已經建成的高速公路維護資金來源基本上是聯邦政府的稅收,因而州政府僅通過對一些年久失修的「老字輩」高速公路收費,以用於維護和保養。所以,除了90%左右的免費高速公路之外,全美各地僅有少部分公路象徵性收費。部分路段平均1000公里才會出現兩個收費站,費用從從2美元到20美元不等。
這樣的「優惠條件」是從1956年,美國國會通過《聯邦資助公路法案》開始的。當時的美國政府認為,如果公路收費,勢必會給行車帶來諸多不便,這違背了高速公路的意義。
在美國人的理念當中,道路建設是為了提高運輸效率,並擴大社會資源在全國范圍內有序合理流動。
高速免費不代表民眾完全不必支付公路建設費用,機動車銷售稅使用稅燃油稅均用於公路建設
然而,在簽署《聯邦資助公路法案》的同時,美國政府還特別成立了聯邦公路信託基金,該基金會的資金來源就是聯邦政府徵收的機動車燃油稅,也就是說,誰用的油多,使用的道路多,誰繳的稅就多。除此之外,美國對機動車的銷售稅和使用稅等稅收也包括在了高速公路建設費用當中。也就是說,在美國高速公路上行駛的車輛已經通過稅收,先期「預付」了公路的建設費用。
根據美國聯邦高速公路管理局(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2003年「高速公路收入及分配」提供的數據顯示,大約百分之五十六的建造與維護成本由使用者支付,其中最大宗是由州政府及聯邦政府徵收的燃料稅。在美國東部,在1956年之前修築或計劃的州際公路有一些是以收費公路的方式營運。其他的成本則由聯邦預算支出。
9. 為什麼國外高速公路不限速
只是有近三分之二而已. 因為通常安全計,城市內一段還是有限制的, 250KM/H為限. 這個速度上很多車都會自動斷油門. 雖然是世界上可以跑得最快的公路,但是還是世界上事故最少的公路(6000死/年,這個,恐怕我們一個廣東省一季度就是這數的幾倍了.). 因為, 這是世界上設計得最合理,安全監控得最好,後勤工作做得最足的高速公路.
設計上:
每個坡度不超4度: 再大工程也會開山辟石來做, 以保證不會發生如坡度過大引起的潛在事故隱患. (看看我們的107國道花都-陽山段吧..坡度過長過高每天很多貨車小車剎車失效的事故天天有啊,當然超載也有很大原因;). 這樣可以使社會總體使用成本作最大的降底,當然,開始投入的成本也是巨大的.
路面鋼筋混土厚度: 80CM. 呵呵,恐怖吧. (可能是14W)車次的使用. (使用量是美國一條使用量最高的洲際公路的兩倍). 早在一戰時期, 歐洲的賽車運動剛興起, 賽車場地的興建大多都按這個厚度建設,用來做賽車測試場地及比賽場地, 而很多城市這間路段大都可能是以前的賽車場所在地為起點連接起來的.
路面斜度: 14度, 以保證雨水可以排到路旁的排水溝並經透水層導到公路兩旁的存水池塘中,不會再對土地進行二次污染. 據說雨水對公路的侵蝕要比車輪的損蝕要強多了, 所以你可以看到公路兩旁像鄉村一樣有水塘和綠地.
安全監控:
%為硬連線級的路面溫度,振動,視頻, 風速, 雨雪量全天量監控. %.:s:
車流控制. 道路上的標知牌及交通燈全部為電腦控制,發生車流不暢狀況時由控制中心電腦及人員需要跟據路面振動及視頻更改路標指示. 當然在做道路維護時也自動與維護車配合.
車速控制. 德國人是可以開著自行改裝的車上路的. 當然也有飈車狂. 巡警用的是BMW1200cc(MAX:240KM/H) 的摩托車和經改裝的BMW 3系路跑(350KM/H), 還有開各著AUDI,BENZ的便衣警. 在限速段要是被拿下了,得盛惠375歐元罰單+三個月吊銷駕照.
安全保障:
黃天使. 非常安全服務隊, 屬於車協的機構. 由車量維修人員, 資深外科醫生,護士 直升飛機服務員等組成, 與各高速路控制中心24小時聯合操作. 高速路上有什麼爆胎啊,機件掛了得要維修的時候,身穿黃色工作衣的服務人員會開著帶有百寶箱的車到達為你做維修可以讓你繼續上路. 當有人員受傷事故(大多是重大事故), 直升機帶著醫生護士在15分鍾內到達將傷者送到最近的外科醫院接受治療. 但往往事後機司,護士,醫生都得接受心理治療. 有些事故現場實在太恐怖.
直升機服務隊: 36個, 分布在各地公路點.
維修人員及工具車就得上千.
制服一律黃色或橙黃,故名為黃天使.